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熱衷補貼

2020-12-04 一個心理諮詢師

網絡效應和路徑依賴

前文說到了騰訊,規模很大但也不構成市場支配地位,因為我們對市場有了與時俱進的衡量標準。這裡分享一個角度,討論企業做大的理由。

首先解釋個概念,什麼叫網絡效應?一瓶礦泉水你覺得它值1塊,當它銷量100瓶你還是覺得它值1塊,當它銷量100萬瓶,這瓶水的價值好像還是1塊。

當一個產品價值和它的用戶數量無關,那我們說這個產品沒有網絡效應。但反過來如果你擁有世界上唯一一個電話,對你有什麼意義呢?只不過是個高級點的玩具。

那10個人有呢?電話價值可能漲不少。那1000個人有呢?1萬個人有呢?100萬個人呢?這價值就大增了。你對電話的估值,隨著用戶數增大而增大,這個產品就具有網絡效應。

其實生活中,很多東西具有網絡效應。比如語言、貨幣、加油站和汽車、電腦的作業系統。還有個經典的例子是QWERTY鍵盤,據說是低效的,因為最早期線容易纏到一起,解開要費很多時間,就特意設計成這樣,目的是慢點打,防止纏在一起。

為啥這種低效沒有改變呢?因為路徑依賴,就是由於人們聚在一個平臺上選同樣商品,會帶來越來越大的好處。所以一旦做出選擇就會頑固地維持下來,哪怕時過境遷,有了更好的,也不會選,因為切換成本太高了。

經濟學家做過一個抽象、簡單的模型,來刻畫路徑依賴的問題。假設市場上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方案A和方案B,隨用戶增加其價值變化過程。

如圖,二者都有網絡效應,價值隨用戶數增加而提高。不同的是A起點高,但增長比較慢;B起點低,但漲得快。

假設市場上有100個用戶,如果能預知未來,當然知道B比A好,因為35>20。但問題是如果你是第一個進入的呢?那你會選A,因為11>4。

假如你是第50位用戶,你會選擇A還是B?這時估計還會選A,因為B還沒有積累到50個人。所以當每個人都出於自己利益考慮,逐漸進入市場時,他們會做具有路徑依賴的選擇。

客觀上、從第三方角度冷靜看待,B比A更優。這就是一種每個人都自私,每個人都考慮自己的利益,最後使群體利益沒辦法達到最優的現象。

這好像跟亞當斯密的名言相悖,他說每個人都自私,追求自己的利益,這時就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能夠極大地推動公共的利益。寫這篇文章的經濟學家說,市場失敗,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如果政府官員能夠高瞻遠矚,知道哪種方案更好,就要對市場做出引導,通過行政幹預的方式,讓人們選擇方案B。

問題:這兩個方案中網絡效應和路徑依賴的例子,有沒有漏洞,跟現實符合嗎?現實生活中真的會發生這個模型所推測的結果嗎?

首先方案實際上是有主人的,案例中沒有。其次人是有遠見的,會為了未來的利潤而補貼用戶,比如美團、摩拜、滴滴。

還有是不能動不動就請政府「助推」,政府決策是有成本的,而且巨大,不容易糾錯。這就讓我想到了楊乃武小白菜案,數一數案中多少官員落馬,就知道清朝的糾錯成本有多高。

當然討論市場失敗是有意義的,但市場失敗並不意味著政府成功,真正有意義的比較,是市場失敗和政府失敗,兩害相權取其輕。

市場是有效的

其實上文的方案,有個重要的缺陷,就是它假定了兩個方案都是沒有主人的。假如你是方案B的主人,有個好方案、好產品,自信將來一定會帶來比A更大的收益,你會怎麼做?

