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技術的背後 還有多少人在等待?

2020-12-05 家電網

【家電網HEA.CN 4月13日原創】近日,韓國面板巨頭三星顯示(SDC)宣布在今年年底前退出LCD市場,這也是繼LG之後第二家要退出液晶面板市場的韓企。韓方兩大韓企退出液晶面板市場,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市場的主導已經交棒到中國大陸廠商手上。液晶面板的未來將如何發展,如何突破現在的技術瓶頸也成為中國廠商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

而作為業內看好的新顯示技術:Micro-LED,在疫情爆發的期間完全沒有任何新消息出現,有專家分析,由於疫情導致大量科學研究室停工,不少科研項目陷入停滯狀態,而Micro-LED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拯救液晶面板的希望之星

Micro-LED又稱微型發光二極體,是指高密度集成的LED陣列,陣列中的LED像素點距離在10微米量級,每一個LED像素都能自發光。該技術將傳統的無機LED陣列微小化,每個尺寸在10微米尺寸的LED像素點均可以被獨立的定位、點亮。也就是說,原本小間距LED的尺寸可進一步縮小至10微米量級。Micro-LED的顯示方式十分直接,將10微米尺度的LED晶片連接到TFT驅動基板上,從而實現對每個晶片放光亮度的精確控制,進而實現圖像顯示。

有業內人士表示,Micro-LED具有高解析度、低功耗、高亮度、高對比、高色彩飽和度、反應速度快、厚度薄、壽命長等特性,功率消耗量可低至LCD的10%、OLED的50%,是業界期待的下一代顯示技術,更是讓液晶面板能夠煥然新生的新技術。這一理論並非沒有數據支撐,有機構數據顯示,Micro-LED與OLED比較,達到同等顯示器亮度,只需要後者10%左右的塗覆面積。同時亮度能達到OLED的30倍,且解析度可達1500PPI(像素密度),相當於Apple Watch採用OLED面板達到300PPI的5倍之多。

但是,這一技術在去年時已經陷入研發瓶頸。據悉,在Micro-LED巨量轉移工藝上,即使業界能夠在有所突破,但要真正提高良率,降低成本,也需要花費時日。除此之外,Micro-LED還有一大難題就是全彩化,發光波長一致性的問題。

那些在新技術背後的人們

雖然Micro-LED陷入瓶頸,但是還是有不少企業正在翹首以盼它的誕生。西柚了解到,三星是第一個將Micro-LED技術推向市場的公司,但它並不是唯一一家。LG也在研發自己的Micro-LED,並在去年的IFA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了一個演示面板。而中國家電廠商TCL在CES 2019上也展示了旗下的首款Micro-LED電視。早在2012年,索尼就開始研發各種類型的LED電視,索尼和三星都在影院和其它商用大屏幕領域展示了類似的技術。

此前,TCL科技董事長、執行長李東生就公開表示,TCL科技今年依然會加快布局Micro-LED領域。3月3日,李東生春節後出差的第一站選擇了福建,目的是與三安光電在Mini LED業務和Micro LED顯示技術上展開合作與研發,加快解決工程化技術難題。

而另一面板廠商BOE(京東方)則是在2019年底與美國廠商Rohinni合作成立合資公司BOE Pixey,共同生產用於顯示器背光源的Micro LED以及Mini LED解決方案。據稱,Rohinni的高速高精度Mini/Micro LED製造工藝將與京東方的顯示面板結合起來,以創造超薄的高性能顯示器。使用BOE Pixey 基於Mini/Micro LED顯示器的消費類設備預計將於2020年下半年上市。

行業人士告訴家電網,Micro-LED技術是屬於未來的技術,這是肯定的。但是當該技術成功研發時,液晶面板是否會因此而重新煥發生機成為主流,而或是被市場所淘汰,這一點是難以預估的。另一方面,在三星、LG退出後,液晶面板市場競爭將會愈加激烈,未來大尺寸應用領域的地區和企業競爭格局可能會有改變。

