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後的懷念:羅森堡夫婦,冷戰妄想狂的犧牲品

2021-01-09 搜狐網

  1953年6月19日,美國政府不顧世界範圍的抗議,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便將所謂「原子間諜」羅森堡夫婦送上電椅處決。

  ■核壟斷地位被打破後歇斯底裡地追查「核間諜」

  1942年11月,美國新墨西哥州大漠環繞的洛斯阿拉莫斯山區突然被軍隊圍上了鐵絲網,從此禁止任何無關人員接近。大戰結束後,白宮才得意地宣布當地便是原子彈的誕生處,「洛斯阿拉莫斯」從此成為美國核研究中心的代名詞,那裡的幾千名科技人員也有了天之驕子般的榮譽。然而僅四年後,蘇聯於1949年8月也爆炸了原子彈,美國政要們大驚失色。按他們的論斷,俄羅斯人既落後又缺乏資金技術,被認定20年也搞不出核武器,這肯定是間諜「盜竊」了美國的核機密。在追究「誰丟失了中國」的反共的麥卡錫主義瘋狂氣氛中,美國內也歇斯底裡般地開始追查「共產黨間諜」,洛斯阿拉莫斯的科技人員又成為首要追查對象。

  在這股惡浪中,主持造出核彈的「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因早年同情共產主義,也成為嫌疑犯受到迫害。在幾個重要的科學家失蹤後,美國政府宣布抓到的最主要「原子間諜」,便是參加核研究項目的一般科技人員埃塞爾·羅森堡和朱利葉·羅森堡夫婦。

  ■氣概凜然坐上電椅的羅森堡夫婦引起世界同情

  自稱最尊重公民司法權益的美國,在羅森堡夫婦一案卻表現出理屈詞窮。法庭公布的「罪證」只是說,有一個叫格林格拉斯的人招供,其姐姐和姐夫羅森堡夫婦可能是蘇聯間諜,因為姐夫曾動員他為蘇聯服務。除了那個卑鄙的親戚的口供,再也拿不出「間諜」證據。

  在洛斯阿拉莫斯,羅森堡夫婦並未從事很機密的工作。美國聯邦調查局私下稱,逮捕他們的根據是截獲的蘇聯外交密碼,裡面提到其代號,卻因高度機密又不能提供給法庭。在眾參兩院議員們「肅清共產黨間諜」的叫囂聲中,法院雖證據不足,卻於1951年4月判處二人死刑。此案成為美國歷史上爭執最大的司法事件,許多名律師乃至官員都認為是冤案。

  感到難以圓場的聯邦調查局曾對羅森堡夫婦表示,如果認罪並招供,可以免死並減刑。這對夫婦卻堅決否認間諜指控,在法庭大義凜然地自我辯護。隨後,白宮和最高法院前不時有遊行人群抗議,世界上也有24個國家發了聲援運動。巴黎有數萬人到美國外交機構前示威,倫敦交通被遊行堵塞,中央情報局駐愛爾蘭情報站受到襲擊……各社會主義國家更是譴責聲勢強烈。面對抗議,美國偏要表示強硬,在1953年6月19 日下令處決。

  羅森堡夫婦在臨刑前仍毫無屈服地表示,從容赴義,連執行者也對罪名表示了懷疑並對二人產生了敬意。消息傳來,羅馬教皇、法國總理都批評美國缺乏「仁慈」。事實上,處決羅森堡夫婦不僅為了殺一儆百,也是在全球增強冷戰氣氛並醜化對手的重大戰略舉措。

  ■已解密的歷史資料證明此案的冤情

  80年代後期蘇聯倡導「公開化」,說明英籍德裔核科學家福克斯才是提供原子情報的頭號功臣。他早年與德共有聯繫,納粹上臺後逃到英國,1943年英美合作研製原子彈時,他作為首席英國專家到洛斯阿拉莫斯,當過奧布海默的主要助手,把首次核彈的說明書都供給了蘇聯。以至於史達林對「曼哈頓計劃」的了解,比那時的美國副總統杜魯門知道得還多。

