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樂先鋒-10:控制論音樂的意外發現(Cybernetic Serendipity Music)

2021-02-26 圭零

(圖源:Jasia Reichardt)

Joseph Schillinger 1895年出生於俄羅斯,他是一位數學家,也是一位作曲家。他最有名的成果就是席林格作曲系統(Schillinger System of Musical Composition),用簡單數字表示音高,半音為1,全音為2,小三度為3,大三度為4,等等。Joseph Schillinger的這個系統是基於數學過程的音樂創作體系。他還寫過一本《藝術的數學基礎》(The Mathematical Basis of the Arts),指出傳統管弦樂器對聲音的覆蓋不夠,設想以電子設備創造具有任何頻率和音色的聲音。他將數字術語應用於音程、節奏、和聲等,使元素之間具有更強的統一性和凝聚力。

Joseph Schillinger讓人們意識到,在相同的音階範圍內,還存在一個尚未被挖掘的聲音宇宙。展會特刊中選取了《藝術的數學基礎》中的幾段文字,談論的是對音樂家作品的還原統一。

(圖源:pianorarescores.com)

John Robinson Pierce(1910~2002)被譽為通信衛星之父,身為工程師的他除了研究無線電通信、微波技術,也涉足心理聲學和計算機音樂,他還寫了一些科幻小說。「控制論的意外發現」聚集了不少這樣的文藝工科男。

Pierce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過一段時間,離開後自1980年代開始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計算機音樂以及聲學。

(圖源:en.wikipedia.org)

展會特刊收錄了他1965年的一篇文章《計算機與音樂》(Computers and Music),當時他自己對音樂的研究顯然還不充分,所以只能集中精力就基本技術問題進行說明。

音樂名家Karlheinz Stockhausen和John Cage嚴格地說都不是控制論藝術的典型代表,他們的音樂創作範圍更寬廣,當然其中也包括了電子手段及計算機作曲。

展會特刊中Karlheinz Stockhausen只貢獻了半頁文字,節選自他對自己作品的說明(Extract from notes on 'Mikrophonie I')。他並沒有使用電子計算機作曲,而是在對各聲部的結構構思方面有些類似計算機方法,比如重視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

而John Cage自1960年代後期開始嘗試使用計算機製作音樂,特刊節選的文章(Extract from 'A year from monday')開頭第一句跟「控制論的意外發現」主題格外吻合:我們是計算機藝術的觀眾嗎?答案不是「不」,而是「是」。顯然它仍在普及控制論藝術的常識,更多篇幅是介紹自己面向聽眾觀眾的實驗。

Fontana Mix

(圖源:Jasia Reichardt)

(圖源:herbertbrun.org)

Herbert Brün在特刊上的文章題目簡單直白,Composition With Computers。他講的內容比較實在,總結了自己數年使用計算機輔助音樂創作的心得,概括成了幾種模式。

(圖源:en.wikipedia.org)

他講了兩個具體例子,Sonoriferous Loops(1964)和Stalks and Trees and Drops and Clouds(1967),都使用了IBM 7094計算機。

(圖源:computerhistory.org)

據Herbert Brün介紹,他的IBM 7094系統中安裝了專用符號庫,並且在計算機科學家協助下,他們開發了一套適合作曲要求的音樂符號體系。

(圖源:Jasia Reichardt)

Herbert Brün當時已經在使用MUSICOMP。這是一種自動生成樂譜的專用程序,是以Fortran和Scatre語言編寫的。後來出現了專門配套的計算機,鍵盤分為左右兩組,左邊設置音高,右邊是字母和音符。

(圖源:musicprintinghistory.org)

所以接下來就可以介紹一下MUSICOMP的開發者Lejaren Arthur Hiller Jr.了。

Lejaren Hiller起初學習的是化學專業,還在杜邦公司任職過一段時間。不過他同時也學習音樂,並且家庭藝術氛圍濃鬱,後來就成了一位作曲家。

(圖源:musicainformatica.org)

1963年他在跟Robert Baker創作Computer Cantata時,兩人一起開發了MUSICOMP。這個詞是一個縮寫,全稱是模擬轉譯作曲程序(MUsic SImulator-Interpreter for COMpositional Procedures)。

Computer Cantata (1963)

Computer Cantata的組織計劃

(圖源:Jasia Reichardt)

