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科學是已經被實踐(包括科學實驗)證偽、但仍然當做科學予以宣傳推廣的所謂理論或假設,簡單來說,就是借著科學的名義來欺騙他人,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我們的平常的認知中有哪些是偽科學呢?
一、剛烤出的麵包不能吃
解釋:麵包在剛出爐時,因為仍處高溫狀態,這時麵包的酵母並還沒有完全消失,若在此食用麵包,會將有害的致癌物食入,切記!麵包在剛出爐後,當麵包的中心溫度降至40度以下冷卻後,酵母作用才會停止,此時麵包中的二氧化碳已充分排出,這時便可以安心食用了.若真的想食用熱騰騰的麵包怎麼辦呢?將買回來的冷麵包,放進烤箱稍微烤一下就可以了!因為這時的酵母已經起不了作用了。
破解:有,但存量不具危險性。
對此,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馬勇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一般來說,苯並芘對眼睛、皮膚輕微有刺激作用,應該說毒性並不強。「這種說法,其實是誇大了苯並芘的毒性。」馬勇強指出,其實在自然界中,包括在大氣裡,在水中,都有苯並芘的存在。如果說危險的話,烤雞翅中苯並芘的含量要遠遠大於烤麵包。因為油脂直接滴到高溫的炭上,更容易產生苯並芘。
那麼,烤麵包裡到底有沒有苯並芘?馬勇強表示,從理論上說:有。但苯並芘一般出現在高溫油炸、煎炸的食物中——也就是說,油多的食物,特別是街頭那種被反覆使用的油所製作出的食物比較容易產生苯並芘,含量也較高。一般的麵包油脂少,苯並芘的含量也沒有那麼高。
其實這個很簡單啊,為什麼不能吃剛烤出的麵包呢?因為它太燙了。
二、用左耳接電話更好
解釋:接電話時不要用右耳,最好用左耳接聽。因為右耳距離大腦比較近,而且右腦比較重要,接電話時手機輻射會傷害大腦,所以用左耳接電話更安全。
破解:「左右耳和左右大腦是對稱分布的,左右耳與大腦的距離一樣。不存在說右耳離大腦更近這種說法。」昆明市延安醫院耳科主任張樂說:「手機有輻射,從理論上來說左右耳接電話對大腦的傷害都是一樣的。」
張樂還指出,用哪只手接電話,哪只耳朵聽電話,不過是每個人的個人習慣問題,並不會因為是左耳或右耳接聽而上升到健康問題。如果手機輻射真的對大腦產生影響,那麼不管用左耳還是右耳接電話都是一樣的,並不存在右腦比較重要這種說法。
理由就是人們騰出右手來做事更順手.........淺顯易懂的道理為什麼要那麼複雜呢?
三、水果打了蠟
其實是半真半假的,水果表面的蠟分為三種:
1.果蠟:水果表面本身就帶有一層果蠟,這是一種脂類成分,是在蘋果表面生成的植物保護層,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微生物、農藥等入侵果肉,起到保護作用。
2.食用蠟:這種天然的蠟可以使用對身體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
一些商家為了保鮮或是讓水果更好看,會在蘋果等水果上打上一層食用蠟,這是一種殼聚糖物質,多從螃蟹、貝殼等甲殼類動物中提取而來。
雖然是人工打上去的,但由於從天然物質從提取,食用對身體也沒有害處。
3.工業蠟:不法商家想水果看起來好看一點,又不捨得購買食用蠟,就會用工業蠟給水果打蠟,其中所含的汞、鉛可能通過果皮滲透進果肉,給人體帶來危害。
不是水果上打了蠟就認為是黑心商家。
四、水果玉米是轉基因作物
轉基因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將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它生物的遺傳物質,並將不良基因移除,從而造成品質更好的作物。通常轉基因作物,可增加作物的產量、改善品質、提高抗旱、抗寒及其它特性。
很多人對這個新興的食品似乎還是有很多顧慮,口味這麼甜,還能生吃,那是不是轉基因呢?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水果玉米都不是轉基因。
1779年,歐洲殖民者從美洲收集到papoon玉米,這是世界上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甜玉米品種。1924年,美國育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雜交甜玉米品種。我國的甜玉米育種起步是在1968年,中國農業大學首次育成雜交甜玉米品種「北京白砂糖」。不管是甜玉米還是糯玉米,都是雜交品種。
就是兩種玉米的雜交,例如黃種人與白種人,生的混血兒也是轉基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