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是一個新的天書,對於微觀粒子的研究仍處於前沿探索階段。想了解它但又一頭霧水的時候,有本書可以給你《量子力學中的現象、本質與猜想》就能比較易懂的解釋量子力學了。
量子力學中,個人覺得量子態是由本徵態投影到確定的物理態上,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跟熵有些相似的地方。不過量子力學中,量子態是沒有方向性的,甚至從整個量子系統而言,存在有上帝能量的粒子。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隨機性是量子力學中對事件做出判斷的重要條件。
量子力學中,如果宏觀不考慮量子效應,對演化過程不可觀測,那麼事件發生概率是0,如果宏觀考慮量子效應,即考慮其混沌性質,對演化過程可觀測,那麼就可以計算出事件發生的概率,但是人的意識對事件是根本不可控的,不過如果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識,那麼可以簡單理解為就是事件發生概率為0。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人有思維,腦洞是最大的。量子物理解釋,比如退相干什麼的。計算量越來越大,沒個幾年十幾年根本就做不出來,也就是說,腦洞如果不是特別大,不可能比計算機跑的更快。第一次回答問題,見笑了,歡迎拍磚,原諒我中二病晚期。又是這樣不請自來。
然而鄙人才疏學淺,遠談不上拋磚引玉。量子力學雖然與現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不謀而合,但就目前來看並不能建立完整的哲學體系。前面的答案都提到了量子力學理論本身是相對論的一種簡化,可歸納的概括方法,為了簡化問題才這麼解釋。
但即使拋開這些簡化和通俗化的邏輯方法,單獨就理論本身而言,量子力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也不是完全吻合的。量子力學解釋我們不能直接看,而要以實驗為標準。同樣的話,要說給不同人聽,適合別人聽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以下原因是本人一些粗淺的思考,一家之言,不必盲從。高曉松的這句話我是不同意的。
我的理解是,量子力學是建立在規律本身的假設之上的。而人類的所有科學理論,不都是人類將規律抽象出來才建立起來的麼?舉例:我們說,某種物質處于波粒二象性的疊加態。這樣的話,是不是必須要通過測量把它完全的等量等質的由粒子和波一起擺放在我們面前才行?而量子力學明確規定:不必這麼設定。
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即使人類直接對其進行測量,我們仍然會獲得波粒二象性的各種性質。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說,量子力學包含著人類對於微觀世界發現的基本規律,和一些推論。這種規律能夠使我們解釋未來發展出現的各種現象,這些現象證明我們的理論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