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了解一下蝙蝠,你就知道為什麼容易傳染給人

2020-12-06 min89在學習

蝙蝠分布廣泛,屬於翼手目動物,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除了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遍布全世界。註:齧齒目簡單理解,就是有兩顆大門牙,具體代表是老鼠

2. 蝙蝠屬於哺乳科動物,屬於真正會飛的哺乳動物,人就屬於哺乳類動物,同樣還有海裡的鯨魚也是哺乳動物。所以蝙蝠屬於獸類,而不是鳥類。

3. 蝙蝠的牙齒整齊,和獸類的牙齒一樣,便於撕碎自己的獵物

4.蝙蝠最大的馬來大狐蝠,展翅1.8米,吃素。最小的大黃蜂蝙蝠,瀕臨滅絕。

馬來大狐蝠
大黃蜂蝙蝠

5. 的確有蝙蝠吸血,但不是所有蝙蝠都吸血,所以在西方是吸血鬼的象徵,但是最可怕的是野生蝙蝠自帶狂犬病毒,如果傳染給家畜,家禽,才是最可怕的。

6. 非典傳播確認是蝙蝠通過果子狸傳播給人類。

相關焦點

  • 夢幻西遊為啥師傅不要大蝙蝠和海毛蟲?這裡面的隱情你知道嗎?
    分享別人不知道的夢幻西遊冷知識!夢幻冷知識,趣味正當時!【夢幻西遊冷知識】34期為大家揭秘為什麼門派師傅需要召喚獸時從來不要海毛蟲和大蝙蝠!大家都知道,在做師門任務的時候,門派的師傅經常會問大家要參戰等級低於75級的召喚獸,下到大海龜,上到星靈仙子都會被要。(額,我知道肯定有朋友會抬槓,問為什麼月魅等新出的也沒要呢?
  • 冷知識: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的病毒,但為什麼自己沒事?
    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病毒,但為什麼沒事呢?蝙蝠為了不給人類帶來困擾,調整了時差,還長得不像食材的模樣,但在今年蝙蝠還是上熱門了,聽傳言說是因為一月份的時候有蝙蝠被人抓去給燉了然後人類就感染了病毒。嗯...只是傳言而已。
  • 蝙蝠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請不要冤枉蝙蝠!
    2020-03-09 18:12:58 來源: 野鶴說風景 舉報   你對蝙蝠有所了解嗎
  • 蝙蝠之「禍」,你真的了解蝙蝠嗎?
    王放 ,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蝙蝠中的菊頭蝠又再次登上熱搜。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它們嗎?
  • 10個冷知識,為什麼樹袋熊(考拉)幾乎不喝水?
    10個冷知識,為什麼樹袋熊(考拉)幾乎不喝水?而液體是游離分子的結合體,比較容易到處移動。3、醬油能不能使皮膚變黑?,還可以滿足我們表達群體一致性的需要,另外不是所有人都容易被影響的,研究發現性格比較隨和、和善,擅長與人相處的人群比較容易受影響。
  • 為什麼有人睡覺會認床?關於睡眠的冷知識,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在長途旅行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現象,翻來覆去睡不著,俗稱為「認床」。對於這樣的現象的出現,很多都是用認床來解釋,但是人為什麼會出現認床的現象,為什麼有的人就不會出現的現象,並且有的人會選擇性認床,若是身邊有認識的人,睡眠質量也能好一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幾個在船上才知道的冷知識
    ,分享一下。順便了解了一下古代航海家是怎麼導航的。得知自己的緯度其實很容易。只要看一下北極星在哪裡就可以。北極星在地面上的角度就是自己的緯度。如果你發現北極星在正頭頂,你就是在北極無疑了。我在上海,那麼北極星一定在地平面以上 31 度左右,亙古不變。難的是經度。怎麼知道自己的經度呢?
  • 蝙蝠吉不吉利咱不知道,能傳染什麼病咱得問問
    對於蝙蝠的生物屬性和疾病傳染能力的研究,千百年來幾乎是一片認知空白。就算是現代以來經歷過蝙蝠引發的痛苦的非典和伊波拉時期,人們還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誰也預料不到,自己會以這麼「宅」的方式度過2020年春節。雖然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源頭還不能完全確定,但種種跡象都指向了某種野生動物。
  • 蝙蝠知識大普及,建議都了解一下
    近期,冠狀病毒的事已經傳遍全國,有消息指出其來源可能是蝙蝠,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進行一下蝙蝠知識普及。1、蝙蝠是超級毒王嗎?是的!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2、蝙蝠百毒不侵?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蝙蝠自己卻百毒不侵。3、蝙蝠能攜帶多少病毒?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 100 多種毒性極大、兇險無比的病毒,有伊波拉,狂犬病、SARS等。
