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技術 完美的蜂巢結構

2021-02-08 毛氏部落

加拿大科學記者德富林在《環球郵報》上撰文稱,經過1600年努力,數學家終於證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高的建築者。四世紀古希臘數學家佩波斯提出,蜂窩的優美形狀,是自然界最有效勞動的代表。

他猜想,人們所見到的、截面呈六邊形的蜂窩,是蜜蜂採用最少量的蜂蠟建造成的。他的這一猜想稱為「蜂窩猜想」,但這一猜想一直沒有人能證明。幾周前,美密執安大學數學家黑爾宣稱,他已破解這一猜想。

蜂窩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築工程。蜜蜂建巢時,青壯年工蜂負責分泌片狀新鮮蜂蠟,每片只有針頭大小。而另一些工蜂則負責將這些蜂蠟仔細擺放到一定的位置,以形成豎直六面柱體。每一面蜂蠟隔牆厚度不到0.1毫米,誤差只有0.002毫米。

6面隔牆寬度完全相同,牆之間的角度正好120度,形成一個完美的幾何圖形。人們一直疑問,蜜蜂為什麼不讓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呢?隔牆為什麼呈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

雖然蜂窩是一個三維體建築,但每一個蜂巢都是六面柱體,而蜂蠟牆的總面積僅與蜂巢的截面有關。由此引出一個數學問題,即尋找面積最大、周長最小的平面圖形。

1943年,匈牙利數學家陶斯巧妙地證明,在所有首尾相連的正多邊形中,正多邊形的周長是最小的。但如果多邊形的邊是曲線時,會發生什麼情況呢?陶斯認為,正六邊形與其他任何形狀的圖形相比,它的周長最小,但他不能證明這一點。

而黑爾在考慮了周邊是曲線時,無論是曲線向外突,還是向內凹,都證明了由許多正六邊形組成的圖形周長最小。他已將19頁的證明過程放在網際網路上,許多專家都已看到了這一證明,認為黑爾的證明是正確的。

