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對於喜歡吃辣椒的人,如果哪頓飯中少了辣椒,肯定食之無味,大打折扣,總覺少了什麼。沒了辣椒,主婦真不知這個菜如何炒了;少了辣椒,這個日子不知如何過了。手中有辣,心裡不慌。辣椒是生命裡的火焰,沒有辣椒,就如火紅的玫瑰,失去了豔麗的色彩,不再鮮活靈動。愛吃辣的你,灶臺上肯定有罐紅彤彤的幹辣椒粉,酷似江浙人家灶臺有罐必不可少的糖一樣。
平時做菜時切辣椒後手被辣到,大家通常第一反應就是冷水泡,但也沒緩解多少啊!切辣椒辣手到底咋整好?一起來看看:
用少量食醋洗手
辣椒鹼顧名思義屬鹼性,可以酸性溶液酸鹼中和變為中性物質,因此切完辣椒後可以使用少量食醋洗手,中和手上的辣椒素。
酒精擦塗
鹼性物質可以溶解於乙醇及鹼性水溶液中,因此,也可以用酒精棉球單方向擦手,然後再用清水洗手,再擦乾,重複數次直至症狀緩解。也可以立即在雙手打上肥皂(肥皂溶於水同樣是鹼性水溶液),用力搓洗五分鐘以上,即可緩解症狀。
牙膏塗抹
用含冰爽因子的牙膏抹在患處,被辣到手後,皮膚會有灼熱感,牙膏含有二氧化矽,溫度比較低,可以抑制灼熱感,輔助消除紅腫。
塗清涼油
清涼油有清涼散熱、止癢止痛的功效。在患處紅腫,但沒有破皮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塗抹清涼油緩解手辣的感覺。塗抹之後,灼熱辣手的感覺會立即消失,見效比較明顯。
用熱水洗手
辣椒鹼在高溫環境下會產生刺激性蒸發,但是熱水洗手起初灼燙感會愈發明顯,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緩解。
用茶葉搓手
可以將茶葉置於手中揉搓,茶葉有去辣的功效。若是有涼茶葉水,可將手置於涼茶葉水中兩分鐘即可解除灼燙感。
洋蔥,又叫蔥頭、圓蔥、球蔥等。洋蔥有白皮、紫皮和黃皮三種,三者中紫洋蔥口感最辣,氣味也最濃烈;白洋蔥的水分和甜度都比較高,辛辣味較淡;黃洋蔥最便宜,辛香味也較重,但甜味比紫洋蔥高。洋蔥也被稱為「蔬菜皇后」,洋蔥的食用好處雖多,但是切洋蔥可不是簡單的事哦。
切過洋蔥的人都有被嗆得流眼淚的經歷。洋蔥中含有一種叫蒜氨酸酶的物質。平時它「跑」不出來,但只有洋蔥被切時,這種酶就會轉化成氣體狀的化學成分釋放到空氣中。當這種化學成分與眼睛接觸後會刺激眼角膜的神經末梢,於是大腦就會下達命令給淚腺不斷分泌眼淚以衝走這種刺激性物質。所以,切的洋蔥越多,空氣中這種揮發氣體就越多,當然也就會「淚如雨下」。
很多朋友喜歡吃洋蔥,可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家切洋蔥時醺的眼晴直流淚。
對於想吃洋蔥的你傷不起~
那麼如何切洋蔥才不會流淚呢?今天小盼奔教給大家幾個非常實用的小技巧,以後切洋蔥時不會再流淚了。
在流水中切洋蔥
把洋蔥放入水裡切,或者用自來水邊衝洗邊切,可以讓洋蔥產生的氣體溶於水,這樣就可以避免揮發性氣體刺激眼睛而流淚。但是這樣太浪費水了,也不好找能夠放得下砧板的容器,不好操作不推薦。
放入冰箱中冷藏後切
將洋蔥洗放入冰箱中冷藏5分鐘以上再拿出來切,因為低溫會讓洋蔥中蒜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從而能夠減少會刺激眼睛的氣體產生。
嚼口香糖
邊嚼口香糖邊切洋蔥也可以緩解其「殺傷力」。一是因為嚼口香糖可以分撒注意力;二是因為在鼻梁和眼瞼之間有一個連接鼻梁與咽喉的小孔,可用來排出多餘的眼淚。嚼口香糖時嘴巴不斷張合就會讓小孔把淚液吸入口腔,這樣眼眶中的淚液減少,當然就不會流淚了。
咬筷子
切洋蔥時,將筷子橫過來銜在嘴裡,這樣眼淚就不會流出來,因為銜著筷子口腔內就會變單調,體內就會分泌唾液,與切洋蔥時流出的眼淚相比,唾液會率先流出,因而具有抑止流淚的功效。
將洋蔥涼水浸泡
洋蔥洗淨剝皮,去掉尾部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鐘左右。取出浸泡過的洋蔥,另取一碗清水擱置在檯面上,切下來的洋蔥即刻放入清水碗中,切完後繼續浸泡幾分鐘再撈出瀝乾水分即可。
微波爐加熱
整顆洋蔥洗淨切掉尾部,放進微波加熱半分鐘後取出再切。原理是高溫加熱也可以破壞洋蔥中酶的活性,減少揮發性氣體的產生。
戴著泳鏡切
帶著遊泳鏡切洋蔥,阻斷揮發性氣體跟眼睛接觸,對眼睛的封閉的效果比較好,這樣切洋蔥時就不回有刺激物質揮發到眼睛裡了。 這種方法雖然簡單粗暴,卻是最直接有效的。不過,近視的小夥伴們就比較受限制了。
用潮溼的刀具切
用潮溼的刀具切洋蔥也是個不錯的手段,在切的時候經常把刀用水洗一下再切。切洋蔥之前,最好在菜刀上抹點植物油,這樣一來切時就不流淚了。
在砧板旁點支蠟燭
切洋蔥時能夠在砧板旁點支蠟燭可以減少洋蔥的刺激氣息。效果不錯!切洋蔥案板上放一勺鹽,就不會辣眼了。
塞紙巾
儘管不太雅觀,但卻是最簡略的秘訣,請往鼻孔裡塞入紙巾吧,因為洋蔥中的刺激性成分進入鼻子裡能刺激眼睛,塞住鼻子能夠防止刺激性成分進入體內。
如果已經「淚流滿面」時,可關上冰箱冷凍櫃,把頭伸進去一下下(只要稍感到臉部涼涼的),就不會使眼睛流了! 需留意的是,洋蔥一旦切開,即使是包裹了保鮮膜放入冰箱中貯存,因氧化作用,其營養也會疾速流失,因此,洋蔥最好吃多少切多少,儘量防止切開後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