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食管鱗狀細胞癌對Theracurmin®和NQO1抑制劑聯合用藥...

2021-01-09 生物谷

 食管鱗狀細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中主要的組織學類型,在癌症相關死亡率排名中排第六位,並且是全球第八大常見癌症,患者有極低的5年生存率,是最棘手的癌症之一,迫切需要新的治療策略。 近日,來自京都大學和波士頓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學者們在《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發表文章,闡述了Theracurmin和NQO1抑制劑聯合用藥對於食管鱗狀細胞癌的抑制效果高於單藥。 


薑黃素(Curcumin)是天然存在的多酚衍生物,是美國

FDA

批准的安全化合物。多個細胞層面的

基礎研究

表明,薑黃素對多種癌種有抗

腫瘤

作用,其中包括肺癌,膠質母細胞瘤,結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可是因為其不易溶的特性,導致其在動物實驗中沒有表現出很好的療效。商品化的薑黃素Theracurmin

®

(THC)含30%的薑黃素,薑黃素的存在形式為離散膠質微粒,當服用THC後,薑黃素可以很好的溶於血液中,從而發揮效果。據報導,THC在臨床上可用於治療骨關節炎,肌肉損傷和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在癌症研究領域,已有報導顯示THC對幾種癌細胞系有抑制作用,但THC對ESCC的有效性尚未完全闡明。研究人員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NQO1(醌氧化還原酶1)抑制THC的抗

腫瘤

作用。所以,本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細胞和動物實驗層面分析ESCC對於THC的敏感性,並且探究THC和NQO1抑制劑的聯合用藥效果。


在細胞層面,研究人員對多個ESCC細胞系(TE-5,TE-8,TE-11R等)進行了不同THC濃度的給藥,並在96小時後測量細胞活性。數據顯示,ESCC細胞活性的降低對THC劑量依賴:THC劑量越高,細胞活性越低。另外,研究人員測量了細胞的caspase 3和caspase 7活性,此活性可提示

細胞凋亡

的程度。結果顯示,caspase 3/7的活性隨著THC的劑量增高而增高。總之,這些結果證明了THC對ESCC細胞抗增殖作用。

(圖1:THC對ESCC細胞的抗增殖作用)


在基因層面,研究人員運用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微陣列基因表達分析)對被THC處理過的ESCC細胞系TE-5和TE-8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經過THC的處理,一些基因的RNA表達受到了影響。其中,NMRAL2P(NmrA-like redox sensor 2 pseudogene)的表達為時間依賴:時間越長,其表達越強。這一結果也在RT-PCR實驗中得到了證實。


(圖2:RT-PCR結果證明NMRAL2P的RNA表達在THC處理過的ESCC細胞系中為時間依賴)

前期研究表明,NMRAL2P在NRF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like 2)信號通路中的表達來自NRF2調節,NMRAL2P隨後調節NQO1的表達。研究人員發現,THC可以使NQO1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達增高。為了探究NQO1在THC抑制細胞生長中的影響,研究人員用shRNA抑制了TE-11R細胞系中的NQO1表達,發現THC對於細胞的抑制作用增強;反之,當NQO1在細胞中高表達時,THC對於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


(圖3:當NQO1在細胞中過表達(OP)時,THC對於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

為了證實這一結果,研究人員對多個ESCC細胞系進行了THC和ES936(一種NQO1抑制劑)聯合給藥,數據顯示細胞凋亡相對於單藥給藥增高。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用ESCC患者的腫瘤組織接種到了免疫缺陷小鼠皮下,進行了PDX(Patient-Derived Xenograft)建模,成瘤後對小鼠分別進行了THC和ES936單藥以及聯合用藥的給藥。結果顯示,聯合用藥對於

腫瘤

的抑制作用高於單藥:和對照組相比,ES936單藥抑制率為1.9%;THC單藥抑制率為40.7%, THC和ES936聯合用藥抑制率為72.6%。這些結果提示THC和NQO1抑制劑的聯合用藥在治療ESCC中的潛在用途。


(圖4:THC和ES936聯合用藥對於ESCC PDX

腫瘤

抑制作用高於單藥)

目前,立迪生物已成功建成15例食管癌PDX 模型(如下表1),同時針對其他腫瘤類型,我們已經成功建立了1000多例PDX

腫瘤

模型(如表2),可為耐藥機制的研究和新藥篩選提供 CRO 服務。如對這些PDX模型感興趣,請聯繫400-821-0176。


表1 

表2


參考文獻

Mizumoto, A., Ohashi, S., Kamada, M. et 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highly bioavailable curcumin and NQO1 inhibitor exhibits potent antitumor effects o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Gastroenterol (2019), pp 1–12.

