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PD-1抑制劑K藥、O藥、T藥、B藥、I藥用藥信息大匯總

2020-11-29 健康界

PD-1/PD-L1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是當前備受全世界矚目、正掀起腫瘤治療的革命,引領癌症治療的變革,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的新一類抗癌免疫療法,旨在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禦、抗擊癌症,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

與傳統療法相比,免疫療法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療效具有持久性。比如,在黑色素瘤裡,歐美20%左右的晚期患者能實現臨床治癒,成為「超級倖存者」,這是免疫療法帶來的生命奇蹟。

全球腫瘤專家對免疫藥物感到無比興奮,有幾個最大的原因:

1. 它有更廣譜的抗癌效果(O藥已經在全球獲批治療9個癌種,k藥獲批9個癌種)。

2. 它比化療的整體副作用要小得多。

3. 它如果起效,可能讓晚期患者長期存活,甚至臨床治癒,這是免疫藥物區別於其它所有藥物最大的不同。

目前,全球上市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或PD-L1抑制劑共5個:

O藥:Opdivo(Nivolumab)、

K藥:Keytruda(Pembrolizumab)、

T藥:Tecentriq(Atezolizumab)、

I藥:Imfinzi(Durvalumab)、

B藥:Bavencio(Avelumab)。

近日,O藥和K藥都已正式運抵中國,並且O藥在國內的價格也已全面公布,中國的患者終於迎來了真正的免疫治療元年!本文將藥物用藥信息總結如下,供癌症患者參考。

藥品名稱

生產商

作用靶點

適應症

首次獲批時間

使用周期

使用劑量

劑型規格

全球比價

國內上市情況

關於PD-1患者關心的六大問題

一、副作用的處理

PD-1抑制劑,總體的副作用遠小於傳統的放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流感」樣的表現:發熱、乏力、頭暈、全身肌肉酸痛、嗜睡等,發生率在30%左右,對症處理即可。

肺部問題(肺炎):新發或惡化的咳嗽;胸痛;氣短。

腸道問題(結腸炎):可能導致腸道內的炎症或穿孔。包括:腹瀉或排便次數多於平常;便血和腹部嚴重(腹部)疼痛或壓痛。

肝病(肝炎):皮膚或眼睛變黃;嚴重噁心或嘔吐;腹部右側的疼痛(腹部);嗜睡;尿黃(茶色);皮膚容易出血或瘀血;常有飢餓感。

內分泌問題(特別是甲狀腺,垂體,腎上腺和胰腺):激素腺體不能正常工作,包括:持續頭痛或不尋常的頭痛;極度疲勞,體重增加或減少;眩暈或昏厥;情緒或行為的變化,如性行為減少,煩躁或健忘;脫髮、感冒、便秘;聲音改變、口渴或尿多。

腎臟問題:包括腎炎和腎衰竭。包括:尿量減少;尿液中的血液、腳踝腫脹和食欲不振。

皮膚問題:這些問題的跡象可能包括:皮疹、瘙癢、皮膚起泡和口腔或其他黏膜中的潰瘍。

大腦炎症(腦炎):包括:頭痛、發熱、疲倦或虛弱混亂、記憶問題、嗜睡、幻覺、癲癇發作。

其他器官的問題:視力的變化;嚴重或持續的肌肉或關節疼痛和嚴重的肌肉無力。

嚴重的輸液反應:發冷或寒戰、瘙癢或皮疹、呼吸困難、頭暈、發熱。

使用pd-1治療,謹慎異體幹細胞移植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可能很嚴重,可能導致死亡。

此外,大約5%-10%的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免疫相關的炎症反應:甲狀腺炎症(表現為甲亢、甲減、或先甲亢後甲減)、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腸炎、免疫性肝炎、甚至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炎症,如果發現不及時,處理不到位,偶爾發生致命的事故。

對於甲狀腺問題,可以請內分泌科醫生會診。甲亢可以服用抗甲狀腺藥物,甲減可以補充優甲樂。

對於免疫性炎症,如肺炎、肝炎、腸炎等,需要酌情加上口服或靜脈的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潑尼松、甲強龍等,對於病情較重的,還需要加上環磷醯胺、黴紛酸脂等免疫抑制劑。

對於發生細胞因子風暴的患者,需要及時使用IL-6抗體,託珠單抗。

二、PD-1抑制劑的療效如何?

