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 Dolphin
「小孩子對電子菸感興趣,可能試了一下,它是電子菸,不是煙。」
近日,新晉網紅丁真抽電子菸被曝光,網友大呼「單純天真」人設崩塌。隨後,理塘文旅公司所做的上述回應,將輿論推向高潮,爭議不休。1月13日下午,丁真已向大眾致歉。
「丁真事件」,讓「電子菸」突然暴漲了話題度。對於「電子菸不是煙」的說法,網友嗤之以鼻。毋庸置疑,從各種角度上說,電子菸都是煙。
有網友甚至根據丁真所持電子菸外形嘗試找出品牌,結果直指「悅刻」。《海西商界》發現悅刻是中國頭部電子菸品牌,就在2020年最後一天,悅刻母公司霧芯科技還提交了招股書,欲赴美上市。
作為頭部企業,大眾可以從悅刻及背後的供應商,窺視到中國電子菸的發展現狀。
團隊「豪華」,單日營收過億
悅刻並不是從行業早期就入場的老牌大企,相反,它剛剛成立3年時間。對比中國電子菸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它很「新」。
2018年,汪瑩帶著豪華團隊,創立了霧芯科技。為什麼說團隊豪華?據悅刻官網顯示,其創始團隊來自OPPO、華為、中科院、歐萊雅、寶潔、優步。巧的是,汪瑩本人在創業之前曾就職於優步和寶潔。
強大的團隊和資本的看好,讓霧芯成立不到3年,就成功融資7次, 總金額超過4.4億美元。用了3年,就創造出38.82億元的營收,市場份額位列全國第一。
實際上,霧芯科技成立第一年還虧了28.7萬元。轉折期發生在2019年,真正高速前進,淨利潤直接躍至上億級別是在2020年。
2019年10月,一紙禁令,讓電子菸行業為之一振。國家菸草專賣局要求電子菸品牌禁止在網絡上對未成年銷售。無奈之下,電子菸品牌商們紛紛將銷售渠道全部轉移線下。
突如其來的巨變,直接讓霧芯科技2019年第四季度虧損超5000萬,以羅永浩的小野電子菸為代表的一些更小的品牌商因沒有能力布局實體門店,直接消失在市場中。
危機也是機遇。2020年,霧芯科技憑藉強大的資金實力,在行業震蕩期,迅速組建線下網絡,授權經銷商數量由41家增長至110家,門店超5000家,成為最快搶佔線下市場份額的電子菸品牌。
霧芯科技某服務商的員工向《海西商界》透露,2020年霧芯科技的線下加盟店單日營業額就能超過一億元。
「按照霧芯科技加盟店5公裡範圍內不得出現2家門店的要求,一個城市的加盟點都是有限的,在廈門能開店的點都已經佔滿了,不然我都想去加盟了。」該員工表示。
基於此,2020年霧芯科技開始向IPO之路進軍。若IPO成功,作為霧芯科技創始人,悅刻CEO的汪瑩,身家預計將超過100億元,成為新晉百億女富豪。
霧芯科技用3年時間證明了自己的吸金能力,然而在霧芯科技電子菸製造供應商「思摩爾國際」面前,仍然是「小巫見大巫」。受霧芯科技IPO影響,思摩爾股價大漲,市值直接超4000億港元。
真正的「電子菸王」,行走的印鈔機
如果說霧芯科技是中國電子菸的第一品牌。那麼,思摩爾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子菸王」。
據霧芯科技主打品牌「悅刻」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從思摩爾採購電子菸比例為79%,也就是說霧芯科技賣出去的電子菸,有八成是從思摩爾買來的。
規模暴漲的悅刻雖然是思摩爾的大客戶,給思摩爾帶來可觀的產品訂單。但是,思摩爾真正的財富之源卻來自海外。
財報顯示,思摩爾的營收約八成來自海外,美國是它最大的出口市場,主要客戶為英美菸草、日本菸草等國際菸草巨頭。
思摩爾究竟是「何方神聖」?據了解,思摩爾前身為麥克韋爾,於2009年成立,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子菸代工。因此,它也被稱為「電子菸行業富士康」。
作為技術企業,公司創始人陳志平卻不是技術出身。他做過煤炭生意,做過銷售,被騙過錢。
直到2009年轉戰深圳,得利於當時深圳電子行業的發達,以及電子菸小作坊的新起,才與電子菸生產結下緣分,創立了麥克韋爾。
但是,不是技術員的他卻十分看重技術。在別人發愁銷量時,陳志平一股腦的研發新型電子菸技術,才為後來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2015年,麥克韋爾登陸新三板,股價瘋漲。面對日益暴漲的股價,麥克韋爾開始籌劃轉板上市。2020年7月,麥克韋爾搖身一變成思摩爾國際,赴港上市,成為中國電子菸第一股,總市值從73億元飆升至1780億港元。