你會因為初始價值比較低,人們不願意選擇而坐視不理、束手無策麼?會讓未來可預期的利潤跟你擦肩而過嗎?不會的,只要你是這個方案、產品的主人,你有遠見。

前文提到利息時,說人是有遠見的,能看到預期未來的利潤,就不會束手無策、無所作為。如果早期用戶覺得利益不夠大,就可以給他們一點利益。

給你打個折好不好?如果折扣不夠大,免費贈送好不好?免費贈送也不為所動,那給你加點補貼好不好?這樣值得嗎?值得,因為你能預見未來的利潤,攢夠早期用戶,價值逐漸凸顯,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後面就能自己照顧自己。

前文說到市場失敗現象,只有在特定情況下發生,就是方案是沒有主人的,沒有私有產權,人們沒有積極性從中獲利,而且人沒有遠見,人是鼠目寸光的。但只要引入所有權、對未來獲利的積極性、遠見,大家對未來的關心,這種不良的路徑依賴就可以避免。

有個經典的例子,就是網際網路約車,無論司機還是乘客,都願意聚集在一個平臺,聚集越多,平臺價值就越高。沒有人喜歡自己手機裡裝20個打車軟體,沒有司機願意在20個軟體間切換。

而網際網路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最後剩下一家,最多兩三家提供商。哪一家平臺呢?開發一個軟體成本不太高,這時怎麼能讓司機和用戶儘早聚在一個平臺呢?

那些願意出大價錢的人,最有希望把這些軟體做到極致的公司,站出來花大價錢補貼用戶,聚集大家到這個平臺,開發成長再把投入收回來。

當滴滴快滴聯手補貼,勝負逐漸明朗時,又減緩了補貼,這是在促進競爭,避免人們陷入低效的路徑依賴的做法。儘早召集人們來一個可信的、有希望、有前途的平臺的做法。

用戶是理性的,廠家也是,很多IT公司在產品沒上市時,就宣布自己的新產品,為什麼?這是向市場發出集結令,告訴大家我要來了,你們等等,向我靠攏。

那上文講到的QWERTY怎麼回事?有兩位經濟學家對此也很好奇,就去研究了關於這個鍵盤是不是低效的問題。當時打字機流行,進入家庭時,廠商也是有遠見的。

他們當時舉辦了大量的打字比賽,目的就是把打字員的熟練程度過濾掉,選出最優的鍵盤布局。QWERTY一直名列前茅,是一個有效的鍵盤,其中只有一兩次其他獲勝。

在鍵盤設置上,用戶輕易就能選擇這個一兩次獲勝的『德沃夏克』鍵盤,但事實上沒人選,因為它不見得比QWERTY鍵盤好多少。

問題:產業的標準應該有大企業牽頭制定,還是應該由政府牽頭制定?

在推廣執行標準時,政府的號召力和執行力要比企業強很多。但在這個問題上,只有那些身處管理、生產和營銷第一線的企業,他們對不同標準間的迭代所產生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有最切身的體會,做出最恰如其分的選擇。

在更新作業系統時,經常會遇到老版新版不兼容的問題,可能新版就不被接受;而一直用老版,固步自封,影響發展。二者權衡微妙,有些決定甚至痛苦。這種決策由那些直接承擔後果的企業來做比較妥當。