相關焦點

  • 食管腺癌和食管鱗狀細胞癌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TCGA)的研究人員對從全世界病人體內收集到的559種食管癌和胃癌樣品進行綜合性分析,分析結果提示著兩種主要的食管癌類型在它們的分子特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別,應當被視為不同的疾病。        論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臨床科學家Adam Bass博士說,「這些發現讓我們當前對食管癌基因組學的理解更加深入和複雜。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解決了食管癌領域中的一些長期存在的不確定性,並且為尋求開發更加有效的臨床試驗和新的治療方法的科學家們和藥物開發者提供一種權威性的參考手冊。」
  • 李彥宏權威學術期刊發醫學論文 聚焦食管鱗狀細胞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百度李彥宏權威學術期刊發醫學論文 聚焦食管鱗狀細胞癌去年衝刺中國工程院院士落選的李彥宏近日參與完成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報告了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基因組分析的最大圖譜,對508例食管鱗癌患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發現與預後不良相關的關鍵分子特徵,認為該數圖譜對於開發ESCC特異性的診斷和治療生物標誌物非常有用。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論文有3位通訊作者,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Yanhong Li)位列其中。李彥宏此番並非普通作者之一,而是最具分量的通訊作者之一。
  • 李彥宏頂刊發表最大食管鱗狀細胞癌基因組圖譜,助力診斷與治療
    其最新影響因子預計將超過20分,將成為歷史上首個達到20分的國產學術期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食管鱗狀細胞癌亟待深入研究食道癌(EC)是全球第七大最常見癌症,也是導致癌症死亡的第六大原因,據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中國每年有477900例食道癌新增病例和375000例食道癌死亡病例。
  • 百度李彥宏權威學術期刊發醫學論文 聚焦食管鱗狀細胞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百度李彥宏權威學術期刊發醫學論文,聚焦食管鱗狀細胞癌去年衝刺中國工程院院士落選的李彥宏近日參與完成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報告了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基因組分析的最大圖譜,對508例食管鱗癌患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發現與預後不良相關的關鍵分子特徵,認為該數圖譜對於開發ESCC特異性的診斷和治療生物標誌物非常有用。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論文有3位通訊作者,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Yanhong Li)位列其中。
  • 百度李彥宏權威學術期刊發醫學論文,聚焦食管鱗狀細胞癌
    當地時間5月12日,自然出版集團旗下、中科院主管的權威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IF=17.848)在線發表了一篇來自山西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百度公司等團隊的一項研究,「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508 patients identifies key
  • 什麼是scc鱗狀細胞癌抗原 抗原偏高怎麼辦
    什麼是scc鱗狀細胞癌抗原鱗癌抗原SCC是子宮頸鱗癌的首選腫瘤標誌物。它的Cutoff值一般在2.5μg/L,SCC參與正常和惡變時的蛋白分解調控,子宮頸鱗癌時明顯升高。但因目前尚未發現100%特異性和100%靈敏度的腫瘤標誌物,腫瘤與腫瘤標誌物之間不是一一對應關係,它們只是相關性。
  • 鱗狀細胞癌抗原哪些情況會升高?這 13 種疾病要牢記!
    今天的腫瘤標誌物將為大家解讀鱗狀細胞癌抗原: 它的本質是什麼? 它有哪些功能? 臨床上有哪些應用? 鱗狀細胞癌抗原的本質是什麼?
  • 羅氏TIGIT抑制劑、PI3Kα抑制劑在中國獲批六項臨床,針對多種癌症!
    ,羅氏(Roche)旗下兩款創新藥在中國獲得六項臨床默示許可,分別為TIGIT抑制劑tiragolumab注射液和PI3Kα抑制劑GDC-0077。其中,tiragolumab獲得四項臨床默示許可,分別針對小細胞肺癌、肝癌、晚期食管鱗狀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PI3Kα抑制劑獲批兩項臨床默示許可,針對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這也是該藥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 首個IDO抑制劑Epacadostat和抗PD-1單抗Keytruda聯合用藥臨床結果...
    【新聞事件】:美國Incyte製藥公司今天披露,其選擇性的IDO抑制劑Epacadostat和默沙東抗PD-1單抗Keytruda聯合使用在一個早期臨床試驗中顯示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這些患者是IIIB\IV期或復發的病人,包括黑色素瘤(7個)、腎細胞癌(RCC,5個)、移行細胞癌(TCC,2個)、非小細胞肺癌(NSCLC,2個)、子宮內膜腺癌(EA,個 )、或頭部和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1個)。但不包括之前採用抗PD-1或抗CTLA-4單抗治療的患者。