  美國知道原子機密洩露,起於1945年蘇聯駐加拿大一名外交官叛逃告密,不過當時還不太相信。蘇聯爆炸原子彈後,聯邦調查局聯繫破譯的蘇聯外交密碼分析,才發現了福克斯的嫌疑並通知了英國。倫敦法庭將他判刑12年,關押9年後釋放,福克斯馬上飛回東德定居。據美國90年代解密的檔案稱,他們還發現19歲便從哈佛大學招募來的怪才霍爾、莫裡斯·科恩都出於政治信仰向蘇聯提供了情報,卻因怕克格勃知道密碼已被破譯,當時未加逮捕。至於密碼中提到的「量子」、「鳥」、「波斯人」這幾個核間諜,至今美國還不知道是誰。

  通過排查,羅森堡這個當時美國公開炒作的「原子間諜」並不重要,聯邦調查局只是根據電碼和口供分析初步認定。蘇聯瓦解後,原克格勃上校亞力山大·克利索夫說明了真相,他是羅森堡的聯繫人,知道此人確提供了情報,卻算不上核心機密。羅森堡的夫人卻與情報無關,此案至少有一半是冤枉的。至於莫斯科總部通知涉案人員轉移時沒有告訴羅森堡,是因為上級認為他並沒有提供什麼重要機密,即使暴露也不會有大的危險。

  蘇聯研製原子彈成功,主要歸功於本國「原子彈之父」庫爾恰託夫所率的年輕科研隊伍,所獲情報對縮短自己的研製周期、節省經費也起到一定作用。追溯歷史,可看到蘇聯核研究起步並不比美國晚,二次大戰前的研究水平與美、英、德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只是由於戰爭破壞和財力物力不足一度落在後面。一旦得到大力投入,追上美國並不困難,後來在氫彈和洲際飛彈方面領先便是明證。在科學普及的情況下,核彈原理也早已不神秘,水平稍高的物理學家擁有核原料和技術條件都能製造,當今全球防止核擴散的重點也是杜絕核材料流散。

  ■如今的《考克斯報告》和李文和案仍有羅森堡案的影子

  羅森堡夫婦在冷戰氣候下被害,已有整整49年,然而在美國某些人內心深處,仍然存在著同樣的思維方式。自詡技術天下第一,其他人種都比自己愚笨,一旦別國出現驚人成果,便肯定是「盜竊」我的!為此,便要樹立「間諜」的靶子給予嚴懲,以維護老大地位並醜化戰略對手。

  至於真相如何,倒並不重要,反正可以牽強附會甚至歪曲事實。君不見,大洋彼岸於1999年拋出的那個臭名昭著的《考克斯報告》,以及在洛斯阿拉莫斯的美籍華人科學家李文和被誣為「中國核間諜」一案,與當年的羅森堡案何其相似!考克斯簡直重複了麥卡錫當年的姿態,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中把中國核事業每項進步,全說成是「盜竊」了美國的機密,其論據則把50年代錢學森回國等都羅織在內。據說李文和不過和許多同行一樣,在電腦中拷貝了些與科研相關的密級材料,卻因有華裔身份(其實還是來自臺灣而非內地),便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在主持正義的力量支援下,他最終算是免罪獲釋,說明時代還在進步。不過,歷史仍是現實的鏡子,重溫當年羅森堡一案,對今天的人不無益處。

  ■文/ 徐焰

  