謝謝欣賞,個人能力有限,歡迎留言評論。觀點來自《薛兆豐的經濟學課》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企業為何熱衷支付牌照
    1月6日,天眼查App顯示,嗶哩嗶哩關聯公司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近日完成了對「bilibilipay.com」和「bilibilipay.cn」等域名的備案。近兩年,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不斷加碼布局金融支付領域。除了已經佔領市場的微信支付、支付寶、京東支付、美團支付外,攜程、快手、字節跳動、拼多多此也都直接或間接拿到了支付牌照。公開資料顯示,B站從去年11月份開始,在其官網以及多家招聘網站上開始招募支付業務相關的崗位,其中對於支付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描述中,明確提出「PM需負責錢包設計及支付相關產品整體規劃」。
  • 鹽業公司為何熱衷推廣營養鹽
    鹽業公司為何熱衷推廣營養鹽 本報記者 田國壘     鹽業公司用普通碘鹽強制搭售營養鹽的做法,襄樊並非首例。    據媒體報導,湖北丹江口、宜昌,廣東廣州,山東泰安,河南鶴壁等地都出現過類似事件。
  • 網際網路+賣菜已成為風口,巨頭們大肆補貼或在將來形成壟斷
    原來很不起眼的賣菜生意,如今卻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手中的香饃饃。他們不惜重金補貼來開拓社區生活網購生意,一時間賣菜這個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然而這只是個過程,將來可能形成壟斷。如今,面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價格補貼活動,他們的生意逐漸變得冷冷清清。而且,他們還絲毫沒有還手之力。隨著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的補貼競爭,很多網購部分生鮮甚至低於成本價在銷售。這對小商販來說,根本無力抗衡,只能任由生意逐漸變少。有能力轉型的可能就趕緊轉型了,沒有能力的或許撐個幾個月就撐不下去了。這兩天,為了求證此事,我還跑去市場買菜。
  • 「百億補貼」啥來頭、怎麼補貼,是真金白銀嗎?
    ——主打消費者熱衷的「尖貨」,多家平臺投入超過百億元;市場價基礎上,部分5G手機可補到500元一臺  一箱獼猴桃補貼12.9元,售價27.8元;一款美妝產品補貼120元,售價549元;一臺洗衣機補貼330元,售價1969元……隨機點開一家電商平臺「百億補貼」的頁面,從生鮮百貨、大牌美妝到數碼家電、服飾箱包,甚至車品、家裝、旅遊等各類產品幾乎無所不包。
  • 紅杉資本怎樣選擇網際網路醫療公司進行投資
    一、其他領域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的特點 首先謝謝動脈網邀請我們來聊一聊移動醫療這個事。我叫陳鵬輝,在紅杉資本負責醫療投資。 過去兩年不能說紅杉很猛,應該說網際網路醫療這股風非常猛,過去一年中有一百家網際網路醫療的公司獲得了融資。
  • 河南上市公司熱衷設立併購基金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陳玉堯    2018年以來,多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發起設立併購基金。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9日,今年已有4家河南上市公司新設立或擬設立或完成設立併購基金,總規模達40多億元。併購基金有什麼優勢?為何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熱衷於設立併購基金?
  • 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網際網路公司們的囚徒困境
    同時我們觀察到去年下半年開始表現越來越明顯的消費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囚徒困境,同行業公司 A 的市場投放表現除了自身的獲客需求外越來越多的取決於競爭對手的策略,表現在下半年很多公司的銷售費用或者用戶補貼遠超市場預期。
  • 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加班這麼狠?
    天下網際網路一般累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絕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一定很累。不論你身處巨頭、創業小公司還是服務於網際網路公司的供應商,做技術、產品還是運營,身份是正式員工、外包還是實習生。如果不是,你該慶幸自己的工作還不夠飽和。下面我們來舉幾個例子。為了趕上去往北京東北角亦莊的公司班車,實習生王可每天早上6點40分起床。
  • 福田汽車:公司獲得政府補貼共計2036萬元
    每經AI快訊,福田汽車(SH 600166,收盤價:2.42元)9月2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9月23日至2020年9月27日,公司共收到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補助資金、穩崗補貼共2筆政府補助,共計約2036萬元。
