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態是由本徵態投影到確定的物理態上

2021-01-17 心若向好說時尚

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是一個新的天書,對於微觀粒子的研究仍處於前沿探索階段。想了解它但又一頭霧水的時候,有本書可以給你《量子力學中的現象、本質與猜想》就能比較易懂的解釋量子力學了。

量子力學中,個人覺得量子態是由本徵態投影到確定的物理態上,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跟熵有些相似的地方。不過量子力學中,量子態是沒有方向性的,甚至從整個量子系統而言,存在有上帝能量的粒子。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隨機性是量子力學中對事件做出判斷的重要條件。

量子力學中,如果宏觀不考慮量子效應,對演化過程不可觀測,那麼事件發生概率是0,如果宏觀考慮量子效應,即考慮其混沌性質,對演化過程可觀測,那麼就可以計算出事件發生的概率,但是人的意識對事件是根本不可控的,不過如果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識,那麼可以簡單理解為就是事件發生概率為0。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人有思維,腦洞是最大的。量子物理解釋,比如退相干什麼的。計算量越來越大,沒個幾年十幾年根本就做不出來,也就是說,腦洞如果不是特別大,不可能比計算機跑的更快。第一次回答問題,見笑了,歡迎拍磚,原諒我中二病晚期。又是這樣不請自來。

然而鄙人才疏學淺,遠談不上拋磚引玉。量子力學雖然與現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不謀而合,但就目前來看並不能建立完整的哲學體系。前面的答案都提到了量子力學理論本身是相對論的一種簡化,可歸納的概括方法,為了簡化問題才這麼解釋。

但即使拋開這些簡化和通俗化的邏輯方法,單獨就理論本身而言,量子力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也不是完全吻合的。量子力學解釋我們不能直接看,而要以實驗為標準。同樣的話,要說給不同人聽,適合別人聽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以下原因是本人一些粗淺的思考,一家之言,不必盲從。高曉松的這句話我是不同意的。

我的理解是,量子力學是建立在規律本身的假設之上的。而人類的所有科學理論,不都是人類將規律抽象出來才建立起來的麼?舉例:我們說,某種物質處于波粒二象性的疊加態。這樣的話,是不是必須要通過測量把它完全的等量等質的由粒子和波一起擺放在我們面前才行?而量子力學明確規定:不必這麼設定。

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即使人類直接對其進行測量,我們仍然會獲得波粒二象性的各種性質。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說,量子力學包含著人類對於微觀世界發現的基本規律,和一些推論。這種規律能夠使我們解釋未來發展出現的各種現象,這些現象證明我們的理論是有效的。

相關焦點

  • 我們可以將量子數看作是薛丁格方程的本徵態數
    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也是現在大部分涉及到微觀電子的理論基礎。我們既然需要用薛丁格方程解決的問題,那麼薛丁格方程一定是有解的,那麼什麼叫一定是,即無論怎麼能進行求解,一定都是正確的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試一下,因為這裡不會展開談論波函數坍縮的計算問題。
  • 在量子計算機上確定本徵態和熱態的新算法
    確定許多相互作用粒子的量子力學行為,對於解決包括物理學、化學和數學在內的各種科學領域中的重要問題中至關重要。例如,為了描述材料和分子的電子結構,研究人員首先需要找到玻恩–奧本海默哈密頓(Born-Oppenheimer Hamilton)近似的基態、激發態和熱態。
  • 量子態遠程傳送的實驗實現
    當然,完整的􀂅Bell態測量將不僅以一定的機率(25%) 把光子1與2投影到反對稱態∣ψ->12 上,而且也會分別以相同機率把光子1與2投影到(2)式中另外3個關聯態上.後一情況發生時,對應於3個不同的􀂅Bell態測量結果,光子3將被投影到3個不同的狀態中.此時,正如Bennett等人指出的,在收􀂄到Alice通過經典通信渠道發來的她的􀂅Bell態測量結果之後
  • 量子糾纏是由一個單體系統產生而來的,它們具有特定特性的量子態
    量子糾纏是不可能在同一個量子系統中實現的(至少目前在同一個系統中不能實現),不會像電磁場那樣可以通過實驗找到它的佔據位置來確定它的佔據位置。實驗發現所謂的超距作用就是佔據處於絕對靜止狀態的佔據系統在超距狀態下佔據被測量,而量子糾纏通過時間差,可以直接確定一個佔據系統的佔據位置。
  • 量子態是什麼?
    光子的偏振由一個量子態描述。我們可以把它記為|ψ>。它在數學上是一種矢量。我們知道,空間中的矢量,比如位置,由幾個坐標(或者叫分量)確定。任意一個矢量都可以分解為幾個互相正交的基本矢量。它們平行或反平行於坐標軸,長度大小就是坐標的絕對值,方向由坐標的符號代表。
  • 量子態隱形傳輸創新紀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5日報導,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最遠距離——143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實驗向基於衛星的量子通信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量子態隱形傳輸是一種全新的通信方式,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是未來量子通信網絡的核心要素。
  • 一般量子態的絕熱幾何相位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首先,這個新的幾何相位是對一般量子態直接定義的,這不同於Berry相位只對量子本徵態有定義。當應用於本徵態時,這個新相位會回到Berry相位;其次,這個新的幾何相位適用於以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為代表的非線性量子系統,是描述非線性量子系統中絕熱演化不可缺少的物理量。這個工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Phys. Rev.Lett.,94 (2005) 140402.上。
  • 科學上 真能穿越嗎?看完秒懂-穿越,時空旅行,時間旅行,科學,天文...
    當年,在物質波、不確定性這些理論相繼被提出來之後,物理學家在物理研究過程中突然發現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如果一個任意粒子,沒人去觀察它的話,那麼,它的波函數(波運動的方程)的一種叫本徵態的東西,將會變成無窮多。只有在觀測到它的時候,才會瞬間跳躍到其中一個本徵態,這在量子力學裡被稱之為量子退相干,過去也叫「波函數坍塌」。還是聽不懂?
  • 教學研討|1.2.1 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與初中教學內容相比較,本節增加學習了臺體的有關內容,簡單組合體涉及柱體、錐體、臺體以及球體,比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空間與圖形」部分呈現的組合體多。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為下一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幾何直觀能力的,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
  • 人生如天氣,確定與不確定,測不準原理
    在量子力學中,不確定性指測量物理量的不確定性,由於在一定條件下,一些力學量只能處在它的本徵態上,所表現出來的值是分立的,因此在不同的時間測量,就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值,就會出現不確定值,也就是說,當你測量它時,可能得到這個值,可能得到那個值,得到的值是不確定的。只有在這個力學量的本徵態上測量它,才能得到確切的值。
  • 量子態的製備方法(二)
    上一期量子態的製備方法
  • 全息投影離手機上的全息投影不遠了
    全息投影離手機上的全息投影不遠了 隨心 發表於 2020-11-13 09:18:55 今年 7 月 9 日舉行的 2020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馬斯克再度「
  • 量子態的製備方法(四)
    前三期我們分享了Grover和Rudolph提出的製備量子態的方法[1]和Michele Mosca和Phillip Kaye在同期提出的製備量子態的量子線路研究[2]的背景及應用。)。,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展開討論,即給出了c-Sw的量子線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