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生物防治丨平腹小蜂

2021-02-23 荔枝龍眼產業資源平臺

平腹小蜂屬是旋小蜂科中比較大的屬之一。該屬紀錄有144種,在世界上廣泛分布。寄主涉及昆蟲綱10目46科,以鱗翅目、半翅目(蝽科)、直翅目及雙翅目(蠅)為主。

該屬部分種類被用於生物防治。雌蟲頭正面觀圓形,長寬約相等;複眼卵圓形,無被毛;上顎具齒及截齒;觸角細而長,13節,著生位置稍高於複眼下緣連線;柄節不膨大,略彎曲;環節長不及寬,索節由基部至端部逐漸變短變粗;棒節不短於末3索節合併之長,向端部逐漸膨大,末端斜切。前胸不長,前端收縮,背面凹陷;中胸盾片具明顯的盾縱溝,在盾片中部常具稠密粗大刻點;小盾片基部狹窄,三角片大,內端彼此稍分離。

翅一般發育正常;前翅色暗,緣脈長;後緣脈長為痣脈的2倍有餘。足細長,中足脛節端部顯著增大,第1跗節亦增大。柄後腹不長於胸,三角形,腹基窄,向腹端逐漸變寬,各腹節背板後緣呈橫截狀,產卵器稍突出。

雄蟲大部分種類觸角粗壯,小部分種類觸角細長,索節5~7節,棒節不分節;胸背隆起,具深而完整的盾縱溝;小盾片大、膨起,三角片內端幾相接;中胸側板分裂為前、後側片;翅無色。

 廣東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展平腹小蜂繁殖利用研究,目前利用柞蠶卵大量繁殖平腹小蜂的規模化生產技術已經成熟,平腹小蜂在我國南方主要用來防治荔枝蝽,是荔枝、龍眼進行有機生產和無公害生產的必要措施,每年放蜂防治面積約300公頃。最近幾年,平腹小蜂也被用來防治茶翅蝽、柑橘大綠蝽、緣蝽等果樹蝽類害蟲,北方的一些平腹小蜂種類也用於林業害蟲的防治。

