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界的「印鈔機」,仨月吸金813億,收入是中芯國際的12倍

2020-11-30 騰訊網

在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說自己第二,估計沒有一家企業敢認第一。數據顯示,臺積電手握將近50%的市場份額,並且掌握著最尖端的晶片製造技術,無論是產能還是工藝,都遙遙領先,這也讓臺積電在市場上獲得諸多客戶青睞。當然,公司營收也在此因素加持下,一直在穩定、快速的增長。

根據臺積電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公司過去三個月共吸金813億,是大陸第一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的12倍之多,稱臺積電為晶片界的「印鈔機」毫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臺積電最高單季營收成績,而臺積電之所以能取得該業績,在筆者看來,原因有三點。

首先在於華為的訂單加持。

眾所周知,在美國商務部頒布新規之前,臺積電冒著很大的風險接下了華為麒麟9000系列晶片訂單。而由于禁令9月15日開始生效,因此為了給華為生產更多的晶片,臺積電一直在加班加點的趕工,高端產線幾乎是時刻保持滿載運行,更多的晶片產出自然能為臺積電帶來更高的營收。

汽車則是5nm產線大批量投入使用。

從今年年初開始臺積電就四處買地建廠,到第三季度臺積電5nm產線數量明顯增加,5nm晶片出貨比重上升相當明顯。

由於高端工藝晶片價格更貴,因此臺積電高端工藝晶片出貨比重增加後,臺積電營收也會隨之增長。目前來看,臺積電新工藝產線數量仍在繼續增加,臺積電營收第四季度有望再創新高。

最關鍵的原因在於臺積電技術的領先。

在第三季度臺積電是市場上唯一一個可以做到高效量產5nm晶片的廠商。雖然三星在年初時曾宣布,突破5nm技術,但是三星5nm產線良品率較低,比起臺積電還是缺乏競爭力。這也導致除了高通外,三星並沒有在市場上獲得太多優質大客戶青睞。

反觀臺積電,除了保持5nm優勢外,3nm、2nm技術也是頻傳喜報。蘋果、超威、AMD等世界知名巨頭公司紛紛送上訂單,這讓臺積電可以毫無顧慮地進行擴張,營收增加也是理所應當。