相關焦點

  • 檔案顯示冷戰時羅森堡間諜案是錯判
    很快,戴維落網,他供出了姐姐和姐夫,1950年夏天,朱利葉斯和妻子埃塞爾被捕。  在審訊過程中,夫婦二人始終否認一切指控,堅稱自己是清白的。  當時正處於冷戰高峰時期,美國的麥卡錫主義甚囂塵上,反共氣焰十分囂張。殘酷的大背景註定了羅森堡夫婦的悲劇命運。1951年4月5日,在右翼勢力一片「肅清共產黨間諜」的叫喊聲中,美國法院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宣判了羅森堡夫婦的死刑。
  • 竊取美國原子彈情報的羅森堡夫婦(2)
    朱利葉斯1918年5月12日出生於紐約,21歲電力工程專業畢業。他是美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領導之一,1936年結識了比他大三歲的埃塞爾·格林格拉斯,三年後結婚。埃塞爾早年是頗有抱負的演員與歌手,後在輪船公司從事秘書工作,因為勞工糾紛,她也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這樣的政治傾向讓夫妻倆很同情蘇聯,尤其二戰蘇聯在全世界樹立了極大威望後,朱利葉斯開始為其轉運情報。
  • 羅森堡夫婦:蘇聯竊取美國原子彈情報的功臣,愛因斯坦也為之叫屈
    我們將證明羅森堡夫婦在蘇聯國民和在本國的蘇聯特務的幫助下,煞費苦心地制定並付諸實施了一個周密的計劃,使他們能夠通過格林格拉斯竊取關係到我們國家的生存和世界和平的武器——原子彈。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美蘇雙方劍拔弩張,美國內部的政治氛圍也十分的緊張。
  • 美蘇諜戰風雲:竊美國原子彈情報的羅森堡夫婦
    第1頁:層層剝絲 揭開間諜大網 第2頁:羅森堡夫婦顯露真容 第3頁:愛因斯坦也為他們叫屈  1945年,美國把一顆叫「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廣島,它不僅結束了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讓世人真切感受到其超強的殺傷力。
  • 埃因霍溫反擊犀利,羅森堡主場到此為止
    巧合的是,去年兩隊就在歐聯杯小組賽遭遇過,羅森堡主場是1比4慘敗,心理已經落了下風。去年歐聯杯小組賽,羅森堡已主場1比4慘敗埃因霍溫,心理處於下風。羅森堡主打433陣型,賽季初一度3場不勝,之後逐漸找回狀態,近期聯賽已7場不敗,逐漸升到第2位。
  • 哥本哈根,美人魚銅像,羅森堡公園
    公元1167年在海岸建立了城堡,以抗禦海盜侵襲。隨著貿易的發展,很快成了一個商業城鎮。1254年即成為重要港口。1417年成為丹麥王國的首都後,開始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到16世紀,哥本哈根已相當繁榮。19世紀進人工業化時代後,發展更為迅速,如今為北歐第一大都市。哥本哈根在丹麥文中就是「商人的港口」或者「貿易港」的意思。
  • 柯博拉|奧爾西尼和羅森堡鍊金術犯罪協會
    羅馬的奧西尼家族,奧地利的羅森堡家族家族,以及波希米亞和巴伐利亞的羅森博格家族控制著鍊金術士的秘密社團。這些家庭都把玫瑰掛在他們的盾形紋章上。薔薇十字會也被稱為玫瑰十字會。鍊金術是通過化學物質對人類心靈和生物體的操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美國化學學會和大多數食品和藥品公司都是由薔薇十字會控制的。默克家族是德國商人,他們創立了默克集團化學和製藥公司。
  • 蘇聯挖地球十年,深度到12262米停止,49年後知道答案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相互較量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隨著蘇聯解體,這些恩怨和較量也就不復存在了。蘇聯作為曾經的世界超級大國,它的實力是名副其實的。畢竟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在和美國的相互競賽中,還有許多的成就,只不過解體之後,曾經的輝煌都被擱淺在歷史的長河中。
  • 這是你懷念的2018年嗎?
    最近在網絡上到處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懷念已經逝去的2018年。18年的夏天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它成為全網公認的最美好的夏天?2018年夏天,第一批00後畢業生告別高中時代那個夏天之所以讓人懷念,可能是因為它承載了一代人美好的夢想,可能是在那個夏天的傍晚總能看見溫柔的晚霞。那也是一個特殊的夏天,對於第一批00後高三畢業生來說。
  • 史蒂芬·沃爾特:現實主義理論與冷戰後的美國大戰略
