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之殤:亞洲絕版,非洲告急,人類能不能放過帶血的鱗片?

2020-12-06 通曉百科

201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數據顯示,穿山甲的所有8個物種現在都面臨滅絕的威脅。

正在尋找食物的穿山甲母子

時間又過去了六年,穿山甲的命運有所改變嗎?答案是非但沒有,而且它們離徹底滅絕的邊緣更近了!穿山甲仍然是公認的全世界非法交易最嚴重的非人類哺乳動物。

穿山甲全世界共有八個物種,四種在非洲,四種在亞洲,都因非法交易而瀕臨滅絕危機。穿山甲看起來像長有肉鱗片的,但它們和熊與狗的親緣關係更近些。它們構成自己的分類目,如果滅絕,地球上就沒有類似的生物了。

喀麥隆女準備宰殺一隻白腹長尾穿山甲

人類為什麼要對這種可愛的動物痛下殺手?因為穿山甲的鱗片是珍貴的中藥材,捕殺穿山甲有暴利可圖!因為穿山甲的肉傳說是珍稀而大補的美味,吃了它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事實真的如此嗎?

廣西「官員請吃穿山甲」事件唯一在場公職人員獲刑10年半

傳統中醫認為,經過炮製的穿山甲分為和炮山甲。醋山甲通經下乳力較強,常用於婦女經閉不通,或者產後乳汁不下,是產後催乳的良藥。而炮山甲善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常用於癰毒腫痛,或者風溼痺痛。

但是,穿山甲鱗片的這些治療作用完全可以被其他廉價的藥物所替代!在現代臨床應用中,幾乎沒有任何非用穿山甲不可的理由!

印度尼西亞警方截獲了非法運輸穿的山甲鱗片

那麼穿山甲的骨、肉是否對人體有補益作用呢?中醫專家說了,穿山甲的肉非但沒有「補身」「壯陽」的保健功效,吃起來也好吃不到哪裡去,而且自帶一種濃重的土腥味。吃了穿山甲的肉不但不能延年益壽,反而可能感染其身上攜帶的大量致命病毒,所以就不要再迷信和迷戀穿山甲了!

中國人自古迷戀野味,把自己國家境內的穿山甲吃光了,那是我們看得見的。中國的野生穿山甲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經明顯稀少。為什麼生活在非洲的穿山甲也到了告急的程度呢?答案很簡單,非洲很多國家的人們也好這一口。在喀麥隆、辛巴威、奈及利亞以及西非和中非的一些國家裡,穿山甲同樣是當地人獵捕的野味,他們不但要吃穿山甲的肉,還要把鱗片拿來賣錢。雖然他們不懂中醫理論,但他們知道把穿山甲走私到中國能賺大錢。

2015年4月,在印尼一個本應裝冷凍魚的船運貨櫃中,查獲了4000多隻冷凍穿山甲屍體,外加鱗片和近100隻活體。

中國是穿山甲鱗片的最大消費國,野生動物產品離開中非地區這種事越發常見,它們經過喀麥隆運到奈及利亞。因為非法商人認為,那裡對野生動物法的執行沒那麼嚴格,而相關動物保護協會的組織者說,這些野生動物的終點站據說大部分都是中國。

一位傳統醫療執業者正在示範如何準備草藥,他太太正在將乾燥穿山甲鱗片磨碎,他們的藥館已經連續經營六代。

國際野生物貿易組織和其他非政府組織收集的數據清楚地顯示,穿山甲在喀麥隆以及西非和中非其他地區,被食用和出口的數量驚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穿山甲專家小組達恩·查蘭德說,過去盜獵和走私穿山甲大多發生在亞洲境內,導致亞洲穿山甲越來越難找到。現在跨洲交易大幅增長,由於鱗片值錢,因此即使將穿山甲從非洲不遠萬裡走私到亞洲,依然有利可圖。

獵人即將把穿山甲送出。

與此同時,穿山甲在喀麥隆很容易被找到。它們在露天的野味市場待售。在路邊,小販們抓著穿山甲的尾巴,讓它們頭下腳上,好讓開車經過的人看見。這樣的景象如此常見,讓你不禁懷疑:這些人要找到穿山甲好像並不難,非洲的穿山甲是不是還有到瀕臨滅絕的境地呢?

在喀麥隆路邊,販賣穿山甲的小販。

穿山甲既然到了滅絕的地步,我們能不能通過人工飼養的方式幫它們恢復種群數量呢?就目前而言,人工飼養穿山甲的難度非常大,其難度絕對在繁殖飼養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之上!