綜合來看,臺積電得益於技術儲備優勢加持,未來四五年時間,都不太可能從代工一哥位置上退下。你對臺積電未來發展前景怎麼看?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中國芯」來了!兩小時吸金383億!半日暴漲220%!A股近10年最大IPO...
    中芯國際開盤競價大漲245.96%,在開盤之後五分鐘之內,公司成交金額已經有144億元,半小時吸金超262億。截至今日午間收盤,公司股價收報87.98元/股,漲幅縮窄至220.39%,換手率42.12%,成交總額為383.17億元,總市值達6279億元。
  • 中芯國際首季營收創歷史新高 14nm製程業務收入佔比提升
    先進位程收入佔比提高 中芯國際4月7日公告,將今年第一季度收入環比增長指引由原先的0%至2%上調為6%至8%,毛利率指引由原先的21%至23%上調為25%至27%。從實際情況看,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幅和毛利率都落在指引內。一季度毛利率為25.8%。
  •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倒閉1800家後誕生煙王,單日營收過億,這個行業才是「印鈔機」?
    霧芯科技用3年時間證明了自己的吸金能力,然而在霧芯科技電子菸製造供應商「思摩爾國際」面前,仍然是「小巫見大巫」。受霧芯科技IPO影響,思摩爾股價大漲,市值直接超4000億港元。 真正的「電子菸王」,行走的印鈔機 如果說霧芯科技是中國電子菸的第一品牌。
  • 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
    對於美國新的制裁名單,中芯國際昨天回應稱,對本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本公司重申,本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而目前公司營運和採購如常。隨後,科創板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第一代FinFET14納米已於2019年四季度量產;第二代FinFETN+1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可望於2020年底小批量試產。
  • 大手筆收購樂此不疲,中芯國際去年淨賺11.6億美元
    3月29日,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發布了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合計營收創歷史新高,約33.6億美元,同比增長8.3%;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11.6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2%。
  • 中芯國際擬科創板上市 四成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中芯國際擬科創板上市 四成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5月5日晚間,國內晶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在科創板申請上市。2004年3月中芯國際已在港股上市,5月6日上午,截至記者發稿,中芯國際股價為16.38港元,上漲7.34%,總市值約為844億港元。此前,中芯國際在美國以ADR的方式上市,但是2019年5月份宣布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出。如今,中芯國際將要回歸A股。
  • 中芯國際打新結果出爐中籤率在科創板排名第二
    相比之下,中芯國際的這一高中籤率遠高於平均值,僅次於中國通號(0.2254%)。中一籤需繳款1.37萬元根據上交所數據,中芯國際的本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435.51萬戶,有效申購股數為2385.75億股。網上發行初步中籤率為0.17663392%,配號總數為4.77億個。
  • SensorTower:原神2個月吸金近4億美元 位列遊戲收入榜第2
    原標題:SensorTower:原神2個月吸金近4億美元 位列遊戲收入榜第2   今日,蘋果
  • Sensor Tower:11月中國30家手遊發行商全球吸金20.1億美元
    【TechWeb】12月4日消息,Sensor Tower商店情報平臺公布了2020年11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在全球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收入排名。數據顯示,30個手遊發行商11月全球吸金20.1億美元,佔當期全球手遊總收入30.2%。其中,米哈遊《原神》9月28日全球跨平臺同步發行,過去2個月在移動端的預估收入已接近4億美元,日均收入超過600萬美元。
  • Sensor Tower:2020年12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
    榜單中30個手遊發行商12月全球吸金21.6億美元,佔當期全球手遊總收入29%。與2019年12月相比,Top30中國手遊廠商的收入在過去一年增長了45%。儘管疫情為在線娛樂帶來大量紅利,但全球手遊玩家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支出同比增長僅27.8%,頭部中國廠商的成績顯著領先於大盤。
  • 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進入小批量試產
    11月11日,中芯國際公布2020年第3季度財報,單季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 截至9月30日,中芯國際第3季度銷售額為10.82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相比今年第2季度的9.385億美元增長了15.3%,相比去年同期的8.165億美元增長了32.6%。 中芯國際今年第3季度毛利為2.620億美元,相比於今年第2季度的2.486億美元增長了5.4%,相比去年同期的1.698億美元大增54.3%。第3季度毛利率為24.2%,上一季度則為26.5%。
  • 從0.35微米到28納米 中芯國際未來都有哪些布局?
    2015年2月大基金通過認購股份的形式向中芯國際投資31億港元;2015年9月大基金與中芯國際、高通聯合增資中芯長電2.8億美元,其中大基金出資10.8億人民幣,2016年5月大基金投資中芯北方(中芯國際參股)43億人民幣,預期後續會有更多資金流向晶圓製造企業。   目前,各半導體大國或重要地區的產業鏈各有所側重。但中國既有半導體全產業鏈,有又豐富的下遊終端市場。
  • 河源龍川縣佳派村:「漁光互補」引活水 集體收入不斷源
    省工信廳駐村扶貧隊幹部劉輝說,這些鏡子是佳派村扶貧的「印鈔機」。為何叫「印鈔機」?劉輝介紹,自2017年正式併網發電以來,這個總投資813萬元的漁光互補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採用「魚塘上懸空敷設太陽光伏面板發電,水下繼續養魚」的綜合利用模式,目前發電約315萬度,售電收入約250萬元(含未到帳電價補貼),成為村集體收益的重要項目。
  • 抖音及海外版TikTok10月份吸金超過1.15億美元 為去年同期6.2倍
    11月9日下午消息,Sensor Tower 商店情報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超過1.15億美元,是去年10月的6.2倍,再次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遊戲)收入榜冠軍。
  • 中芯國際私募6.3億美元 換股收購摩託羅拉天津晶片廠
    如果是換股的話,中芯就能以很少的錢換得最大的產能。」上海晶片業資深人士介紹。  9月13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SMIC)宣布已經完成最新一輪融資,以私募方式發行新股集資約6.3億美元。  儘管中芯宣稱新募集的資金將用於上海三個廠的產能擴充,以及建設北京的12英寸300毫米廠,但不久前付出的中芯將收購摩託羅拉天津晶片廠的消息還是讓人浮想聯翩。  境外媒體9月11日稱,中芯正式承認正在與摩託羅拉就收購其在中國的部分半導體業務一事進行高階段談判。中芯收購摩託羅拉天津工廠的行動已接近成功。
  • Sensor Tower:11月中國手遊發行商收入TOP30全球吸金20.1億美元
    原標題:快訊|Sensor Tower:11月中國手遊發行商收入TOP30全球吸金20.1億美元   12月4日,據
  • 中國晶片界的「黑馬」,打破美國技術壟斷,與華為完美互補
    但受關注的幾乎都是中芯國際、臺積電、長電科技等行業知名巨頭,對於中國晶片界新秀卻少有人重視。 可有時候,往往行業新秀的成績和發展前景最令人驚訝,例如近日因為融資出現在科技板塊中的中國晶片界「黑馬」——沐曦集成電路。
  • 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財報,回應華為禁令及美國出口管制影響
    11月11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布2020年Q3季度業績。財報顯示,截止今年9月底的前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中芯國際第三季度營收10.8億美元,同比大增32.6%,高於市場預估的9.948億美元。
  • 中芯國際產業鏈機會深度剖析:SMIC生態圈,重構「芯」陣列
    一、中芯國際上市,材料設備鏈國產替代加速 中芯國際回歸 A 股,國產晶圓製造崛起。中芯國際公布將於科創板上市,擬發行 16.86億股募集 200 億,國產晶圓製造龍頭強勢回歸 A 股,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1)40%用於投資 12 英寸 SN1 項目(中芯南方一期);(2)20%用於公司現金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3)40%用於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