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全球氣候報告:
溫度不斷升高,冰川融化加速,全球海平面持續上升;
2030年地球溫度或將升高1.5度,世界生態系統開始崩潰;
未來的極端氣候(如洪水,颶風,暴雨等)將不斷出現;
森林大火會變得更為頻繁;
到2030年因氣候變化而失去生命的人數將達241,000人;
.......
科學家們計算出來的未來充滿著灰色與無望,我們還有機會為子孫後代留下青山綠水與希望嗎?
01
—
為女兒拍攝記錄片
達蒙·加梅烏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導演,更是一位好父親。他在即將升級為父親時,就拍攝了一部關於糖的紀錄片《The sugar film》。
他想要真正了解糖對人體的影響,於是他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60天中每天吃40匙糖,發現他的身體與情緒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具體請看糖有毒?他連續吃糖60天,每天40勺,身體發生驚人的變化!
後來女兒順利降生,2019年,在女兒4歲的時候,達蒙越發了解極端氣候背後的原因。他不希望自己後代會生活在越來越惡化的環境中,於是他為女兒拍攝了這個紀錄片——《2040》,希望能尋找到拯救地球的辦法。
達蒙說:目前有關未來的預測,幾乎都是負面的,每次打開新聞或社交媒體,有關未來的消息都令人沮喪。身為父親,我認為不該只有負面消息,應該也要報導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所以我決定出趟遠門尋找這些方案,為我女兒創造一個不同的未來。
在他看來,碳的排放與儲存或吸收達到平衡,我們的生態就可以達到平衡。
但工業革命以來,這個平衡被打破了,碳排放量與日俱增。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原來的190至290ppm,增加至400ppm以上。大量沒法被吸收的碳與熱量被留在大氣中。
而這會發生什麼呢?
導演將他的家當作地球來告訴我們,大氣中碳排放超標後會導致:
海水因為吸收過量的二氧化碳,酸度比150年前增長了30%, 破壞了生物多樣性,也使得許多海洋生物例如牡蠣,難以形成殼;
引發嚴峻的氣候問題,如暴雨,風暴,颶風,洪水;
冰川的快速消融,海平面上升,影響了居住在沿海城市的居民;
......
要解決這些環境問題的方法就是:快速減少碳排放,同時要想辦法封存或減少大氣中過量的碳。
02
—
如何減少碳排放?
達蒙去到世界各地,找到多種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碳排放,封存大氣中已有碳的方法。
1. 共享太陽能能源
現在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來自石油煤炭,尋找乾淨可持續的能源是許多人一直在做的事。
太陽能就是其中之一。
孟加拉有超過500萬戶家庭使用太陽能,是全球家庭太陽能系統最多的國家之一。而太陽能有約30%的過剩能源沒有被使用,於是23歲的尼爾湯曼尼將所有太陽能系統連接起來,讓人們可以共享能源。
人們可以將自己多餘的太陽能出售給其他需要的人,讓能源得到最大化運用的同時,這樣的做法讓能源變得更有效率,同時可以協助對抗日益惡劣的氣候。
孟加拉是洪水多發地,中心化的電網一旦被破壞,整個區域就會受到影響,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重建,而這樣去中心化的方式,每家每戶可以自己發電,用電更快恢復。
2. 共享無人駕駛汽車
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有一個令人煩心的問題:堵車。
堵車讓我們心情煩悶,而汽車的尾氣排放則讓空氣變糟糕,在美國車子佔了總排碳量的30%。
據估計,到2040年全球會有超過10億臺車。
解決方案就是不買車,選用共享汽車。
影片中以美國洛杉磯為例。當地三分之二都是道路與停車場,如果改用共享自動汽車後,可以騰出的停車場空間足以容難三個舊金山。(根據百度百科,舊金山的面積為600.6平方千米)
導演試做了新加坡的無人駕駛汽車,這個在上海也已經在嘗試了。相信科技的發展,無人駕駛或者將來汽車在天上飛都是可普及的。
但這一舉措最大的挑戰則是人們對於買車的概念。
大多數國家和人覺得買車就是是獨立和自由的象徵,同時它象徵著階級,財富和本錢。
不過這個概念也不是不能被打破,畢竟人們對於買車的概念也是來源於廣告!
3. 改變飲食
這是素食星球一直所說的,吃素等於種樹。
有數據表明,高度肉食者的碳排放量是純素食者的2.2倍,如果一個人選擇純素食,每年可減排1噸二氧化碳!
紀錄片中分享道:當你改變飲食時,你可以做到兩件事:阻止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對碳進行了封存。
▲喜歡吃肉的人(Meat lover):3.3噸二氧化碳/年/人
一般人(Average):2.5噸二氧化碳/年/人
不吃牛肉的人:1.9噸二氧化碳/年/人
素食者-蛋奶素(Vegetarian):1.7噸二氧化碳/年/人
純素食(Vegan): 1.5噸二氧化碳/年/人
更多可以看以下內容: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 面對遠在澳大利亞的大火,我們能做什麼?
