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鱗狀細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中主要的組織學類型,在癌症相關死亡率排名中排第六位,並且是全球第八大常見癌症,患者有極低的5年生存率,是最棘手的癌症之一,迫切需要新的治療策略。 近日,來自京都大學和波士頓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學者們在《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發表文章,闡述了Theracurmin和NQO1抑制劑聯合用藥對於食管鱗狀細胞癌的抑制效果高於單藥。
薑黃素(Curcumin)是天然存在的多酚衍生物,是美國
FDA批准的安全化合物。多個細胞層面的
基礎研究表明,薑黃素對多種癌種有抗
腫瘤作用,其中包括肺癌,膠質母細胞瘤,結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可是因為其不易溶的特性,導致其在動物實驗中沒有表現出很好的療效。商品化的薑黃素Theracurmin
®(THC)含30%的薑黃素,薑黃素的存在形式為離散膠質微粒,當服用THC後,薑黃素可以很好的溶於血液中,從而發揮效果。據報導,THC在臨床上可用於治療骨關節炎,肌肉損傷和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在癌症研究領域,已有報導顯示THC對幾種癌細胞系有抑制作用,但THC對ESCC的有效性尚未完全闡明。研究人員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NQO1(醌氧化還原酶1)抑制THC的抗
腫瘤作用。所以,本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細胞和動物實驗層面分析ESCC對於THC的敏感性,並且探究THC和NQO1抑制劑的聯合用藥效果。
在細胞層面,研究人員對多個ESCC細胞系(TE-5,TE-8,TE-11R等)進行了不同THC濃度的給藥,並在96小時後測量細胞活性。數據顯示,ESCC細胞活性的降低對THC劑量依賴:THC劑量越高,細胞活性越低。另外,研究人員測量了細胞的caspase 3和caspase 7活性,此活性可提示
細胞凋亡的程度。結果顯示,caspase 3/7的活性隨著THC的劑量增高而增高。總之,這些結果證明了THC對ESCC細胞抗增殖作用。
(圖1:THC對ESCC細胞的抗增殖作用)
在基因層面,研究人員運用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微陣列基因表達分析)對被THC處理過的ESCC細胞系TE-5和TE-8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經過THC的處理,一些基因的RNA表達受到了影響。其中,NMRAL2P(NmrA-like redox sensor 2 pseudogene)的表達為時間依賴:時間越長,其表達越強。這一結果也在RT-PCR實驗中得到了證實。
(圖2:RT-PCR結果證明NMRAL2P的RNA表達在THC處理過的ESCC細胞系中為時間依賴)
前期研究表明,NMRAL2P在NRF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like 2)信號通路中的表達來自NRF2調節,NMRAL2P隨後調節NQO1的表達。研究人員發現,THC可以使NQO1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達增高。為了探究NQO1在THC抑制細胞生長中的影響,研究人員用shRNA抑制了TE-11R細胞系中的NQO1表達,發現THC對於細胞的抑制作用增強;反之,當NQO1在細胞中高表達時,THC對於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
(圖3:當NQO1在細胞中過表達(OP)時,THC對於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
為了證實這一結果,研究人員對多個ESCC細胞系進行了THC和ES936(一種NQO1抑制劑)聯合給藥,數據顯示細胞凋亡相對於單藥給藥增高。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用ESCC患者的腫瘤組織接種到了免疫缺陷小鼠皮下,進行了PDX(Patient-Derived Xenograft)建模,成瘤後對小鼠分別進行了THC和ES936單藥以及聯合用藥的給藥。結果顯示,聯合用藥對於
腫瘤的抑制作用高於單藥:和對照組相比,ES936單藥抑制率為1.9%;THC單藥抑制率為40.7%, THC和ES936聯合用藥抑制率為72.6%。這些結果提示THC和NQO1抑制劑的聯合用藥在治療ESCC中的潛在用途。
(圖4:THC和ES936聯合用藥對於ESCC PDX
腫瘤抑制作用高於單藥)
目前,立迪生物已成功建成15例食管癌PDX 模型(如下表1),同時針對其他腫瘤類型,我們已經成功建立了1000多例PDX
腫瘤模型(如表2),可為耐藥機制的研究和新藥篩選提供 CRO 服務。如對這些PDX模型感興趣,請聯繫400-821-0176。
表1
表2
參考文獻
Mizumoto, A., Ohashi, S., Kamada, M. et 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highly bioavailable curcumin and NQO1 inhibitor exhibits potent antitumor effects o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Gastroenterol (2019), pp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