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典之美,美在感悟、精巧及細膩。古典油畫的美,表現在作品精緻與細膩,及在福繪物體過程中散發出來的韻味。古典油畫像是一幅漫長的歷史長卷,為歷史長和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文主要探究古典油畫透明畫法的材料與技法。
關鍵詞:古典油畫;透明畫法;材料;技法
古典油畫透明畫法起源於公元14世紀至16世紀,其畫法技法主要包括尼德蘭技法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技法。尼德蘭技法指以凡·愛克為代表的油畫技法;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技法是指以達.芬奇為代表的佛羅倫斯畫派技法、以提香為代表的威尼斯畫派技法。
古典油畫透明畫法的特點有是畫面色彩和造型相分離,畫家在起稿前不需要對畫面的最終色彩或色調做出過多的考慮,只需將所有精力放在畫面的構圖與物象的造型上,這也被稱為一種「純灰畫法」 。#油畫#
01一、古典油畫的概念
古典之美,表現在人們所感受到的藝術之美與韻味;其中人們感受到的美,指通過關注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從而有所感悟,在心理上獲得認同。佔典油畫是油畫的一種,古典作為.個文化概念上的詞語,在內容方面指在人類過往文明中的典範,不同的歷史時期古典也就涉及不同的對象;在油畫範疇中,古典油畫可以說是油畫中的貴族,其製作油畫的過程需要純手工且需要一個人獨自完成。
古典油畫尊重古羅馬與古希臘的審美原則,講究構圖的對稱與均衡,崇高向上、氣勢莊嚴和輝煌,技法上精湛且刻畫深入,這也是學院主義所奉行的審美和創作原則。著名學院派奠基者法契諾曾說過「美是所有藝術品的最高目標,它是事物的一.種客觀性質,由秩序、和諧、比例、規矩所組成」 。
02二、透明畫法的概念
透明畫法是一種己知架上最為古老的繪畫技法,最早可追溯到巧世紀,其在四世紀以前是歐洲比較傳統的一種繪畫技法。透明畫法指進行色彩罩染,從而利用視覺調和使兩種顏色產生第一種顏色,這種顏色的色相雖與物理調和派生出的第三種顏色有相同之處,但兩者視覺效果不一樣,透明畫法中的顏色更為深沉,且具有珠寶般的光澤。其中透明畫法中的色彩罩染主要包括:
(一)厚底透明罩色,其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古典主義油畫,具體指在底畫厚塗的表面上罩透明色,底畫能夠平滑或凹凸;當底面是平滑時,需要在厚塗以後,待未乾時將其掃平,待幹後再進行罩透明色,這樣就能夠使畫面達到透明晶瑩且厚實的效果,如: 彐而要對人物皮膚受光部分進行過多表現時,就需要厚塗顏料,從而將拉開其受光部分與暗色部分厚薄的距離;
(二)薄底透明罩色,其指選一個中間調子,如:選一個灰棕色,使用銀灰色或深棕色畫出較為嚴謹的素描關係的素色油畫,待畫面幹後,再罩上透明色,同時應注意透明色必須儘量避免過多的加入白色,從而避免畫面的透明度受到影響;此外,通過儘量提高前期的素色油畫的明度,從而為油畫後期多層的罩色留下餘地:
(三)透明色重顯,其通常用於所繪主題物的暗部或背景,利用少加粉的油彩,對油畫進行多層罩色,從而透漏出底色或布紋。
03三、古典油畫基本結構和材料
(一)支撐物的材料及其性質
支撐物是作為換基礎的材料,是油畫中極為重要的結構要素。通常,根據材料性質的不同,支撐物可以分為硬支撐和軟支撐兩大類;
1.硬支撐
(1)實木板
13世紀至16世紀倖存的油畫大多數是繪製在實木板上的,比如喬託、拉斐爾、魯本斯,教堂中的許多祭壇組畫也大多是以實木板作為支撐物的。通常,木板油畫的板材包括單獨的厚木板和用膠、蝴蝶栓等結合的組合板。
(2)其它木板材料
膠合板
