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退休」,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最近我看到一份非常有趣的報導,值得提出來跟大家分享,其報導內容是針對全世界 17 個國家,共計 17,000 名受訪者進行的問卷調查,題目為:大家聽到退休這個詞,最先想到什麼?
許多歐美發達國家人士的答案多為「自由、滿足、幸福」。然而,韓國大部分受訪者卻都回答「經濟困難」,之後才是「很害怕、很寂寞、很無聊」 等答案。為何會如此呢?
韓國人平均壽命即將達到世界第一
根據聯合國 2009 年提出的《世界人口高齡化報告書》指出 2000 年,國民平均壽命超過 80 歲的國家僅有六個,但到了 2020 年時,平均壽命超過 80 歲的國家將多達 31 個,而這些即將超過百歲的現代人,則被稱為「百歲人類」。
另一方面,據韓國當地 2018 年數據指出,國民平均壽命將突破 81 歲大關,來到 81.8 歲,許多有關機構也預測出,2030 年韓國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將達到世界最高水平,2030 年韓國女性的平均壽命,將由 2010 年的 84 歲攀升至 90.8 歲,突破過去人類均壽 90 歲上限,除位列世界第一之外,也是人均壽命增長最快的國家;同時男性平均壽命也將由 77 歲提升至 84 歲,雙雙位居全球之冠,到時甚至可望超越日本,稱冠全球人均壽命第一長的國家。
然而,壽命增長真能令人快樂嗎?韓國的老年人(65 歲以上)在臨終前,面臨著平均將近 17 年時間往返大小醫院以及「孤獨死」現況;儘管 1971 年後出生的韓國人士,即現在年齡約落在 40 歲後半的職場人士,其平均壽命可望來到「坐八十望九十近百歲」之際,韓國人卻仍害怕退休生活。
「體感」退休年齡與實際退休年齡之間的落差
根據 2015 年當地求職入口網站"Job Korea"曾對職場人士所做的「體感退休年齡」大調查(這裡的「體感退休年齡」並非是指職場人士「實際」的平均退休歲數,而是上班族「所感受到」的退休年齡),得出韓國大多數上班族有近七成認為,在 50 歲前退休是件很自然的事。
詳細而言,不分性別上班族的平均體感退休年齡為 48.8 歲,而男性平均值為 51.5 歲,女性則落在 46.4 歲,相較之下,女性提早了 5.1 年想要從職場退休。但韓國 2017 年法定的退休年齡為 60 歲,兩者數值仍相差了將近十年。
且若依企業型態之不同,上班族的「體感退休年齡」也有所不同:如在公家機關服務之人士,體感退休年齡為 52.6 歲,是所有職業中最晚的,很可能是因為公家機關工作性質單純、薪水穩定,且「業績」壓力相較其他私人公司較為寬鬆所致。而其他領域的上班族,可就沒這麼輕鬆了,如大公司員工的平均體感退休年齡為 49 歲、中小企業為 48.2 歲、外商則為 47.9 歲。綜觀之,大多數韓國人的「體感」(理想),多為在 50 歲前後退休。
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有段差距。
若真要韓國上班族在 50 歲左右退休,恐怕都會讓他們打退堂鼓,因為現實上韓國人退休的平均年紀為 60.3 歲,相近於法定退休年齡 60 歲,但卻異於不斷提早的「體感退休年齡」。說到底,韓國人得再多工作十年之久。
退休後的理財難題
造成韓國人晚退休、害怕退休之主因,很多人首先想的是:退休即是失去穩定工作與每月固定經濟收入。
寫作《我每天都想辭職》的作家樸英祿也指出,韓國一般的雙薪夫婦每月開銷約為 240 萬韓元,這樣的數字,相當於韓國國民年金工會所發表的,一般中產階層 50 歲以上夫婦每月合理生活費(排除奢侈休閒娛樂費用),大約落在 205 萬韓元左右。