來源:百度、今日頭條、搜狐、UC、網易、騰訊新聞、新浪微博毛氏部落


相關焦點

  • 美國養蜂史 | 綠會蜂巢基金薦讀
    我國目前的養蜂規模還比較分散,規模化、集約化不夠,中國綠髮會蜂巢基金期待將來能夠通過學習經驗、引入先進技術、政策倡導和專家諮詢等途徑來幫助中國的蜂農產業集體脫貧,為我國的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Langstroth申請了帶有可移動框架的蜂巢的專利,該蜂巢至今仍在使用。Langstroth的蜂巢所基於的原理是在蜂巢中保持開放的空間,以允許蜜蜂在蜂巢之間和周圍空間活動。這個空間大約是八分之一英寸。小於此的空間用蜂膠和蠟密封,而較寬的空間則用蜂巢填充。在此之前,蜂箱要麼是希臘蜂箱,要麼是葉子蜂箱,這使得養蜂人可以檢查蜂巢情況(圖4)。Langstroth被稱為「現代養蜂業之父」。
  • 實用養蜂技術問答,蜜蜂的生物特性如何?
    實用養蜂技術問答,蜜蜂的生物特性如何?什麼是蜂群?蜜蜂是群體性昆蟲,單只的蜜蜂脫離群體之後就不能夠生存下去,這是為什麼?從養蜂的角度上看,我們把具有生產能力的蜂群,區分為了這幾種崗位:採蜜群、繁殖群、蜂王漿生產群、造脾採蠟群等等。而沒有生產資格的蜂群,則是分為了無王群、交尾群等等。
  • 這7種胡蜂「捕食蜜蜂、攻佔蜂巢、毀巢」預防胡蜂,守護蜂巢!
    加入我們一起學養蜂養蜂技術是一門值得不斷學習的技藝,點上面箭頭上的「加入蜂友會
  • 蜜蜂養殖技術 養蜂五十名詞解釋
    5、蜜粉源:是養蜂生產的首要條件,是養蜂生產的物質基礎。6、花蜜: 花蜜是花內蜜腺的分泌物,植物開花時,植物體內貯存的有機質一部分輸送到花部後,轉化為糖汁貯存在蜜腺內,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糖汁會透過蜜腺表皮分泌到蜜腺外,形成花蜜。
  • 《養蜂的秘密》:打開蜂箱看蜜蜂的世界,養蜂其實沒有那麼多秘密
    在《養蜂的秘密》中,作者伊夫·居斯坦是一位養蜂20年的漫畫家,他採用擬人的手法,讓小蜜蜂們以主人翁和親歷者的姿態「親口」揭開養蜂的秘密,他真的是很認真的在教你怎麼去「養蜂」!在這個世界當中,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蜂箱裡結構嚴謹,不同「工種」的蜜蜂們各司其職,再加上養蜂人的悉心照料,三位一體保證釀造出屬於自己的純天然好蜜。
  • 從野生蜜蜂的生存環境,看如何養蜂(1)——為什麼少開箱?
    最近新技術都說了一遍,都不知道說啥好了,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寫養蜂操作,寫那個真沒意思,網上有很多,別人都說的東西何必再寫一遍,感興趣的可以去關注其他養蜂類的自媒體,他們喜歡說這種簡單的。我喜歡講新技術,大多數人聽都沒聽過,也許現在很多人質疑我,沒關係,時間證明一切,除此之外我喜歡講別人沒說的東西,比如行內的發展趨勢、內部小道消息、行業解析等。我希望可以讓現在的養蜂人發展的更好,而不是把更多人拉到養蜂這個坑裡。
  • 中蜂蜂群對蜂巢適應性的理解
    每個地方,即便氣候都適合養蜂,但一旦上規模,卻需要佔據有理地形。每個地方利於規模養蜂之地還是有限的,所以這個可以說是稀缺資源,有心人就要知道想方設法搶佔先機。蜂友都知道,蜜源才是養蜂最重要的事,靠人工種植還是太過複雜了,與其如此,何不直接選擇一個好的養蜂寶地?場地方向,即養蜂場地蜂群的具體安置方向和間距。
  • 養蜂的人兒,趕花的故事,蜂農是這樣趕花採蜜的!
    養蜂的人兒二、多年養蜂的閆樹文,心願已了交城縣的閆樹文養蜂二十餘載,每年都會天南地北的追趕花期,放牧著蜜蜂,收穫甜甜的蜂蜜,如今他已有自己的養蜂場和蜂蜜加工企業,帶領著村裡人一起來養蜂致富。想起當年的養蜂生涯,他感慨到,一步步走來真的不容易呀。
  • 蜜蜂養殖技術 計算中蜂蜂巢中蜂子的理想數量及應用
    了解蜂巢中蜂子的數量及比例,為蜜蜂養殖優劣提供判斷依據。 一、蜂巢內蜂子巢脾的理想數量 我們根據中蜂王的晝夜產卵量700~
  • 為什麼蜂巢是等邊六邊形?其實蜜蜂的計算能力不亞於一名數學家
    很多蜂農養蜂一輩子了,論養殖技術可以說是爐火純青,要說怎麼養好蜜蜂,他能說得頭頭是道,當問他蜜蜂為什麼把蜂巢築成等邊六邊形而不是其他幾何圖形時,很多經驗老道的蜂農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那到底蜜蜂為什麼會將蜂巢築成等邊六邊形而不是其他幾何圖形呢?
