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種可能大多數人都覺得陌生、或者會產生抗拒的音樂類型——實驗音樂。
實驗音樂是對任何推動現有的音樂邊界線和流派定義的一種普遍的分類,像在搖滾,爵士,現代合成或其他的風格。當一個音樂家或作曲家接近一種全異風格的混合物或是合成非正統的,新的,明顯獨特的成分。
實驗音樂,是指一種有別於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新式音樂類型,最早起源於20世紀中後期的北美地區。長期以來,實驗音樂會被一部份一般的音樂人責難偏離音樂的傳統規範,指其為噪音或不符常理。
「實驗音樂」定義較為鬆散,並不指某種固定的音樂模式。實驗音樂匯合多種流派的音樂,可以是完全不同風格的音樂的混合體,可以是採用新技術製作的非正統音樂、電子音樂,或是一種鮮明獨特的音樂風格;實驗音樂有時也可以用來形容跨種族的混合音樂風格。實驗音樂追求純粹的、不帶任何意義的聆聽,如森林中的鳥獸魚蟲所發出的聲音、電腦音樂家製作的「聽程式邏輯在跑的聲音」、甚至某個路段的錄音,在實驗音樂人看來,其本質都是對聲音的最高禮拜。
除此之外,實驗音樂與電影配樂的淵源也頗深。如今,我們越來越期待非正統體系出身的配樂創作者,想知道他們能為影像與音樂的結合帶來怎樣的驚喜。從前稱霸電影配樂界的John Williams、Thomas Newman和Hans Zimmer風格或許已被視為保守牌,將更具實驗性質的電子音樂導入電影,成了某些導演企圖心的展現。
電影配樂代表作:《私法爭鋒》《怒火邊界》《異星入境》
專輯代表作:《Virðulegu Forsetar》
Jóhann Jóhannsson是這股風潮的代表人物,正是銜接前衛音樂界與奧斯卡獎的關鍵人物。出生於冰島的Jóhannsson,音樂風格一開始有點接近盯鞋搖滾,後來則漸漸以混搭極簡的古典音樂和精妙的電子音樂而著稱。這樣的風格具顯於由英國實驗性的音樂品牌Touch所發行《Englaborn》和《Virðulegu Forsetar》兩張專輯裡。同時期為了賺外快,他也為數部冰島電影編寫配樂。2006年,他發行了一張很棒的專輯《IBM 1401, A User’s Manual》,其哀傷的弦樂營造出如同銀河星系般的空間感,對大熒幕來說是個好主意。很快地,好萊塢向他招手了。
配樂代表作:《神鬼獵人》
專輯代表作:《Vrioon》
坂本龍一本就是前衛音樂和電子音樂領域的傳奇,擁有相當豐富的電影配樂經驗,包括他指標性的作品《俘虜》及榮獲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的《末代皇帝》。不過,前一段時間他因罹患咽喉癌,暫時停止他的音樂事業,直到墨西哥導演Iñárittu主動聯繫,希望能由他擔任史詩巨作《神鬼獵人》(The Revenant)的電影配樂,坂本龍一因而再次回到電影配樂的工作崗位上。接下《神鬼獵人》配樂後,坂本龍一找來長期與他合作的夥伴Carsten Nicolai(a.k.a Alva Noto),在交響樂基底裡加入實驗電子樂元素,為電影憑添強而有力的聽覺感官效果。Alva Noto是德國實驗電子樂自創品牌Raster Noton 的創辦人,在2000年代曾與坂本龍一合作過一系列結合鋼琴與電子樂元素的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