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大數據等新技術助推 網際網路連接重心將從「人」轉向「物」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大數據等新技術助推——網際網路連接從「人」轉向「物」

本報記者 王軼辰

當前,我國網際網路產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和韌性,成為我國應對新挑戰、建設新經濟的重要力量。專家表示,未來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助推下,隨著網際網路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網際網路連接的重心將從「人」轉向「物」。

過去一年,網際網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2020年8月,國家博物館收入三件特殊藏品:三行抗疫代碼。這也是國家博物館首次將代碼作為藏品收入館中,標誌著中國現代網際網路產業邁上了新臺階。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0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0%。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暴發與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巨大衝擊。網際網路在復工復產、經濟復甦、社會運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經濟成為對衝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2020年,我國全方位推動網際網路的創新發展。不斷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欲曉表示,2020年我國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能力逐步增強,5G技術、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數字經濟的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信息惠民數位化智能化不斷提升,網絡扶貧成效顯著,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政務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

展望2021年,數位技術將繼續在抗擊疫情和經濟復甦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所長鄒瀟湘表示,在抗疫過程中,從精準高效地開展疫情的監測分析、病毒溯源、社區管理,到加快病毒檢測診斷、基因測序、疫苗新藥研發,再到防疫物資供需精準對接、高效生產、統籌調配以及回收管理,最後到加快企業復工復產、維持學校正常辦公及教學等各大場景,信息技術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經過這次疫情,全社會進一步達成數位化共識,養成數位化的習慣,數位技術也日趨成為服務於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業內人士表示,可以預見,未來數位化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社會公共政策改變了原來逐級傳導下達的方式,可以通過數位化的方式、技術的支撐直達每一個社會要素。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網際網路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數字經濟在供需對接、資源配置、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在未來5年裡一定會進一步疊現。」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說。

可以預見,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驅動下,人工智慧將呈現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科技將重構全球各行各業,並將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認為,5G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持續創造出多個百億級、千億級的新型消費。數字消費生態將跨界成長,一站式提供智慧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學習、智慧娛樂、智慧健康健身等網絡和數字服務。依託產業網際網路,消費者、企業和各種生產要素彼此聯結,不斷挖掘用戶需求圖譜,同步迭代,實時互動,動態滿足用戶需求,前景十分廣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網際網路不僅給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能,也會推動工業、農業以及政府的治理,智慧城市等方方面面的數位化轉型升級,從消費應用深化拓展到面向產業應用,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

「未來,網際網路將從面向人的連接,更多轉向面向物的連接,網際網路形成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應用還會激發更多潛力。」鄔賀銓說。