相關焦點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其中若使用UV micro-LED, 則需激發紅綠藍三色發光介質以實現RGB三色配比; 如使用藍光micro-LED則需要再搭配紅色和綠色發光介質即可,以此類推。該項技術在200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教授與劉召軍教授申請專利並已獲得授權(專利號:US 13/466,660, US 14/098,103)。 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與量子點(QD: Quantum Dots)。
  • 聚積首推Micro-LED驅動晶片 最小支持0.55mm點距!
    近年來,終端顯示需求不斷攀升,顯示的載體也可謂推陳出新,micro-LED已成為顯示屏產業眾所矚目的焦點,根據LEDinside研究報告指出,預計5年內led顯示屏與穿戴式裝置將會是micro-LED第一波量產品的最佳應用範圍,使得跨領域產業鏈正火速進行串聯並加快應用布局。
  • Micro LED技術原理,Micro LED與OLED技術對比
    索尼也有過類似「技術不是問題,但應用市場還需要酌情考慮」的表態。即作為一個顯示大廠,索尼的市場理性,要比媒體報導的聳人標題冷靜的多。事實上,在Micro LED上真正的、高度的、官方的、長期一致性的「高調」表態的單位只有一個:「臺灣工研院」。不過,對此,一個顯然的事實是,在次世代顯示上OLED、QLED臺灣都已經落後韓陸企業,甚至進度不及日本企業。
  • Micro-LED與Mini-LED的區別是什麼?究竟哪種電視更值得購買
    LED技術的最大變化是引入了有機化合物,使得多色LED可以沉積在玻璃上,就像印表機將墨水放在紙上一樣。OLED具有顯示亮色和完美黑色的能力,它已經成為電視界的領先顯示技術。但是,mini-LED和micro-LED可能會在2021年大大改變電視技術的格局。
  • 雷曼光電:基於COB先進技術的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是公司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雷曼光電(300162)提問, 現在很多LED企業都在加大投資micro led,公司有技術壁壘優勢嗎?公司回答表示,LED同行企業和相關行業企業紛紛投資進入Micro LED超高清顯示領域,說明Micro LED是下一代未來新型顯示技術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 Mini LED與Micro LED的區別是什麼
    由於OLED早已普及,屬於比較成熟的技術,所以這裡就不再多描述。micro-LED技術是在2000年由來自於德州理工大學的Hongxing Jiang和Jingyu Lin兩位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當然,消費者第一次看到使用micro-LED技術產品的屏幕是索尼的55英寸全高清解析度「Crystal LED Display」產品,它是在2012年正式亮相。
  • 一文讀懂Micro LED顯示技術
    除此之外,Micro LED還有一大特性就是解析度超高。因為超微小,表現的解析度特別高; 據說,如若蘋果iPhone 6S採用micro LED,解析度可輕鬆達1500ppi以上,比原來的Retina顯示的400PPi要高出3.75倍   而相比OLED,其色彩更容易準確的調試,有更長的發光壽命和更高的亮度以及具有較佳的材料穩定性、壽命長、無影像烙印等優點。
  • 「乾貨」Micro LED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分析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micro LED的技術發展與市場潛力,在線君對micro LED的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梳理。    歷史   說起Micro LED,先得從顯示TFT-LCD背光模組應用說起。
  • 復旦大學、臺灣交通大學:Micro-LED顯示全彩化關鍵技術
    文章介紹了micro-LED的結構、製備與襯底剝離技術,系統闡述了實現micro-LED顯示全彩化的主要方法:材料生長、轉移列印、色轉換。論文對三種關鍵技術的機理、實現方法、優缺點進行著重介紹,並總結了關鍵技術所面臨的挑戰及micro-LED顯示全彩化未來的發展方向(圖1.1)。
  • 董剛:Micro-LED Display的製造解決方案
    另外就是我們在電子這一方面的,在電子這一方面,我們主要是聚焦在兩個方面,一個是display,一個是半導體,那麼Micro-led它實際上是既有的是也跟半導體有關,所以我們這幾十年的工作,正好趕上了現在Micro-led這樣一個新的發展。所以在這一方面我們把半導和液晶方面的一些設備、技術,擴大應用到了Micro-led生產這一方面。
  • 【好口碑】led廣告車指導價多少錢
    【好口碑】led廣告車指導價多少錢  如有模組、電源、控是專業的led廣告車生產廠家,從辦廠到現在已經有12年LED廣告車製作經驗。品牌建立以及推廣:作為品牌完全方式,可作為各類活動背景,直播平臺,巡遊活動展示等。
