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562
韓國 561
日本 552
中國 澳門540
中國 香港540
中國 上海536
OECD 平均500
東方網4月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PISA測試的傳統測試項目是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在2012年的最新一次測試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還首次增加了附加題,測試學生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海加試了這道題。昨天,附加題測試結果公布,上海學生問題解決平均成績為536分,男生的問題解決平均成績比女生高25分,性別差異在各國(地區)中比較大。
2014年7月還將發布財經素養測評結果,這是OECD首次將財經素養作為可選項,有18個國家(地區)選擇參加這個領域的測評,中國上海也是少數幾個參加了全部測評的國家(地區)之一。
近2成上海學生達到高水平2012年4月13日下午,參加過當天上午PISA 2012紙筆測試的6000多名學生中,隨機抽取的2372名學生在所在學校於同一時間參加了基於計算機的測試,每名學生的測試時間為40分鐘。這是OECD首次嘗試測評學生用計算機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全新的探索。65個國家(地區)中有44個選擇測試,8.5萬15歲學生參與。
在這項測試中,上海學生問題解決平均成績為536分,與中國澳門、中國香港一起並列第四,高於OECD平均。有89.4%的學生在問題解決上達到2級(適應未來工作和社會生活需要的最基本要求)及以上水平,有18.3%的學生達到高水平(5級和6級)。
有意思的是,在計算機上進行的這項測試,男生的問題解決平均成績比女生高25分,性別差異在各國(地區)中是較大的——OECD平均而言,男生問題解決平均成績比女生高7分。
由於這道「附加題」不同於傳統的紙筆測試,是在計算機上做題,考查的學生通過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解決的問題類型多種多樣。上海PISA項目組負責人張民選指出,上海學生和其他國家(地區)數學、閱讀和科學成績相當的學生相比,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表現顯著較低,這與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用電腦學習的情況有關。他表示,「考慮到上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與歐美學生還是存在著差距,這次的結果已經非常不錯,出乎意料。」
解決靜態題能力優於互動題在PISA2012年測試中,上海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領域均獲得了第一,為何同樣的第一沒有出現在此次基於計算機的問題解決測試中?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計算機項目測試中,所需要的思維能力不完全與紙筆測試吻合。「基於計算機的測試中,可以有很多互動性的題目,比如電子文本的跳轉、關鍵詞的搜索等,涉及到的一些解題條件也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而紙筆測試需要用到的條件一目了然,所以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長、PISA項目組秘書長陸璟說。
此外,「在PISA測試的閱讀項目中,女生的成績要高於男生,對比這次兩者間的反差,這是不是一種自然現象?有沒有辦法縮小這種性別差異?這給了我們未來很大的研究和改善空間。」張民選說,這次的附加題結果表明,上海學生解決靜態問題比互動問題好,獲取知識比運用知識好。此外,要提高學生在數字時代解決問題的素養,必須增加學生用電腦學習的機會,可以從用電腦或行動裝置學習、做作業入手,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工具,使學生成為名副其實的「資訊時代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