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了:M7824頭對頭K藥的肺癌三期研究終止

2021-02-13 正說瘤瘤

即便有梁靜茹的勇氣,也不能根據一個小樣本的Ph1就貿然開三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Merck KGaA discontinues anti-PD-L1/TGF-beta trap (bintrafusp alfa) in NSCLC

the study is unlikely to meet the primary efficacy endpoint.

Merck KGaA / Key word(s): Study/Study results

Merck KGaA: Merck KGaA to discontinue bintrafusp alfa clinical trial (INTR@PID Lung 037)

20-Jan-2021 / 13:30 CET/CEST

Disclosure of an inside information acc. to Article 17 MAR of the Regulation (EU) No 596/2014, transmitted by DGAP - a service of EQS Group AG.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Merck KGaA (the "Company") is investigating a bifunctional immunotherapy, bintrafusp alfa (anti-PD-L1/TGF-beta trap), as a potential therapy for difficult to treat cancers.

While reviewing the totality of data from the ongoing clinical trial INTR@PID Lung 037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at have high expression of PD-L1 (the "Clinical Trial"), the Independent Data Monitoring Committee recommended on January 19, 2021 to discontinue the Clinical Trial. Based on this recommendation, the Company has made the decision to discontinue the Clinical Trial, as the

study is unlikely to meet the primary efficacy endpoint. The recommendation by the Independent Data Monitoring Committee and the Company's decision is related only to this Clinical Trial.

Bintrafusp alfa is currently under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nd not approved for any use anywhere in the world.


後面也沒什麼意義了吧

有時候預感還是挺準的:ESMO20的時候

Bintrafusp alfa update 的時候已經是不良的預感

所以以後誰再拿個single arm的ORR來說事且不提供相應的biomarker analysis,把伊當sb好了,梁靜茹的勇氣也不敢這麼唱

另外也不能一錘子打死TGFb,因為avelumab本身就很爛嘛,之前最擔心的,大家把鍋一股腦的扣到TGFb而忽略了avelumab

後續提供詳細更新

回顧

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中已經奠定了其地位,尤其在肺癌的治療中,免疫治療更是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免疫治療藥物在單藥,聯合化療,放療後的鞏固治療模式中都有著應用。但是因為PD-1/PD-L1 單抗在單藥使用時的ORR不高,或是需要篩選PD-L1表達人群,現在PD-1/PD-L1單抗基本上都需要聯合化療或是放療的方法使用,而這樣的聯合又可能帶來毒性的增加和患者依從性降低,同時也還存在患者對於治療沒有應答。那麼除了通過增加聯合藥物的方法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使得免疫治療更有效,更安全呢?由此開始了二代「PD-1/PD-L1」通路單抗的開發,總體優化思路是通過增加另外一個抗腫瘤靶點,從而實現一個藥物作用於2個靶點,以達到前述的目的。

Bintrafusp alfa(M7824)就是基於上述目的研發的雙特異性抗體,同時靶向兩個免疫抑制途徑,TGF-β和抗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D-L1),它們通常被癌細胞用於逃避免疫系統。PD-1/PD-L1通路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的研究,此處就不再贅述了。TGF-β是一種有效的抑制免疫的細胞因子,對多數免疫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CD4 +、CD8 +細胞)有作用1,2。TGF- β也刺激免疫抑制調節性T(Treg)細胞的分化1。TGF-β通過下調五個細胞毒性基因(穿孔素、顆粒酶A/B、Fas配體和幹擾素)來調節CTL的殺傷作用3。TGF-β在TME中的信號傳導與不良預後有關。TME中的細胞分泌的TGF- β可以抑制免疫反應從而導致腫瘤進展(圖1)。

圖1 TGF-β信號傳導和腫瘤微環境。TGF-β由腫瘤細胞和間質細胞(包括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CAF)分泌。TGF-β可以通過激活CAF,造成免疫抑制並促進血管生成4

Bintrafusp alfa(M7824)結構和作用機制

Bintrafusp alfa(M7824)由Merck開發,是一種雙特異性抗體,分別靶向PD-L1/TGF-β,由兩個部分構成的。一端是能夠識別結合PD-L1的抗體結構(Y),類似於已經上市的PD-L1抗體;另一端是可以結合TGF-β的TGF-β受體Ⅱ型融合蛋白(Trap),可以捕獲TGF-β,從而減少腫瘤組織及其周圍促癌的TGF-β的水平(圖2)。

