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橋梁,比如我國的趙州橋、斷橋和珠港澳大橋,國外著名的橋包括像葉門的沙哈拉橋、英國倫敦塔橋和日本的明石海峽大橋。
以上這些著名的橋雖然各有各的特點,也都創造了一些世界記錄,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用鋼筋混凝土、水泥、木材這些材料做成的,而且一般都有支撐和連接結構。而咱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橋可以號稱世界上最「神奇」的橋,不用鋼筋、水泥和木材,靠種樹形成天然橋梁。
首先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靠種樹就能夠形成天然橋梁的話,那這裡的氣候一定非常適合樹木生長,沒錯,這種橋就分布在印度的乞拉朋齊,也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區。這種樹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就叫做「樹根橋」,因為他完全就是靠樹根的交錯形成的天然橋梁,非常結識耐用還環保。
這裡是一塊山坳,周邊是山地,雨季來臨的時候來自印度洋的溼暖氣流被高山攔截,這些溼暖氣流沒爬得過山就在這裡形成了大量的降雨。當地到底有多潮溼呢?在5-9月份平均每月的下雨天數為25-28天,由此可見多麼潮溼,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非常有利於樹木的生長。
由於降雨量太多,山間的水也流得急,加上樹木生長快,於是當地人就在河的兩岸種樹,用竹子或者其他工具把種的橡樹和榕樹樹根纏繞起來,時間一長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天繞橋梁。
有的橋為了更好行走會放幾根大樹墊底,要麼就搬來一些石頭和泥巴,一方面有利於樹根的生長,另一方面也方便人們通行。而這種天然形成的橋梁承重能力也很強,幾十個人走在上面都沒事兒,不過也要看情況來,有些剛剛種下的樹形成的橋還是會脆弱一些。
老實說這種橋在這個地方簡直是神器,普通的橋可能在這裡被水一衝就衝走了,而且時間一長也很容易被侵蝕壞掉,畢竟這裡太潮溼了嘛。而這種樹根橋不一樣,不僅有利於保持水土,發洪水了依然很難把它衝垮,幾百年都不易毀壞,除非河兩岸都是倒下了。
當然這種橋一般來說長度也不會太長,多數的長度都在10米以內,不過這個長度基本上都夠用了,這裡的地形導致兩岸的距離不會太遠,而且橋的長度也可以根據種樹的位置來確定,多種一棵樹還可以相互纏繞叢生,非常靈活方便。
如今這種「種橋」的習慣還在這個地方延續著,人們甚至還會保護之前樹根橋的樹根不讓它們受損壞,有時間大家還是可以來這裡看看這種神奇的橋,不過女性遊客還是要注意,畢竟在這個國家女性比男性危險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