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了勾股定理?事情的真相,並非那麼簡單......

2021-01-15 清華大學出版社


勾股定理,人人都學過,大家對數學語言表達式「a²+b²=c²」也一定都不會感到不陌生。



然而,最近在某版數學教材中的一種證明方式,卻讓很多人都驚掉了下巴。



 

隨即,有人找到了這個說法的疑似英文出處。在這份英文材料裡,描述了這個勾股定理,愛因斯坦以及他的相對論。但材料裡明確說到,這裡出現的E=mc²和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雖然樣子很像,但這完全是這本書作者故意製造的巧合(書中原話是the resemblance is of course entirely fortuitous),還配上一副漫畫。



那麼話說回來,愛因斯坦究竟有沒有證明過勾股定理?


根據 The NewYorker 在 2015 年刊發的一篇報導,1949 年,愛因斯坦在美國的一本文學雜誌《星期六評論》上發表文章,回憶了自己童年的兩個重大時刻。12 歲時,愛因斯坦得到了一本「關於歐幾裡得平面幾何的小冊子」,裡面所提到的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令他著迷。最終他證明了這一定理,並在文章中提到自己使用的是「三角形的相似性」。


後人嘗試還原了這個過程。當我們從直角頂點作垂線段時,原三角形就被分成了兩個小三角形。



因為它們對應的角是相等的,對應的邊長也是等比的,所以我們稱之為「相似」。因此,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可表示為 fc、fa、fb,顯然 fc=fa+fb。



如下圖所示,a²、b²、c² 分別代表由三角形斜邊形成的正方形的面積。


注意,在相似性的前提下,每一個正方形的面積都與對應的三角形面積有著等比關係。



因此推導出,a²+b²=c²。


當然,由於年代已久,我們無從得知幼年的愛因斯坦具體是如何證明勾股定理的,也無從得知他當年的證明方法是否獨樹一幟。但總歸和相對論沒有任何聯繫。



隨著此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6月19日,相關出版社在微博及時發表情況說明,表示經過核實,愛因斯坦確實證明過勾股定理,不過使用的方法是三角形的相似。而自讀課本中描述的質能方程,因為與其形式類似,所以便被誤用了。出版社承認該處表述存在錯誤,對大家的批評意見表示感謝與接受,同時該圖書目前已經下架,後續將進行更正後再發行。




誠然,勾股定理的正確證明方式確實非常多,在古代歷史上,東西方都對勾股定理有過驗證,到現在,已經存在著好幾百種證明方法,說勾股定理,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也並不為過。


但是,教材不同於一般的書籍,它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正因如此,涉及教材的問題常常會引發輿論的高度關注。簡單奉行「拿來主義」,恐怕不是教材出版單位應有的態度。


內容綜合自:網絡、知乎、澎湃新聞、鳳凰網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祁蕊



↑ 點擊跳轉直播頁面 ↑


 觀看精彩直播 

 請鎖定 


《 挑戰思維極限:勾股定理的365種證明 》

作者:李邁新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讚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相關焦點

