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都是匠心之作,「非遺客廳」向四方來賓展現上海精品

2020-11-30 騰訊網

進博會新聞中心一側,一間70平方米的「非遺客廳」成為會場一道靚麗的風景。老鳳祥金銀細工製作技藝、周虎臣毛筆製作技藝、魯庵印泥製作技藝、顧繡、嘉定竹刻……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40多個非遺項目匯聚於此,展品涵蓋傳統工藝代表作品、創新融合作品、文創衍生品等,共計80餘件(套)。它們融匯了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精髓,既是時尚生活器物,更是具有傳承意義的民間手工藝。

業內人士表示,文化藝術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借進博會契機,上海城市的形象、中國文化的風採,就在這一件件匠心之作中向世界展開。

據介紹,這已是滬上非遺第三度走進進博會現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布展打破了原先博物館式的陳列,以開放式的空間,取代傳統的玻璃展櫃、展架,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和生活氣息。「非遺客廳」呈現了濃鬱的江南風格,特別邀請了同濟大學設計團隊精心策展。空間結構以「海派家具製作技藝」為元素載體,將展區劃分為盈門、良工、芳馥、匠心、藝趣五個生活空間,並以傳承人互動體驗區「藝趣」為中心、其餘四個空間環抱格局進行空間設計,頂部搭配典雅的手工皮紙掛燈,營造豐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整體風格既融合古典與現代,又注重動靜結合。

「我們甄選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傳統家具,如屏風、桌椅、書案、明式花幾、多寶閣等,進行基礎的空間架構,布置上點面結合、平面和立體相結合。」現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約70平方米的展區內,陳列了80多件(套)展品,涉及40多個非遺項目,但密集的「知識點」沒有影響空間整體布局的錯落有致,絲毫不會給觀眾擁擠逼仄感。比如,將刺繡服飾、雨傘、布鞋、皮鞋等組合設計成「衣帽間」,觀眾可以從中直觀感受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有機融合。

為了更生動地展示非遺文化,主辦方每天邀請一位非遺傳承人到進博會現場「秀」藝——撕紙、中式服裝盤扣製作技藝、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手工拓印、鉤針編織技藝、金山農民畫、海派絨線編結技藝七個國家級、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輪番亮相,與觀眾進行技藝展示與趣味互動。比如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在傳承人描金的過程中邀請觀眾體驗用金粉顏料填描紋飾和書法圖樣,深入感受非遺文化的內在魅力。

trong>

非遺百寶箱(提盒)作品設計靈感來自於傳統文人家具中的提盒,以古典庋具提盒為藍本,採用傳統中式家具製作技藝打造。提盒嚴選血檀大料芯部為材,製成經典的三撞式,底部一層額外裝有一層蓋板,共二鬥一箱,可用於存放各式生活用品,亦可作為食盒擺放果點。盒體髹以古法生漆工藝,在保留了木紋原本光彩的同時,達到了綠色無甲醛的環保效果。

佛手壺這是以佛手為原型創作而成的純銀壺,取自然界形象塑造壺形,逼真而又具有藝術效果。果實形似人手而多指,故有「佛手」之稱,被人賦予了吉祥幸運之意。作品採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細工製作技藝」純手工製作,選材考究、形態優雅、結構巧妙、工藝精湛。

海派藝術屏風屏風採用傳統家具製作技藝製成,繼承了中國古典家具精湛的榫卯接合成形方法,以傳統門、窗上常用的「透光」裝飾手法,將方格以不同角度搭接重疊,既通透美觀又起到隔斷效果。屏風的編製取自於民間的竹編圖形。高朋滿座時可將屏風圍合展開,喜迎四海嘉賓。

「戒定真香」灑金三乳足橋耳爐此爐為宣德爐經典器型,束頸鼓腹,三乳足,整體飽滿溫厚。相傳鑄造此爐為皇室頒賜翰林院、國子監之用,雙橋耳的造型取自文廟前金水河上雙拱橋,寓意學成之後登臺入閣,出將入相,為國棟梁。經氧化做色後通體呈巧克力色,古雅含蓄。遍灑赤金,線條勻稱流暢,造型簡素精緻,沉穩高貴。底款「戒定真香」,內款「單大禹制」。

秋之印象·上海該作品運用犀皮漆髹飾工藝,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突破傳統犀皮漆紅黃黑基本色調,用色大膽,配料創新。作者將真實的梧桐葉用漆封在花瓶表面,用梧桐葉來表現上海濃濃的秋意,傾注了對上海這座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的深厚情感。

鳥不宿此石雕作品以澄石雕刻而成。作者選取珍稀喬木「鳥不宿」枯木為題材,經層次處理和布局結構,以嫻熟細膩、變化多端的雕刻技法,將歷經時光洗禮的樹之勁美呈現給觀者。樹皮的乾枯紋理、樹幹、樹枝、凹凸節疤疏密有致,主次分明,視覺效果幾可亂真。作品樹皮紋理處處不同,走勢自然,置於案幾,油然而生一種時光留痕的印記。