相關焦點

  • 平腹小蜂可殺滅「臭屁蟲」
    市農技辦植保科支招,平腹小蜂可防治「臭屁蟲」荔枝蝽,是東莞少見的一種「綠色生物武器」。據稱,去年東莞阿吉果園首次應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這一綠色防控技術,全年都不需要專門針對荔枝蝽噴施農藥。    市農技辦植保科技術人員介紹說,荔枝蝽俗稱「臭屁蟲」,是荔枝、龍眼的主要害蟲之一,主要危害嫩梢、花穗及幼果,還能傳播病毒病,一般年份能夠造成20%-30%的產量損失。
  • 中國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蟲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摘 要:寄生蜂是一類重要的寄生性天敵昆蟲,種類繁多、習性複雜,在害蟲生物防治和綜合治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產卵時,寄生蜂攜帶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會隨之進入寄主體內,發揮調控寄主生長、發育、免疫、代謝、行為的作用,從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發育。
  • 百戰害蟲,以蟲抗蟲!
    其實,它只是園林部門釘在樹上用來培育白蛾周氏齧小蜂,防治美國白蛾等害蟲的蠶繭。人蟲之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為何要培育這麼多柞蠶呢?這事,還得從持續上萬年的「人與害蟲」之戰說起。其實,「害蟲」這個詞是站在人類的角度看的,在農業出現之前,昆蟲只是吃著自己食譜裡的食物。
  • 山東滕州市:「以蟲吃蟲」釋放周氏齧小蜂 防治美國白蛾
    百度新聞8月8日訊為有效防治美國白蛾,保護好森林資源安全,根據美國白蛾發生情況,8月5日,山東省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對該市重點防治區域實施白蛾周氏齧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措施,釋放1億多頭周氏齧小蜂,防治面積3000多畝。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生物防治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生物防治 2019-05-2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保護地蔬菜重要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方案
    保護地蔬菜害蟲種類多,常年發生的主要有粉蝨、薊馬、害蟎和蚜蟲等重要刺吸式害蟲,世代重疊、蟲量大、抗性高、危害重,不採取防控措施可導致嚴重損失,甚至絕產;偶發的有小菜蛾、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保護地栽培環境封閉,化學農藥降解難度大,汙染嚴重。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是替代化學農藥使用、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推進綠色植保的有效途徑。
  • 防治天牛等害蟲 李滄區連續第二年"以蟲治蟲"
      半島都市報8月11日訊(記者 張同順 實習生 張承程) 對李滄區世園會外圍和臥龍山外圍區域山林的松褐天牛等林業害蟲來說,有一個壞消息,因為它們將迎來數量龐大的天敵——管氏腫腿蜂。
  •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
    隨著綠化面積擴大,也為綠化植物病蟲發生和繁殖提供了生存環境,加之許多地方對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管理不到位,特別是許多城鄉道路樟樹害蟲得不到及時的防治。為掌握道路綠化區的樟樹主要食葉類害蟲種類及其生活習性,對其進行了觀察,並進行了一些生物和化學防治技術試驗。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綠會生物防治小組研究(2)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如何通過生物多樣性來治理惱人的外來入侵物種、尤其是來勢洶洶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秋粘蟲)?在大自然中,秋粘蟲有許多自然發生的「天敵」或「農民朋友」。這些天然「剋星」吃它們。中國綠髮會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小組的小夥伴們在梳理國外文件中,將一些已被證實為有效的大自然中的「死對頭」梳理,本篇例舉3種蜂如下,供國內參考。
  • 常見林業害蟲識別與防治
    防治方法: 加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病蟲能力,注意樹木的合理修剪,通風透光,防治過密。結合冬剪,將病害枝剪除併集中燒毀。 化學防治,可用(15%高氯毒死蜱)混合殺撲磷800—1000倍液噴施防治。
  • 姬小蜂齧小蜂共同迎戰椰心葉甲天災還是人禍?
    其掛包法通過省林業局組織的評審,我省防治「椰子蟲」由此轉入新技術化學防治階段,全省推行大面積掛包法防治。  掛包法比傳統化學防治方法具有明顯效果,是椰心葉甲化學防治上一個重大進步。將藥包固定在植株心葉上,讓藥包內的「椰甲清粉劑」藥劑隨雨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蟲危害部位從而殺死害蟲。只要藥包中還有藥劑剩餘,一旦下雨,雨水會帶著藥劑流向葉心起到殺蟲作用。
  • 我市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邁出第一步
    信陽消息(首席記者 張繼疆)日前,記者從我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以下簡稱:市森防站)了解到,自去年我市森防站與有關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白蛾周氏齧小蜂防治楊樹食葉害蟲示範試驗以來,經過一年多的「以蟲治蟲」,取得了良好效果,邁出了我市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的第一步,逐步推廣「綠色環保」防治理念,為構建綠色生態信陽打下基礎。
  • 甜櫻桃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甜櫻桃病蟲害的有效方法。生物防治的特點是不汙染環境,對人、畜安全無害,無農藥殘留問題。但該技術難度比較大,研究和開發水平比較低,目前應用於防治實踐的有效方法比較少。在果園自然環境中有400多種有益天敵昆蟲資源和促使害蟲致病的病毒、真菌、細菌等微生物,各果園可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物防治方法。
  • 路邊樹上的這些奇怪小物件都是害蟲殺手
    &nbsp&nbsp&nbsp&nbsp「其實掛在空中的三角形『小房子』是化學引誘劑做成的誘捕器,通過釋放氣味信息物質引誘害蟲並把它們粘在膠上。」王小藝說。&nbsp&nbsp&nbsp&nbsp蠶繭:內藏害蟲殺手&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生物防治越來越多地替換了傳統的藥物防治,人們常常看到樹上懸掛著的蠶繭就是生物防治的一項措施。
  • 天敵昆蟲的規模化繁育是生物防治的關鍵
    原標題:天敵昆蟲的規模化繁育是生物防治的關鍵   在農作物害蟲管理上,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是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防治方式化學防治,即用噴灑農藥的方式殺死害蟲,仍是目前我國農作物害蟲防治的主要方式;生物防治,即利用大自然的生物鏈系統,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操縱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的方法,主要指的是用各種寄生性蜂或捕食性蜂操縱害蟲。   化防治標生防治本   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的統一在於:都是為了操縱害蟲。
  • 農業害蟲來襲!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
    近日,中國綠髮會小編讀到農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厲害了!同一球裡可釋放出三種赤眼蜂!赤眼蜂治螟技術實現新突破》,頗有感觸。事實上,這一篇文章最觸動筆者的是專家的一句話: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
  • 如何用生物的方法防治森林蟲害
    生物防治實質上是利用生物種間關係調節有害蟲群密度的措施,也即利用害蟲天敵控制害蟲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天敵昆蟲的利用: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蟲,利用花絨寄甲、腫腿蜂防治天牛類害蟲,利用繭蜂防治松毛蟲、舞毒蛾等害蟲,利用齧小蜂防治舟蛾、白蛾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
    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應用於農田、果園... 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
  • 臺灣農作物害蟲天敵的研究利用概況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各種不必使用農藥的害蟲防治方法受到重視,其中又以生物防治中的天敵利用為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來臺灣農政當局為謀求植物保護技術的完善以配合永續農業的貫徹執行,大力推動害蟲生物防治的研究應用,期望能夠以害蟲天敵來配合或取代部分農藥,使害蟲的防治更為有效而且安全可靠。
  • 蚜蟲的生物防治方法
    蚜蟲是繁殖最快的昆蟲,俗稱膩蟲、蜜蟲等,隸屬於半翅目,包括球蚜總科和蚜總科,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熱帶地區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約4700餘種,中國分布約1100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蚜蟲的生物防治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