圖2 Bintrafusp alfa(M7824)的結構和MOA Refer 5,6

Bintrafusp alfa(M7824)NSCLC有關的臨床研究

迄今為止,在Ⅰ期研究中,已經有近700例患者接受了M7824的治療,涉及10多種腫瘤類型。正在進行的Ⅰ期研究的令人鼓舞的數據表明,M7824在多種類型的難以治療的癌症(包括晚期NSCLC,與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的癌症,膽道癌[BTC]和胃癌)中的潛在安全性和臨床抗腫瘤活性。此外,在臨床前研究中,與單獨使用抗PD-L1單抗或同時使用抗PD-L1和TGF-β單抗相比,M7824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活性。

在此次2020年CSCO學術年會上,Bintrafusp alfa有3個研究的報導,分別是作為Oral 的「Bintrafusp alfa作為二線治療NSCLC的2年長時間隨訪的結果(NCT02517398)」、「Bintrafusp alfa聯合化療治療Ⅳ期NSCLC 1b/2 開放標籤研究」,作為e-Poster的「Bintrafusp alfa在不可切除NSCLC中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研究」。

NCT02517398是一項Ⅰ期、開放標籤的研究,研究入組晚期NSCLC患者,無論PD-L1表達,先前未接受過免疫治療的患者至少一線接受標準治療進展後,接受Bintrafusp alfa單藥500mg(n=40)或是1200mg(n=40),每2周一次,直到疾病進展、不可耐受毒性或是撤回知情。入組的80名患者中,21.3%為接受過二線治療患者,72.5%的患者為PD-L1表達患者,其中56.3%(n=45)PD-L1低表達(≥1%<80%),16.3%的患者為PD-L1高表達(≥80%)。在總體人群中,mOS為13.6m,18個月OS率為40.6%,24個月OS率為34.6%。在1200mg組,中位OS為17.1m,18個月OS率為49.7%,24個月OS率為39.7%(圖3)。其他研究結果見表1。研究中最常見的TRAEs為瘙癢(21.3%),斑丘疹(18.8%),納差(12.5%),無力(11.3%),皮症(10.0%)。3級TRAEs發生率為28.8%,4級TRAEs為2.5% 。

圖3 NCT02517398 總體人群和1200mg組OS 結果

表1 研究結果

NCT03840915是一項在Ⅳ期NSCLC中探索Bintrafusp alfa聯合化療的1b/2期研究(圖4)。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和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單抗聯合化療已被批准用於晚期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無論PD-L1表達如何。然而,對於可能對免疫檢查點治療無反應的患者人群,仍然存在大量未滿足的需求。這項研究(NCT03840915)評估Bintrafusp alfa與CT結合治療IV期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分為4個隊列,所有患者將每三周(第3周)靜脈內靜脈注射Bintrafusp alfa 2400 mg,順鉑或卡鉑+培美曲塞(組A),卡鉑+白蛋白紫杉醇或紫杉醇(組B),順鉑或卡鉑+吉西他濱(組C),或多西他賽(D組)Q3W進行4個周期,然後維持Bintrafusp alfa維持治療(單一療法或與培美曲塞[A組]聯合使用)最多31個周期,直到疾病進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死亡。計劃招募的患者為64名患者(在安全階段的4個隊列中有32例患者,在擴展階段的A隊列中另外有32例患者)。研究主要終點是Bintrafusp alfa聯合化療的安全性。

圖4 NCT03840915研究設計

NCT03840902是一項全球性,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研究(圖5),入組Ⅲ期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隨機接受每2周(Q2W)的Bintrafusp alfa 1200 mg I.V用cCRT療程6周,然後接受Bintrafusp alfa 1200 mg I.V Q2W(A組)或安慰劑和cCRT6周,然後接受durvalumab 10 mg / kg I.V Q2W (B組),直到確認疾病進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治療≤1年。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次要終點包括總體生存期,安全性,肺功能評估,客觀反應,反應持續時間,藥代動力學和免疫原性。該2期臨床試驗於2019年4月2日啟動,第一位患者於2019年4月入選。目標納入:350位患者。

圖5 NCT03840902研究設計

在中國Bintrafusp alfa一共正在進行的有5個研究(表2),其中也包括上述的NCT03840902。這5個研究的瘤種包括NSCLC,宮頸癌,膽管癌。我們希望早日可以Bintrafusp alfa在這些研究中的數據,造福中國患者。

表2 正在中國進行的研究

1.Chen W, Ten Dijke P. Immunoregulation by members of the TGFβ superfamily. Nat Rev Immunol. 2016 Nov 25;16(12):723-740. doi: 10.1038/nri.2016.112. PMID: 27885276.