  • 為什麼像蘋果、谷歌這些網際網路公司,都把伺服器架設在國內呢?
    現在隨著國外那些谷歌、蘋果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電子產品,在國內的用戶越來越多,現在以蘋果為首的海外網際網路巨頭們都紛紛開始把自己的伺服器遷往了中國,要知道這些巨頭們紛紛的把伺服器遷到國內,這其中的好處可是很多的。
  • 有一種補貼叫拼多多,還有一種補貼叫水滴籌
    最近幾年,網際網路公司為了獲客,大部分採用補貼方式。前有外賣、打車行業的補貼大戰,紅包、優惠券、免費券等補貼方式讓用戶大喊「不要停」,後有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讓白領們從初期的「嫌棄」到「真香」。但有些補貼讓用戶喜笑顏開,有些補貼用戶拿到了好處還不知情。
  • 中酒公司創新網際網路+酒交易的新商業模式
    中酒(上海)酒類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網際網路創新零售企業,專業從事國內外名酒交易的平臺服務型公司。
  • 為什麼有人掉進網際網路創業的坑裡,可能因為ta不懂這些
    但補貼賣家是不對的,類似滴滴,它不能補貼司機,補貼乘客才有道理,因為創業者需要改變的是乘客的習慣,而司機是在售賣自己的時間和服務,你給他生意做,他就會有錢。B2C模式需要分析補貼哪一端是合理的。阿里巴巴從來沒給賣家、供應商免費過,因為他們是做生意的,如果他們能在平臺上做成生意就應該對他們收費。
  • 深度解讀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系統的構建及發展
    研華公司官方公布在IIoT領域的投資項目(物女心經整理繪製) 去年6月,PTC公司和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宣布達成了戰略夥伴關係,羅克韋爾自動化對PTC進行了1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來討論: 為什麼企業熱衷於構建生態? IIoT生態如何規劃和布局? 構建IIoT生態系統急需解決什麼問題? 01 為什麼企業熱衷於構建生態?
  • 為什麼現在的國家對登月不熱衷了?原因其實很現實
    為什麼現在的國家對登月不那麼感冒了呢?幾十年過去了,儘管人類科學沒有什麼進步,但技術絕對有了很大的進步,因此,現在國家的科技比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蘇兩國強多了,所以相對來說,現在登月比那時候登月簡單且便宜得多。
  • 英報:印度IT精英熱衷用西方公司名字紋身
    在西方名企工作的印度IT精英熱衷將公司名字紋在身上(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16日報導,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羅爾(Bangalore)的IT精英們以進入西方知名企業工作為榮,他們熱衷於將所在公司的名字或品牌標誌紋在身上,以表達自豪感。
  • 萬字長文反思網際網路「線下戰爭」紅海,以及突圍公式
    一味砸錢補貼的時代已經過去,要想死的快,只要砸錢快,新的時代首要的問題是精打細算活下去。一、颶風停止了?最近5年是移動網際網路狂飆突進的5年。找不到「划算」方案的領域,就是移動網際網路在技術和商業上的「能力盡頭和極限」,就不是一般創業公司可以玩得轉的,甚至成熟公司也要勞民傷財,這個時候你得明白要收手了,移動網際網路這股大浪已經打到了邊界。如何識別「划算的」有商業潛力的需求?兩個字,效率。四、效率的本質?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說,唯一不變的是用戶要以更低的價格、更快的速度、拿到更安全的食品和產品。
  • 歐洲為何沒有牛X的網際網路公司?
    要聞 歐洲為何沒有牛X的網際網路公司? 2019年10月6日 16:36:14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挖數」。截至2018年底,全球市值最大的21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裡邊,美國有12家,中國有9家,沒有一家歐洲公司。
  • 行業調研:中國TOP10網際網路公司業務布局分析
    編輯導語:了解網際網路行業的業務布局,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目前的行業現狀,感知行業的發展趨勢,判斷不同公司的興衰,從而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得到一些基本判斷。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對中國TOP10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布局進行了分析。
  • 網際網路品牌誤解:社群= 私域流量
    為什麼臺灣比較早面臨?私域流量,不等於社群?社群(Community)的定義?別誤用了社區思維來建立社群。在國內網際網路發展史上,有很多噱頭大於實際的策略,這些妖魔鬼怪在我們心中佔據了一定的認知和歷史意義,例如各種補貼和紅包拉新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