在絕大多數、未經挑選的實體瘤中,單獨使用PD-1抑制劑的有效率,其實並不高:10%-30%左右。唯一的例外,是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突破60%以上。

PD-1抑制劑有效率偏低,為何學術界和癌友圈還如此瘋狂和痴迷呢?主要的原因是:PD-1抑制劑療效的持久性。由於免疫系統具有記憶功能,因此一旦PD-1抑制劑起效,其中部分病友實現臨床治癒,也就是說五年、十年不復發、不進展、長期生存。

尤其是較早的惡性黑色瘤、腎癌以及非小細胞肺癌中,都已經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PD-1抑制劑的出現,將晚期惡性黑色素瘤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生存率提高了數倍:晚期惡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從15%左右,提高到了35%上下;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從5%左右,提高到了15%上下!

此外,通過聯合治療,把原來不適合PD-1抑制劑治療的病人,轉化為可以從中獲益的人群也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目前,PD-1抑制劑主流的搭檔有如下幾個:

(1)聯合另一個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聯合CTLA-4抗體,已經被批准用於惡性黑色素瘤;在腎癌、TMB高的非小細胞肺癌中三期臨床試驗已經成功。此外,IDO抑制劑、TIM-3抑制劑、LAG-3抗體等新型的免疫治療新藥,正在研發中。

(2)聯合化療:PD-1抑制劑聯合化療,已經被批准用於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類似的方案,用於胃癌、腸癌、三陰性乳腺癌等也有不錯的初步數據。

(3)聯合放療:PD-1抑制劑聯合放療,在肺癌、惡性黑色素瘤等腫瘤中,已有不錯的數據;回顧性研究甚至提示,放療聯合PD-1抑制劑,可以將生存期提高數倍。

(4)聯合靶向藥:PD-1抑制劑聯合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貝伐、阿西替尼、樂伐替尼、卡博替尼等),已有不錯的初步數據;但聯合EGFR抑制劑(如易瑞沙、特羅凱、凱美鈉、阿法替尼、泰瑞沙等),需要當心,可能發生嚴重的副作用。

(5)聯合溶瘤病毒:PD-1抑制劑聯合溶瘤病毒T-VEC,在惡性黑色素瘤中,有效率超70%,完全緩解率突破30%,非常有前景。在其他腫瘤中,多種溶瘤病毒正在研發中。

(6)聯合個性化腫瘤疫苗:基於腫瘤基因突變所產生的新生抗原(neoantigen),可以設計和合成多肽或RNA疫苗。PD-1抗體聯合這類私人訂製、個性化腫瘤疫苗,已經有初步的成功經驗,可以預防腫瘤復發,可以初步臨床治癒晚期腫瘤。

(7)聯合特異性腫瘤免疫細胞治療:PD-1抑制劑聯合CAR-T等新型的特異性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在血液腫瘤中,已有初步的、不俗的數據。

三、如何預測PD-1的效果?

PD-1抑制劑在未經選擇的實體瘤患者中,有效率只有10%-30%;究竟哪些患者能夠最終獲益,醫學人員仍在不斷研究,目前主要的評價指標有以下四個供臨床醫生參考:

(1) PD-L1表達:PD-1與PD-L1如同一對「情侶」,其中PD-1位於免疫細胞的表面,而PD-L1則位於腫瘤細胞的表面。這對「情侶」一旦結合,負責殺傷腫瘤細胞的免疫細胞就會把腫瘤細胞當作「朋友」,從而不再對其進行攻擊。

研究發現,當腫瘤細胞表面有PD-L1的表達,那麼使用PD-1抑制劑或者PD-L1抑制劑抑制腫瘤的概率就會增加,所以,腫瘤組織中PD-L1的表達情況,就成為預測PD-1/PD-L1抑制劑有效率的一個指標。

