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時間:2016-04-13 20: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學數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直角三角形,原因很簡單啊:因為無論是算變長還是求面積,直角三角形都來得特別容易,也不用再畫輔助線什麼的。關鍵是勾三股四弦五這個定理實在是太好記,用起來也太給力了。
原標題: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學數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直角三角形,原因很簡單啊:因為無論是算變長還是求面積,直角三角形都來得特別容易,也不用再畫輔助線什麼的。關鍵是「勾三股四弦五」這個定理實在是太好記,用起來也太給力了。
聽說,這個有用的定理是西周初期時,由當時 的數學家商高剔除來的。古代中國,數學家們稱直角三角形較短的直角邊為勾,較長的直角邊為股,斜邊就是弦,而32+42=52恰恰證實了勾股定理的準確性。
勾股定理是餘弦定理的一個特例,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千多年來,人們對其證明也頗感興趣,不僅是數學家,平民百姓或是名人、總統都曾經探究過它的證明,那麼,誰是第一個挑戰者呢?
就跟賣西瓜一樣的道理,各家都誇自己的瓜好。在西方,一般都認為,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最早證明了勾股定理,因而,該定理亦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傳說,畢達哥拉斯一直很頭疼三角形三邊關係的證明,有一天,受邀去政要家裡參加晚宴,餐廳裝飾得富麗堂皇,鋪著美麗的正方形大理石地磚。不知什麼原因,飯菜遲遲沒有上桌,來客們頗有微詞,表示不滿,而我們這位數學家給自己找了個打發時間的事情,盯著腳下的大理石發起了呆,凝視著這一塊塊規則排列的方形瓷磚,畢達哥拉斯又想起自己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如果採用幾何做法,數形結合,會不會迎刃而解呢?
他馬上捕捉到這一乍現的靈感,蹲在地板上拿手比划起來,對一塊瓷磚切割再對各部分進行拼接後,面積不變,如下圖所示,左邊塗色的兩塊正方形面積和右邊塗色正方形是相等的,利用a、b、c表示就是a2+b2=c2,得證。畢達哥拉斯欣喜若狂,據記載,殺了一百頭牛進行慶祝,故該定理也被稱為「百牛定理」,用以紀念為學術犧牲的牛。
遺憾的是,由於畢達哥拉斯並沒有證明的紙稿被流傳下來,「他是最早證明人」這一看法並沒有可靠依據。
其實,我國是最早發現勾股定理的國家之一。據說,勾股定理是在大禹治水時被發現的,然而證明被推遲很久,中國 完成勾股定理證明的是公元三世紀三國時期的趙爽,為此他還創製了一幅「勾股圓方圖」,在這幅圖中,以弦c為邊長得到正方形是由4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與中間的那個小正方形(邊長為b-a)組成的,可以算出,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ab/2;而中間小正方形面積為(b-a)2,可得:4×(ab/2)+(b-a)2=c2,化簡得:a2+b2=c2。瞧,這不就是勾股定理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qingjuw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