Lejaren Hiller在展會特刊上的文章被冠以一個簡單至極的標題,Computer Music。同樣節選自他發表過的文章,主題是計算機作曲。它的內容並不簡單,文中透露了很多創作細節,也包括Computer Cantata的技術問題。

美國作曲家Gerald Strang認為,計算機既快速準確,又極其笨拙。

Gerald Strang不能算多出名,但對控制論音樂有部分涉足。他認為,計算機在作曲實驗中主要起兩個(互不相干的)作用,一是輔助作曲家輸出樂譜,一是直接生成聲音。前一個相對簡單,特別是有了MUSICOMP以後。

(圖源:composers.com)

Gerald Strang的文章The Computer in Musical Composition詳細描述了計算機生成聲音的研究成果,主要以貝爾電話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簡稱BTL)的實驗為基礎。

計算機輸出的Compusition 4樂譜

(圖源:Jasia Reichardt)

T. H. O'Beirne在雜誌上介紹了格拉斯哥大學的著名產品SOLIDAC計算機的工作原理。這臺桌子一樣大的計算機於1959年開始建造,1963年完成,它只有1K容量,30kHz頻率。

(圖源:gorman.no)

和很多同時代的研究者一樣,O'Beirne團隊也發現計算機在精確性方面表現卓越,而且很容易為創作增添隨機性手段。

SOLIDAC可以直接輸出聲音,只要有放大器和揚聲器(有時需要磁帶媒介)與內部電路連接即可。並且通過適當的編程,可以改變脈衝的重複頻率,以控制音調;也可以改變重複次數,以控制持續時間。

1967年製造SOLIDAC的Barr and Stroud公司推出了一張唱片,以莫扎特音樂為素材,是隨機音樂的一次探索。

(圖源:physicalimpossibility.com)

「控制論的意外發現」音樂板塊最不能忽略的就是Peter Zinovieff,這位出生於1933年的英籍俄裔工程師今天仍然健在。他發明的EMS VCS3合成器深受Pink Floyd、Krautrock、David Bowie等著名樂隊歌手的歡迎。

(圖源:theguardian.com)

EMS系列合成器有一個系列。EMS即Electronic Music Studios,是Peter Zinovieff跟兩個合作者在1969年一起創立的公司。他在「控制論的意外發現」介紹了自己工作室正在使用的計算機,還有混合了不同聲音來源的特別樂譜。

Four Sacred April Rounds的樂譜

(圖源:Jasia Reichardt)

在展會上,Peter Zinovieff將設備的交互功能提供給參觀者,參觀者可以在麥克風前唱歌或吹口哨,然後計算機會根據輸入的聲音即興創作一段音樂。

Peter Zinovieff-January Tensions

ICA在1968年為「控制論的意外發現」製作了一張唱片,展示了控制論音樂的實驗成果。

1. Lajaren Hiller and Leonard Isaacson - Illiac Suite (Experiment 4) - Lajaren Hiller and Leonard Isaacson

2. John Cage - Cartridge Music (Excerpt) - John Cage

3. Iannis Xenakis - Strategie (Excerpt) - Iannis Xenakis

4. Wilhelm Fucks - Experiment Quatro-Due - Wilhelm Fucks

5. J.K. Randall - Mudgett (Excerpt) - J.K. Randall

6. Gerald Strang - Compusition 3 - Gerald Strang

7. Haruki Tsuchiya - Bit Music (Excerpt) - Haruki Tsuchiya

8. T.H. O'Beirne - Enneadic Selections - T.H. O'Beirne

9. Peter Zinovieff - January Tensions - Peter Zinovieff

10. Herbert BRÜN Infraudibles - Herbert BRÜN

(圖源:discogs.com)

這張唱片裡有一首槌屋治紀(Haruki Tsuchiya)的作品,而這位程式設計師是日本計算機技術小組(Computer Technique Group)的成員,他們在展會上更為人關注的其實是對計算機圖形學的探索。

「控制論的意外發現」音樂介紹(Peter Zinovieff出鏡)

References:

