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 100 | 顯微鏡頭

2021-02-24 清單

「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和造型設計師伊藤正子寫了本書《好物 100》,記錄了 100 樣可以陪伴他們終身的好東西。

清單編輯部推出同名專欄,連載 100 個物品和我們的故事。

它們或許並不昂貴,也不稀有,但無一例外,都曾照亮過我們的生活。

「聽說,昆蟲要滅絕了。「

「啊?!」

「有兩個外國學者說作為一個整體的昆蟲將在未來數十年裡步上滅絕之路。「

「emmmm…」

 

大學時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微觀世界》,紀錄片開始的第一個鏡頭應該是一隻昆蟲的視角,從大大的天空帶點拋物線地落下,最終落到一堆草叢深處,草忽然變得像樹一樣大了。於是,在這個「全新」世界發生的和昆蟲相關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在我們平時看起來非常渺小不值一提的昆蟲,在微觀鏡頭的記錄下變得和人類很平等。原來它們也是有故事的。兩隻蝸牛在地球上奇妙地相遇了,它們柔軟的身體糾纏在了一起,緩慢卻有韻律地蠕動會讓你產生這是不是慢鏡頭的疑問。伴著交響樂,那畫面真是美極了浪漫極了。

 

如果我是那隻蝸牛該多好呀。不知道你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只要想像自己縮得很小很小,就覺得和這個人類世界沒什麼關係了,整個人好放鬆,好鬆弛。躺在高大的草下,透過草葉看著天空,這個世界變得巨大無比。想著想著自己都偷樂地笑出了聲。

 

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看不到的渺小角落裡,也許也在發生著類似蝸牛那樣的渺小故事吧。這故事也許就在你的耳邊,兩粒灰塵陰差陽錯地碰到了一起,落在你的頭髮上然後往下滾,馬上滾到發梢眼看著它們倆就要掉下去,這時候,其中一粒死死抓住了頭髮也死死抓住了另一粒灰塵,噓~別動,這頭髮…看起來好像在動,它是一根脫落的頭髮!最終,兩粒灰塵連著那根頭髮一起摔了下去。

 

 

這麼看來這個世界真的不一樣了不是嗎?我就特別好奇去發現那些渺小的東西。而要想滿足自己的這份好奇心,就需要藉助一些工具,比如時刻在身邊的手機和這枚小小的顯微鏡頭。

 

▲ 貼在手機主鏡頭上,打開 App 就能用。打開 App 後閃光燈會保持常亮

 

這枚顯微鏡頭特別神奇,它能把拍攝物體放大 400 倍。用起來也非常簡單,把它貼在手機的主攝像頭上就行。打開 App,閃光燈就會自動亮起,拍東西的時候要緊緊貼著物體表面,不然一片模糊。它還能調整焦距,讓視覺更加震撼,而且不限於拍照,它還能錄視頻。

 

第一次用它拍東西的時候我興奮極了,身邊所有的你見慣不慣的東西,透過它全都變成了驚喜。原來浴巾的絨毛是這樣的,原來枯萎的樹葉表面是那樣的,嗚…原來我買的床上四件套並不是高支高密,賣家騙我~

 

▲ 枯萎的發財樹樹葉表面

▲ 化妝棉表面

▲ MacBook Pro 電腦表面

▲ 大衣表面

▲ 優衣庫針織 T 恤表面

很刺激,很興奮,還有點小害怕。會不會突然跑出來個小蟲子?這時候我可是和它一般大的,可我又不是會打架的蟻人,這是它的地盤,我可能打不過它,如果被它吃掉可是誰都發現不了的,哈哈哈……

 

有時候我也會換個角度想像,人類就是這般大,但是有比人類更大的生物,它們才是這個世界食物鏈的頂端,那會怎樣?

 

去年聖誕節和同事去吃串串,吃完身上一股火鍋味兒,我就想,如果有比人類更大的生物,以人類為食,那我們是萬萬不能像現在這樣在外面晃蕩的,因為我們現在吃起來會很可口,四川麻辣味兒的,哈哈哈哈……

 

 

其實人類就是很普通很渺小的不是嗎?可是我們總愛自命不凡。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會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被世界看到,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去拯救世界。

 

可是在這樣一個幻想裡,我們自己內心的那個世界呢?誰來拯救呢?除了自己不會有任何人能擔此責任。接受當下的自己,愛上當下的自己,嘗試讓自己變小一些,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就變大了,你能看到的東西也更多了,視野也更廣闊了。

 

從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那天起,我發現好多焦慮都迎刃而解了。

 

你呢?你又是從什麼時候起,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的呢?

