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寄到了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和平路派出所,市民呂女士在信中對派出所戶籍民警唐美蓉、黃佳雨表達了感謝和敬意,稱讚她們為「急群眾所急的好民警」,解決了困擾她近2年的知青下放認定問題。
呂女士的知青下放認定問題遇到了哪些困難,師徒警花唐美蓉、黃佳雨又是怎麼幫忙解決的呢?事情要從2019年說起。
呂女士曾是上海下放鎮江知青,根據政策可以在上海領取下放支援費,自2019年起,呂女士便開始了近2年的「身份認定」之路......原來,呂女士父母早已離婚,其早年在上海生活時,一直隨父姓王。60年代下放至母親所在的鎮江市丹徒區,遂隨母親改姓呂,並且在改姓落戶時將生日的陰、陽曆搞混。
「因為姓氏和出生日期前後對不上,導致無法按照規定領取上海的下放支援費。」呂女士告訴記者,她從2019年起多次往返於各個部門,希望能得到相關身份認定,但是因為各種材料欠缺,也不知道如何辦法,所以沒有辦好,心急如焚的她一度病倒。
今年疫情好轉之後,呂女士抱著一絲希望,來到了戶籍所在的和平路派出所「碰碰運氣」。「真沒想到,唐美蓉、黃佳雨兩位警官真的幫我解決了,實在是非常感謝!」
唐美蓉是和平路派出所戶籍民警,從1987年從事公安工作起,始終堅守在戶籍窗口,有過辦理戶籍業務60餘萬件的豐富經驗,且無一差錯。唐美蓉在詢問呂女士具體訴求後,憑著33年戶籍工作經驗,又查詢了相關規定,當即告訴呂女士這件事可以辦,但是程序非常複雜,且辦理周期較長。
此後,戶籍窗口的唐美蓉、黃佳雨耐心地向呂女士告知,需要哪些材料、到在哪些部門開具、鎮江上海兩地各需要做哪些工作,並一一列出,防止呂女士遺漏。在呂女士準備材料期間,唐美蓉全程「指導」。之後,唐美蓉又主動聯繫社區民警為呂女士製作詢問筆錄,加快辦理節奏。因此事時間跨度50多年,辦理程序也非常複雜,唐美蓉、黃佳雨警官多次放棄休息時間,手把手教呂女士表格填寫、申請填報等事項。
感謝信中說,「辦理過程中有一天中午12:20左右,黃佳雨打來電話,讓我到所裡填一張申請表,她不厭其煩的教我怎麼填表,費了好長時間,其實這段時間應該是她休息的時間,我很是感動。」
有了兩位師徒「警花」的耐心幫助、熱情服務,呂女士的「身份證明」之路變得順暢起來。10月底,歷時3個多月,全部流程審批結束,呂女士也拿到了歷時1年多的身份證明文件。兩位女警的盡心盡責、悉心幫助讓呂女士久久不能忘懷,於是她決定書寫一封感謝信寄到單位,後來又覺得不太嚴肅,便委託他人將感謝信列印出來,寄到鎮江市公安局,鄭重地表達自己的情意。
記者了解到,唐美蓉、黃佳雨這對師徒警花在戶籍三尺窗口上,一直湧現著為民服務的感人事跡,多次收到群眾送來的感謝錦旗和信件。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的唐美蓉始終堅守在窗口一線,徒弟黃佳雨剛參加工作一年多,始終注重學習,在學好戶籍業務,服務群眾的同時,還通過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先後參與多起專案偵辦工作,表現出較強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