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錯誤的用戶體驗

2021-01-08 騰訊網

原本文章標題叫錯誤的用戶體驗,但一說用戶體驗,很多人以為我又要扯用戶體驗的五個層級,從戰略層到感知層,逐層分解再好好說道一番。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在職場這麼多年很少看到誰會搬出這個層級來做用戶體驗,一方面除了這個理論框架沒有太大指導意義,毫無執行落地的方法以外;另一方面我們作為一線的負責人員,鮮少有能力決定產品對應的資源層、能力層,更不用說是戰略層的東西。

理論的東西雖然好,但缺少對實戰的指導只能躺在教科書上,最後變成凸顯自身專業性的談資以及匯報材料上和領導扯皮的籌碼。每次看文章,道理全都懂了,但是做起來還是懵逼。

01一個奇怪的產品是怎麼誕生的

場景1:

領導給了一個方向,我們要做一款啥啥啥產品,時間很趕,我們要在一個月內做出來。坐在辦公室調研,需求全部來自領導,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腦補一番。

規劃未動,原型先行,時間太趕怎麼做方案呢?

那只能是找幾個競品來抄一抄。抄的過程中又不甘心,於是加了些自以為是的交互。交差以後領導又提了一些自以為是的交互,只要以用戶的名義提的建議就做,反正又沒有真實的用戶,只能領導說了算,於是這個奇奇怪怪的產品/方案就做出來了。

場景2:

在評審產品方案的時候,我經常會聽到不同的人說:

「萬一用戶想這樣操作,我們也需要支持。」

「還是有這種情況的,比如我用XXX的時候就喜歡做XXX。」

「XXX產品支持XXX功能,所以肯定是有需求的,我們也做。」

我們在被他人意見左右的時候,經常會想著每個用戶的需求都不一樣,使用習慣也不一樣,所以把所有的情況都考慮進去,這樣的設計才顯得完善。開發提了幾個可能,產品提了幾個可能,領導再提幾個可能,於是這個奇奇怪怪的產品/方案就做出來了。

02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不知道做產品的同學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做一個功能的評判標準變成了:

1.競品有沒有;

2.用戶好像有這樣的需要;

3.做了反正也沒啥壞處,不做白不做

有的時候領導或同事稍微強勢一點,我們就屈服了。本來是說服領導需要做什麼功能,現在變成了說服領導不要做什麼功能,畢竟領導套一個「別的產品也有,他們為啥就做了」的大帽子,我們就慫了,是啊做了好像也啥壞處,幹嘛跟領導較真呢。

遇到這種情況,我思考問題的第一原則是:如無必要,無增實體。決定要不要做某個功能思考的起點是為什麼要做這個功能,如果不做對用戶會有什麼影響,如果做的話需要有足夠的理由。而不是做了這個功能又會怎麼樣。

任何複雜的事物都有其固有的簡單性,多是少的累加,複雜也是簡單的組合拼接,提醒我們抓住事物的本質,不要人為將事情複雜化,這樣才更有助於我們有效且高效的解決問題。

在這個思考的基礎上,我總結了三點可執行的建議給大家:

1.在頁面上,只展示最重要的信息,其他的都不展示。不展示不意味著不能提供給用戶更多的信息,可以通過收納的方式放在箱子裡,用戶有需要的時候再去打開箱子。

2.適當減少點擊的次數,減少彈窗,減少無意義的交互。可以在一個頁面做完的事情儘量不要打斷用戶的操作,除非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狀態,否則不要輕易使用彈窗。

3.減少給與的選項。用戶需要有自由度,但做過多的決定也是一種壓力,總體來說,用戶希望在瀏覽網頁的時候思考的少一點。我們在展示內容的時候要努力減少用戶的思考負擔,降低對產品的認知壓力。

03創新到底新在哪裡

網際網路人對創新總是有過分的執念。誠然,創新是網際網路第一生產力,但很多人都在執著沒有意義的創新,執著在一個交互、一個表單,一個界面風格甚至是菜單欄樣式的創新。

接觸過專利的讀者可能都知道,我國的專利分為三種類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外觀設計專利,價值也是從高到低排序。多數產品經理,在沒有能力去創新模式以及底層邏輯時,總是在花費大力氣搞花裡胡哨的產品外觀創新,最後再扣一個「改善用戶體驗」的帽子。

我所理解的創新是基於場景的創新,是問題沒有被很好滿足,所以需要新的方案。

在這方面,騰訊文檔的對創新的詮釋我認為還是蠻典型的。在企業裡,多數情況下HR收集員工數據的方式都是新建一個EXCEL表格,填好表頭以後就丟到郵件或工作群裡。員工填好以後,再一份份文件打開,把內容拷貝出來,並且統計誰交了誰沒交,逐個催促。

這個問題有人嘗試用問卷的方式解決,設置問卷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做表格的工作量,但是每個人提交個人信息以後還是需要做整合。有沒有更快捷,更方便的方案呢?