相關焦點

  • face是面對,music是音樂,那face the music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face是動詞時,有「面對,面臨」的含義,music的意思是「音樂」,那習語face the music是什麼意思呢?face the music的意思是「to accept criticism or punishment for something you have done or to accept responsibility for something you have done 」,即「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接受批評」。
  • MTV MUSIC EVOLUTION馬尼拉再掀流行音樂旋風
    馬尼拉年度音樂盛宴-MTV Music Evolution再次成功舉辦,這場徹夜瘋狂的戶外音樂節再掀亞洲流行音樂旋風。  演出當晚雖下起了大雨,但粉絲們對藝人們帶來的動感音樂和華麗表演的狂熱卻絲毫未被熄滅。
  • 白舉綱:大玩實驗先鋒藝術 別有用心的音樂聲響很大
    小白是一個並不「安靜」的少年,所以他的音樂也是無時無刻不闖入你的耳朵、你的腦海、最後流竄進心房。記得《某某》這首關於關愛兒童的歌曲,你會意外的發現有人在用音樂與這個社會對話。想要把那些比他小的孩子全部擁入懷中,保護起來。英式獨立氣質的吉它掃弦,你可以猜測到,一會兒就要爆發。歌詞中「噩夢會生長」,「童話會說謊」,這樣的話語你不得不思考。
  • 「music to ears」你知道什麼意思?關於音樂的趣味俚語表達
    Some people say that music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 they say that music is to the soul what words are to the mind…..
  • 【音樂研究】實驗音樂究竟是什麼?
    實驗音樂究竟是什麼?    在二十世紀後的現代音樂中,有許多新型態的音樂誕生,例如序列(serialism)、新古典(Neoclassicism)及實驗(Experimental music)等。
  • 詞語||有關音樂的英文詞彙
    Accidentalism 偶然主義 Minimalism 省略(簡約)主義 Pointillism 點描派 monophonic music 單聲部音樂 homophony 主調 homophonic music 主調音樂 polyphony 復調 polyphonic
  • 尚雯婕現身科技展 攜手先鋒藝術開啟音樂狂想
    今日未來館是由全球近30位頂尖當代藝術家參與創作,旨在探索最先鋒、最具未來性的空間概念,開啟虛擬實境以及對未來藝術形式的實驗性討論。今日未來館是由全球近30位頂尖當代藝術家參與創作,旨在探索最先鋒、最具未來性的空間概念,開啟虛擬實境以及對未來藝術形式的實驗性討論。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博士表示,電子唱作人尚雯婕在音樂領域勇於突破的氣質與先鋒藝術大膽、充滿實驗性的基因不謀而合。因此特別邀請尚雯婕探訪觀展。
  • 分享點年會背景音樂,主持人出場音樂
    網上找音樂真難,分享一點做年會,做活動,玩遊戲之類的背景音樂。主持人出場音樂:綜合:1:batte forte2:Mark Petrie - Go Time3:Nadiya - Roc4:Position Music - Man At Arms5:火花6:GEE-japanese ver(女主持)7:will and elizabeth
  • 白舉綱三專《耳盲》:實驗先鋒藝術的防彈衣 別有用心的音樂 聲響很大
    小白是一個並不「安靜」的少年,所以他的音樂也是無時無刻不闖入你的耳朵、你的腦海、最後流竄進心房。記得《某某》這首關於關愛兒童的歌曲,你會意外的發現有人在用音樂與這個社會對話。想要把那些比他小的孩子全部擁入懷中,保護起來。英式獨立氣質的吉它掃弦,你可以猜測到,一會兒就要爆發。歌詞中「噩夢會生長」,「童話會說謊」,這樣的話語你不得不思考。
  • 音樂培訓能夠提高年輕人記憶力
    Music lessons help young child memories  音樂培訓能夠提高年輕人記憶力   Parents who spend time and money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music, take heart -- a new Canadian study shows young children
  • 科學證明「音樂無國界」是真的
    《科學》周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結果分析了音樂如何通行於世界各地,儘管它在各個文化內部存在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論文第一作者薩姆·梅爾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每個社會都有不同種類的音樂,不過這意味著當你放眼全局時會發現,社會的音樂行為十分相似。」