 

「地球是人類的地球嗎?」

「當然是。」

「嗯…可昆蟲們不這麼認為。」

「但人類稱霸了地球!」

「但可能…昆蟲才能活到最後…」

·  The End  ·

撰文 Ms.ren

設計 落大雨

- 推薦閱讀 -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文章

喜歡這個欄目,就點下 ▼ 吧!

相關焦點

  • 微循環顯微系統
    微系統(ML-98mc)顯微原理  ML-98mc微循環檢測顯微鏡(Micro-circulation microscopes)是集微循環觀察鏡,顯微視頻錄像,照片CCD輸出一體化檢測儀器。新型微循環觀察鏡與0 到 100% 連續調光LED環形燈組合,使觀察對象在聚光下顯微視頻記錄更清晰。360°旋轉座和可移動載物臺,使觀察者和被檢查者感覺方便舒適。ML-98mc微循環檢測顯微鏡對各種皮膚的微循環狀態進行無創傷性的檢查,檢測過程無任何創傷與副作用。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質量提高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光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室鄭煒研究員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顯微成像系統,是指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拍照成像的系統。
  • 顯微CT鏡頭下化石什麼樣?可看到許多較大核狀結構
    顯微CT鏡頭下化石什麼樣 不破壞化石三維重構內部結構  殷宗軍當年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攻讀博士,導師是著名的朱茂炎研究員,後者正是貴州甕安生物群化石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殷宗軍同樣也把目光放在甕安生物群化石上,這裡是迄今全球最古老的動物化石記錄之一,發現了諸如貴州小春蟲等一系列重要化石。
  • 如何為我的顯微應用尋找合適的數字相機?
    因此,提供眾多顯示方案和解析度的許多不同顯微技術漸漸得到了發展。 該白皮書說明了選擇相機時要考慮的各個方面。  要在顯微鏡中使用圖像處理,選擇最適合顯微應用的組件至關重要。除了顯微鏡本身,還需要選擇合適的鏡頭、光源,以及——取決於是否使用染料和比對方法,還需要濾光片組和偏振鏡。最終,相應應用的特殊要求決定了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顯微相機和兼容的圖像處理軟體。
  • 新式顯微相機,尋找微觀下的美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帶我們走進微觀世界的神奇好物,沒有龐大的體積,也沒有繁瑣的操作流程,它就是—TipScope CAM 顯微相機。這款相機擁有著專業顯微設備的性能和研究範圍,可以看到平時肉眼根本無法涉獵的微觀生物。
  • 有圖有真相:民間達人們的顯微攝影DIY
    在國內的攝影發燒友中,玩微距攝影的大有人在,一旦到了顯微攝影這個層面,似乎就變成了少數人的遊戲。在人們的心目中,顯微攝影一般在科研或者醫學上應用較廣,相應的器材也很高端,不是普通攝影發燒友所能染指的。不過,中國民間總是臥虎藏龍,一些愛鑽研,具備一定動手能力的網友們自己DIY出各具特色的顯微攝影裝置。這些DIY,有的是淺嘗輒止,有一些則讓專業人士都大跌眼鏡。
  • 簡介:眼科雷射顯微內窺鏡
    眼科雷射顯微內窺鏡系統由雷射顯微內窺鏡頭和主機兩部分組成。雷射顯微內窺鏡頭集攝像、照明和眼內雷射於一體,直徑0.88mm,焦距1-20mm,操作方法同一般導光纖維,其三種功能可在不換手柄的情況下任意選擇。主機包括一高解析度的電視屏、電視攝像機、氙光源和810nm波長的半導體二極體雷射。
  • 國產「準」專業級顯微相機!僅65g重!能將物體放大1000倍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產品是TipScope CAM 顯微相機,它可以拍攝2微米超高解析度的事物,是人們輕鬆掌握微觀世界的奇妙!這堪稱科學級別的顯微相機,讓我們能夠輕鬆接觸到微觀食物啦!TipScope CAM 顯微相機的科學級別究竟是通過什麼地方展現呢?
  • 多鏡頭手機這麼強大,手機玩家還需要外接鏡頭嗎?
    ,等你對好焦,蟲子早就跑了。  別以為這一百多塊花得不值,不要以為你手機自帶的微距功能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手機微距鏡頭用和不用,是兩個概念。100mm顯微成像,經得起放大考驗,連小草的絨毛、葉子上的露珠都很清晰。
  • 電子顯微術