紅喜樣樣琉璃燒制技藝工序繁複,作品以荔枝和喜鵲作為設計意象,取其「喜」和「荔(利)」,表達大吉大利、喜得富貴的吉祥寓意。在設計上,荔枝以1∶1的實物感呈現,顆顆渾圓飽滿,並突出果實紋路肌理;立體化雕琢生動的喜鵲神情,雕工細緻流暢,將琉璃的可塑性及質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祖國吉祥上海絲毯織造於明末清初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工藝,有軟雕塑的藝術特徵。手工絲毯作《祖國吉祥》採用手工打結與編織工藝相結合的技法,融入粗、中、細的編織新工藝,通過手工打出42萬餘個八字結,讓孔雀開屏的畫面更具有表現力,渲染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寓意「祖國吉祥、人民安康」。

作者:童薇菁 吳鈺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非遺及手作藝術主題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造物天地」發布
    上海2017年12月6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12月3日,由中南商業匠心打造的全國首個以非遺及手作藝術為主題的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造物天地」正式對外發布。 造一方城市名片 -- 全國首個非遺傳承及藝術體驗空間 「造物天地」以匠心文化為精神內核,以非遺傳承和創新為品牌目標,以手作體驗為運營載體,在業態定位、運營模式、市場推廣上力求多重突破,是全國首個以非遺及手作藝術為主題的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
  • 佛山非遺登上央視《匠人匠心》欄目
    1月1日晚21:33,佛山木版年畫、佛山剪紙、南海金箔等非遺項目登上中央電視臺十套《探索·發現》之《匠人匠心》欄目,非遺傳承人劉鍾萍、饒寶蓮、吳深龍成為第39期佛山專輯《節味嶺南》的主角,他們通過解讀一件件佛山年俗工藝品,講述非遺匠人匠心的故事。《探索·發現》是央視一個大型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欄目。
  • 匠心品質,精工智造 —— 山東陸達攜精品亮相於寶馬展
    他們,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是偉大的!上海是安全的!高效環保  匠心打造精品九州陸達牌粉料撒布車是山東陸達用時2年研發鑄就的精品,屬目前撒布車行業產品系列化山東陸達工作人員在接待參觀來賓的同時做好防護工作,對展位、會議室進行全方位消毒。
  • 世界最大天文館在滬通過竣工綜合驗收,明年對外開放,多個匠心「打卡地」等你來探索
    上海天文館獨特的建築設計,源自設計師對於軌道運動的形式化抽象,不僅展現了天文學概念,更與軌道周期緊密相連,使整個建築成為一件天文儀器據悉,館內幾處融匯設計匠心之處已成為精心打造的「打卡」地,等市民來探索。
  • 為匠心發聲,一場藝術、自然與熱愛的共鳴
    百餘名珠寶非遺產業領軍人物,5場高質量的峰會演講,4位嘉賓乾貨滿滿、充滿激情的圓桌論壇,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創新、共享與發展。傳承與創新的碰撞、融合;民族與世界的交織、匯聚;新一代創新與老一代匠心的交鋒,讓我們帶您一探究竟吧!
  • 中華橘源有「瑰寶」 探尋「指尖」上的黃巖非遺|上海歆克勒
    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歷史悠久的橘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了一大批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2020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之際,「跟著農遺遊鄉村」——農遺良品展示也同時亮相。
  • 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
    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現場展出逾百件(套)展品,展現廣東非遺傳承人、院校師生、文創企業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踐案例。
  • 全國首個非遺傳承及藝術體驗空間登陸南通 中南造物天地開業
    江海明珠網訊(記者 潘冬冬)12月3日,由中南商業匠心打造的全國首個以非遺及手作藝術為基調的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造物天地」盛大開業,開創了南通乃至全國商業地產的又一全新模式。其以匠心文化為精神內核,以非遺傳承和創新為品牌目標,以手作體驗為運營載體,在業態定位、運營模式、市場推廣上力求多重突破,是全國首個以非遺及手作藝術為主題的情景體驗式社交空間。
  • 匠心鑄造,讓「使命傳承」在高新煥發光彩!
    中華文明亙古千年,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器物之美、 技藝之美、匠心之美, 每一項都積澱著歲月的痕跡, 承載著傳統的底蘊, 更體現了文化的自信。
  • ...與方法》成果發布暨非遺圖譜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