有趣的是,截至2020年7月,有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超過180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已經註銷或吊銷。
可以說,思摩爾國際殺出來「血路」。此外,能從新三板轉板成功,並市值暴漲的公司更是寥寥無幾。除了麥克韋爾,另一個就是「泡泡瑪特」,兩者均是極其暴利的公司。
泡泡瑪特的暴利,可能精髓在「炒」,具有極高的市場風險性。而思摩爾國際的暴利,來自於大體量,以及成本與售價的差距。
以最熟悉的傳統捲菸為例,2019年,中國菸草行業毛利率超73%,一年收入扣除成本和利潤,還能上稅超一萬億元。電子菸雖然成本略高於捲菸,但是電子菸卻因未納入國家菸草行業管控,無需按照菸草的稅率繳稅,這當中的利潤空間「無法想像」。
據財報透露,2019年思摩爾營收76億,淨利潤近22億,這接近30%的淨利率,堪稱「行走的印鈔機」。
截止2021年1月14日,思摩爾國際每股報收67.5港元,對比4個月剛上市首日每股報收31港元,已經翻了一番。受益於此,創始人陳志平及副總經理熊少明紛紛踏入福布斯億萬富豪隊列。
懸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事情總有兩面性。電子菸因菸草的特殊性極其吸金,但也註定所處行業受監管鉗制極大。
自電子菸出現以來,中國就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未來,隨著中國菸草對電子菸的監管加劇,電子菸的增長勢必迎來瓶頸。而若電子菸被納入菸草管轄,以菸草稅率繳費,那麼電子菸行業也將迎來「血洗」風波。
懸在電子菸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除了監管,還有健康問題。這個從誕生,就標榜著」健康吸菸「的產品,其健康問題卻屢遭質疑。
據霧芯科技創始人汪瑩透露,她創造霧芯就是受到「老煙槍」父親的啟發。」父親為不打擾家人,總是一個人去陽臺抽菸。我希望有產品能讓菸民對周圍人少些打擾。」
然而事實上,聲稱沒有二手菸、0焦油、無尼古丁的電子菸,屢屢被驗證其危害性。世界衛生組織曾多次強調,電子菸產生的有害物質與傳統香菸產生的有害物質相似。2021年1月5日,美國研究人員稱,在電子菸中發現的化學物會破壞腸道屏障,並引發體內炎症。
可以說,雖然尼古丁含量更低,但霧化的化學物質也有害,甚至不確定性更高。就連悅刻聯合創始人聞一龍日前也表示,使用電子菸的長期影響和公共健康的影響仍然未知。
事實上,大眾對電子菸的態度也是極其複雜的。「戒菸神器」、「捲菸替代品」、「有害產品」等等,都是它的標籤。菸民對電子菸的接受度甚至有兩極分化的趨勢。接受的人好評如潮,不接受的人避如蛇蠍。
海寒是有10年煙齡的90後,「便宜、方便、潮」,是他放棄捲菸,選擇電子菸的主要原因。
按照他的計算,一包便宜的七匹狼捲菸售價15元,一天一包,一個月煙費需要450元。電子菸彈單個30元,一個煙彈能用三天,月需300元,遇上品牌方積分贈送,還能再打折。
」除了社交有時候用到捲菸,現在我已經完全不需要捲菸了。」海寒對記者表示。除了海寒這樣的,也有抵制電子菸的菸民。他們認為「電子菸有害,致癌率更高」、「抽起來沒勁」,甚至直言「用煙戒菸,簡直可笑」。
但即使這樣,電子菸行業仍被認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消費行業。據CIC報告,2019年中國電子菸的市場規模達15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113億美元。
總而言之,電子菸的需求是存在的。只要沒有真正實驗證明電子菸具備極強危害性,那麼就有人會接受它。畢竟,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中國依然有3億菸民。只是,在整個行業的發展中,我們無法預知,監管之下,它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