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過P圖的新冠病毒圖片:像是很小的比薩餅

2021-02-23 科學解碼

目前,網上流傳的大多數新型冠狀病毒圖片都是P過的,或者是示意圖,美國疾控中心新發布的圖片,非常詳細地顯示出它的模樣。

圖註:投射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染成藍色)

美國疾控中心公共衛生部發布的新圖片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看起來像是很小的比薩餅(上述圖片中為藍色)。

圖註: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形態(橙色斑點)圖註: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形態(橙色斑點)圖註: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形態(橙色斑點)

猶他州大學副教授布萊恩·威廉·瓊斯(Bryan William Jones)表示,病毒尺寸太小了,傳統顯微鏡看不到,必須使用電子顯微鏡。

瓊斯說,病毒形狀或形態,是對病毒分類的一個重要指標。由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圖片,可以清晰地顯示出包括核衣殼蛋白和刺突蛋白在內的新型冠狀病毒的3D結構。

瓊斯表示,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新型冠狀病毒圖片中的藍點,以及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圖片中的橙色斑點,都是人為著色的,目的是讓普通人更好地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形狀。

病毒性肺炎多見於冬春季,可散發或暴發流行,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渾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難,肺部浸潤影。病毒性肺炎與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徑以及宿主的年齡、免疫狀態有關。

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為常見,其他為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確診則有賴於病原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查以及病毒抗原及核酸檢測。

該病可防可控,預防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臨床以對症治療為主,需臥床休息。如有上述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熱不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相關焦點