騰訊文檔給出的解決是:多人在線同時編輯同一份文檔。

上述場景中最繁瑣的步驟在於HR收集好每個人的表格後需要一份份打開,把內容拷貝出來。騰訊文檔直接切入到這個痛點,把所有繁瑣的體力勞動都交給產品去解決,這才是創新真正有意義的地方。

為什麼在工作中總覺得創新這麼難?

除了常規的因素以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經常在基於別人/業界的解決方案做創新。

用戶說我要做客戶分群,然後我們就做一個標籤分群的產品滿足用戶的需要,做的過程中再去想這個標籤分群功能怎麼創新,怎麼做得跟別人不一樣。整個產品邏輯不是從需求、從場景開始的,而是基於以往對類似場景的認知快速拿出解決方案,談何創新?

先搞清楚用戶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然後再找出在他以往或者他自發形成的解決方案,有什麼可以被改進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才能找到有價值的創新。

04簡單與複雜

雖然很多人都不懂用戶體驗,但多少聽過一些案例,如果讓他們提點意見,張口就是蘋果手機和無印良品。在他們眼裡這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叫極簡設計,也就是把東西做得好看點,簡單點。

但是我們做網際網路產品(特別是B端的產品)不一樣,很多時候若不是對流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很難把繁瑣的流程變得簡單。一味地追求簡單,反而背離了產品設計的初衷。

所謂的簡單與複雜,並不在於設計的規模,而在於設計的功能性與目的性。也就是說,真正的好設計不是一味地做減法,把頁面和流程都變得簡單,而是馴化複雜,建立複雜的秩序,讓複雜的事情變得容易理解。

諾曼的設計心理學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有些人辦公桌上亂糟糟一片,各種文件擺放錯亂,讓人看著就感覺很「複雜」。但是辦公桌的主人並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可以很容易在這裡面找到他想要的文件,他知道這個複雜桌面上隱藏的秩序。習慣了這種秩序以後,他反而害怕有人給他收拾的井井有條,還要刻意去記憶什麼東西放在哪了,找起來反而不方便。

所以簡單和複雜不是相對立的,複雜的東西只要建立秩序也能變得簡單。我們做用戶體驗時,面對的敵人不是複雜,而是沒有秩序。當用戶拿到一個產品而不知道怎樣下手,才是最令人討厭的體驗。

在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中,我們所認為的複雜,主要是由於兩個方面的原因引起:

1.某個事情需要通過較多的控制去避免失誤,導致產品流程拖拉

例如一個讓用戶選擇投資組合的表單,需要用戶填寫的信息非常多,以確保我們對這個人有足夠的了解,為用戶推薦的投資組合是最適合他的,減少錯誤選擇。雖然這個表單看起來會顯得很複雜,但是在金融這種嚴肅選擇的領域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2.我們期望解決的問題太多,帶來頁面的信息過載

例如一個招商加盟的廣告頁面,我們希望讓用戶看到廣告之後會打電話聯繫我們,於是放上了招商熱線;同時我們希望能解決招聘問題,於是放上了招聘崗位要求;最後我們還希望讓用戶能夠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於是印上了二維碼;所以頁面信息過多,看起來複雜,這種複雜顯得十分沒有必要。

總的來說,生活中很多事情確實沒必要做得那麼複雜,但還有很多事情確實就是這麼複雜,這時候不要想著粗暴地簡化它,而是學會管理複雜,在複雜中構建秩序,這才是正確產品設計思路。