膠合板製作己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己知最早的膠合板出現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木製品由鋸開的木皮交錯的膠合在一起。現代的膠合板也被稱為多層材料,作為第一種被發明的科技木材,可以說是一種由薄木片製成的人造木材。為了達到更好的強度,它由相鄰兩層木紋相互垂直的薄木片疊合而成,木片之間塗上高強度的膠在一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壓合而成。
梅森板
梅森板是威廉梅森發明的一種硬質纖維板,方式是用蒸汽壓把木屑爆破成長纖維製成胚板。這些胚板隨後被壓縮並加熱製成成品板,不同於現代以甲醇為基礎的樹脂粘合纖維製成的合成木板。
(3)紙本類
紙本作為一種輕便的支撐物,一直以來被用作外出寫生的基材。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歐洲和物資短缺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曾被畫家們廣泛使用。當時,歐洲用於繪畫的手工紙通常是用源於棉或亞麻碎布的纖維紙漿而製成的,而如今,人們會使用工業化生產的硬紙板來作為油畫的支撐材料,此外,畫材市場上還有一種成品畫布複合紙板,是一種裱有紗布的卡紙,但基於其不佳的耐久性往往只被用於油畫習作。
(4)玻璃、金屬板
金屬和玻璃表面也曾被少數畫家用作油畫的支撐物,如今則很少有人再在其上繪製油畫,這些硬支撐有個共通的致命缺陷,太光滑及不吸收的表面,在保存上是比較困難的。
2.軟支撐(自然纖維織物)
(1)亞麻布
16世紀以後,畫布稱為油畫的主要依託材料,其中亞麻布在歐洲稱為畫家的首選。亞麻布源於亞麻植物的纖維,是一種一年生莖杆類植物,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在北緯45度線附近才能生長,由於地理條件限制,亞麻生產國主要地區有法國、比利時、愛爾蘭、埃及、俄羅斯及中國的黑龍江、新疆等地。
在自然纖維織物中,亞麻纖維強度最高,是棉布纖維的2一3 倍,亞麻纖維極少彈性,不能拉長,沒有太大的伸縮性,這有利於畫的平面穩定。亞麻布有很強的吸收性,易於塗料粘合,能夠耐高溫,抗汙染,不易粘灰。
(2)棉布
相較於亞麻布,棉布比較柔韌,但伸縮性要比亞麻布大,此外,棉布具有比較平滑和緊密的紋理,但是它比較容易發黃。
(3)混紡織物
有些畫布是以亞麻、棉或化纖交織製成的,由於不同的纖維吸水率不一,造成收縮差異大,強度也不均勻,抗拉性差。以不同材料做經緯線的畫布收縮差異更大,不宜做油畫的依託材料,購買時要仔細辨別。
(二)基底層的材料及其性質
槳底是一種稀釋的溶液,通常是弱膠或者樹脂溶液,塗在支撐物表面以減少吸收性和小孔,並使得表面易於塗抹顏料或其它材料,正確製作和塗抹的槳底會滲透而不是覆蓋支撐物表面。
1.動物膠
動物膠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屬於蛋白質膠,動物膠包括兩種蛋白質,一是軟骨素,主要是產生粘合時的強度;二是蛋白膠,主要是產生凝結時的強度。動物膠在熱水中溶解冷卻後凝結。典型的動物膠溶液僅包含5%一10%的的膠固體但仍然保留明顯的粘性。動物膠一般有皮膠、明膠和魚膠,以兔皮膠為優。
2 ·合成膠粘劑
分別有丙烯酸樹脂、白乳膠等,國內畫家普遍使用白乳膠做漿底或畫底結合劑材料,但缺點也很明顯,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國內許多白乳膠偏酸性,在老化後容易變脆和發黃,也不利於纖維織物的長期保存。
(三)油畫顏料的構成及其材料特性
現代工業化生產的顏料主要由色料、載色劑、填充劑、催幹劑、溼潤劑及其它成分組成。
色料根據其化學構成分為有機和無機,也可根據來源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無機顏料來源礦物原材料或礦物元素和顏色的人工複製品,它們一般是金屬的氧化物或硫化物或稀有土元素。有機色料最初是指源於植物或動物的色料,在近代則是指所有含有碳元素的色料。