  • 中大附一院發現:Numb蛋白可能是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的治療靶點
    一項刊登在雜誌Cancer Biology & Therapy上題為「Increased Numb protein expression predicts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者們發現
  • 《美國癌症研究期刊》:首次!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科研團隊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 腸道君周刊
    食管鱗狀細胞癌;恐懼反應、神經性疾病;腸易激症候群與腸道微生物機制研究;營養不良、抗生素© C&EN - American Chemical
  • 科學家研究發現克服CDK46抑制劑耐受治療食管鱗癌
    2019年3月21日,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Targeting Glutamine-addiction and
  • 鱗狀細胞癌有多兇險 浙江有患者發現後不到兩個月就走了
    無情奪走國民金嘴生命的是鱗狀細胞癌。錢江晚報官微和「浙江大健康」微信發布後總閱讀量超過10萬+。網友留言:癌症對誰都無情,又損失了一位金口播音員,天堂無病痛,趙老師一路走好!……  鱗狀細胞癌有多兇險?錢江晚報記者請杭州幾位腫瘤科醫生進行了詳細解讀。
  • 洞察| 國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進展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與其他藥物聯合用藥,發揮腫瘤殺傷上的互補作用,克服I/O應答率不足目前已成為腫瘤免疫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目前,免疫聯合治療策略包括免疫檢查點抗體、化療、放療、抗血管生成藥物、放化療聯合等等。
  • 食管鱗狀細胞癌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圖景
    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提供了一種方式,全方面研究這些腫瘤微環境(TME)中的免疫細胞。組織學上,  食管癌  可分為腺癌(EAC)和鱗狀細胞癌(ESCC)兩種亞型。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亞型,約佔全球食管癌的90%。
  • 陰莖鱗狀細胞癌,罕見但值得重視!
    責編 | 酶美陰莖癌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約佔男性所有惡性腫瘤的0.5%,而在某些非洲、亞洲和南美地區,該比例可達10%;陰莖鱗狀細胞癌(penile squamous研究探討了對該類腫瘤的有效免疫治療方案。在本研究中,通過操縱與HPV致癌相關的TGFβ/Smad和Wnt/Apc/β-catenin兩條信號通路在陰莖的雄激素反應性上皮細胞中共敲除Smad4和Apc(SA小鼠模型)第一次構建了PSCC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genetically engineered mouse,GEM)。
  •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期...
    KEYNOTE-407研究的成功是免疫治療在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一大進步,但該項研究中中國患者入組較少,共納入了125例中國患者,但其中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的患者人數僅有65例,中國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聯合治療的大樣本3期研究數據仍是空白。
  • mTOR激酶抑制劑聯合用藥研究取得進展
    mTOR信號通路是調控細胞生長與增殖的一個關鍵通路,並在多數人惡性腫瘤中高度激活,成為抗腫瘤藥物研究和開發的熱點。新一代mTOR激酶抑制劑由於它們能同時抑制mTORC1和mTORC2,在臨床前研究中具有優於雷帕黴素的抗腫瘤活性。
  • 2020年度最新癌症進展報告
    導讀 2020年9月24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剛剛發布了本年度最新的癌症進展報告,報告中全面總結了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剛剛過去的這一年裡,癌症治療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包括目前癌症仍然存在的巨大挑戰有哪些,以及癌症治療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進展,
  •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免疫治療!GSK ICOS受體激動劑聯合...
    2019年10月02日訊 /生物谷BIOON/ --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近日在2019年歐洲腫瘤醫學學會(ESMO)年會上公布了抗體藥物GSK3359609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的臨床研究INDUCE-1的最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