電子菸品牌第一股霧芯科技日前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公司旗下電子菸品牌為悅刻,根據CIC報告,按零售額計,在2019年和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悅刻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電子菸品牌,在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中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8.0%和62.6%。根據CIC在2020年9月進行的調查,悅刻的品牌知名度排名第一,在中國電子菸用戶中的心智佔有率達67.6%。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與110個授權分銷商合作,擁有專賣店超5000家,零售店超10萬家,覆蓋全國250多城市。
公司於2018年1月成立,成立之初即獲得了源碼、IDG資本的加持,並推出拳頭產品,與思摩爾合作量產,從而迅速搶佔市場。而競爭對手如雪加、柚子、魔笛等則是在2018年末及2019年初才開始面向市場,受益於悅刻的先發優勢,2019年公司市佔率已經達到44%。2019年11月線上禁止銷售電子菸,公司在原有超1500家專賣店的基礎上著力發展線下渠道,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擁有超5000家專賣店,線下優勢明顯。
圖:公司發展歷史,來源:招股書,光大證券
在線上禁售電子菸的政策下,線下布局成了制勝關鍵。悅刻渠道主要包括授權商和專賣店,其中,專賣店主要布局在人流密集的核心商圈,能夠有效獲取新用戶,且月流水較高,根據專家訪談,專賣店貢獻收入佔比在60%-70%,而授權店主要為老客戶提供煙彈銷售,覆蓋便利店、KTV、酒吧等場景,月流水較低。2020年在疫情壓力下,公司憑藉獨家代理商愛施德實現逆勢增長,1-5月新增1000家店,進一步拉開了與其他品牌的差距,截至2020年9月30日,悅刻擁有5000家專賣店,而柚子、魔笛、鉑德分別為2500家、1000家及400家。
圖:電子菸品牌專賣店數量,來源:光大證券
財務數據上看,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公司分別實現收入為1.33億元、15.49億元及22.01億元,2019年、2020年前9個月增速分別為1068.33%、93.28%,同期實現Non-GAAP淨利潤分別為651.5萬元、1.00億元及3.8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42.01%、169.79%。由於2019年銷售開始轉向線下,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對應毛利率分別為44.68%、37.50%及37.86%(對比中國菸草60%以上的毛利率),2020年毛利率企穩,同時,線下營銷費用相比線上有所收斂,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對應營銷費用佔收入比例分別為25.85%、23.20%、11.20%,帶動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
而在現金流方面,公司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經營現金流分別為-97.7萬、3.38億、12.99億元,改善明顯,已經可以為線下渠道布局穩定輸血。2020年前9個月公司現金投資支出達26.42億元,擴張步伐較快,截至2020年9月30日,帳上現金、現金等價物及限制性現金為5.47億元,無法滿足擴張所需資金,有較大的融資需求。
圖:公司財務表現,來源:招股書
電子菸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有著與捲菸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它是一種以可充電鋰聚合物電池供電驅動霧化器,透過加熱油艙中的煙油,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後,讓用戶吸食的一種產品。按類別可以分為開放式電子霧化設備、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及加熱不燃燒式霧化設備,其中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由於其便攜性及高性價比,是目前替煙主要的增長動力。
圖:電子菸種類,來源:光大證券
根據CIC報告,全球替煙市場規模2019年達到631億美元,2016年至2019年年複合增速為26.3%,預計到2023年規模達到1240億美元,2019年至2023年年複合增速達18.4%,其中,電子霧化設備(包括封閉式、開放式電子霧化設備)規模將達到820億美元,2019年至2023年年複合增速將達到23.5%,超過行業增速。
