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確構建納米催化材料用於揭示Suzuki交叉偶聯反應機理
Pd催化劑在鈴木反應中廣泛應用,但是對於該催化反應的反應機理仍存在較大爭議。一些研究認為該反應是在Pd納米顆粒或納米簇的表面進行,屬於多相反應。也有研究認為從固態Pd催化劑中溶出的可溶性Pd才是該反應的活性組分,屬於均相反應。另外,在均相反應機理中,可溶性Pd物種如何溶出並促進交叉偶聯反應是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
構建納米陣列支撐納米片複合電極材料用於催化新型陽極增值反應
該類反應的熱力學能壘通常較低,且相比於氧氣製備具有更高的價值,例如在富含尿素的汙水淨化及生物質分子的增值利用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鎳基電催化劑由於其獨特的Ni2+/Ni3+催化機理在該方向被報導較多。然而為了與實際應用中的大規模電解水析氫耦合,進一步提高其電催化劑活性迫在眉睫;在保證其催化活性與性能穩定性的同時,實現高附加值產物的高選擇性製備也是需關注的要點。
-
納米科學:實驗證實,外圍結構缺陷是催化劑功能的關鍵!
納米科學:實驗證實,外圍結構缺陷是催化劑功能的關鍵!這樣的實驗應該有助於研究人員定製催化劑的結構特性,使其更有效地促進化學反應。這項研究發表在1月11日的「自然」雜誌上,是記錄納米粒子的原子結構如何影響它們作為化學反應催化劑的功能的重要一步。
-
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製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研究獲進展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課題組在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的製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電催化CO2還原反應的研究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催化劑可以兼具均相催化劑和多相催化劑的優勢,並可實現活性位點的精準控制,從而實現ECR反應活性和選擇性的調控(圖1)。該綜述論文首先介紹了CO2電還原的相關測試裝置和評價指標,以及有機、無機及其複合納米材料在ECR中的反應路徑等(圖2)。
-
AM:納米材料相工程——晶相@無定形核殼結構的二維鈀基納米片用於高效催化乙醇氧化
納米材料相工程(Phase Engineering of Nanomaterials, PEN),即對納米材料的相調控,是實現材料物理化學性質和功能調控的一種重要手段
-
納米催化劑可高選擇性將CO2轉化為CO
科技日報訊 (王建偉 記者馮國梧)天津工業大學尹振博士利用鈀銅雙金屬納米電化學催化劑高選擇性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該項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納米能源》上。二氧化碳的電催化轉化,即通過輸入電能並且在催化作用下將其還原生成化學品和燃料。
-
菠菜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片作為高性能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
成果簡介 生物質衍生的多孔碳材料是用於氧還原反應(ORR)的有效電催化劑,在低溫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中,開發了一種以菠菜為碳,鐵和氮源製備多孔碳納米片的合成方法,並研究了其ORR催化性能。這些碳片表現出非常高的ORR活性,在0.1 M KOH中的半波電勢為+0.88 V,比市售Pt / C催化劑高20 mV。
-
材料原子表面結構可提高電化學催化劑的穩定性
在未來實現碳中和的道路上,氫能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無論是電解水製取氫、還是燃料電池,這些過程都需要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它們才能真正發揮作用。目前使用的催化劑都是貴金屬,如氧化銥或鉑金顆粒,使用後無法進行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費。現在也有一些其他的催化劑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比如氧化鋅,但他們的效率比較低。
-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鰭狀沸石催化劑,打破納米孔材料分子交通堵塞