  • 瘋狂的蜂巢——設計中的蜂窩結構
    蜂窩結構(Cellular Structure)是覆蓋二維平面的最佳拓撲結構,是蜂巢的基本結構,是由一個個正六角形單房、房口全朝下或朝向一邊、背對背對稱排列組合而成的一種結構。從設計構成上說,蜂巢形狀給人一種理性而活潑的感覺,可以在設計分析圖中指代不同的功能模塊,穩定而靈活,在統一的邏輯之下根據不同的情況提取置換。
  • 萊西祖孫三代養蜂人 160餘畝養殖區釀造「甜蜜事業」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陸金星 劉玉凡 盛夏季節,正是萊西大青山野生荊條樹盛開的時節,養蜂人也進入了一年中忙碌的時候。作為家族第三代養蜂傳承人,1995年出生的王志新和父親都是採蜜人,他們住在深山,與蜂「共舞」,投資70餘萬元建立了佔地160餘畝的中華蜜蜂養殖區。
  • 小夥養胡蜂年收入500萬 一個蜂巢就值2000元左右
    4個「瘋子」湊錢學養蜂 4年後成「蜂王」這幾個「蜂王」名字分別為洪偉、洪峰、黃桃、馮天宇,其中,年齡最大的不超過28歲。他們從小一塊長大,感情較好,平時在家總會相邀一起玩耍。就這樣,十幾年過去了,他們結束了學業,開始在家思考自己應該幹什麼職業,掙錢養家。
  • 盤州山村大學生的養蜂技術,牛!
    盤州山村大學生的養蜂技術,牛!發布時間:2019-05-20 15:27:28      來源:六盤水日報   「目前還沒發現其他人完全掌握了這兩項技術,可以說他的技術目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 東肖養蜂達人陳益華的「甜蜜事業」:10年被叮上千次
    10年養蜂達人陳益華討教老師傅:「我們堅定用心出好蜜」東肖森林公園東堀村在當地出了名的養蜂達人村,東堀村擁有奇邁山風景最秀麗的自然景觀和東肖森林公園、東肖水庫等豐富的生態資源,離城十餘公裡,佔據天然環境優勢,且無汙染。
  • 女子家裡被蜜蜂入侵,從臥室牆中取出60斤蜂巢
    於是Magan趕緊請來了專業的清理人員,經過專業的清理人員檢查後發現,Magan家的確是被蜜蜂入侵了,它們還在Magan的家裡築了許多蜂巢。清理人員把Magan家臥室牆面的石膏板移走,露出了3堵被蜂巢侵蝕的牆面,這些蜂巢足足有60斤重,看起來極為恐怖。Magan還在一個桶中發現了一個厚厚的蜂巢,蜂巢大概有4英寸(約10釐米)厚,她只好一片一片把蜂巢撿出來。
  • 蜂巢發黑的原因,對蜜蜂有什麼影響,你了解嗎
    一張新的巢礎,經過蜜蜂築為蜂巢,用來供蜂王產卵,貯存蜜粉資源,也是在蜂群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可想而知蜂巢的重要性。當蜂巢顏色變黑了,那麼就需要更換,因為這樣的蜂巢對蜂王產卵有很大影響,也容易引起病菌,以及滋生巢蟲,對蜂群發展極為不利。
  • 養蜂專家用事實解答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蜜蜂是生活在黑暗環境中的昆蟲,它們在蜂巢裡活動,更多的是依靠觸覺與信息素。蜜蜂這種昆蟲的視覺非常奇特,它們只能識別出黃、綠、藍、紫這4種顏色,而高速飛行的蜜蜂,視覺能力極強,但慢飛時又類似於人類的近視。
  • 美媒:城市養蜂成美國新時尚 送至各地助植物傳粉
    原標題:美媒:城市養蜂成美國新時尚 送至各地助植物傳粉核心提示:這種蜜蜂被大量養殖並由蜂巢送至全國各地,用來幫助給從杏仁到西蘭花在內的各種植物傳粉。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美媒稱,西方蜜蜂在很早的時候就被引進美國,這種蜜蜂的蜂蜜產量很大,也是個優秀的傳粉選手。自那時開始,這種引進的小昆蟲給美國農業注入新的活力。
  • Hive Controller:幫助蜂農取出蜂巢的裝置 可將作業時間減半
    據外媒報導,養蜂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飼養員必須要反覆彎腰把每個蜂巢裡的蜂蠟/蜂蜜嵌板舉起來。Hive Controller則是被設計出來來協助完成這項工作的,其通過機器人完成蜂巢的提起和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