    創刊於1960年,目前由SAGE出版社與David Davies Memorial Institute聯合出版。根據期刊引用報告,該期刊的2014年影響因子為1.191,在「國際關係」類別的85種期刊中排名第23位。
  • 49年後才明白
    「科拉超深鑽孔」計劃的起始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格局重新劃分,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前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陣營,長期冷戰開始了。這場冷戰首先是從兩國軍事實力強開始競爭,都想成為全球第一軍事強國,所有的前提是不會單方面挑起戰爭,畢竟二戰的血淚史依然清晰。
  • 49年後才明白
    《海底兩萬裡》就是一部關於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一場海底探索之旅,但是就1970年,蘇聯開始了一項真正意義上的深度探索之旅,不過他們探索的不是兩萬裏海底,而是萬米以下的「地心工程」。「科拉超深鑽孔」計劃的起始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格局重新劃分,潛移默化的形成了前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陣營,長期冷戰開始了。這場冷戰首先是從兩國軍事實力強開始競爭,都想成為全球第一軍事強國,所有的前提是不會單方面挑起戰爭,畢竟二戰的血淚史依然清晰。
  • 為什麼大家都在懷念2018年夏天
    嘿 你來了今天想分享的話題是:為什麼大家都在懷念2018年夏天看到這個話題你心裡在想什麼呢是不是和我一樣感觸很多 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那年那年好像除了熱 其它什麼都好2018年夏天,流行的歌有《紙短情長》,還沒有離開學校的時候
  • 專家支招:如何解決夫妻冷戰
    專家支招:如何解決夫妻冷戰有鑑於爭吵巨大的殺傷力和微乎其微的建設能力,美國婚戀情感專家哈爾·朗克爾和珍妮·朗克爾夫婦提出了「零吼叫」的新理念,但是與那些建議「多多關注對方的需求」的情感專家們不同,朗克爾夫婦指出:在面對衝突時,應該保持冷靜,首先要關注和直面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解決「吼叫」的辦法。
  • 溫故冷戰時期的動物間諜
    他們於1947年離開斯金納的實驗室,在明尼蘇達州成立了動物行為研究公司。布裡蘭夫婦訓練小雞及其它動物,並將業務不斷擴大,從動物園到主題樂園,甚至包括一些電視節目中的動物表演。他們訓練了一大群動物,專門用來拍攝商業電視廣告,他們訓練的巴克兔成為銀行廣告中的主角,這段廣告在20年裡被反覆播放,創造了播放的最高紀錄。
  • 從不吵,只冷戰的夫妻:等不吵了,冷戰麻木了,夫妻就成了陌路人
    來源網絡,侵權必刪沒有數據證實,讓你笑的幸福婚姻能延長多少年壽命,但是,卻有數據證實,不幸婚姻的承受者平均壽命會縮短4年,患病率大約增加35%。因為吵架後,老公甩臉色,還會冷戰,每次阿英求老公原諒,老公就會拿這個件,說來說去。讓阿英對老公心灰意冷的是,已經有了一兒一女,意外懷孕把孩子拿掉後,回到家疼得直冒冷汗,讓老公幫忙倒杯水,老公玩著遊戲理都不理,還是婆婆看不下去,讓他去倒杯熱水,她老公滿臉不情願的,倒了半杯水。因為這點小事,老公跟她冷戰了半年,認為阿英故意為難他,婆婆指責他的時候,沒有吭聲。
  • 時隔49年才明白,當年蘇聯計劃挖穿地球,為啥挖到12262米停了?
    我們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蘇聯就出現了冷戰的局面,當時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美蘇冷戰的陰雲之下,美國、蘇聯在各個方面都要比一比,只要有一個地方比不過對方,另一方就會立刻準備打壓過去。當時美蘇不僅出現了軍備競賽,還出現了登月競賽,甚至還出現了挖穿地球競賽。
  •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冷戰》正式公布!與梅森、伍茲重回冷戰
    關於《使命召喚》新作《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冷戰》相信很多玩家都在關注。昨日,動視官方正式公布《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冷戰》,遊戲將於2020年11月13日發售,由Treyarch和Raven共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