近幾十年來,電子霧化設備的用戶滲透率一直在穩步增長。根據CIC報告,美國、英國和中國的電子蒸汽用戶滲透率(定義為電子霧化設備用戶數量除以成人可燃菸草產品用戶數量)從2016年的21.2%、34.4%和0.4%分別增長到2019年的32.4%、50.4%和1.2%。比較來看,中國相對美國和英國的滲透率非常低,也具有更快的增速和成長空間。根據CIC報告,中國的電子霧化設備規模2019年為15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達到113億美元,2019年到2023年年複合增速達到65.9%,其中,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是主要的增長動力。(不過,按照悅刻2019年15.49億元收入,在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中的市場份額為48.0%計算,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行業規模為32.3億元,按6.5匯率計算,為4.96億美元,跟下圖中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2019年11億美元規模相差較遠,數據似乎沒有對上)
圖:中國電子霧化設備規模,來源:招股書
此外,中國2019年有2.867億菸民,按照30%的滲透率,2年更換一次煙杆(250元/支),每月3枚煙彈(煙彈均價99元/3枚)計算,行業潛在市場規模為1129億元人民幣,相較2019年15億美元規模有12倍成長空間,成長性堪比新能源車,對比悅刻2019年15.49億元的收入規模,如果按照50%的市佔率計算,公司潛在收入達565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35倍。
鑑於公司的現金流情況、線下擴張及行業巨大的成長性,此次上市融資能夠支撐公司的線下擴張,搶佔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電子菸市場的龍頭地位。不過,電子菸行業正處於監管收縮的時期,政策風險是目前主要的風險,這也是電子菸和新能源車行業10倍成長空間下的重大區別,前者是受監管不斷限制,而後者是監管不斷促進。
全球來看,美國目前的電子菸監管以向PMTA申請為主,同時紐約州、密西根州、麻薩諸塞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蒙大拿州等禁止調味電子菸的銷售。歐盟和英國的電子菸監管較為有效,體制更為健全,將所有含有尼古丁的新型菸草產品納入電子菸管理範疇,進入市場以申報為主。日本對於加熱不燃燒(HNB)產品尚未有明確政策出臺,但對於含尼古丁蒸汽電子菸卻較為嚴格,目前暫無獲批的含尼古丁蒸汽電子菸上市。
監管收緊對電子菸公司估值打擊較大,如美國電子菸龍頭JUUL在監管打擊及一系列調查下,估值已經大幅縮水,從380億美元縮水到100億美元。
國內電子菸監管也在不斷強化。2017年5月,國家菸草專賣局下發文件將HNB納入監管範圍,禁止IQOS等HNB產品在國內進行銷售,之後多次強調加強新型菸草製品研發。2018年8月,菸草專賣局發文,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霧化煙,2019年10月又發布通告禁止電子菸線上銷售及線上宣傳,並於2020年7月再次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電子菸專項整頓,對電子霧化煙不斷加強行業規範。另外,控煙政策方面,目前杭州、深圳、南寧、武漢等城市已經明確將電子菸列入公共場所禁止吸菸條例管控範圍,北京在2020年7月也邀請專家研討電子菸問題,未來可能將電子菸納入管控範圍。根據全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目前電子菸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仍處於審查狀態,國家菸草專賣局為組織起草部門。
電子菸納入審查體系乃大勢所趨,產品能否過審也許是未來影響各大品牌發展的關鍵因素。
此外,稅收問題也可能成為未來影響公司盈利的問題,目前普通菸草的綜合稅率在60%左右,而電子菸還被視為是普通消費品,其綜合稅率不到20%,而一旦未來電子菸被歸類為菸草,將會被徵收重稅,這是未來可能爆發的重大利空。而且,菸草稅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2056億元,工商稅利佔我國全年財政收入比例達到6.3%,與國家爭利在行業發展前期可能不成問題,但是等到行業規模足夠大,該問題也越發突出,而電子菸公司的競爭者也將從同行變成中煙等傳統菸草巨頭。
當然,監管收緊,尤其是線上禁售電子菸也有利於行業集中度提升,悅刻作為行業龍頭,持續加大線下布局,搶佔市場份額,有望鞏固自身的龍頭優勢,從而充分享受行業增長帶來的巨大紅利。同時,考慮到公司供應商思摩爾國際去年7月上市後的巨大漲幅及近270倍的PE(TTM),這給霧芯科技上市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