古典油畫在創作過程中,對於顏料的要求十分嚴格,其大都精心挑選質地優良的色粉通過加油製作而成。其中古典油畫所使用的顏料粉絕大部分是礦物質顏料,這些顏料經過億萬年的演變,使其性自十分穩定,色彩高貴、華麗、沉著、典雅,有著一種令人百看厭的魅力。
(四)常用油畫調色媒介油畫調色媒介往往是作品顏料層的一部分,材料的性質和使用方法對油畫的保存有一定的影響。古往今來,許多油畫作品受損源於畫家對調色媒介的選擇不當或使用不當,以下羅列一些古今畫家常用的油畫調色媒介材料並對其性質進行簡述。
1.幹性油
油畫顏料以幹性油為結合劑,因此幹性油是最為自然的調色媒介,市場上作為調色媒介的幹性油主要包括:各類亞麻油、核桃油以及罌粟油等,而畫家自己加工的主要是駟稠油。
2·醇酸樹脂
醇酸樹脂是多元醇和多元酸的縮聚物人工合成。乾燥速度很快,該媒介的柔韌性高於油畫顏料,可以和幹性油混合使用也可以用松節油稀釋。是現代新型的調色媒介。
3·溶劑、稀釋劑
溶劑在油畫中起到稀釋顏料、溶解樹脂和促進乾燥等作用。溶劑是配製各種媒介的重要成分,另外也可用於清洗畫筆等作畫工具。目前油畫用的溶劑主要是從植物中通過蒸餾得到的松節油和從石油中提煉的石油溶劑油兩大類。
(五)光油層
光油是一幅作品最後的、完成的層次。它賦予顏料層在視覺上的色彩飽和度、增強或減低以及統一畫面的光澤,並幫助畫面抵抗一定程度的機械磨損和空氣汙染。除些許例外直到20世紀之前幾乎所有的油畫都上過光油。優質的光油在古典油畫中的使用,能夠使古典油畫具有獨特的細膩感及永恆的魅力。
04四、古典油畫透明畫法的技法
有人曾經說過:「由於使用透明畫法進行作畫的藝術家有很多,那麼透明畫法的技法就會有很多」。由此可見,透明畫法的技法多種多樣,畫家可以結合根據自己的需要,從而尋找屬於自己的透明畫法的技法。(一)素描初稿
古典油畫透明畫法需要有成功和清晰的單色底畫,那就是素描。該階段,首先使用炭條、色粉筆等任何素描媒介;再清楚地確定勾畫出一個能夠填充底色的框架,從而形成素描稿;最後,在素描稿上噴一層髮膠或光油。
(二)純灰畫法
在進行古典油畫創作時,通常會使用白色和黑色調和,或者使用褐色或與赭石白色調和,從而進行灰色作畫。純灰畫法的基本要求為:明暗層次反差強烈,通過儘可能使用亮色調,使得其後的每一遍上色,畫面都會變暗一點。依據「肥蓋瘦」的原則,該階段需在一定程度上少用油,多用鉛白。
(三)著色
開始著色時,需要注意:第一步,使用單純的經過稀釋的上光色對油畫進行大面積著色;第二步,待上光色完全乾後,進行下一層上光色的著色,前後間隔大約在2天左右。此外,通過使用溼蓋溼的技法,雖不易對色彩進行控制,但能夠使畫家同時進行多幅油畫的創作。
(四)薄塗
在著色之後,通過使用薄塗方式,從而增加物象的質感和體感。高光與細節部分,通常使用大量的白色調和調色油塗於幹後的上光色上,從而增加物象的質感和體感。同時,應注意使用薄塗方式需遵守「肥蓋瘦"原則,具體包括:不要使用松節油,因為松節油只能使用於灰色畫階段;上光著色和薄塗能夠交替進行。此外薄塗兩三遍即可,也可三、四十遍以上。#文化#
05五、結語
總而言之,古典油畫透明畫法的材料與技法是人類藝術史上的寶庫,藝術家們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發掘與探索,從而促進古典油畫的長遠發展,為人們帶來更加優秀的作品。 作者:夏天
參考文獻:
[1]洪利標,張紅紅·現代寫實油畫透明畫法研究與探索引.美術教育研究,2015(19) :18一19.
[2]孫秋芳,淺談古典油畫中的透明畫法J] ·科學導報,20巧(10):
[3]席一棟·淺談古典油畫技法美田.術教育研究,2016(23):
[4]油畫修復基礎胖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油畫修復中心,2013 · 11一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