    來自上海市文旅局非遺處、上海市非遺保護協會、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以及上海社會科學院的近50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並作交流發言。
  • 上海藝術家「西行」採風展現海派戲曲魅力
    昨天,「循絲路花雨,弘東方之韻」滬寧陝蒙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藝術家「深入基層、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圓滿結束,上海藝術家離開最後一站內蒙古返滬。  「走出熟悉的舞臺,走入更加廣闊的生活,不僅在大西北收穫了海派戲曲的知音,更拓寬了我們的眼界與創作理念。」臨行前,許多人意猶未盡,拍照發朋友圈。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匠心 探尋紫林坊藝術館的藏品故事
    坐落於南部商務區的紫林坊藝術館,是鄞州在打造「中國博物館文化之鄉」之際,首批建成的民辦博物館之一。 館主是寧波唯一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項目骨木鑲嵌傳承人陳明偉。
  • FRED斐登上海港匯恒隆與上海恒隆廣場精品店盛大揭幕
    FRED斐登上海港匯恒隆精品店(上圖)與上海恒隆廣場精品店(下圖)活動現場,FRED斐登中國區代言人王子文佩戴Force 10系列高級珠寶亮相,與到場嘉賓一同參觀、體驗FRED斐登全新精品店充滿陽光暖意的FRED斐登精品店空間FRED斐登兩家全新精品店分別位於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一層和上海恒隆廣場地下一層,在清新淡雅的珠光粉色與溫暖海藍色基調下,柔和的暖光與明亮的玻璃櫥窗交相輝映
  • LEXUS雷克薩斯「天工開物·預見生活之美」 匠心展杭州站開幕
    詩人、翻譯家、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西川演講 作家許知遠、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成慶其中『匠心精神』帶給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生活的,正是沉下心,扎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這也是我們舉辦匠心展的初衷。」在本篇章中還將欣賞到首飾藝術家滕菲以雷克薩斯旗艦級豪華轎車LS為靈感打造的《光之靈》,這件作品融合了東方與西方審美及工藝,通過鋒利與柔軟的兼融,展現「凝聚時光的藝術」。LEXUS雷克薩斯傾注匠心的凌光切子、藝木、刺子繡也將在此空間展出,為展覽注入更多元的「匠心」元素,預見生活之美。
  • 「非遺技藝,匠心傳承」《新桃花源記》即將開啟國風文化守護之旅
    「非遺技藝,匠心傳承」《新桃花源記》即將開啟國風文化守護之旅 來源:www.18183.com作者:蘭斯級一號艦時間:2020-01-16 分享到:     《新桃花源記》即將開啟「國風文化守護之旅」,旨在讓更多的遊戲玩家了解非遺文化, 遊戲IP與非遺文化相結合,通過遊戲讓玩家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 風從海上來 | 陽光城,在澎湃上海,再造生活想像
    上海是一座開拓進取城市,它以超前的姿態向著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標不斷前進,正如陽光城上海大區上海城市公司,始終秉承著美好初心,匠心築就時代精品,以不斷超越姿態,探索上海城市精神內核,為城市兌現美好生活。
  • 臺達匠心之作 分享製造價值
    於11月1日在上海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期間召開的「臺達高性能運動控制型交流伺服系統ASDA-A3系列新品說明會」上,臺達集團無論是放眼工業4.0,還是著眼於當前的產業轉型升級,在工業網際網路資訊時代背景下,臺達深入了解用戶智能製造轉型需求,在ASDA-A3系列伺服在性能、速度、信息通訊、軟體易用等多方面的創新優化設計都體現了臺達的匠心之作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28日在穗開幕
    展出全國18個傳統工藝工作站73件(套)展品展覽分為活力時尚、活力風物、活力空間、活力傳承、活力未來五大篇章,從精神、民俗、知識、技藝、藝術等不同維度,展現廣東非遺傳承人、院校師生、文創企業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踐案例。石灣陶塑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潘柏林,攜牛年生肖陶塑新作《閒情樂》等亮相,以活力匠心為展覽揭開序章。
  • 上海旅遊節將於9月12日開啟,五個主題九大活動等你來參加
    圍繞「一江一河」的規劃理念,生動展示上海城市魅力,推廣上海城市形象,向國內外展示北外灘世界會客廳最閃亮的一幅畫卷。作為首批「魅力濱江」主題活動線上打卡的體驗者,通過自行車騎遊、浦江遊覽、「拔草」濱江最佳觀景點等方式從水、陸、空,全方面探尋和體驗「一江一河」精品旅遊線路。二是「美好上海花園生活」主題活動。由上海各大郊野公園聯合舉辦。從不同維度打造更多休閒生態旅遊產品。
  • 大國匠心節目組挖掘新時代民營企業中的匠心故事
    創新決定我們能飛多高,而匠心決定我們能走多遠。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特別是「風口」瞬息萬變、講究唯快不破的創業年代,弘揚匠心精神尤顯重要。匠心的真正內涵,不僅是精益求精地做一件事,更體現在專注和堅守,鍥而不捨、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