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的說,「佛教」並不是我國本土教派,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西方佛祖「如來」才是其創始人;佛教和道教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比性,但是在《西遊記》這部民間廣為流傳的小說中,佛道兩教卻結合在了一起,而且還分出了嚴格的地位等級。換句話說,佛祖「如來」和道祖「三清」都要由玉皇大帝統治;那麼問題來了,「玉皇大帝」真有統領佛道兩教的實力嗎?
如果從《西遊記》中找答案,恐怕「玉皇大帝」的表現要讓人失望了,就在孫悟空暴怒後跳出八卦爐,這隻猴子似乎開掛了一樣,在天宮中橫衝直撞,九天之中無人能擋,眼看打到了「凌霄寶殿」門前;此時「玉皇大帝」明顯的驚慌失措,放著離他最近的道教眾神不用,反而連忙派人去西天請「如來佛祖」。從這裡看,似乎「玉皇大帝」的實力也不過如此,比之後來一巴掌就將孫悟空制服的「如來」,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可是「如來」卻說了這麼一句話「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而且在事後接受王母親手賞賜的蟠桃時,他用的也是「謝訖」一詞,無論是「大天尊」也好,還是「謝訖」也罷,這都透露出明顯的上下級關係。
很明顯,神通廣大的「如來佛祖」是要向玉皇大帝稱臣的,而且書中還曾透露出了「玉帝」的實力,貌似足足有幾百萬年的修煉根基;那麼問題來了,玉皇大帝究竟是什麼來頭,竟然能管的住佛道兩教的上神祖師?其實,所謂的「玉皇大帝」只不是道教中的一個神仙,而且地位也算不上特別高;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地位最高的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也就是道祖「三清」;在三清之下,還有「四御」,而玉皇大帝充其量也就是「四御」中的最後一名。
如果嚴格按照道教體系來說的話,很難與《西遊記》中的內容相符;但不得不承認,《西遊記》已經成了民間大多數人所接受的「神仙體系」,這也跟明朝末期有一定的關係;因為《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他正好生活在明朝後期,當時的階級等級觀念雖然仍舊十分森嚴,但是統治階層早已腐敗不堪。而「吳承恩」作為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心底的「封建統治」觀念已久十分嚴重;恰巧,這種帝制統治一切的觀念借《西遊記》得以體現,「玉皇大帝」就猶如人間的皇帝。
天上的皇帝可以個人能力不怎麼樣,但是權利一定要絕對的至高無上;因此,「玉帝」就成了上掌三十六重天,下管七十二層地,君臨一切神、仙、佛、聖,總管天庭、人間和地府。道祖「三清」和佛祖「如來」都要聽命於玉皇大帝,在《西遊記》中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就好比現實生活中,佛教同樣是「皇帝」的統治手段,僧侶也是「皇帝」的臣民,同樣要遵從一切封建禮教,必須要忠君愛國,必須要遵奉聖諭。
如果非要比較「玉帝」和「如來」的話,他們的關係就好比CEO和股東,雖然目的是一樣的,但是並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係;兩者各司其職,一般情況下互不幹涉;至於個人實力,那很明顯的是「如來佛祖」法力更為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