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每年都會有幾千上萬的家長忽略掉這些情況,很多人不以為事導致孩子患上嚴重的自閉症,得不償失。
下面是部分家長的親身案例,希望給各位一個警醒:
案例一:.曾經在4歲的時候機構康復一年也沒有多大效果,當時我還拒絕我愛人帶著孩子去康復,因為那時我不懂什麼是自閉症。另外家裡老人親戚朋友都說孩子就是說話晚,等說的時候嘰嘰喳喳停不下來。我還天真的信他們的話,現在一切都晚了。再康復也來不及了,我恨我自己耽誤了孩子,恨我的愚昧無知。
案例二:.我孩子就是自閉症。2歲時不會說話,不會溝通,每天只知道晃頭晃腦跑來跑去。老人們說長大就好了,我信以為真。
3歲時感冒去醫院提醒我小孩可能有自閉症傾向。百度一下後我天打雷劈,馬上找康復機構,錢不是問題,我見過太多的半途而廢。
我不斷給孩子加大孩子的訓練時間,與老師的培訓中仿佛見到了希望,過程持續了差不多兩年,花費20多萬的康復費用。
我自己買了好多的自閉症書籍,邊讀邊實踐,跟孩子的互動與溝通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孩子慢慢成長,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成為一個普通人。
從機構出來,現在幼兒園大班,今年要上小學了,其中對孩子的關愛,友好溝通,嚴格要求不斷的給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態度,控制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甚是不易。
。。。。。。
以上其實還有很多情況就不需一一拿來明說,早日發現孩子的異常比什麼都來得實在,現在醫療技術這麼發達做監測是不需花費很大精力的。
那麼!如果身邊有孩子不幸患上自閉症後我們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呢?
光依賴康復機構是不夠的,自閉症孩子的救助第一來源是父母!
自閉症兒童,父母的幹預原則:
A、家人多陪伴與互動,對孩子要有耐心,持之以恆。
B、創造安靜的環境
C、多接觸同齡兒童,培養集體意識
D、肢體訓練,提高四肢協調性
自閉症兒童培養的回報率是很低的,同樣的一件事,一般孩子需要教十遍,自閉症孩子需要教百遍,甚至千遍。但自古華山一條路,回報只能靠付出。
自閉症孩子在沒出生之前,都是無法預料的,雖然相比機率較低,但是被自己遇上,對自己這個小家庭來說,也是晴天霹靂。
雖然作為父母都覺得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是事實已經無法改變。那作為父母就要調整好心態,積極接受孩子是自閉症的事實。自閉症雖然目前還無法治癒,但是我們也看到從國家政策層面,從自閉症的幹預方法上已經在不斷進步。以目前的幹預水平,家長積極學習並不斷給孩子幹預,孩子還是很有機會不斷的進步,實現生活自理,到學會獨立學習生活。
一般來說6歲之前是幹預的黃金時期,但是不是說6歲之後就完了,只能放棄。作為父親,一定要堅強,如果你放棄了,那整個家庭也都毀了。
重度自閉症孩子和輕度自閉症孩子他都是主觀上的判斷,最重要的還是自閉症的診斷,它是通過症狀來診斷的,不是通過生物學診斷的。
也就是說,它不是通過類似檢查癌症的核磁、CT、病理切片等方式來確診的,而是需要觀察你的行為和能力做判斷,所以自閉症的症狀是社交障礙、情緒刻板行為和興趣狹窄。
綜上,在輕度還是重度上來說,它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這也就意味著重度可以不重,輕度可以不輕。
如果輕度的自閉症孩子不經過科學系統的幹預,也可能預後效果很差。重度的自閉症孩子如果經過科學系統的幹預,也可能預後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