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樹(學名:Couroupita guianensisAubl.),又名炮彈果、炮彈花,是常綠喬木,株高可達27米。葉螺旋狀排列,常叢生枝頂,具羽狀脈。花瓣淺碟狀,內側粉紅或深紅色,外側淡黃色;聚生雄蕊二型,短的形如毛刷,長的狀似海葵的觸鬚。兩性,輻射對稱;花上位,萼筒與子房貼生,高出子房,裂片6。花瓣淺碟狀,內側粉紅或深紅色,外側淡黃色;聚生雄蕊二型,短的形如毛刷,長的狀似海葵的觸鬚。果實球形,茶褐色,渾圓如生鏽的古代炮彈。花期5-11月。
原產南美洲蓋亞那、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區。
生長環境
炮彈樹喜高溫、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適溫22℃至30℃。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吊瓜樹的抗性強,很少發生病蟲害。
植物的花綻放在老枝和樹幹上,因為那裡比較空曠,花朵更容易被昆蟲發現和光顧,這樣獲得授粉的機會較多,有利於繁衍後代。這就是熱帶雨林植物奇妙的生理現象--老莖生花結果。在奇異植物室正在盛開的炮彈樹就是典型的老莖生花植物。
主要價值
炮彈樹可作風景樹、行道樹.夏季開花成串下垂,花大豔麗,特別是其懸掛之果形似吊瓜,經久不落,新奇有趣,蔚為壯觀,是一種十分奇特有趣的高檔新優綠化苗木。可用來布置公園、庭院、風景區和高級別墅等處。可單植,也可列植或片植。
炮彈樹的花豔麗、芳香四溢,常種植為觀賞植物。果實餵養家畜和家禽,人亦可食用,但因令人不悅的氣味而不為人們所喜歡。印度教徒認為炮彈樹是聖樹,因其花看起來像娜迦,種植於溼婆神廟宇。炮彈果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土著亞馬遜人用其治療高血壓、腫瘤、疼痛和炎症。
來源:百度百科 360百科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