  • 世界人口日,這些冷知識你了解嗎?
    你知道每一天有多少人出生又有多少人死亡嗎你知道地球上目前有多少人又最多能承載多少人嗎 今天是7月11日第31個世界人口日關於人口的這些冷知識你了解多少快戳視頻get一下吧 出品人:陳凱星 周亮策劃:齊慧傑監製:胡國香統籌:侯幫興 肖磊濤
  • 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 沙雕冷知識大賞:鬍子多的人容易禿頭
    盤點12個奇葩冷知識:鬍子多的人容易禿頭1.反向生發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鬍子多會產生更多熱量,身體會通過減少頭髮的方式來增加散熱,所以鬍子多的人更容易禿頭。6.就醬吃,超好吃在日本,西瓜十分昂貴,日本人吃西瓜前習慣沾點醬油或者撒鹽,因為先嘗到鹹味後再品嘗甜味,會使得西瓜吃起來更甜。7.酒後騎馬也違法我們都知道「喝車不開酒,開酒不喝車」。
  • 「毒王」實至名歸,蝙蝠的病毒到底有多厲害,你知道嗎?
    哈哈,其實大家也都能猜到了,就是蝙蝠。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了4100多種病毒,而其中,單冠狀性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傳染給人類的病毒就已經讓人們對蝙蝠充滿畏懼,蝙蝠傳染給人類的病毒並不少,足以列一份病毒清單,比如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等等。
  • 你知道可能導致武漢疫情的蝙蝠這種動物為啥是毒王嗎?
    但是為什麼國內外諸多專家們都說此次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有可能是蝙蝠傳染給人類的呢?說到這裡下面還是得詳細介紹一下蝙蝠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究竟為啥會有毒呢?它究竟又攜帶了什麼病毒?五福織錦圖為了認清事實真相,還是讓我們先來共同了解一下蝙蝠這種動物吧,真正認識它了,至少我們會減少一點害怕和擔憂
  • 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和老鼠沒有任何關係的, 蝙蝠是蝙蝠,老鼠是老鼠,可以說它們除了都是哺乳動物之外,其它的地方,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它們的外觀也是不一樣的呀,而且區別是很大的,為什麼會有蝙蝠褪去翅膀就成為老鼠,老鼠長了翅膀就成為蝙蝠這種說法呢。
  • 關於大自然的動物們,你所不知道的10個冷知識
    大自然中總是存在著諸多奧秘等待著人類去探索,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發表的報告,如今地球上有超過870萬種生物,這其中絕大多數是人類並不了解的,而且隨著環境的變化,動物的進化,還將出現更多的新物種。哪怕是不斷專研動物的科學家們對於地球生態的理解也是有限的,而不用說我們普通的人們了。
  • 人們對蝙蝠有哪些關注點?盤點近些年各種傳染病源
    對於蝙蝠的生物屬性和疾病傳染能力的研究,千百年來幾乎是一片認知空白。就算是現代以來經歷過蝙蝠引發的痛苦的非典和伊波拉時期,人們還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誰也預料不到,自己會以這麼「宅」的方式度過2020年春節。雖然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源頭還不能完全確定,但種種跡象都指向了某種野生動物。
  • 你不知道的10則奇葩冷知識,換髮型能緩解抑鬱心情?
    9、人的鼻腔黏膜內有500多萬個嗅細胞,一噴嚏可以噴出飛沫100萬顆,顆粒為0.1-0.2毫米,以每小時160多公裡的高速噴射,落在3.5米附近的距離。要是一個傳染病人打一個噴嚏的話,危害可想而知。10、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到理髮店改變一下髮型
  • 為什麼有人吃蝙蝠:真的營養又美味?蝙蝠入藥有奇效?
    為什麼有人吃蝙蝠:真的營養又美味?蝙蝠入藥有奇效?是的,這一期我們說蝙蝠。2019年底,設置「吃惑」欄目時,打死我也不會想到這個欄目會寫「蝙蝠」。轉眼間,「吃惑」變成「吃禍」,不得不聊一下。網上立馬有人將幾年前美女吃蝙蝠的視頻翻倒出來,惡狠狠的批評美女主播。
  • 狗狗的5個冷知識:讓你更加了解狗狗,很多養狗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養狗狗的人其實都沒有很了解狗狗,這些很少有人知道的信息我們叫做冷知識,今天給大家介紹5個狗狗冷知識,知道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