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影響地球溫度,理論來講,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和地球表面溫度是呈反比的,越遠越冷反之越熱。
但想要通過改變日地距離來改變地球溫度,那麼這個距離的變化量必須足夠大,才能導致溫度有明顯的變化。那麼這個距離的變化量要多少呢?100公裡?1000公裡?1萬公裡?
這些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目前日地平均距離為1.5億公裡,而地球的遠日點距離和近日點距離,兩者還相差500萬公裡,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並沒有感到地球溫度有明顯的變化。
我們所謂的一年四季,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地軸傾斜,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在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才有了四季之說(或者直接說冷熱之分)。
那麼對於日地距離和地球表面溫度的關係是否存在一個計算公式呢?答案是有的,如下圖
Te為地球表面溫度、I為太陽常數、a是光照反射率、σ為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其太陽常數I是同日地距離有關的
但這個公式並沒有考慮地球大氣的保溫作用,因此算出的溫度要比實際測量值要低。如果僅僅利用公式的計算,地球平均表面溫度想要下降10攝氏度,那麼日地平均距離就要再增加1360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