2.Batlle E, Massagué J.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Signaling in Immunity and Cancer. Immunity. 2019 Apr 16;50(4):924-940. doi: 10.1016/j.immuni.2019.03.024. PMID: 30995507; PMCID: PMC7507121.

3.Thomas DA, Massagué J. TGF-beta directly targets cytotoxic T cell functions during tumor evasion of immune surveillance. Cancer Cell. 2005 Nov;8(5):369-80. doi: 10.1016/j.ccr.2005.10.012. PMID: 16286245.

4.Huynh LK, Hipolito CJ, Ten Dijke P. A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GF-β Inhibitors for Cancer Treatment. Biomolecules. 2019 Nov 17;9(11):743. doi: 10.3390/biom9110743. PMID: 31744193; PMCID: PMC6921009.

5.https://www.merckgroup.com/en/news/m7824-2019-02-05.html

6.Byoung Chul Cho et al 2020 ASCO abs 9558

責任編輯:Zack     
排版編輯:Hannah版權歸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進群請加我的微信,朋友們留言一下醫院或者企業名稱,我備註下,人太多我慢慢拉大家不要急

關注公眾號即可獲取海量資源

相關焦點

  • 「2代PD1」榮登JTO,M7824的肺癌有效率可飆到85.7%!
    在目前免疫單藥療效有限的困境下,這類能同時針對雙作用位點的藥物成為眾人關注焦點。其中,由Merck自主開發的M7824就是一種PDL1/TGF-β雙特異抗體,有著新一代免疫藥物或「二代PD1」特性。今天,神藥在JTO亮相,加上近期不少國產「二代PD1」逐步進入臨床研究,我們一起走在免疫治療最前沿,看看未來的免疫新寵。
  • 肺癌免疫治療藥物:K藥、O藥、I藥看點集結
    目前,全球上市的PD-1/PD-L1類免疫治療藥物一共五款,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三款肺癌免疫治療藥物——K藥(Keytruda)、O藥(Opdivo)與I藥(IMFINZI)。O藥二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症目前已在國內正式獲批,K藥現在在國內獲批的是惡性黑色素瘤適應症,I藥則正在緊鑼密鼓香港上市籌備中,相信國內肺癌免疫治療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 二代PD-1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更持久臨床治癒率更高
    近期,在歐洲腫瘤學年會(ESMO)上,M7824公布了一項關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長期隨訪數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生存期翻倍,正面對標K藥針對40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1200mg劑量:客觀緩解了27.5%(PD-1一般為15-20%)、中位總生存期17.1月(PD-1一般為10-12月)。
  • 國產PD-1/PD1達伯舒肺癌研究數據媲美「K藥」 驚豔世界肺癌大會
    ALK基因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首個雙盲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國際肺癌領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同日在線發表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三期研究結果這組研究數據與K藥的海外研究數據幾無二致
  • 肺癌一線無化療再添力證!K藥+雷莫盧單抗各療效數據優異
    近日,國外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雜誌上再次公布了一種免疫+抗血管藥物的聯合研究方案,創下了不錯的臨床療效,與既往該模式獲得的其他方案呼應,增加了肺癌去化療的希望!一起解讀一下。
  • K藥重要臨床試驗總結及分析
    2015年12月18日,K藥依靠與伊匹單抗頭對頭臨床試驗的成功,獲批黑色素一線用藥,臨床試驗:KEYNOTE-006。由於更早進入腫瘤市場,O藥在臨床獲批過程一直都壓制住了K藥。O藥在2015年3月就拿下了NSCLC二線的用藥,領先了K藥半年之久。所以,在當時看來PD-1單抗進軍NSCLC一線用藥也毫無懸念,勝利的天平已經有所傾斜。不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O藥的大規模三期臨床試驗方案checkmate-026結果和標準化療方案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 肺癌研究月報 | 2020年10月
    基於醫藥魔方網站行業快訊板塊、NextPharma、NextMed資料庫以及公開信息,2020年10月的《肺癌研究月報》共篩選出9項值得關注的臨床研究,供您參考。JTO:KEYNOTE-021隊列G>4年中位隨訪結果支持K藥聯合PC一線治療2020年北美洲肺癌大會(NACLC)首日,來自美國丹娜法伯癌症中心的Mark M.Awad教授報告了KEYNOTE-021隊列G的長期隨訪結果,研究結果也在JTO同期發表。
  • 一個提前終止臨床試驗的藥
    ——索凡替尼,這款藥因為臨床數據顯示出足夠的療效而被提前終止研究。一個藥物的上市要經過臨床前研究、動物試驗、臨床試驗,而臨床試驗又分為一二三期。在三期臨床試驗中,如果一個藥物的試驗數據顯示出了足夠的治療效果,獨立數據監查委員會會推薦提前終止臨床試驗。
  • 乾貨|肺癌四大PD-1/L1究竟如何選?K藥、O藥、T藥、I藥用藥信息匯總...