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實驗中,人們發現,如果腫瘤組織中PD-L1的表達率超過50%,PD-1抑制劑可以作為首選治療方法治療腫瘤,而如果PD-L1的表達率>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以使一線化療失敗的肺癌患者獲益。

(2) MSI(微衛星)檢測:微衛星不穩定性是我們身體中基因的一種病態情況,與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如果腫瘤組織中微衛星處於高度不穩定的狀態,即MSI-H,使用PD-1抑制劑的有效率高於微衛星不穩定性低的狀態(MSI-L)和微衛星穩定的狀態(MSS)。所以,MSI-H就成為了預測PD-1抑制劑的一個重要的生物標誌物。

(3) 腫瘤基因突變負荷(TMB)檢測:腫瘤突變負荷高,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概率就大。在CheckMate-032臨床研究中,按照TMB高低劃分成TMB高、TMB中、TMB低三類病人,在接受聯合治療的人群中,三組的有效率分別為62%、20%、23%;而三組的中位總生存期,分別為:22.0個月、3.6個月、3.4個月——22.0個月與3.4個月,相差6倍!所以,TMB也是預測PD-1抑制劑的一個重要的生物標誌物指標。

(4)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檢測:通過免疫組化染色(CD3、CD4、CD8等),可以看出腫瘤組織中是否有較多的淋巴細胞浸潤。浸潤的淋巴細胞越多,PD-1抑制劑的有效率越高。

四、如果PD-1起效,到底應該用多久?

目前國內外,標準的方案是:手術或同步放化療後,鞏固性、輔助性使用的患者,PD-1抑制劑建議用滿1年;而晚期的、全身轉移的患者,建議用滿2年。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使用PD-1抑制劑滿6個月,且腫瘤縮小達到完全緩解、部分緩解(腫瘤縮小超過30%以上)的患者,可以再鞏固2-3次後,酌情停藥或調整劑量和間隔。

五、PD-1耐藥後應該怎麼辦?

PD-1抑制劑有效的患者,一般療效持久;但是,目前已經觀察到30%左右的患者,出現了疾病的耐藥。克服耐藥的關鍵,主要是兩點:

首選,如果可能,可以通過對新增的或者不斷增大的耐藥部位,進行穿刺活檢和深入的免疫分析,找到耐藥的原因,根據原因治療。比如,有的病人是由於TIM-3、LAG-3或IDO代償性高表達;那麼選擇,PD-1抑制劑聯合TIM-3抑制劑、LAG-3抗體、IDO抑制劑,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案。

其次,對於不能明確耐藥原因的患者,可以結合具體病情,選擇最佳的聯合搭檔,逆轉耐藥,延長生存期;或者,更換為放化療、介入、射頻、粒子植入等傳統治療。

六、使用PD-1,患者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如下病人不適合、不建議嘗試PD-1抑制劑:病情進入終末期、臥床不起的病人;有急性細菌感染,尚未控制的病人;做過肝移植、腎移植的病人;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白塞病、乾燥症候群、血管炎等自身免疫病,尚未控制的病人;攜帶MDM2擴增、EGFR突變、JAK突變等病人等(有些患者可以首選靶向治療)。

其次,使用PD-1抑制劑前,一般建議完善如下檢查,基本正常,然後再使用:血常規、肝腎功、電解質、凝血、甲狀腺功能,心電圖、腹部B超、胸部X線。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PD-1抑制劑這類免疫治療,應該在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好,腫瘤負荷比較小的時候,儘早用。

