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盾光電:前身自主研製了國內第一臺毫米波雷達測速儀和國內第一臺...

2020-11-26 雲財經

投資者問:您好!公司相關產品和技術,是否有參加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制定?謝謝。

藍盾光電(300862):公司前身自主研製了國內第一臺毫米波雷達測速儀和國內第一臺移動式電子警察產品,主持或參與制定了8項測速雷達方面的國家或行業標準,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浙大團隊成功研製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
    原創 請收藏 浙江大學近日,由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寧波研究院劉東教授、劉崇教授團隊成功研製的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與自主研製的海洋彈性雷射雷達系統一起參加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組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航次,搭載於「潤江一號」科考船,在中國東海和南海進行了海試實驗。
  • 浙大研製的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初次海試
    2020年9月,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寧波研究院光電分院劉東教授、劉崇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了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與自主研製的海洋彈性雷射雷達系統一起參加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組織的航次實驗
  • 浙大團隊成功研製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
    近日,由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寧波研究院劉東教授、劉崇教授團隊成功研製的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與自主研製的海洋彈性雷射雷達系統一起參加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組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航次,搭載於「潤江一號」科考船,
  • 智能網聯汽車、毫米波雷達 攜手打造——「智慧交通」
    關鍵詞: 智慧交通 近日,杭州召開全國雷達測速儀微波發射頻率及模擬測速量值比對實施方案討論會,融入浙江省數字經濟「一號工程」項目,加強」智慧交通」領域能力建設,目前已高分通過雷達測速儀國家型評實驗室,深入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毫米波雷達相關測試研究工作
  • 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初次海試!
    2020年9月,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寧波研究院光電分院劉東教授、劉崇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了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與自主研製的海洋彈性雷射雷達系統一起參加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組織的航次實驗,搭載於「潤江一號」科考船,在中國東海和南海進行了海試實驗
  • 中國第一臺大型天象儀計算機
    這臺天象儀與同時期國外類似產品相比,具有一系列的獨創性和新特色,體現了我國設計人員的高水平,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它的研製者就是我們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的師生。大型國產天象儀,是中國研製出的第一臺大型天象儀。它的成功標誌其具有巨大的科技成果和價值,在中國科技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天象儀的研製是一個大項目,是在北京工業學院嚴沛然教授帶領儀器系部分師生組成科研組的艱苦奮鬥下,取得的一項巨大的科技成果。
  • 毫米波雷達
    1999年,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率先採用77GHz毫米波雷達的自主巡航控制系統;2003年,博世研製的77GHz車載雷達正式投入商用;2013年,松下與富士通研製出79GHz頻帶毫米波車載雷達。目前,毫米波車載雷達的關鍵技術主要由大陸、博世、電裝、奧託立夫等傳統汽車零部件巨頭所壟斷,特別是77GHz 毫米波雷達,只有博世、大陸、德爾福、電裝、TRW 、富士通天、Hitachi 等公司掌握。
  • 中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誕生 圖像解析度比國際高一個數量級
    科技日報6月12日報導,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網站12日披露,該所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樣機,並通過外場非合作目標成像測試,獲得國內第一幅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圖樣,在圖像解析度上比國際水平高出一個數量級。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然而線束越多也就代表著雷射雷達的造價就更加昂貴,64線束的雷射雷達價格是16線束的10倍。  作為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類型,毫米波雷達從上世紀起就已在高檔汽車中使用,技術相對成熟。毫米波的波長介於釐米波和光波之間,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導和光電制導的優點,且其引導頭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解析度高的特點。此外,毫米波導引頭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相比於雷射雷達是一大優勢。
  • 國內**臺橡膠瀝青生產設備在河南高遠研製成功
    目前,國內**臺GYXL3515型橡膠瀝青生產設備在河南省高遠公路養護設備有限公司(高遠路業子公司)研製成功,並且已在G310國道甘肅省武威段、四川宜賓S308線江安至長寧改建工程路面工程施工中投入使用,質量穩定,運轉正常。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指的是工作頻率在30~100GHz,波長在1~10mm之間的電磁波。因為毫米波的波長介於微波和釐米波之間,所以毫米波雷達兼具微波雷達和光電雷達的部分優點。當前,在車載ADAS系統中的毫米波雷達主要為24GHz和77GHz兩類。近期,國際電子商情針對24GHz和77GHz的性能,並梳理了國產毫米波雷達的產業鏈。
  • 我國第一臺電子模擬計算機研製成功(新中國日曆)
    「我國自製的第一架電子計算機,今天(5月25日)下午七時半在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作了一次表演,經過初步試算,性能良好。」  1956年5月26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題為《一架電子計算機在復旦大學製成》的消息。
  • 上海光源自主研製成功首臺真空波蕩器
    隨後,科研人員連續奮戰,測量了波蕩器光源3-11次諧波輻射光譜,完成Cu的近邊吸收譜的測量和單色器能量標定,測量了微量元素標準樣品SRM610(500ppm)和SRM614(1ppm)的螢光譜。 BL15U1線站使用的真空波蕩器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和研製,是國內第一臺真空波蕩器。
  •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東汽研製的國內首臺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汽輪機。周亞飛 攝      24小時發電,投運不造成環境汙染  本報訊(記者 吳曉彤)6月9日,由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廣核德令哈5萬千瓦機組完成廠內空負荷試車,順利衝轉至額定轉速,成功進行了110%的超速試驗,各項指標優良,這標誌著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汽輪機組研製成功
  • 國內首臺自主研製的超導扭擺磁鐵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
    2019年下半年,國內首臺自主研製的超導扭擺磁鐵(SCW)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替代了原有的永磁3W1扭擺磁鐵。  2018年4月15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成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臺超導扭擺磁鐵,並通過國家發改委委託中科院組織的驗收。
  • 新中國第一臺大型天象儀研製紀實
    這臺飽含著京工人心血,集全國之力製造的大型天象儀,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其在光學、機械、控制和天文等領域體現的綜合技術水平,成為我國光學儀器科研領域的標誌性成就,也成為北京理工大學歷史上耀眼的「新中國第一」系列科技成果之一。
  • 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川研製成功
    實現我國萬千瓦級風力發電機自主品牌歷史性突破  本報訊(記者 餘如波)8月21日,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位於德陽的東方電機研製成功。記者當天從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獲悉,這是國內最大單機容量的海上風力發電機。
  • 淺析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但毫米波雷達憑藉其可穿透塵霧、雨雪、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絕對優勢,且唯一能夠「全天候全天時」工作的超強能力,成為了汽車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之一!本文,我們和毫米波雷達來一次「親密接觸」,了解一下它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科技改變生活,但安全永遠第一 汽車作為人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沒有什麼比它更能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方式。
  • 探測不受煙塵、霧霾影響:國內首款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研製成功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胡喆)記者17日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獲悉,由該所研製的我國第一部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進行了飛行試驗,並成功獲取國內首組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影像成果。
  • 聯創光電研製成功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
    7月1日,聯創光電研製的世界首臺國際領先水平的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通過科技成果鑑定。2013年1月,聯創光電協同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以戴少濤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合作開展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研製。經過6年的攻關,2019年3月,三方協同研製的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實現了滿負載穩定運行。在大尺寸鋁棒、軍用鈦合金材料感應加熱試驗中,加熱效率達80%以上,遠超過我們的競爭對手300kw功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