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中的經典:這些歷代書法都是國之瑰寶,中國最高的文化精品

2021-01-09 時事面對面

漢字是中國最基本的文化載體,而書法確是中國文化在全世界最有影響力,最具東方特有的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在書法藝術中分別有篆書、隸書、行書、楷書、草書等書體,下面就分別介紹歷代最著名的書法家及書法作品。

春聯(當代)

篆書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這個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李斯的文學和文字的造詣令後人追捧,他的文章論證嚴密、氣勢貫通,洋洋灑灑,如江河奔流,魯迅曾經大力稱讚李斯,被稱為書法筆祖。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等。

曾國藩:「古來如李斯、曹操、董卓、楊素,其智力皆橫絕一世,而其禍敗亦迥異尋常。近世如陸、何、肅、陳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終。故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隸書

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的代表作應該是《張遷碑》,碑文系故吏韋蔭等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書法多別體,未署書者姓名,刻石人為孫興,所以有人懷疑是摹刻品,但就端直樸茂之點而言,非漢人不能,所以決為當時之物。碑陰所刻人名,書亦豐富多姿。

陳清泉書法()當代

楷書

楷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也是一種官名,《新唐書·百官志二》記中書省史館有楷書二十人,寫國史楷書十八人。楷書作為官名也稱作楷書手,掌繕寫之事,在同一機構中並置,因具體分工有所不同。

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楷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柳公權字帖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皆高,而楷書是文字符號,實用性高且見功夫;相比較而言,草書則是藝術性高,但是實用性顯得相對不足。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草書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在中國書法寶庫中,狂草是最有情調的一種書體藝術,談到狂草就不能不提張旭、 懷素,被世人譽為「顛張醉素」的狂草藝術。這兩位狂草書聖為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勞。

張旭性格豪放,好飲酒,是大詩人李白的酒友。李白有「鬥酒詩百篇」的美譽,張旭和李白一樣,每當酒醉後,藝術才思格外敏捷,創作激情無比高昂,寫出的字放縱,猶如龍飛鳳舞,連綿迴繞,氣勢非凡,宛若旋風急雨,煙霧翻騰,變化多端。他的字被稱為「狂草」,他也被叫做「張顛」。

張旭之後又出了一個叫懷素的和尚,他豪爽隨便,不拘小節,好喝酒,好吃肉,自稱「狂僧」、「醉僧」。他「以狂繼顛」,也是在喝得酩酊大醉之後,提筆寫字時,如神相助,筆在紙上任意馳騁,墨在紙上恣縱淋漓。寫出的字,在筆法的放縱、旋律的高亢、氣勢的宏大上,都較張旭的狂草有過之而無不及。兩人的書法令世人叫絕,於是也就有了狂草書法「起於張,成於素」之說。