  • 短史記丨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釣魚文竟被教科書當真
    愛因斯坦曾用相對論證明了勾股定理,這荒謬程度大約相當於:在地理課本上寫瑞士在南半球;在生物課本上寫仙人掌是哺乳動物;在歷史課本上寫項羽是拿破崙他二舅…… 這兩天,人教社出版的供初中生使用的《數學自讀課本(八年級下冊)》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關注焦點。
  • 知乎熱議: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
    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可謂玄學。網友紛紛痛批誤人子弟。教材編錯了!最近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自讀課本中的一段內容引發了重大爭議,簡直誤人子弟。課本中寫到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論證勾股定理,證明發表,震驚國際數學界,德國著名數學刊物「 Mathematische Annalen」 因此聘請愛因斯坦去做了多年主編。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人教版數學教材引圍觀
    勾股定理是什麼,人人都知道:在平面上的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個直角邊邊長的平方加起來等於斜邊長的平方。如果設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度分別是 a 和 b,斜邊長度是 c,那麼可以用數學語言表達為「a⊃2;+b⊃2;=c⊃2;」。
  •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光明日報:課本錯誤不可原諒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的一節內容稱,勾股定理曾經引起愛因斯坦的濃厚興趣,「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並附上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證明勾股定理的推算過程。稍有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相對論和勾股定理兩者應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 人教版數學教材:愛因斯坦和他的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a⊃2;+ b⊃2; = c⊃2; 都要背爛了。可就在最近,人教版的教材中的「愛因斯坦對勾股定理的證明」驚現大烏龍——「利用相對論證明了勾股定理」。我們給大家還原一下大型翻車現場。槽點實在是太多了。
  •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課本現低級錯誤不可原諒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中有關「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的內容疑似出現錯誤。教材不同於一般的書籍,它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正因如此,涉及教材的問題常常會引發輿論的高度關注。
  •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
    本文轉自【南方加客戶端】;南方加客戶端6月18日消息,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中有關「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的內容疑似出現錯誤,此事引發網友關注,目前在社交平臺上發酵。網友上傳的課本圖片據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的一節內容稱,勾股定理曾經引起愛因斯坦的濃厚興趣,「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並附上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證明勾股定理的推算過程。
  • 人教社教材烏龍: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震驚數學界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這兩天,一本書上對於一個定理的表述火了。這個定理便是著名的勾股定理。書中提到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還震驚了數學界。尤其那個震驚世界的描述,有著濃濃的「民科」味道。
  • 「從愛因斯坦質能關係式推出勾股定理」之荒謬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質能方程 E = mc2,其中E表示物質所含的所有能量,m 是物質的質量,c 是光速。這個質能方程是現代製造核武器、核電站的理論基礎。」到這兒,沒大毛病。接下去:「據說,勾股定理也曾經引起了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濃厚興趣,」這也沒錯。然後:「與眾不同的是,愛因斯坦是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的。」讀到這兒,筆者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 「從愛因斯坦質能關係式推出勾股定理」之荒謬
    接下去:「據說,勾股定理也曾經引起了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濃厚興趣,」這也沒錯。然後:「與眾不同的是,愛因斯坦是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的。」讀到這兒,筆者不由驚出一身冷汗。相對論可以證明勾股定理,How?這怎麼可能呢,怎麼有關聯呢?學了這麼多年物理竟然不知這等妙聞?
  • 數學教材出現「bug」,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愛因斯坦也撓頭
    勾股定理是什麼,人人都學過,對數學語言表達式「a+b=c」也一定不陌生。在古代歷史上,東西方都有勾股定理的獨立提出,到現在,存在有好幾百種證明方法。可以說,勾股定理,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人教版數學教材中的這一種證明方式,卻讓很多人都驚掉了下巴。
  • 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
    1949年,愛因斯坦在《周六文學評論》(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他12歲的時候證明了勾股定理。但是文中沒有提到具體的證明辦法,只說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相似性」。
  • 天才思維展露無疑,11歲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令人拍案叫絕!
    這幾天,人教版八年級數學自讀課本裡的一篇神文引起了全網的熱議與質疑,原因是教材編輯竟然將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E=mc^2搬出來證明勾股定理了,並聲稱這是愛因斯坦的證明方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作者主頁上的相關文章,對那篇荒謬的教材文章有詳細的分析。
  • 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時間:2016-04-13 20: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 明明中國人早發現了「勾股定理」,卻為什麼被認為西方人證明的?
    為什麼中國人比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了「勾三股四弦五」,但勾股定理作為定理卻被認為是由西方人證明的呢?主要原因就在於勾股定理的證明採用了科學的邏輯思維的方法,而這一點,中國古代的「科學家」、「數學家」是欠缺的。注意是證明勾股定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兩個歷史上哲學邏輯思維戰勝數學證明的例子。
  •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不同證明方法,理解勾股定理內容並能夠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數學定理的證明過程,在過程中了解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
  • 勾股定理和質能方程竟產生聯繫,人教版數學課本疑出現低級錯誤!
    昨天一則奇怪的消息衝頂某平臺熱搜榜第一名,疑似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自讀課本中竟然寫到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論證勾股定理?這個問題讓眾多網友驚呼:真是令人無語,還有這種低級操作?厲害了!還有這最後一段話「證明發表,震驚國際數學界,德國著名數學刊物《Math Ann》聘請愛因斯坦去做了多年主編」。那個年代的數學發展早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早已有百種之多,怎麼可能因為新發現了一種證明方法而震驚國際數學界,況且這種方法還是出現低級錯誤的。再說了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麼當時世界上的眾多數學大師難道都沒有發現其中的錯誤嗎?結果顯而易見!
  • 科普:勾股定理為什麼叫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弦五,小學就會學到的勾股定理,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大道至簡,簡潔中往往蘊含著一種美,而這種美來自於更深層次的自然的哲理,也就是所謂的道。中國最早記錄關於勾股定理相關內容的史籍是《周髀算經》。此書中將大量的關於數學的樸素的思考,以周公和商高的對話的形式展現出來。
  • 勾股定理的365種證明
    勾股定理是初等幾何的著名定理之一. 它的內容為「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上正方形面積之和等於斜邊上正方形的面積」. 即「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長度分別為a 和 b, 斜邊長度為 c, 那麼 a²+ b²= c²」.這個定理的內容簡潔優美, 證明方法也是五花八門, 各式各樣.
  • 時空的意外:時間並不僅僅是另一個維度那麼簡單
    對大多數人來說,首次接觸「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概念的契機都是勾股定理。在你的印象中,勾股定理也許只是一條與直角三角形有關的定理,即兩條短邊的平方和等於長邊的平方。用數學語言來表述,假如兩條短邊分別為a和b、長邊為c,則三者之間的關係式為a² + b² = c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