  • Micro LED普及之路到底還有多遠?
    驅動中國2018年11月16日消息,儘管OLED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熱門的顯示技術,但顯示行業已經將創新的注意力轉向了下一次重大變革,那就是Micro LED技術。就拿大名鼎鼎的蘋果來說吧,儘管力扛Micro LED顯示技術的大旗,但我們始終都看不到手機上應用Micro LED,反而是採用了OLED,難道蘋果這是真的要變心了嗎?其實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這項技術還仍處於象牙塔內,製造成本昂貴不說,並且目前產能還非常低,基本上沒有大批量商業化的可能。
  • Micro LED技術又獲突破,商用進程加快
    全彩顯示是其中最有潛力的應用之一,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手錶、虛擬實境眼鏡等小尺寸顯示屏都將受益於micro-LED技術。 目前micro-LED技術正面臨兩大挑戰,首先是大家熟知的實現巨量轉移技術非常困難,另一個就是缺乏高效可靠的紅光micro-LED晶片。目前的紅光LED是由AlGaInP材料製成,在正常晶片尺寸下,其效率高達60%以上。然而,當晶片尺寸縮小到微米量級時,其效率會急劇降低到1%以下。
  • LED顯示和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大放異彩
    其中有兩種極具競爭的技術即OLED和micro LED。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它具有亮度高、輕薄化、視角寬、成本低的優點,但OLED也有光衰減和壞點的問題。LED發光二極體原來一直被用於數碼顯示,隨著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高亮度全彩色LED被用於戶外大屏幕led顯示器中。
  • micro led技術原理及簡介(microled功能特性和優勢及發展前景)
    micro led技術原理   MicroLEDDisplay的顯示原理,是將LED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比起其他LED,發光效率上,目前MICROLED最高,且還在大幅提升空間;發光能量密度上,MICROLED最高,且還有提升空間。——前者,有利於顯示設備的節能,其功率消耗量約為LCD的10%、OLED的50%;後者則可以節約顯示設備有限的表面積,並部署更多的傳感器,目前的理論結果是,MICROLED和OLEDD比較,達到同等顯示器亮度,只需要後者10%左右的塗覆面積。
  • 維信諾:Micro LED製程中LLO技術的研究
    要問顯示技術的下一代是什麼,小編會毫不猶豫的回答Micro LED。Micro LED具有高亮,高對比,長壽命優點,遠優於LCD和OLED。目前此技術的瓶頸點在於Chip的「巨量轉移」問題。巨量轉移技術目前有很多,最廣泛應用的是pick up and place技術。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micro led等新型面板上。除了oled這一技術方向,micro-led也是面板廠家爭相布局的方向之一。Micro-led是將led晶體結構進行薄膜華、微小化、陣列化,尺寸縮小到1-10μm左右形成led像素,並組成高密度集成的led陣列,陣列中的micro-led像素點通常在200μm一下,相比使用led背光背板的lcd技術,micro-led是自發光像素陣列,具有亮度高、節能省電、可視角度大、對比度高、相應更快、畫質更好的特點,相比oled技術,micro-led在光效、穩定性、壽命
  • LED球形屏火爆背後 原理你懂的多少?
    慧聰LED屏網報導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led  全彩球形led顯示屏,主要應用於博物館、科技館、企業展廳、展覽館、戶外球形視頻廣告、球形亮化工程等場所,球形led顯示屏既能播放視頻廣告、品牌宣傳、也可做裝飾亮化。安裝方式多樣化,可座落式、吊裝式、鑲嵌式、嵌入式等不同的安裝方式,滿足不同客戶的安裝需求。
  • 2018年三大Micro LED技術進展精彩回顧
    首先,Optovate開發了一種使用紫外線雷射和可調整圖案掩膜的Micro LED剝離移轉技術,用於將Micro LED晶片從基板上打下並直接落在接收基板上。其次,Optovate還開發了光學陣列,可以將從Micro LED晶片射出的光線利用折射和反射原理匯聚集中。這一技術可控制微米級晶片出光,達到更高的效率,當用於LCD和OLED面板背光、Micro LED面板等時,又能使應用設計更加薄型化。
  • 顯示技術科普——Micro-LED
    還有黏附層(Adhesive layer);真空吸附(Vacuum);超聲釋放式(Ultrasound Release)等。目前Micro-LED巨量轉移技術可謂是百花齊放,並且均有不同技術特性,因此針對不同的顯示產品可能會有相對適合的解決方案。2018年3月,初創企業X-Celeprint提交了關於他們的微轉印技術(μTP技術)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