相關焦點

  • 乾貨|肺癌四大PD-1/L1究竟如何選?K藥、O藥、T藥、I藥用藥信息匯總...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pd-1?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各位肺癌病友整理了關於pd-1大家最關心的幾大問題,供大家參考。肺癌獲批了哪四大免疫治療藥物?四款免疫藥物治療肺癌的效果如何?關於PD-1,肺癌患者最關心五個問題是什麼?
  • pd-1抑制劑 Keytruda(K藥)在大陸獲批上市
    據了解,今年2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局(CFDA)受理了pd-1抑制劑Keytruda的上市申請。經過5個多月的等待,終於,在7月25日,迎來CFDA正式批准pd-1抑制劑Keytruda上市的好消息,這無疑給很多內地患者帶來了希望。
  • 肺癌免疫治療藥物:K藥、O藥、I藥看點集結
    目前,全球上市的PD-1/PD-L1類免疫治療藥物一共五款,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三款肺癌免疫治療藥物——K藥(Keytruda)、O藥(Opdivo)與I藥(IMFINZI)。O藥二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症目前已在國內正式獲批,K藥現在在國內獲批的是惡性黑色素瘤適應症,I藥則正在緊鑼密鼓香港上市籌備中,相信國內肺癌免疫治療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 「O藥」該何去何從?PD-1抗體類抗癌免疫藥出現嚴重副作用
    用抗癌免疫藥真的這麼危險麼?這次新聞中提到的免疫藥(O藥)在中國很有名,是因為它是第一個在中國上市的PD-1抗體類抗癌免疫藥。這類藥物被一些人稱為「神藥」,一方面因為作用譜比較廣範,對多種癌症類型都可能起效,包括肺癌,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腎癌等。另一方面因為即使晚期的患者使用後都可能有較好療效,實現長期生存。
  • PD-1 抑制劑給藥前,為什麼不讓用糖皮質激素?
    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受體 1(PD-1)抑制劑,是以 PD-1 為作用靶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調節機體自身的免疫反應以發揮抗腫瘤作用,批准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鑑於臨床對於 PD-1 抑制劑用藥期間糖皮質激素使用的困惑,歸納總結如下,以期對臨床有些許幫助。
  • 專家告訴你:肺癌治療要用的「O藥」和「K藥」到底是個啥?
    2018年,新靶向藥的問世、用藥格局的調整、免疫PD1國內獲批、指南推薦更新等等,枚不勝數。K藥是FDA首個批准上市的抗PD-1免疫療法,截至2018年6月,K藥是目前全球獲批適應症最多的PD-1抑制劑,在中國獲批的適應症包括黑色素瘤和肺癌兩個癌種。目前K藥在中國還啟動了食管癌,肝癌等臨床試驗。
  • 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糖尿病給患者帶來了生理和經濟上的負擔,並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和年齡的增加,多數患者會伴有共病,需要聯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 合理用藥|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其他疾病,在合併用藥時,難免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那麼,對於臨床上常用的7大類降糖藥,了解不同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處理方法,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表1:二甲雙胍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1)
  • 【合理用藥 「藥」你知道】兒童特應性皮炎,用什麼藥治療?
    【合理用藥 「藥」你知道】愛美的你一定非常嚮往嬰兒般的肌膚,滑溜、嫩白。「但為什麼我家的寶寶小小年紀,皮膚卻『飽經滄桑』?」這是很多媽媽一直備受困擾的難題!(圖片來自網絡)兒童皮膚問題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大煩惱。其中,特應性皮炎是過敏性體質兒童常常發生的皮膚疾病。
  • 為何PD-1提倡早用,靶向藥卻不一定?其中大有門道
    除了傳統的放化療,還有以EGFR、ALK、ROS1等為代表的幾十個靶向藥,和以PD-1、PD-L1、CTLA-4為代表的近十個免疫治療藥物,琳琅滿目,爭奇鬥豔。相比於傳統放化療,靶向和免疫藥物的副作用更小、生存期更長,因此受到廣大腫瘤病友的熱烈歡迎。新藥多了,用藥時機要有講究。病友們經常問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該用靶向藥,什麼時候該用免疫藥?