    NCCN指南推薦1.K藥聯合PC方案(培美曲塞+卡鉑)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可不用檢測PD-L1表達。2.K藥聯合卡鉑和紫杉醇,作為一線療法治療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而且不需考慮腫瘤的PD-L1表達水平。
  • 悅然讀IO | 晚期NSCLC二線治療: 免疫單藥 vs 化療+抗血管生成...
    目前NMPA批准的肺癌免疫治療(此處特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為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歐狄沃®),適應症為:單藥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後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安斯泰來終止第三代TKI naquotinib非小細胞肺癌臨床項目
    2017年5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藥企安斯泰來(Astellas)近日宣布,將終止抗癌藥naquotinib(ASP8273)非小細胞肺癌III期臨床研究SOLAR中naquotinib治療組的治療。
  • 免疫療法K藥(Keytruda)獲批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
    在不久前舉辦的2019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上,研究人員報導了Keytruda在名為KEYNOTE-28的1b期臨床試驗(n=19)和KEYNOTE-158的2期臨床試驗(n=64)中的良好表現,展示了PD-1抑制劑的長效優勢。基於此,6月17日美國FDA加速批准Keytruda用於治療既往已接受≥2線治療(鉑類化療和其他前期療法)但疾病依然進展的轉移性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
  • 百濟神州:中國腫瘤創新藥龍頭還是燒錢黑洞?
    討論中國創新藥的發展,一個繞不開的存在就是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創新藥研究、商業化與生產的生物科技公司,其於2010年10月在北京創立,創始人為歐雷強和王曉東博士。
  • PD-1抑制劑K藥、O藥、T藥、B藥、I藥用藥信息大匯總
    它有更廣譜的抗癌效果(O藥已經在全球獲批治療9個癌種,k藥獲批9個癌種)。2. 它比化療的整體副作用要小得多。3. 它如果起效,可能讓晚期患者長期存活,甚至臨床治癒,這是免疫藥物區別於其它所有藥物最大的不同。
  • 專家告訴你:肺癌治療要用的「O藥」和「K藥」到底是個啥?
    經常有朋友或者家屬諮詢:聽說肺癌新出了2個「靈丹妙藥」叫什麼「O藥和K藥」,它是個啥玩意兒嘛?到底好不好?我的XXX得了肺癌,能不能治好嘛?一個療程要花多少錢?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藥到底資不資格?
  • 免疫治療助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降復發風險
    肺癌向來是死亡數字最高的癌症之一,不過由於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所以大部份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根治性電療,只能選擇化療、紓緩性電療或標靶治療等。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而言,同步放療及化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最近有新的研究顯示,如果加入免疫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並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及整體存活率。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以下3個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表明,的確有一群長期生存的晚期肺癌患者,實現了像慢性病一樣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此次研究搜集的數據是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真實世界數據,ALK抑制劑使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成為一種「慢性病」。無獨有偶,在一代藥序貫二代藥的試驗中,另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數據也給肺癌患者帶來了令人驚喜的長生存期。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像慢性病一樣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上海市胸科醫院陸舜教授的這句話給廣大肺癌患者打了一劑強心針。但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肺癌靶向藥,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就會耐藥!那還怎麼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從奇蹟中找到規律。
  • 2020年肺癌領域進展爆棚,這些研究碩果如何指導臨床用藥?第二期...
    在ALK方面,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 (ESMO) 大會上公布了一項三代與一代ALK-TKI頭對頭比較的研究,名為CROWN研究。在這項研究中,蘿拉替尼 (Loratinib) 的無進展生存期 (PFS) 遠遠超過了一代ALK抑制劑克唑替尼。在2020年,中國也迎來了國內自主研發的ALK抑制劑恩沙替尼,在ALK陽性患者的治療中,藥物的可及性已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