  • 天熱了,新冠病毒為什麼沒有像非典那樣消失
    隨著天氣的回暖,人們開始在心裡默默盼望著,這次疫情也能像非典一樣,在夏天來臨時結束。但是,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蔓延。這是為什麼呢?二是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在室內會多開窗,長時間處於通風環境中,新鮮空氣會大幅稀釋空氣中可能存在的病毒顆粒,使病毒不會像冬季那樣,在密閉環境中大肆傳播。第三個原因,是時間上的巧合。張文宏說,呼吸道傳染病的大規模暴發流行通常起於冬季,經過幾個月流行和防控,流行高峰過後恰巧是到夏季,那時會觀察到病例數量大幅下降。
  • 惡魔的真「像」!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曝光
    我們對新冠病毒已經耳熟能詳了那麼,它長什麼樣你知道嗎?近日,清華大學、KAUST大學研究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發布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研究團隊成功拍攝到該病毒的3D圖像。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 感染新冠病毒後癌症神奇消失?是新冠病毒的作用嗎?
    2021年1月2日,發表在《BJ Haem》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名61歲的英國惡性淋巴瘤男性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後續的檢查中,患者的全身的腫瘤開始消退,經過PET/CT 掃描發現全身的腫瘤病灶開始消退!
  • 北京新發地疫情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專家認為與捷克等地病毒相似
    武漢大學醫學部的病毒學研究所教授楊佔秋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他看來與其用「新老」來描述新發地病毒毒株,不如用更像哪個國家來描述,「新冠病毒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都存在基因上的差異,所以我們或許應該看這個病毒更接近哪個國家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這樣會更容易找到源頭。」
  • 中國團隊 Nature 新冠論文被指圖片造假,又是科研「P圖」?
    mice 的研究論文,研究使用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 hACE2 轉基因小鼠,研究了新冠病毒的致病性,相關結果曾於 2020 年 2 月 28 日提前發布在預印本 bioRxiv 上。在 Bik 博士將質疑發布到推特後,推特網友跟帖指出,論文的其它地方也存在不少問題,圖 1B、1C 的各組異常值完全相同,圖 1E 的異常值則完全對稱。截至本文發出前,論文作者及相關單位暫時對此事作出回應。
  • 透視新冠病毒「真身」
    通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課題組合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可自由擺動,像古代的冷兵器「鏈錘」一般靈活,還可調整方向,便於進攻受體;在病毒內部,超長核糖核酸(RNA)規則收納,經過特殊結構組裝之後,呈現「鳥巢形」和「金字塔形」,能為病毒提供強健的「骨骼」。
  • 新冠病毒傳染性為何更強?冷凍電鏡圖破解答案
    隨後用冷凍電鏡獲得純化S蛋白的3207張照片,經過3D重建,最終獲得解析度為3.5 的S蛋白三聚體結構。通過與SARS病毒的結構比較,研究團隊認為,新冠病毒的S蛋白結合人體ACE2(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的親和力要遠高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的S蛋白,這解釋了為什麼新冠病毒傳染性要比SARS病毒強得多。
  • 病毒在變異,新冠疫苗出現可怕的ADE效應咋辦?
    ADE效應是指疫苗產生的抗體不僅沒有抵抗病毒,而是協助病毒進入靶細胞,反而提高了感染率。這是一種會導致疫苗失敗的嚴重不良反應。新冠病毒在臨床應用中是否會出現ADE效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5新冠病毒屬於單股RNA病毒,由於複製時缺少校正機制,相對更容易變異。
  • 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
    經多聚甲醛滅活後的新冠病毒冷凍電鏡圖片(李賽實驗室供圖)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中,滅活新冠病毒被置於冷凍電鏡下,每旋轉3°拍攝一張照片,總共拍攝41張,隨後進行立體重構,就像給病毒做「全身CT檢查」。滅活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李賽實驗室供圖)基於冷凍電鏡斷層成像和子斷層平均重構技術解析的病毒結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3D渲染技術製作出了精細的新冠病毒3D影像,讓我們得以一窺病毒的內外全貌。
  • 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來源:科技日報、生命時報隨著疫情蔓延,國內外科研機構對於病毒本身的研究也在持續深入肆虐的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一組彩照揭開它的「真面目」。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落基山實驗室(NIAID-RML)於當地時間13日宣布,其位於蒙大拿州的洛磯山實驗室,11日在掃描和透射電子顯微鏡上拍攝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圖像,清晰顯示出新冠病毒用來入侵宿主細胞的棘突蛋白。
  • 變異新冠病毒有沒有輸入我國?中疾控回應了
    抗擊新冠病毒迎來新的挑戰,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沒能影響疫苗效力。
  • 病毒突變像擲骰子,美新冠病毒變異,這株傳染力更強!
    華盛頓郵報(WP)報導,休士頓科學家23日公布一篇逾5000份新冠病毒基因序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持續累積突變變異,其中一種D614G突變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讓戴口罩或維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效力可能因此降低。休士頓科學家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的一種變異,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
  • 科技部:病毒變異不大,沒有對新冠疫苗研發造成實質影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目前,全球的資料庫中已有近15萬條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來自全球六大洲113個國家。通過對超過8萬條高質量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病毒變異不大,屬於正常範圍內的變異積累,沒有對疫苗研發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在10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說。
  • 全球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被新冠病毒「攻陷」?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百萬大關,死亡病例超過5萬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地死亡人數激增,醫院不堪重負。世界上還有沒有地方沒被新冠病毒「攻陷」?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截至4月2日,在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有19個國家尚未出現確診病例,大部分是人跡罕至的島國。該數據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 中國團隊剛發表的新冠病毒頂級論文,被質疑圖片造假、捏造數據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科研工作者投入抗議戰鬥,科研成果不斷,截至5月11日,僅bioRxiv和medRxiv這兩個預印本平臺就上線了超過3200篇新冠研究論文。除了眾多尚未進行同行評議的預印本論文外,隨著時間的進行,許多優秀的新冠研究成果開始正式登上學術期刊,僅國人登上CNS和及四大醫學期刊的新冠研究論文就已達數十篇之多。然而,在研究成果井噴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參差不齊的研究質量也導致了大量不嚴謹甚至頗具誤導性的研究結論。
  • 新冠病毒3D原子圖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什麼樣子【圖】
    新冠病毒原子圖 圖:美國研究人員19日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法新社【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棘蛋白是吸附和感染人體細胞的蛋白質構造,這朝加速研發疫苗跨出重要一步。
  • 關於「新冠病毒不是源自實驗室」的科普
    2)pShuttle-SN是2005為了研究非典SARS病毒,建立的表達載體,其中包含一段來自於SARS病毒Spike基因的序列。 新冠病毒的序列,實際上跟自然界其他病毒的相似度,比跟 pShuttle-SN裡包含的冠狀病毒序列更高。
  • 新冠病毒酷像楮桃子講述楮樹的傳說
    新冠病毒圖片楮樹的果實圖片一、初嘗楮桃子小時候看到楮樹上掛滿紅彤彤的果實,急得流口水,無奈樹太高上不去,很想嘗嘗味道。父親說,紅紅的像桃子唄,我們家鄉都這樣稱呼。父親接著說,楮樹長不大,長到掛果的時候,會自己劈開一條縫,成不了材,我們家不栽這種樹。我說為啥到處都是這種樹?父親說,楮桃子很甜,你喜歡吃,鳥也喜歡吃,鳥兒就成了搬運工和義務播種員,凡是鳥喜歡去的地方,都有楮樹。你們幾個知道楮樹為啥自己劈開嗎?是氣的。我說,誰氣到它了?父親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自然就明白了。
  • 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小小的病毒是如何感染全球近億人的? 第一次,包括中國科研人員在內的一支國際團隊「拍攝」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經多聚甲醛滅活後的新冠病毒冷凍電鏡圖片(李賽實驗室供圖)滅活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李賽實驗室供圖) 基於冷凍電鏡斷層成像和子斷層平均重構技術解析的病毒結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3D渲染技術製作出了精細的新冠病毒3D影像,讓我們得以一窺病毒的內外全貌。
  • 科技部:目前新冠病毒變異不大,沒有對疫苗研發造成實質性影響
    新冠病毒的變異會否影響疫苗的研發?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在今天(10月20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目前,全球的資料庫中已有近15萬條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涵蓋全球六大洲113個國家。通過對超過8萬條高質量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病毒變異不大,屬於正常範圍內的變異積累,沒有對疫苗研發造成實質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