另一方面,樸英祿也指出韓國職場人士退休後的所得,至少須佔本工作所得的 75% 才夠用,但實際上可獲得的所得卻僅佔原本工作所得的 57%。也就是說,萬一退休前在職場上每個月的收入有近 300 萬韓元的話,退休後靠保險、投資,抑或其他理財方式,理想的收入應該要是 225 萬韓元,但實際上卻僅得 170 萬韓元左右,兩者間有極大落差。因此,不少上班族退休後若是遭遇理財不順,或是事先沒有提前規劃的話,很容易就會陷入生活財務危機。
但是,領到原本工作所得 57%,抑或 75% 也好,真的夠用嗎?我們提到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假設如調查所言,人在體感退休年齡 50 歲前後退休,未來還有將近 30 多年要過;若以 30 年整數計算,韓國人所需要的總生活費,則需要約九億韓元,這個數字還不包含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及子女的高昂教育費,抑或用在自己晚年,約莫 17 年之久的醫療支出呢。
經濟壓力之外,退休要顧慮的事情還有
要一般韓國人在剩餘的 30 年退休時間──特別是現今的低利率時代──準備好九億韓元退休金,著實不容易。除了經濟上的壓力外,樸英祿也提到退休生活並非只有「錢」的問題而已,如他採訪到一位在大企業工作到 50 多歲,之後轉行到中小企業直到 2016 年才退休的 60 多歲受訪人士,談他的退休「難題」。
受訪者表示,他退休後時常去國外旅行,偶爾也打打高爾夫球,享受過往工作期間,沒能感受到金錢與時間餘裕的悠閒生活,且他退休後,不再需要在首爾通勤、活動,順利處理掉一間在首爾蠶室區的 40 多平方米公寓,搬到空氣清新的郊區居住。賣掉房子的他,多了一筆閒錢可用,加上投資其他不動產有成,算是過著十分寬裕的退休生活,沒有太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惱。
但這看似清幽的退休生活,受訪者事後卻用「災難」一詞,來形容自身的退休生活。因為退休前的他,已經習慣 30 多年來的工作生活,身體也還算健康,仍有能力繼續工作,退休後生活反而失去重心、無所適從,讓每一天都像地獄般難熬。
儘管他一年出國玩個三、四次,但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總得回到自己國家,且就算他熱愛打高爾夫球,但後來也因不好意思常找學弟或同事朋友一起打,很快就放棄了。
退休前只知道工作賺錢,在毫無準備下就退休的受訪者無奈地說道:「現在我常常想,不論工作內容是什麼,只要有一張書桌和名片,薪水再少我也肯做。」只可惜已經超過法定屆齡退休的他,想要再找下一份工作的確困難。
從這個案例,我們看到現代人即使到了 5、60 歲,也不是一位病懨懨的老年人,往往還能工作、貢獻社會,也還有充分精力感受快樂,中老年人所累積的豐富經歷與知識,使他們的思慮與領導能力更勝年輕人。對這樣的人來說,光有錢就能度過幸福的退休時光嗎?剩下的人生可還有 2、30 多年呢!可見有錢不一定能帶來幸福的退休生活。
年紀愈大愈感到不幸福
韓國人年紀越大,越覺得自己不幸福。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國別調查報告,韓國民眾所感受到的幸福度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過了 50 歲後甚至遽降。而另一份統計報告也指出,韓國民眾退休後,有 83% 的人會用看電視來打發時間,同時也因為退休後家庭角色轉變,以及夫妻相處時間增加,造成「黃昏離婚」的機率大幅上升,韓國 65 歲以上老人的自殺率也已經達到 OECD 平均的三倍以上;2003 年後,更總是高居第一名。
韓國人年紀越大,越害怕退休。退休後越感到不幸福的理由,也許正如同樸英祿所言,除了退休後金錢寬裕與否外,社會疏離感、夫妻相處之道,甚至喪失子女的尊重,或許才是退休後「災難」的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