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麗麗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胰島素促泌劑包括磺脲類藥物與格列奈類藥物(非磺脲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通過促進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降低血糖,降糖效果較強,與藥物有劑量相關效應,並受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β細胞功能殆盡時會有繼發性藥物失效;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格列奈類)通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時相分泌而降低餐後血糖,起效快、半衰期較短,需餐前服用。
胰島素促泌劑藥物對比
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包括半衰期較短的短效製劑(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半衰期較長的中長效製劑(如普通劑型的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齊特,及改良劑型的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吡嗪緩釋片和格列齊特緩釋片)。格列奈類胰島素促泌劑半衰期較短,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在相同降糖效力下,格列奈類藥物低血糖的風險和程度較磺脲類藥物低。
1. 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
這類藥物可降糖、降尿酸(促進尿酸的排出),使用其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和大血管病變發生風險下降相關。但若使用不當可致低血糖甚至嚴重低血糖昏迷,特別是服藥劑量與飲食量不匹配、老年患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需要提防低血糖,其中格列本脲導致低血糖的風險較高。磺脲類藥物還可致體重增加,改良劑型對體重的影響較小。
表1 磺脲類藥物
2. 格列奈類胰島素促泌劑
格列奈類藥物為非磺脲類短效胰島素促泌劑,可降糖,並能保護β細胞功能,調節脂質代謝障礙,有抗動脈硬化、抗氧化應激等作用。也會增加患者體重。
表2 格列奈類藥物
胰島素促泌劑的選擇
1. 餐前或餐後高血糖
餐後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可選用磺脲類藥物短效製劑、格列奈類藥物;空腹高血糖,或空腹高血糖+餐後高血糖的糖尿病者可選用磺脲類藥物中長效製劑。
2. 聯合治療方案
(1)二聯
二甲雙胍聯合磺脲類,更適於年輕、初診HbA1c較高、胰島功能較好的非肥胖T2DM者。二甲雙胍聯合格列奈類,適於飲食不規律、餐後血糖高及腎功能受損的T2DM者。
其他還有磺脲類+利格列汀、磺脲類+SGLT-2抑制劑的搭配。
(2)三聯
如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磺脲類、二甲雙胍+磺脲類+DPP-4抑制劑或SGLT-2抑制劑、二甲雙胍+格列奈類+DPP-4抑制劑或SGLT-2抑制劑等。二甲雙胍+磺脲類+SGLT-2抑制劑較二甲雙胍+磺脲類+DPP-4抑制劑,在降糖、減重和降壓方面效果更優。二甲雙胍+DPP-4抑制劑+磺脲類(或格列奈類)較二甲雙胍+DPP-4抑制劑+α-糖苷酶抑制劑,後者顯著降低體重和低血糖風險。
胰島素促泌劑使用的注意事項
1. 既往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
若是對磺胺類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或慎用磺脲類藥物,因磺脲類藥物與磺胺類藥物有相同的基團-對氨基苯磺醯胺基。
2. 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磺脲類藥物在體內主要經CYP2C9代謝。格列奈類藥物瑞格列奈經CYP2C8和CYP3A4代謝;那格列奈主要經CYP2C9和CYP3A4代謝;米格列奈直接經II相代謝酶二磷酸尿苷葡糖醛酸轉移酶(UGT)代謝,極少量經CYP2C9代謝,與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相比,米格列奈發生低血糖等不良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低。
表3 胰島素促泌劑藥物聯用的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1] 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華內科雜誌,2018,57(9):634.
[2]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胰島素促泌劑應用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2,28(4):261-264.
[3] 中國高尿酸血症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誌,2017,56(3):235-242.
[4]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8,10(1):15.
[5] 磺脲類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年版)[J].藥品評價,2017,14(1):5-11.
[6] 母義明等.臨床藥物治療學.內分泌代謝疾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54-65.
[7] 陳螟等.不同格列奈類藥物的藥代動力學比較[J].藥品評價,2015,12(13):12-15.
[8]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9,35(3):190-199.
[9] 林能明.科學用藥-常見病臨床藥師用藥答疑[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086-087.
[10] 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糖尿病雜誌,2018,26(9):707-708.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