2020年非金屬礦領域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申報開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能源工業等領域使用的成千上萬的化學過程依賴於高速催化反應,但是分子經常受到「交通堵塞」的阻礙減慢了速度。 近日,美國休斯頓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多孔催化劑,它使用獨特的鰭片,通過允許分子跳過限制反應的「擁堵」,從而加速化學反應。
-
ACS Omega:菠菜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片作為高性能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
> 1 成果簡介 生物質衍生的多孔碳材料是用於氧還原反應(ORR)的有效電催化劑,在低溫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新型納米氮化碳光催化劑
氮化碳是一種基於碳和氮的納米材料,能夠吸收可見光,並利用光子中存在的能量來催化工業上的化學反應。氮化碳是一種光催化劑,使用可廣泛獲得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前驅體很容易大規模生產。這種異質材料穩定、堅固,並可輕易回收利用。更重要的是,氮化碳可以用來替代昂貴且有潛在毒性的金屬基催化劑。
-
清潔燃料來源的關鍵一步:新型納米材料有助於從液態中獲得氫
該研究發現,該催化劑可以清潔有效地加速從液態化學載體中除去氫原子的反應。這種材料堅固耐用,是由富含地球的金屬製成的,而不是由貴金屬製成的現有選擇,它將有助於使氫成為廣泛應用中的可行能源。如圖所示帶有缺陷的2D氮化硼襯底,該缺陷包含微小的鎳團簇。催化劑有助於從液體化學載體中除去氫的化學反應,使其可用作燃料。
-
金屬有機框架電催化劑的結構改造策略
氧進化反應(OER)是一個導致分子氧生成的化學過程。該反應對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具有關鍵性意義,包括水電解器、再生燃料電池和可充電金屬-空氣電池。迄今為止,這種反應在許多材料中發生的程度是有限的,這限制了某些類型的能源技術的轉換效率。
-
原位製備納米片陣列雙功能電催化劑用於共電解制氫與甲酸
甲醇氧化最常用的催化劑是pt基貴金屬催化劑,且氧化產物往往是CO2,不僅產生溫室效應還需要再與H2分離。而甲酸作為甲醇氧化的中間產物,工業應用十分廣泛,價格也高於甲醇。因此需要發展非貴金屬催化劑,即可選擇性的氧化甲醇生成增值化學品替代CO2又提高陰極產H2效率。
-
Nano Energy:一種光響應的雙功能電催化劑用於氧還原和進化反應
另一方面,可充電的鋅空氣電池是具有高功率密度的先進能量儲存設備,它也是安全且成本低廉的。因此,將光化學和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化學能量儲存結合到一個單獨的可充電的鋅空氣電池中是非常可取的。為開發一種可充電的可充電的鋅空氣電池, 需要有效的正極: (i) 在放電和充電過程中,一種雙功能電催化劑,分別用於氧還原反應(ORR)和氧析出反應(OER); (ii) 一種具有p-n異質結的高效吸光劑用於高效電壓。
-
【綜述】碳納米材料的結構應用多樣性
利用在1000℃下的H2催化下合成的三種不同結構的碳材料(碳球、竹狀碳納米管、直碳納米管),可通過大氣壓力化學氣相沉積(APCVD)來改變其流量。 形成方法: 雷射蒸發石墨法:該方法是在使用金屬催化劑的情況下,用脈衝雷射轟擊石墨表面,在石墨表面[2]上製備納米級碳材料。
-
新型納米材料可在陽光下分解水以獲得氫氣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由金屬氧化物納米片和吸光分子構建的混合材料,用於在陽光下分解水分子以獲得氫氣(H2)。由於H2可以作為無碳燃料使用,該研究為清潔能源的生成提供了相關的啟示。隨著化石燃料的枯竭及其燃燒帶來的環境問題,開發清潔能源發電技術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
-
納米催化劑可耐受燃料電池中的一氧化碳,將不純氫轉化為電能
現在,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於2013年9月18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研究中)創造了一種滿足所有這些要求的高性能納米催化劑。新穎的核殼結構(塗有鉑的釕)可抵抗一氧化碳的損害,因為它推動了電動汽車燃料電池和類似技術的核心能量反應。
-
新型納米材料有哪些
一個科學家小組最新研製一種新型材料,它比紙張薄一千倍,卻足夠堅韌,即使被彎曲也不會出現結構改變。這種微型薄片材料是由氧化鋁製成,能夠手動操控,儘管它是納米等級材料。 這種超薄材料可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甚至促進昆蟲飛行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科學家進行了多年研究,最終設計出這種最薄、最輕的材料。該材料的設計者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