  • 音樂無國界!新研究發現音樂能夠喚起人類十三種特定的情感
    新研究發現音樂能夠喚起人類十三種特定的情感  Connor Feng • 2020-01-08 10:24:14 來源:前瞻網
  • 將來自宇宙的信號寫進歌裡,酷狗音樂的「先鋒實驗」
    2020年1月1日0點,融合了100顆脈衝星信號元素的黑科技神曲《脈衝星》在酷狗音樂發布。歌曲上線不到10分鐘,評論數迅速突破999+,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也已破億。點開播放鍵,電子樂、管弦樂器與人聲交織,100顆脈衝星信號被轉換成不同的聲波。其中特別的6顆,又在不同樂段融入歌曲編曲中,在前奏、間奏和尾奏中釋放著恢弘磅礴的音樂旋律,來自宇宙的2020祝福神秘且浪漫。
  • 音樂先鋒榜 | 陳偉霆送給大家2020年的第一份新年禮物
    音樂先鋒榜  2020年第05期榜單  由MusicFM993榮譽出品的《音樂先鋒榜》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原創流行音樂的繁榮與發展,持續為華語樂壇輸送數以千計精英歌手。《音樂先鋒榜》2020第05期榜單,快來看看本周上榜新歌!    冠 軍  「新年快樂」  陳偉霆
  • 廣州欣海苑音樂培訓中心校長古櫟新:為考生塑造音樂靈魂
    本網11月25日訊 近年來,參加音樂藝考的人數在逐年增加,音樂考生的壓力只增不減。想要在音樂藝考當中取得不俗的成績,必定身上要有非常厲害的音樂藝考功底。對於音樂藝考的學生來說,就更需要加倍用功了。因為市場的需求,音樂培訓機構雖然很多,自然不同的培訓,在教學質量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 研究:你喜歡的音樂類型可以反映你的性格和智商
    你知道智商高的人喜歡聽什麼音樂嗎?什麼樣的人喜歡爵士樂?和你一樣喜歡流行樂的人又是什麼性格?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的音樂品味可以透露出大量個人信息,包括性格、智商、政治傾向,甚至還包括經濟狀況。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的傑森·倫特弗洛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兩個主要趨勢。According to the study 'open' personalities liked 'sophisticated' music over tunes that were mellow.研究發現,開放型的人喜歡複雜的音樂,而非柔和的音樂。
  • 周傳雄汪小敏亮相「音樂先鋒榜」頒獎禮 聯手斬獲4獎
    2012年發行全新創作專輯《打擾愛情》的周傳雄將「年度最佳專輯」、「年度K歌王」、「最佳創作歌手」3座獎盃收入囊中,汪小敏一身復古波點造型亮相紅地毯,在家鄉南寧收穫出道以來首座獎盃——「年度先鋒新人獎」,未來被人看好,師兄師妹聯手斬獲4座獎盃,辛苦努力受肯定。
  • 格格《音樂公開課》致敬經典 小蟲老師高度讚賞
    近日,著名蒙古族歌手、「新派女中音」格格受邀參與錄製了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音樂公開課》節目,創新演繹經典作品《得意的笑》,受到華語樂壇「音樂教父」小蟲老師的高度讚賞。  此次格格在《音樂公開課》中,根據這首歌的特質用現代編曲手法對這首馳名已久的作品進行了重新編曲,改編後的作品既保留了中國風韻味,又加入了輕鬆愉悅的流行舞曲元素,賦予老歌以新的生命力,更加符合大眾對經典歌曲的理解,讓情感可以得到更好地宣洩。特別是對副歌部分的重新編曲和著重詮釋,讓其成為大眾更愛唱的歌曲版本,聽起來耳目一新,刷新你對這首老歌的印象和認知。
  • 先鋒音樂介紹 | 就像是一場聲音實驗
    實驗音樂是對任何推動現有的音樂邊界線和流派定義的一種普遍的分類,像在搖滾,爵士,現代合成或其他的風格。當一個音樂家或作曲家接近一種全異風格的混合物或是合成非正統的,新的,明顯獨特的成分。 實驗音樂,是指一種有別於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新式音樂類型,最早起源於20世紀中後期的北美地區。
  • 這些音樂塑造了毒品戰爭The War on Drugs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毒品戰爭主唱亞當·格蘭多奇(Adam Granduciel)分享的影響了他搖滾之路的那些音樂人和樂隊吧。1Warren Zevon沃倫·澤文1982年在費城演出2015年底,格蘭多奇從費城搬回了洛杉磯,在那裡他重新發現了當地知名的傳奇人物沃倫·澤文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