看了這場葬禮後,我開始害怕……
亞馬孫雨林正在燃燒,因為全世界吃了太多肉!
4. 永續種植
土壤就好似一個小小的宇宙,其中有許多我們所不知的能量:
健康的土壤有數量龐大的的微生物,一小湯匙健康的土壤裡有超過60億種不同的微生物;
能夠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陽光來製造生長所需的糖類,其餘的則透過根部注入土壤中,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會變成碳封存在泥土中;
儲水能量較高,在影片中他們做了一個實驗來證明:下雨時,含有碳以及有機物較多的土壤,吸收的水分較多,溢出的較少。
而現代農業的方法使土壤的健康程度下降,也讓它的各種能力變弱。
有學者指出:土壤退化也是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它造成的危害比化石燃料還大。
對於種植,達蒙採訪了做再生農業的農場主,用與現代農業不同的方法進行耕種,即不施肥不撒農藥。
此外我們還推薦:自然農法,樸門永續以及生物動力農法。
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聽說你想要自己種菜?先看這9本書吧!
想種菜但遲遲沒動手?看看這五部紀錄片吧!
一篇讓你了解什麼是無公害、綠色、有機、樸門、自然農法!
03
—
理想中的2040
看了這麼多可以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你也許會問,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
導演通過鏡頭展示給我們,如果人人都這樣做,20年後世界將變成什麼樣:
20年後,家家戶戶都使用太陽能,它便宜可循環。當你外出或有多餘的能源時,可以選擇捐給需要的人。
20年後,世界上少了10億輛車,城市裡的空置的室內室外停車場變為城市菜園。
而人們也可以在樓頂種各種蔬菜水果。
由於不需要再使用石油,原本被過度開採的地區可以恢復如初。
城市中隨處可見公園,有都市食物計劃,交通工具都是環保的。
人們更懂得食物與環境的影響,比現在攝取更少的肉。全球肉類攝取減少,轉而食用替代肉,養殖場會逐漸倒閉,動物回歸大自然。
而原本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可以得到再就業的幫助與機會。
這樣的2040年只是想像就覺得很美好,這樣的一天,真的能夠到來嗎?
我們還有不到20年的時間了,能不能改變一切取決於我們怎麼做和做什麼!
04
—
如何抵消碳足跡?
值得一提的是,在看這部紀錄片時,就有人質疑導演坐飛機飛來飛去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非常高,怎麼能說自己是一個環保紀錄片呢?
於是在影片開頭有這樣一段小字:拍攝時所排放的碳已獲得抵消。
這是什麼意思呢?如何才能抵消碳排放呢?
首先,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個人的碳排是多少,我們個人的碳足跡主要來自於交通,住房與食物。
在www.carbonfootprint.com上可以進行計算
碳排放不只是二氧化碳,還包括了甲烷,一氧化二碳這些氣體,它們都會導致全球變暖。
在得出自己的碳排放後,就可以找到相關機構進行付款抵消。
這些機構收到費用後會去資助一些項目,比如:給盧安達地區的人購買節能爐具,在多米尼加共和國安裝太陽能(許多地區的人購買不起太陽能,也沒有發達的電網,他們只能使用煤油燈來獲取光明,這樣既不環保也不健康),在尼加拉瓜種樹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
影片中說的「拍攝時所排放的碳已獲得抵消」,就是指他們計算出拍攝過程中的碳排放後,已付費進行抵消的意思。
不過我們要了解,碳排放產生後是沒法撤回或消失的,而抵消這樣的措施是幫助我們在別的渠道進行補償。
所以在平時生活中,最重要的還是減少碳排放的生成。
有人說減少碳排放是國家的事,我們個人改變不了什麼。其實,對於我們個體,可以做的有很多。下面列舉了我們能夠做的16件小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繼續補充哦!
我們可以做的小事
1.嘗試植物性飲食
2.選擇當季當地的食物
3.減少食物浪費,減少使用冰箱冷凍食物
4.試試看堆肥
5.少買或不買快時尚的衣物
6.試試在二手店購買服飾鞋包
7.購物時帶上環保袋
8.過極簡生活,少買不需要的物品
9.選擇有能源認證更高效的電子產品
10.將家中的白熾燈換為LED
11.離開房間關閉電燈,不使用電子設備時,拔掉電源
12.少開車,多乘坐公共運輸
13.使用共享汽車或共享單車
14.考慮購買混合動力車或電動汽車
15.減少淋浴時間
16.重複使用水資源
《2040》中描繪的未來是你嚮往的嗎?
對於未來你還有什麼構想?
對於現在我們能做什麼你有什麼建議?
歡迎和我們留言討論哦!
文&編 | 星星包
圖片 | 《2040》截圖,網絡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轉發分享
------傳遞愛,和平會隨之而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