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黃羊
四川新聞網巴中6月11日訊(彭興國)南江黃羊被譽為「亞洲第一羊」,聞名世界,為了保障黃羊選育的品質,南江黃羊原種場核心公羊隊的放牧人石強已經在「與世隔絕」的密林深處堅守了32年,走出的步數相當於繞赤道5.82圈。
石強和妻子宋淑玲走山路放羊
深山夫妻堅守放羊32年 每天行走山路20公裡
近日,筆者驅車來到南江黃羊原種廠蔡家溝,見到正趕著羊群的石強,他一邊趕著羊群,一邊吆喝著,「羊兒誒,進山了,進山了,走。」石強講,每天早上出去,天黑回來,期間羊走哪裡,他都要跟上。不論下雨、晴天、雪天,從早到黑來回就是20公裡山路。
每天都要走20多公裡的山路,對於一個上班族來講,可能是一周的運動量。沒有周末和節假日的石強,每天如此已有32年,走出的步數可以繞赤道5.82圈。與羊同出同進,已經成為了他一種習慣,每年、每月、每天都是如此……
為了保證南江黃羊原種的品質,原種場核心羊隊26對,全部分布在40多平方公裡的放牧區。「公羊好一坡,母羊好一窩。」石強所負責的種公羊隊是整個羊隊的核心,種公羊質量決定整個牧場黃羊品質。但對他而言,卻有著獨特經驗。
「首先要觀察羊的個體特徵,其次是羊的精神狀態。同時要做到心中有數,才知道怎麼去解決。」
石強和妻子宋淑玲放羊
與羊結友擺起龍門陣 妻子換位思考支持丈夫放羊
「大山為家,黃羊為伴。」石強從17歲開始放羊,在他的心中,羊是他的朋友。32年來,每天圍著羊轉。「有時在坡裡沒有事做,就與羊擺下龍門陣、聊天,感覺羊已經融入生活。」1994年,妻子宋淑玲走進了石強的生活,當丈夫對黃羊的熱愛遇上家庭的重擔,宋淑玲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妻子以前常對石強耳旁嘮叨,山上條件又差、工資低,大年三十都回不了家,一家人都等著他吃飯,哪裡都能掙錢,怎麼還要在這山上呢。石強笑呵呵的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她的女人,丈夫愛黃羊,但妻子更愛丈夫,看著丈夫每天的辛勞,妻子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兒。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石強的牧羊生活不再孤單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有了妻子的陪伴,牧羊生活不再孤單。妻子宋淑玲來了後,感覺到兩個人在一塊兒相互有個照應。吃放時間,石強在坡上,宋淑玲回去,吃放時間,相互替換。與石強的交談中,他非常感謝妻子對他這份工作的支持、理解、包容。
因為熱愛,所以選擇。石強講,在未來的日子裡,他依舊繼續堅守在大山裡,養好南江黃羊,為南江黃羊選育保種這個事情,做出我的貢獻,出一點力。另據了解,四川南江黃羊原種廠有3000多隻原種黃羊,分散餵養在26個羊隊,而這些羊隊都分散在大山深處,大多是夫妻二人一起牧羊,正是在他們的堅持下,南江黃羊養殖才能如此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