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DPP-4抑制劑,這五種藥有何不同? | 用藥知識
2019-07-11 來源:醫脈通
作者:gcplive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是近年臨床使用率增長最快的新型口服降糖藥。國內已上市的DPP-4抑制劑有西格列汀、維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這5種藥物之間有何區別呢?
作用機制相同
在營養物質刺激下,特別是在葡萄糖刺激下,腸道L細胞可分泌一種葡萄糖濃度依賴性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GLP-1進入血液後,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而且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GLP-1在血液中穩定性差,易被「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消除半衰期僅有1~2min。為此,開發了兩類藥物,GLP-1類似物利拉魯肽和艾塞那肽等,及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和維格列汀等。
GLP-1類似物,可以直接激動GLP-1受體,發揮降糖作用;DPP-4抑制劑,通過抑制劑GLP-1降解,提高內源性GLP-1濃度,發揮降糖作用。
DPP-4抑制劑主要特點
1、降糖作用中等
通過皮下注射,GLP-1類似物的濃度可達內源性GLP-1濃度的9倍,DPP-4抑制劑僅可使內源性GLP-1上升2~3倍。因此,DPP-4抑制劑的降糖作用略弱於GLP-1受體激動劑。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DPP-4抑制劑可使空腹血糖降低0.5~1.0mmoL/L,餐後血糖降低2.0~3.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降低0.5%~0.9%。
另外,高濃度的GLP-1類似物可延緩胃排空、抑制食慾、降低體重,DPP-4抑制劑既不影響食慾,也不影響體重。
2、不會引起低血糖
GLP-1的作用具有葡萄糖濃度依賴性,即當血糖升高時,GLP-1可刺激分泌胰島素,同時抑制分泌胰高糖素;當低血糖時,GLP-1既不刺激胰島素分泌,也不影響胰高糖素的分泌。
因此,GLP-1受體激動劑和DPP-4抑制劑,均不會引起低血糖。
3、適用於老年人
DPP-4抑制劑不會引起低血糖,胃腸道不良反應小,尤其適用於老年患者,甚至伴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患者。
不同DPP-4抑制劑的區別
1、降糖作用
目前尚缺乏高質量的頭對頭研究比較不同DPP-4抑制劑在降糖療效方面是否有差異。
2、服藥頻次
西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的半衰期>12小時,可以每日一次給藥。
沙格列汀半衰期僅為2.5小時,但每日一次給藥,對DPP4活性的抑制作用能維持24小時。切記:沙格列汀片不得掰開服用!
維格列汀半衰期為3小時,需每日二次給藥,早晚各一次。
3、服藥時間
DPP-4抑制劑不會引起低血糖,而且口服吸收不受食物影響,餐前或餐後給藥均可。
4、不良反應
DPP-4抑制劑胃腸道反應輕微,主要不良反應有鼻咽炎、頭痛、上呼吸道感染等。
5種DPP-4抑制劑,均不會增加心血管相關死亡和事件的風險,但是沙格列汀、阿格列汀有增加心力衰竭住院事件的潛在風險。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2015年美國FDA發布警示信息,稱DPP-4抑制劑可引起關節痛,而且可能是重度或致殘性的。
5、相互作用
西格列汀、阿格列汀在體內也較少被代謝,主要以原形經膽汁從糞便排洩,很少與其它藥物發生相互作用。
維格列汀經水解失活,不影響CYP同工酶,發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較低。
沙格列汀的推薦劑量為5mg,每日1次;當與阿扎那韋、克拉黴素、伊曲康唑等強效CYP3A4/5合用時,劑量不得超過2.5mg/日。
利格列汀屬於CYP3A4、p-糖蛋白的弱到中等強度抑制劑,但一般不會抑制其他藥物的代謝,但是需避免與利福平等CYP3A4或p-糖蛋白誘導劑合用。
溫馨提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利格列汀時不需要調整劑量。
用藥注意
由於DPP-4可抑制劑引起急性胰腺炎,因此,若出現持續性的劇烈的腹痛,應立即就醫。
由於DPP-4抑制劑可引起關節痛,程度可能較重甚至致殘,若出現持續性關節痛應立即就醫。
轉載自:藥評中心(gcplive)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