相關焦點

  • 大數據等新技術助推——網際網路連接從「人」轉向「物」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當前,我國網際網路產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和韌性,成為我國應對新挑戰、建設新經濟的重要力量。專家表示,未來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助推下,隨著網際網路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網際網路連接的重心將從「人」轉向「物」。
  • 助推經濟內循環 WiFi萬能鑰匙連接激發下沉市場新動能
    (原標題:助推經濟內循環 WiFi萬能鑰匙連接激發下沉市場新動能)
  • 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網上消費有哪些新風向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 日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從消費者、業態、品牌、營銷四大維度出發,描繪出網際網路消費生態的新格局。2021年,有哪些消費新風向值得我們關注?
  • 馬雲:物聯改變未來——網際網路、大計算以及雲數據缺一不可
    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必須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也正是由於物聯網、雲計算能力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新製造將倒逼整個社會改革。大數據發展三要素:網際網路、大計算以及雲數據人類未來大數據整個的發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就是網際網路、大計算以及雲數據。
  • 張近東:產業網際網路時代 大數據是驅動智能製造的生產資料
    張近東表示,智能製造正迎來大發展的時代,零售行業向上連接生產、向下服務用戶,是連接和協同智能製造的重要埠,「蘇寧將充分發揮智慧零售在消費服務領域的基礎性作用,助推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當前,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快速發展,世界邁入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交互的新時代。智能製造與消費服務的強耦合性趨勢正顯著增強。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網際網路+醫療」給人們帶來的舒適就醫體驗,正在讓大家拋棄傳統的就醫模式。   正如大家剛熟悉的移動端預約掛號繳費,新的就醫模式又接踵而至了。   「在『網際網路+醫療』建設過程中,我們前期已經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打通醫院各應用系統與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的數據交換接口等等。」楊國慶表示,伴隨著「網際網路+醫療」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何採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讓老百姓就醫更便捷?
  • 【樹熊數字門店】—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賦能實體門店...
    開放流量,三年助推4000萬線下商家數位化升級。 支付寶上市在即,此次IPO或將創造全球歷來最大新股。 上市前夕,做出成立15年以來最重大的戰略升級,支付寶志在必得:全球最大的數字生活開放平臺。
  • 市場缺乏新的催化劑 投資重心轉向大消費板塊
    從4月份的經濟數據看,以工業增加值為代表的生產端明顯好轉,同比增速高於市場預期,且好於3月份。但投資和消費數據小幅下滑,製造業投資回暖,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存在下行壓力。雖然目前的宏觀數據偏弱,但從中觀行業的高頻數據上看,包括六大電廠發電耗煤和粗鋼的旬度產量增速明顯,生產端繼續向上的動能仍在。
  • 三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應用場景介紹
    在「新基建」的浪潮下,《「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新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大數據的建設。未來,工業大數據將和5G和工業網際網路一樣,成為國家戰略規劃重要的衡量指標,如何推動其發展是產業亟需考慮的問題。 11月27日,在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的「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開創智慧新工業」主題沙龍活動上,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智能連接部副總經理王明儒以「基於5G專網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研究」為主題發表演講,分享了中移物聯在5G專網上構建智慧工廠、數字孿生、工業大數據的探索及思考。
  • 朗瑪信息:深耕「網際網路+醫療」 助推精準扶貧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近年來,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瑪信息)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深耕細作,積極投身精準醫療扶貧,致力於推動「大數據」、「大健康」和「大扶貧」相結合,以改善貧困地區群眾就醫狀況,為解決貴州省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貢獻了企業力量。
  • 中國學生數量增長停滯 澳大利亞高校重心轉向印度
    中國學生數量增長停滯 澳大利亞高校重心轉向印度
  • 2015網際網路+大數據應用案例Top100
    對於企業而言,大數據有時候就像是一個偵探家,能夠撥開重重迷霧,找到問題的本質以及解決方案,而關鍵在於,你是否真的懂得如何去駕馭它,讓它為你服務。在網際網路領域,大數據的應用已十分廣泛,尤其以企業為主,大數據真能改變企業的運作方式嗎?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隨著企業開始利用大數據,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大數據新的奇妙的應用,幫助人們真正從中獲益。
  • 讓大數據真正發揮「大價值」
    專家表示,大數據中心是促進「新基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分,《意見》對深化政企協同、行業協同、區域協同以及全面支撐各行業數位化升級和產業數位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各地數據中心漸成規模,建立更高層面的數據樞紐時機已到。《意見》就此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區域,以及部分能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地區布局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  運營商、網際網路平臺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力量。《意見》提出,支持打造「行業數據大腦」,推動大數據在各行業領域的融合應用。
  • 增加企業競爭優勢,大數據業務的六大驅動因素
    這一切,其實都是需要按部就班的達成,而不是說花錢招募了專家,就可以做到的。尤其是人工智慧很夯的今天!依據陳昇瑋先生的說法:不可以越級打怪。 過去十年中,大數據來自業務需求和技術創新的結合許多以大數據為核心戰略的公司在21世紀初就已經非常成功著名的例子包括蘋果,亞馬遜,臉譜和Netflix的。
  • 借力「新基建」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對於文旅產業來說這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在「新基建」的帶動下,文旅產業的融合方式、發展路徑、發展思路都將迎來重要變革。國家發改委明確指出,「新基建」範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具體涵蓋5G基建、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 從數字賦能看網際網路新發展
    「請看著屏幕前的綠色標識,不要眨眼……」在百度公司展出的AI眼底篩查一體機前,觀眾將頭伸進一個連接著電腦終端的「小黑箱」中,根據指引享受了一次「智慧醫療」。大約10秒鐘後,一份包含影像信息、視力結果、眼壓結果、處理建議的篩查報告便自動生成列印出來。
  • 9大領域,28個新趨勢,IOTE 2019全面透析物聯網市場
    每年的IOTE國際物聯網展都是整個物聯網產業難得的大盛會,是了解整個物聯網產業最新信息的首選平臺。全渠道業務中臺,為大中型零售品牌企業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解決方案,為企業打造一個跨業務系統的獨立數據系統,並以此構建數據應用生態。因此收到了騰訊、阿里等巨頭企業的青睞。而全新的門店運營管理工具,實現實體門店在「人」「貨」「場」的智能化升級,為實體店在新零售的轉型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讓顧客享受更佳的購物體驗。無人售貨機解決便利店困境。
  • 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出爐 健康需求空前高漲
    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出爐——  網上消費有哪些新風向?(網上中國)  日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從消費者、業態、品牌、營銷四大維度出發,描繪出網際網路消費生態的新格局。2021年,有哪些消費新風向值得我們關注?
  •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2020年11月,自動駕駛行業發展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導,戴姆勒CEO康林松(Ola Kaellenius)表示,5年後戴姆勒將成為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專注於通過基於軟體的服務獲得循環收入。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美國...
    中心依託航天雲網在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雲製造、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優勢,可以面向中小企業,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助力「上雲」。通過大數據平臺,中心將推動高新區數字政務、數字環保、智慧服務、園區建設等各領域的數位化治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