////////////END////////////

相關焦點

  • 用戶驅動:用戶體驗中的「動機理論」
    當然要達到這種」未卜先知「的境界,我們要做到對用戶足夠了解,知道如何驅動用戶使用你的產品。接下來我們將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闡述動機對設計的影響。什麼是動機?動機是一個心理學術語,這個概念解釋了人類在特定環境下做出特定行為的原因。 簡單來說,動機是人類行為的內在動力。動機的產生和生理、心理、社會關係以及認知水平都有著極大的聯繫。
  • 神策數據劉偉:產品用戶體驗數據化評估
    本文根據神策數據高級分析師劉偉《產品用戶體驗數據化評估》直播整理,本文主要內容如下:網際網路產品用戶體驗的定義用戶體驗數據化評估產品性能分析>一、網際網路產品用戶體驗的定義每一個人針對不同顏色、不同頁面、不同結構的網際網路產品,都會有一些不同的主觀感受,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用戶體驗。
  •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用戶體驗設計
    視覺設計師對用戶體驗設計有著一種觀點,互動設計會有另外的觀點,而程式設計師也會有不同的觀點。理解甚至體驗別人正在體驗的大象的那一部分將會有一定的幫助。I’m a psychologist by training and education.
  • 亞馬遜承諾為收到錯誤商品的用戶替換成PS5
    上個月,我們曾報導過一些亞馬遜用戶反饋他們訂購的PS5被其他東西替代送到他們手上。儘管亞馬遜已經為他們提供了退款服務,但是對於那些從別的渠道也無法購買到PS5的用戶來說,這是一次糟心的經歷。幸運的是,亞馬遜似乎有把握為那些收到錯誤產品的客戶提供換貨服務。據IGN的報導,亞馬遜已經向這些用戶發送的一封電子郵件,告知他們亞馬遜已經得到了新的PS5主機,並可以在14天內發送。考慮到現在獲得PS5的困難程度,這個消息確實令人驚訝。PS5目前各種渠道都搶售一空,要等到明年的某個時候才有可能補貨。
  • 從用戶體驗五要素,分析智能合同審查產品
    用戶體驗五要素是產品人必備的知識技能,正確使用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一款產品和從0到1的過程。本文從用戶體驗五要素:表現層面、框架層、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對智能合同審查產品進行了分析,與打擊分享。
  • 如何降低白噪聲對網站用戶體驗的影響?
    在注重用戶體驗的今天,如何將廣告恰如其分地安放在網站中,同時也不會影響用戶在網站上的體驗呢? Dustin Cartwright在Webdesigner Depot發表了一篇文章《How white noise affects UX》,對該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下面為該文的編譯內容。廣告、贊助、產品置入等是商業站點的重要收入之一。
  • 微交互:不被用戶察覺的小細節提升用戶體驗?(下)
    但在這裡主要是說產品本身有關微交互的反饋機制,微交互中反饋的目的,是幫助用戶理解微交互的規則,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沒有反饋,用戶永遠也理解不了規則。所以,可以不用通過反饋告訴用戶微交互的實際規則,只是讓用戶感受到微交互在正常運轉就夠了。
  • 淺談用戶體驗的 4 個維度
    本文深入分析了用戶體驗的四個維度在不同產品中的體驗以及背後的原理。通常而言,用戶體驗越多,產品能量越大;不過也要考慮例外的存在,依據產品特性而言。上篇文章,提到了用戶體驗的 4 個維度。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一下這個話題。
  • 結合實際案例,一篇看懂用戶體驗五個層次
    看過了很多描述用戶體驗五個層次的文章,但感覺很多都淺嘗而止,今天我特地結合了十來個案例對用戶體驗進行了一次相對全面的闡述一、概要用戶體驗設計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即創造「每件事都按照正確的方式在工作」的用戶體驗,讓用戶賓至如歸,就像《Don’t make me think》裡提到的「這會讓用戶覺得自己更聰明,更能把握全局,這會讓他們成為老用戶」。
  • 對啊網設計學院:用戶體驗——設計的一致性
    為什麼設計一致性很重要簡而言之,一致的用戶體驗設計方法帶來以下好處:○ 對於新用戶,界面變得更容易學習○ 用戶更少的困惑使得更少的錯誤發生○ 這樣可以減輕認知負擔,節省用戶的時間和精力○ 一致性支持網站或應用程式的強大品牌形象因此,一致性連接不同 UI元素進入可預測和清晰互動的系統。
  • ...記憶流水線;重啟用戶記憶的大門,創造利於用戶體驗的記憶鍊金術!