    另外由於反射式顯微術是應用平行式的取像法,不像掃描是顯微術是用依序式取像法;其對圖像變化的捕捉,基本上只受記錄圖像時間的限制,因此反射式顯微術對實時的表面動態現象觀測十分有幫助!2.2 低能電子顯微術(Low Energy Electron Microscopy,LEEM)低能電子顯微術和反射式電子顯微術不同處是在低能電子顯微術是利用低能量電子垂直入射樣品表面。
  • 400倍顯微鏡,手機微距的好伴侶!
    但是想要拍攝直徑僅為10-100μm的細胞結構一般的手機鏡頭還很難做到  別看這款手機顯微鏡頭如此的小巧,但是在功能設計上絲毫沒有馬虎。其光學部件採用了精密打磨的塗層玻璃,多鏡片的複雜組合,可以有效校正顯微成像中的球差和色差,讓成像畫面更為清晰。
  • 【顯微智造】遠心鏡頭的分類是基於什麼原理?
    從圖1中可以看出,當孔徑光闌放置在位置A時,由物點Q發出的各個方向的光,只有藍色光束參與成像; 當孔徑光闌放置在位置B時,只有黃色光束參與成像; 當孔徑光闌在位置C時,只有紅色光束參與成像。雖然物點Q經透鏡成像後,像點在Q』處,但因為孔徑光闌的位置不同,導致了參與成像的光束是不一樣的。了解了這兩個參數之後,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遠心光路。
  • 定焦鏡頭好還是變焦鏡頭好?
    當我們使用可以更換鏡頭的相機時,我們往往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使用的鏡頭到底是變焦的好,還是定焦的好? 這不僅僅是我們拍攝時要面對的問題,更是當你要添置新鏡頭一定要考慮的。 那麼,到底是定焦鏡頭好還是變焦鏡頭好呢?
  • 如海光電發布顯微拉曼光譜儀 MR系列新品
    產品簡介顯微拉曼測量系統,由光纖光譜儀、拉曼穩譜雷射器、拉曼探頭、LED光源、金相顯微鏡等部分構成,通過把光譜模塊集成到顯微鏡上,實現拉曼光譜信息的測量。內置100-240VAC 50/60Hz寬電壓系統。反(落)射照明器,柯拉照明系統,帶視場光闌與孔徑光闌,中心可調。帶斜照明裝置。
  • 送小朋友一個「魔鏡」,帶他們進入顯微世界 | 獵雲網
    今天,獵雲網介紹的魔鏡,就是一款幫助孩子觀察顯微世界的工具。目前正在京東上進行眾籌。眾籌後的售價在259元到300元之間。雖是顯微鏡,卻更加關注顯微世界魔鏡是一款可以拍照的可攜式顯微鏡。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方便地觀察顯微世界。為了這個核心點,魔鏡團隊做了便攜、精度高的顯微鏡。
  • 深圳先進院採用多幀重構算法實現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質量提高
    顯微成像系統,是指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拍照成像的系統。通過調節物鏡成像的位置(成像介於目鏡的一倍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使物鏡所成的像位於目鏡前焦點的外側,經目鏡放大得到一個經二次放大的正立實像,當光源足夠強時,相機或攝像機的光電元件感光成像。
  • 尼康公布第44屆小世界顯微攝影比賽獲獎者
    尼康公司於10月22日公布了第44屆尼康小世界顯微攝影比賽的獲獎者。第一名被阿聯攝影師Yousef Al Habshi獲得,他將視角對準令人驚嘆的昆蟲藝術品研究領域。今年的獲獎作品為其捕獲到亞洲紅棕象甲蟲的複眼和周圍綠色鱗片的一部分。這種類型的甲蟲大小通常僅為不到11mm,是Al Habshi在菲律賓發現的。
  • 掌心大小的「顯微相機」如何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
    還記得去年超火的那款TipScope小貼顯微鏡嗎,往手機攝像頭上一貼,就打通微觀世界"任督二脈"的那個(可攜式手機顯微鏡,400倍放大,鏡頭那邊就是微觀王國)。時隔半年多,TipScope家終於出新品了!就是這個掌心大小、方方正正的顯微相機,重量只有65g,裝進衣服口袋毫無壓力,可以隨身攜帶。
  • 5D顯微術 捕捉細胞分裂瞬間
    原標題:5D顯微術 捕捉細胞分裂瞬間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貝齊格合作研發「晶格層光顯微術」,全球首創可針對活體細胞進行5D顯微觀察,並降低對於生物樣本的光損害,不但改革了活體光學顯微術,並刊登在國際期刊的《科學(Science)》封面故事。
  • 超清顯微相機上線,自由探索無壓力
    智能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年輕人可以通過相機,通過鏡頭輕鬆的將生活記錄下來,充滿儀式感的把記憶永存。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領域是我們沒有涉及的,但不可忽略的是它的神奇和美麗。微觀世界以其肉眼不能輕易看到的獨特性始終游離在我們的生活之外。一度我以為只能通過專業顯微鏡才能一睹真容,直到TipScope CAM 顯微相機上市,才知道手機也能輕鬆識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