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紅外圖像呈現木星猶如一顆火焰星球—新聞—科學網

2020-12-01 科學網

 

 

如圖所示,這是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使用VISIR熱像儀拍攝的木星紅外圖像,木星仿佛是一顆「火焰星球」。

 

騰訊太空訊 據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目前,最新高解析度熱紅外波長圖像顯示木星神秘的氣候類型,整個星球仿佛釋放著熾熱火焰。

 

該圖像發布在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抵達木星之前的一個星期,木星圖像揭曉了木星動態大氣層中的溫度、成分和雲層覆蓋範圍,顯示出巨大風暴、旋渦類型如何勾勒出這顆巨型氣態行星的外觀。

 

這張高解析度木星地圖是由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使用最新升級的熱像儀(VISIR)拍攝的,此次天文觀測活動是在2016年2月和6月之間進行的,它描述出「朱諾號」探測器抵達之前木星大氣層狀況。

 

英國萊斯特大學利-弗萊徹(Leigh Fletcher)博士說:「我們使用一種叫做『幸運成像』技術,從木星短視頻中提取個別清晰圖像,『凍結』大氣層中渦旋運動,從而形成木星雲層的最新詳細狀況。在熱紅外波長範圍內,木星雲層輪廓呈現在內部發光的行星背景之下。」

 