相關焦點

  • 傳承書法國粹,振奇翰墨千秋一一記中國第一個五體書法傳承館
    (記者 楊藝)2020年元旦來臨之際,中國首家五體書法傳承館誕生在貴州省一個具有深厚古老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鎮廣順。傳承館外觀傳承館局部傳承館局部展廳局部中華五體書法傳承館通過展示中華5000年傳統文化之"六藝"中的書法起源、形成和發展,系統介紹中國五體書法各個創始人及其主要經典、代表作品、代表人物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國文化自信驚天地,書家揮毫潑墨泣鬼神。
  • 中國第一次石刻七部經典,歷時八年,見識了書法雍容大度之美
    東漢時期尊崇儒學,有一項標誌性的歷史見證,就是東漢末期出土的中國第一次官定石刻儒家經典的大工程——《熹平石經》,內容上不僅承載歷史文明的傳承,形式上也是書法界的文化瑰寶。《熹平石經》勘刻完成後,立於洛陽開陽門外的太學講堂前,以供眾人瞻仰學習,太學是我國古代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一千九百多年前創建的太學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個太學舊址就在今河南省偃師市漢魏故城南,朱家圪當村附近。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經典以石經方式豎立起來,很快就成為參觀學習的聖地。
  • 中國傳統國粹中唯有它一枝獨秀,它是啥呢?
    中國的國粹可謂數不勝數,五千年華夏文明傳承的精華實在太多太多。享譽中外的四大國粹:中國京劇、中國武術、中國書法和中國醫學,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只可惜很多國粹在現如今這個文化斷層、信仰缺失的年代,或被遺忘、或失傳、或被丟棄,已經不復當年盛世。
  • 中華十大國粹,美到爆棚!
    書法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 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7日消息(記者 陳望)近日,海南又一文化出版工程——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首批三種精品圖書《龔鵬程說中國文人書法》《美文不厭讀千回——韓柳歐蘇的散文世界》《此心安處是吾鄉——韓柳歐蘇的人生格局》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孫雪清精品賞析
    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抒當代文人熾熱情懷 擔傳統文化傳播重任——訪書畫名家張舜
    張舜的書法雋秀雅致,書與畫相得益彰,一直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並在2011年《大連日報》文化版上做了大篇幅報導,時任大連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傳傑教授給予了高度評價。傳統山水古雅渾厚 濃淡繁簡各有奇妙「唐宋字畫」是歷史上對書法和國畫品質的定位。學畫能得到宋人氣象是歷代畫家不懈的追求。
  • 歷代文房用具筆洗知識大全
    文房四寶是中國獨具藝術特色的工具。文房用具除了筆、墨、紙、硯外,還有筆洗也是文人墨客書房中的必備之品。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分享最全面的歷代筆洗知識,使您品鑑歷代筆洗的同時能感受到我國精粹的書房文化。
  • 中國歷代藏書文化知識大全
    中國歷代帝王都很重視藏書文化,周朝的守藏室,漢朝的麟麟閣,清朝的文淵閣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介紹我國歷代經典的藏書文化知識,使您對歷代的藏書文化有著更為系統的了解和認識。二、兩漢時期藏書文化漢初時期,有專用的皇家藏書樓。私人藏書也屬於合法化,皇室還向民間求書,廣開獻書之路。書店在西漢末年其實已經出現,這也促進了書籍的利用與流通。東漢時期,歷任帝王都非常重視書籍,藏書機構和職官也順勢建立,藏書文化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 中國文化名詞解釋
    經部指儒家經典以及研究、解釋這些經典的著作;史部指史書以及研究、評論這些史書的著作;子部指除儒家經典之外的兵、法、農、醫、天文、算術等各家著作;集部指歷代作家的文學作品,如詩、詞、曲、散文等。隋代以後圖書分類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類金瓶掣籤:即活佛轉世金瓶掣籤制度,是藏傳佛教解決活佛繼承人唯一性的一項制度。
  •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中國書法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
  • 佛道教給中國書法帶來了什麼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書法有著極為深厚的中 華文化思想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審美創作及書寫者人格塑造都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 邀您體驗「國粹中的陳設藝術」
    本屆文博會,該分會場以「走進陳設藝術,改變生活方式」為主題,側重展示「國粹中的陳設藝術」。 「古代金銀器精品展」讓參觀者了解中國古代高超的金銀器製作工藝,「鎮展之寶」北宋時期的「銀鎏金玲瓏佛塔」通高58.30釐米,為七重六面閣樓式密簷塔,全塔共有佛47尊,重簷飛棟,十分壯觀,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工藝價值。
  • 武當山李光富道長續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道長得道,書法亦佳!
    2020年11月28日,中國道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在江蘇句容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道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道教協會章程(修訂稿)》,審議通過《道教教職人員行為準則》等13個規章制度。2020年11月28日,消息中提到:選舉李光富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早在2015年就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這次續任道長協會會長一職,也充分說明了李光富的才能品德非同一般!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蕭四希精品賞析
    ,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名譽主席,中國國學學會副主席,世界教科組織聯合協會副主席,瑞典皇家藝術院榮譽博士,英國皇家藝術院榮譽院士,香港書法院名譽院長,國際羲之書畫院榮譽教授,國家一級書畫家。  自幼受家父薰陶,學習書法,中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利用業餘時間研習書法、詩文,遍臨王羲之、王獻之、孫過庭、顏真卿等歷代名家法帖,對書法、國畫情有獨鍾。
  • 「中國翰園碑林之父」李公濤: 弘揚國粹志堅定 翰墨千載重傳承
    這裡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鬱、北方水城獨特,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作為歷史古城,開封共擁有重點景區17家,其中,中國首家民辦碑林中國翰園碑林則由「中國翰園碑林之父」、「當代文化愚公」李公濤先生帶領全家,自籌資金創建。
  • 評委視點丨《中國書法報》特別策劃——「正書」何以「正」?
    北碑的質樸、天趣與唐楷的莊嚴、示範為正體書法的創作提供了寬泛的審美啟示。這也是歷史上那些偉大的書法家創造的奧妙之所在。在雄渾與溫婉間,在天工與匠作裡,陰陽互補,剛柔相濟,最終成就了那些中國書法史上光耀古今的經典作品。這些經典作品的出現,無不是「真情道白」的產物,無不是「心手兩忘」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們當代的正體書法創作,更像是「一技之長」的選拔賽,當然競賽的僅僅是「工巧」。
  • 郵票與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書法郵票」經典之作比比皆是
    中國有關「郵」的歷史極其漫長,故事很多。號稱「中華第一郵」的大龍郵票誕生於1878年,是由清政府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早在西周時期,就通過烽火來實現信號聯絡。秦始皇嬴政於公元前223年在此築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別稱秦郵,華夏一郵邑,神州無同類,是中國兩千多個縣市中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古代最早的郵遞員叫驛使,負責傳遞公文、書信。李自成原是一名驛卒,因為裁減人員,失業後,變成了起義軍領袖。古人設立驛站作為中轉站,用來接待來往的官員。一方的官員要向朝廷匯報工作,必須一級一級地向各地驛站傳送信息。
  • 柯九思行楷書《老人星賦》,有歐陽詢筆法之味,更有魏晉人書法之韻
    柯九思多藏魏晉人書法,如晉人書《曹娥詩》,也有部分宋人的精品,如蘇軾《天際烏雲帖》、黃庭堅《動靜帖》等,經他鑑定的書畫名跡流傳至今者頗多。他的書法於歐陽詢筆法之外融入魏晉人之韻,結體嚴整,字體恬和雅逸,雄厚重中見挺拔之秀氣,深受趙孟頫推崇尚晉人書法觀的影響。正如清人王文治所說:「丹邱書體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勁拔,乃—望而知為元人書,時代為也。」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全國書法小品邀請展作品選│ 《三字經》簡體毛筆字帖│ 《中國書協會員百人精品展》作品選│ 《千字文》鋼筆七體字帖-顧仲安書│ 《靈飛經》帖鋼筆筆法│ 《百家姓、朱子格言》鋼筆七體字帖-顧仲安│ 《蘭亭序》褚遂良摹本│ 【書法大家】顏真卿│ 【書法欣賞】-人生格言│ 【書法欣賞】匾額書法藝術欣賞│ 【書法欣賞】名家墨寶欣賞│ 【書法欣賞】唐寅(唐伯虎)書法作品《漫興墨跡》│ 【書法欣賞】董其昌·嶽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