    ,創造利於用戶體驗的記憶鍊金術!,創造利於用戶體驗的記憶鍊金術!三、如何利用記憶心理學原理提高用戶體驗?顯然,在用戶體驗設計領域,所有的界面設計都需要對記憶的工作原理加以研究和考慮,了解記憶的工作原理,設計師可以創造出以人為本的界面,迎合用戶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節約他們的精力,提升可用性;重複和建立關聯,是獲取長期記憶的有效方法,用戶體驗設計師在創建網站或移動應用的交互流程時,應該考慮這個因素,當然,他們的目標是讓用戶形成應用的長期記憶,使得用戶能夠輕鬆地反覆使用應用界面,
  • 公眾號用戶體驗的三大因子:瀏覽體驗、情感體驗、信任體驗
    換句話說,成功的微信公眾號一定是在瀏覽體驗、情感體驗及信任體驗上做到了超出用戶基本的期望,甚至達到了令人興奮及驚喜的期望,才會讓其喜歡、愛上、甚至完全信任的境界。圖二:公眾號的用戶體驗要素–三大關鍵因子1、把握用戶的閱讀心理—瀏覽體驗對一個公眾號來說,吸引眼球是訂閱號要做的第一步。
  • 馬斯克的SpaceX Starlink用戶拆箱體驗
    馬斯克的SpaceX Starlink 用戶拆箱體驗:下載速度120Mbps、上傳速度12Mbps,延遲37ms近日,一些SpaceX Starlink Beta用戶已經開始在社交網站、技術論壇等公開平臺上分享他們使用 SpaceX Starlink 的體驗,以便確認衛星服務可以在偏遠地區提供快速的寬帶速度和低延遲。
  • 用戶體驗設計思維:5個步驟,打造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作品集
    用戶體驗設計師的作品集就是在展示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優勢、設計過程和設計風格。本文中提到的「設計師」泛指那些參與用戶體驗某一環節(或模塊)或多個環節(或模塊)設計人,這些環節(或模塊)包括發生在臺式設備、觸屏設備或其他設備上的交互流程,獨立界面元素,視覺外觀,或者全旅程。一、招聘經理想知道什麼?
  • 網頁用戶體驗:藍色藥丸 VS 紅色藥丸
    有的企業仍然希望讀者能一眼看到所有東西,就像在你面前說全都在這裡,我們稱之為主頁體驗當中的「藍色藥丸」。還有一種主頁體驗被稱為「紅色藥丸」,例如 Facebook 的無限捲軸,就像一粒神奇的藥丸,可以讓你無限投入其中。那麼什麼才是對企業和用戶最有效的?什麼情況下把所有信息直接呈現比逐漸呈現信息更加合理?這取決於你的企業想要達到的目標。
  • 【體驗研究】UI設計中那些讓用戶爽歪歪的動效原理
    > 本文將市面上最常被使用的動效進行了一次總結並逐條闡明這些設計背後的原理,每條原理後面我都會為朋友們選出一些大家最常用的 App 作為例子,順手打開就能體驗啦
  • 基於用戶體驗的百度學術應用研究
    基於用戶體驗的百度學術應用研究 2017年12月25日 09:57 來源:《現代情報》 作者:魏瑞斌 郭一嫻 字號 內容摘要:百度學術為用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篩選功能,便於用戶從檢索結果中查找所需要的學術信息
  • GMT錯誤部分修復 iOS8日曆用戶困擾已解
    中關村(000931,股吧)在線軟體資訊2月5日消息:  日前,用戶在發現在iOS8.1.3以及更早版本中,日曆時間已經能夠同步到正確的時區中,也就是說困擾iOS8日曆用戶多時的GMT錯誤(格林尼治標準時間錯誤)或許已經部分修復了。在蘋果支持論壇、谷歌日曆支持論壇以及其他社區中用戶反映,雖然沒有軟體更新。
  • 第八屆中國用戶體驗峰會在廈門召開
    2020年11月20日至21日,第八屆中國用戶體驗峰會在廈門召開。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駐會副理事長、中國用戶體驗聯盟秘書長楊智寶,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劉建,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助理、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朱星,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副秘書長劉遠、新材料專委會主任姜宏,廈門軟體職業技術學院鄭通濤校長以及來自各行業機構代表共600人出席本次活動。
  • 離線翻譯同樣優秀,科大訊飛翻譯機用戶體驗超越同類產品
    科大訊飛翻譯機自從上線以來,特別是3.0版本,因為功能豐富而且強大,所以備受用戶的青睞,銷量一直都保持領先。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的植入,科大訊飛翻譯機展現出了更加多出色的性能,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翻譯需求。  基於AI的圖文識別(OCR)及語音識別技術正好是科大訊飛的強項所在,要是你用過訊飛輸入法,精準快速的語音識別一定讓你印象深刻吧。除了這兩項,科大訊飛翻譯機為了提供更加優秀的用戶體驗還搭載了新一代的語音翻譯內核、驍龍八核處理器、第二代四麥克風降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