弗萊徹博士和研究同事還使用美國宇航局紅外望遠鏡裝置(IRTF)的TEXES光譜儀繪製了木星的變化外形,研究小組在不同波長範圍下進行觀測,對木星大氣層雲層類型和不同特徵進行了優化處理,建立了從地球觀測角度的首張木星全球光譜地圖。(悠悠/編譯)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木星上的「朱諾」太空飛行器發回了「藍色星球」的壯觀圖像
    美國宇航局在木星上的「朱諾」太空飛行器發回了「藍色星球」的壯觀圖像誰知道木星是藍色的?在從太空收到的最新壯觀圖像中,這顆巨大的行星通常被描繪成橙色,並有「大紅點」風暴,再次被揭示為淡藍色的行星Juno僅每53天將圖像發送回地球。那是因為它在木星的高度橢圓軌道上。它大部分時間都在遠離地球的地方,每53天只進行一次近距離飛越。
  • 木星高解析度圖像及其長期肆虐的狂風暴雨
    木星上可以說沒有片刻的寧靜,狂風暴雨持續肆虐。旋轉雲層環繞整個星球,其厚度比地球大氣層還要厚許多倍。但是,最近科學家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雙子座陸基天文臺以及NASA的木星軌道探測器朱諾號對木星的成像進行合併,得出了至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的木星影像,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天文學家理解和解釋木星的狂暴天氣。
  • 鄰近效應影響熱紅外遙感數據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衛星熱紅外傳感器接收的來自地表和大氣的輻射項    中國農科院供圖 他們從輻射傳輸模擬和地表溫度反演兩方面定量分析了鄰近效應的大小,為熱紅外譜段的高精度輻射傳輸模擬與地表溫度反演提供了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環境遙感》。 論文第一作者、資劃所副研究員段四波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外學者就開展了高空間解析度可見光遙感數據的鄰近效應影響分析。鄰近效應是指經過大氣的散射,非目標像元對目標像元的輻射貢獻。
  • 朱諾號傳回木星北半球景象,猶如油畫一樣美麗,可實際內情很可怕
    地球是我們現在所知,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由於各種先進武器的發展,也讓人類開始越來越缺少安全感,尋找另外的棲息地,也就成了現在大部分科學家的人生目標。就在前些天,美國太空總署發射的木星探測器"朱諾號",就傳回了一組木星表面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個北半球都被風暴所覆蓋,這才是真正的全球風暴。
  • 科學家首次利用射電觀測發現褐矮星—新聞—科學網
    (IRTF)合作,首次利用其無線電波長發射直接發現了一顆冷棕矮星。 天文學家第一次利用這些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發現並描述了一顆冷褐矮星的特徵。這顆被命名為BDR J1750+3809的星體,是第一個通過無線電觀測發現的亞恆星——迄今為止,褐矮星已經在大規模的紅外和光學探測中被發現。
  • 最新合成圖像現蟹狀星雲「真實面目」: :存在「心跳」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物理天文研究所、科學研究國家委員會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5個望遠鏡的觀測數據,最新合成了蟹狀星雲的圖像。這5個望遠鏡包括:甚大望遠鏡(圖像射電部分)、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圖像紅外部分)、哈勃太空望遠鏡(圖像可見光部分)、XXM-牛頓望遠鏡(圖像紫外線部分)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圖像X射線部分)。
  • 「朱諾號」在木星上看見閃電現象,NASA:猶如「精靈」在跳舞
    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諾號」探測器,在觀察木星的過程中,在木星上看到了閃電現象,根據NASA方面的報導,木星上的大氣上層,當閃電出現的時候,場面美麗得猶如「精靈」在上面跳舞。
  • 令人驚訝的高解析度木星影像揭示了其狂野風暴的秘密
    木星並不是一個平靜的地方,這顆巨大的星球經受著劇烈的風暴,廣闊的雲帶環繞整個星球,延伸到比地球與太空間大氣距離厚很多倍的程度。但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謎題,以一種令人驚奇的方式,木星的近紅外和光學圖像通過強大的雙子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了。
  • 揭秘木星:朱諾號最新發現
    用於此動畫的JunoCam圖像是從木星的雲層上方約18000英裡(28,567公裡)的高度拍攝的。公民科學家傑拉爾德·艾希斯塔德(Gerald Eichstädt)對圖像進行了處理,以增強色彩和對比度。圖片來源:NASA / JPL-Caltech / SwRI / MSSS。
  • 科學網—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紅外圖像解密螺旋星雲
    Emerson/Cambridge Astronomical Survey Unit 本報訊 對寶瓶星座的螺旋星雲拍攝的一幅新的紅外圖像讓人們看清了這種神秘的天體結構。 歐洲南方天文臺日前在線發布了由位於智利北部的4.1米的VISTA望遠鏡拍攝的圖像,它展示了由氫氣構成的太陽系般大小的團狀及絲狀結構。 這些被稱為慧星結的特徵——因為它們通常都會直指那些遠離星雲中心的恆星——很難在可見光下被發現。 螺旋星系的主環大約有2光年寬,相當於太陽到最近恆星距離的一半。
  • NASA公布木星絕美風暴照片,網友感嘆「猶如梵谷藝術品」
    據yahoo3月4日消息,近日有NASA分享了一副木星令人驚嘆的圖像,呈現出木星上空旋轉時宛如油畫般的風暴和漩渦。 宛如油畫一般的木星表面 這張彩色增強圖顯示的是木星北半球的風暴和漩渦,圖像左側中心深褐色的橢圓形就是木星上強大的風暴
  • 南京理工研發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並投入使用—新聞—科學網
    2月3日,南京理工大學紅外成像技術團隊研發的「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正式安裝在該校人員進出較多的一號門,加大人體體溫異常檢測力度。
  • 位於火星木星之間,有一顆古老星球,價值10000萬億美元!
    位於火星木星之間,有一顆古老星球,價值10000萬億美元!18 10:53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位於火星木星之間
  • 木星是一顆氣態星球,如果太空人降落在木星上會不會直接穿過去?
    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有4顆行星是類地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另外4顆則是氣態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質量相當於其他7大行星質量總和。既然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那太空人如果降落到木星上會怎麼樣呢?會不會直接穿過去呢?
  • 首批「天神」組合體紅外及可見光圖像已回傳—新聞—科學網
    天宮二號伴隨衛星拍攝
  • NASA公布驚人的紅外圖像,揭露土衛六全球景觀!
    土衛六,又名為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由於擁有濃厚的大氣,且表面存在液態烴湖泊,土衛六被天文學家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目前而言,我們對土衛六的認識主要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比如,NASA近日公布了一份非凡的土衛六紅外圖像。這是研究人員利用卡西尼號的可見光與紅外測繪儀13年來收集的數據合成的,展現了迄今為止最清晰且最無縫連接的土衛六全球景觀。在以往的土衛六地表測繪圖中,由於解析度和光照條件等存在差別,使得不同區域之間往往存在突兀的接縫。
  • ESO望遠鏡拍到最新參宿四表面圖像,終於知道參宿四為何變暗了
    在他們的觀測活動中,第一個觀察到的是去年年底用SPHERE儀器拍攝的令人震驚的參宿四表層新圖像。該團隊還在偶然間於2019年1月用SPHERE觀測了這顆恆星。彼時它還未開始變暗。這一觀察向我們提供了參宿四的前後比照圖像。圖像在可見光下拍攝,更凸顯了這顆恆星所發生的的亮度及形狀上的變化。
  • 分子振動對氫鍵體系紅外光譜的作用機制被揭示—新聞—科學網
    因此,精確解析分子振動對紅外光譜及動力學的作用機制是科學家們長期以來的夢想,目的是獲得分辨較好的實驗紅外光譜,以及需要可靠的理論方法精準計算紅外光譜的譜峰位置和相對強度。 氨氣在大氣環境、工業催化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氨氣團簇是研究分子振動對紅外光譜及動力學作用機制的典型氫鍵體系。然而,由於缺乏原子尺度的實驗表徵手段以及精準可靠的理論計算方法,氨氣團簇的紅外光譜指認仍然存在爭議。
  • 木星最新天氣:北半球出現新風暴,小紅斑重新染色,還有……
    NASA.gov/feature/goddard/2020/hubble-captures-crisp-new-portrait-of-jupiters-storms/2020年8月25日,當木星距離地球6.4億千米時,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張木星的最新照片。
  • 木星是氣態星球,掉進木星會怎麼樣?有太空人曾進入過木星嗎?
    在太陽系當中,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第2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除了地球之外,無論人類進入哪一顆星球當中都會受到不可抗拒因素的幹擾,會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生命安全。1在太陽系當中最大的一顆星球是木星,曾經科學家們對這顆星球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當我們真正的靠近這個星球之後才知道,木星雖然體型足夠的龐大,但是這只不過是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