  • 「抗癌神藥」K藥(Keytruda)在國內獲批上市!
    (一)  今天,K藥終於登陸中國了!  中國藥監局最近氣勢如虹,對抗癌新藥大開綠燈!O藥獲批僅過了一個月,K藥也來了!最知名的兩個免疫治療新藥,終於全面登陸中國。中國患者真的再也不用去港澳或國外買免疫藥了!
  • PD-1抗體K藥來了:售價和贈藥政策同時公布,全球最低!
    不過,這種情況即將徹底改變: 2018年7月20日,藥監局正式批准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可瑞達,英文名Keytruda,俗稱K藥)上市。這也意味著:中國患者將徹底告別海外購藥,以十分優惠的價格,在家門口用上這款風靡全球的免疫治療藥物;同時,3+3也開啟了國內免疫治療藥物慈善贈藥的先河,為其它已經上市和即將上市的PD-1/PD-L1抗體藥物做好榜樣。
  • 國產IDH1選擇性抑制劑首獲臨床批准 昆藥集團持續發力創新藥領域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顧貞全11月13日,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22.SH,以下簡稱「昆藥集團」)發布公告稱,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公司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治療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突變實體瘤的臨床試驗
  • 七大類降糖藥|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整理:渝小蘇來源: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首先,我們來看兩個病例: 男性患者,42歲。2個月後,患者突發嚴重房顫而入急診。經查,患者血漿中地高辛濃度為0.27ng/ml(有效血藥濃度為0.8~2.0ng/ml)。停用阿卡波糖後,地高辛血藥濃度升至1.8ng/ml。當再次使用阿卡波糖後,地高辛血藥濃度再次下降,確定為地高辛和阿卡波糖之間的相互作用。 女性患者,83歲,因自感不適2周就診。
  • 【用藥問答】口服降糖藥阿卡波糖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
    A.低血糖B.乳酸酸中毒C.胃腸反應D.肝、腎損害解析:阿卡波糖屬於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類降糖藥,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C對)。低血糖為磺脲類和格列奈類最常見的不良反應(A錯)。乳酸酸中毒為雙胍類最嚴重的不良反應(B錯)。降糖藥物的肝腎損害不常見(D錯)。
  • 抗癌有「神藥」了!中國已有4種!PD-1是啥神藥?
    2018年,堪稱中國PD-1藥物上市「元年」!因為我們在這一年內,從無到有,一口氣獲批了4種治療腫瘤的PD-1藥物,讓太多人歡呼不已!但還有很多人不太明白,PD-1到底是什麼神奇的藥物?PD-1藥:被譽為抗癌「神藥」提到PD-1藥物,就不得不提到PD-1免疫療法——是治療腫瘤極具代表性的一種療法。
  • 同為DPP-4抑制劑,這五種藥有何不同? | 用藥知識
    作者:gcplive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是近年臨床使用率增長最快的新型口服降糖藥。GLP-1類似物,可以直接激動GLP-1受體,發揮降糖作用;DPP-4抑制劑,通過抑制劑GLP-1降解,提高內源性GLP-1濃度,發揮降糖作用。
  • PD-1抗體K藥來了:售價和贈藥政策同時公布,全球最低!|售價|抗體|贈...
    不過,這種情況即將徹底改變: 2018年7月20日,藥監局正式批准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可瑞達,英文名Keytruda,俗稱K藥)上市。這也意味著:中國患者將徹底告別海外購藥,以十分優惠的價格,在家門口用上這款風靡全球的免疫治療藥物;同時,3+3也開啟了國內免疫治療藥物慈善贈藥的先河,為其它已經上市和即將上市的PD-1/PD-L1抗體藥物做好榜樣。
  • 降尿蛋白快的藥就是好藥?答案恰恰相反
    經常有腎病患者在用藥治療的第二天就問大夫: 「吃藥了怎麼我尿裡的泡沫還是很多啊?」 「怎麼腿上還是有水腫啊?」 還有部分患者用藥兩三天後,感覺病情沒有好轉,於是擅自停藥。
  • CD30/CD16A雙特異性四價抗體聯合K藥治療R/R HL優於單藥療法
    數據顯示,AMF13與Keytruda聯合用藥,獲得了比Keytruda單藥治療更高的客觀緩解率(ORR),特別是:完全緩解率(CR)提高了一倍。該研究共入組了30例R/R HL患者,這些患者沒有接受過抗PD-1療法(抗PD-1初治)、既往接受過至少2種療法(包括brentuximab vedotin[BV])治療失敗。結果顯示:(1)獨立審查評估,在最高劑量下,AFM13+Keytruda治療的ORR為88%、CR為42%;(2)調查員審查評估,在最高劑量下,AFM13+Keytruda治療的ORR為88%、CR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