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即將發布2020年測試成績,這個消息一出,網友都在追問各款車型的成績,當然,評論區呼聲最高的是皓影,所有人都在等待它的碰撞成績!
為什麼從皓影開始,中保研就停止了車型測試成績的逐一發布?
提前洩露的部分測試成績,是否真實?
最終發布的成績,是否會人為修改?
中保研,是不是也被充值了?
消費者、媒體、廠商,都在等結論!
面對質疑,中保研是否需要自證清白?其實這不應該是我們媒體關注的重點,我們只知道,最最希望中保研徹底消失的,正是那些不願意把精力放在打造優秀產品的車企和水軍們。沒有中保研的存在,很多車企就敢成本控制無下限,甚至和KPI考核掛鈎,最終結果就是連安全配置都敢減掉!造車成本降低了,零配件和工時費卻每年都在漲漲漲,消費者買了這樣的車,結果就是一層層的被剪羊毛。
中保研不是面向社會的檢測機構,他們的研究結果就是提供給保險行業來核定車險費率的,雖然這個費率不會直接向社會公開,但是它並不保密,可以查到具體的信息。能不能從這些數據中分析出對消費者有價值的購車指導因素,需要真正對汽車技術了解的專業人員去解讀,而不是只看看碰撞測試視頻的熱鬧去主觀猜測:高速碰撞需要評估的是車內乘員的受傷程度,而不是評估車輛的損失;低速碰撞研究的重點才是車輛的維修經濟性。
最近很多汽車媒體機構,也開始有模有樣的自行開展汽車碰撞測試,測試車輛裡雖然也有昂貴的假人,身上也遍布了傳感器,但是分析碰撞測試結果時卻從來不看數據。只是用慢鏡頭來回放哪輛車撞得有視覺衝擊力,哪輛車變形更嚴重,傳播那些刺激的碰撞場面來吸引眼球,卻不提假人的真實傷害是什麼樣的,這樣的測試更像是一個秀場。
書歸正傳,我們現在來提前預測一下:皓影在中保研的測試成績不會出現變動,而且成績一定不會差!曾經看過提前洩露數據的網友們,可以比較一下,是否如此。
真正的重點是,成績的背後,我們需要挖掘真相:
成績差的車肯定有問題,成績好的車質量就一定好嗎?
皓影碰撞現場的觀感,與其成績為什麼大相逕庭?如果皓影的成績與早期洩露的成績一致,是不是說明廣汽本田確實在應對測試方面有良苦用心?在上次東本思域事件之後,皓影能在慘烈的現場依然保留了最後的遮羞布,看來廣汽本田在應對測試確實下了功夫有了獨門絕技。
縱觀中保研的測試成績,同樣的低速碰撞不及格,有些車是因為配件價格貴,有些是因為結構設計不合理,車輛幾近報廢。同樣都配備氣囊,有個車幾百元一套,有的車上萬元一套。這些同樣的成績背後差異到底有多大?
搞清楚這些細節,再看皓影即將公布的成績,可能也就不會奇怪了。當然,具體的評測細節,還得靜等中保研公布結果後,我們會逐一為大家詳細解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