在圈養狀態下,大多數穿山甲活不過200天,更別提繁殖和生育。要讓圈養的穿山甲存活下來絕對是一項艱巨的挑戰。它們除了飲食很獨特,還需要特殊照顧,因為容易罹患胃潰瘍和肺炎,通常這是由於在圈中生活的壓力造成的。

穿山甲在圈養中表現不佳。

2016年,美國有六家動物園和一家非營利機構從多哥共和國進口了46隻穿山甲,旨在研究受控條件下的動物,並建立一個能夠自行繁衍的種群。但到次年3月初,已經死了16隻。

為保護身份,象牙海岸組織犯罪小組的執法人員,頭戴面罩坐在2017和2018年查獲的3600公斤穿山甲鱗片上。

在辛巴威,有一位傳奇人物叫海伍德,他是全世界極少數能在圈養環境中養活穿山甲的人。當地的動物保護執法人員每當沒收一隻活的穿山甲,就該交給海伍德。從2012年至今,他已救出超過180隻穿山甲。海伍德說:「每次有人帶穿山甲來,我就擔心那會不會是辛巴威的最後一隻。」

喜歡本文的朋友一定要記得點讚關注喲,您的鼓勵就是小編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穿山甲真的要被吃滅絕了嗎?它們的現狀如何?
    正如上面圖片中Angelababy所說:野生穿山甲種群正在快速的消亡。而消亡的原因與人類有著直接關係,其中吃佔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上面說的正在快速消亡的野生穿山甲種群均分布在亞洲,尤其是在我國。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穿山甲的現狀。
  • 帶你更多地了解穿山甲,呼籲一起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這個詞來自馬來語單詞「彭古隆」,意思是「捲起的一隻」,當然中文的理解也非常明顯。穿山甲也被稱為有鱗食蟻獸,它們很多時候被誤認為爬行動物,但實際上是帶鱗的哺乳動物。這些鱗片與人類的指甲和犀牛角一樣由角蛋白組成。
  • 比熊貓還瀕危的穿山甲:鱗片是鎧甲,也是軟肋
    ━━━━━非洲亞洲,僅存八種有著8000多萬年的進化歷史,興旺的穿山甲族群曾經遍布世界各地:始新世中期到更新世,分布在歐洲;中新世到全新世,又去了亞洲;漸新世早期,轉移到了北美;漸新世中期到全新世,分布在非洲。
  • 震驚 迄今最大穿山甲鱗片走私案破獲 鱗片重達3噸 7500隻穿山甲被殘害!
    這是目前中國海關查獲的最大一起穿山甲鱗片走私案。12月10日,上海海關根據線索進行風險布控,對一個從非洲進口的貨櫃實施過機檢查。這批貨物申報品名為「緬茄木方料」,過機時的圖像顯示箱內物品質地不均勻,有夾藏嫌疑。
  • 穿山甲:我的鱗片是大補?人類,你還不如把自己的腳趾甲煲一鍋湯
    可如今到了現代社會,在奸商口中穿山甲具有各種營養療效的謊言和利益的驅使下,穿山甲這個古老的物種曾多次遭到大規模獵殺,如今已經到了瀕臨滅種的邊緣。古老的有益動物全世界共有八種穿山甲,四種分布在亞洲,其餘四種分布在非洲,是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的古老物種。能在地球存活至今並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穿山甲對於維持生態平衡絕對是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的。
  • 廣西警方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820公斤!
    來源丨八桂警事3月9日凌晨,在海關總署的統一指揮下,廣西公安廳、南寧海關、合肥海關聯合開展打擊野生動物及其產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出動150餘名民警,分成17個行動小組,分別在廣西南寧、崇左,安徽亳州等地成功打掉一個穿山甲鱗片走私犯罪團夥
  • 讓獅子束手無策的穿山甲,鱗片能攻能守,怎麼遇見人就沒轍了?
    穿山甲如果有思想,它們怎麼也不會想到,起初自己因為堅硬的鱗片被視為「異獸」,然而如今卻由於瀕危成為了關注度甚高的「網紅」。命運多舛用在穿山甲的身上,一點不為過。擁有一身能攻能守的鱗片,怎麼遇到人類之後就沒轍了呢?
  • 穿山甲或為新冠潛在寄主,穿山甲太難了!
    目前中華穿山甲統計在冊可能只有三位數,或許更少。多麼可悲!大多數國內走私的穿山甲多數來自非洲和馬來西亞。2019年上半年,中國查獲60多噸穿山甲走私品。可悲之一:家園被毀,人工養殖困難。穿山甲生活在亞熱帶的落葉森林。一隻穿山甲就可以保護近350畝的森林不受白蟻的侵害。
  • 特大走私案頻發 穿山甲緣何被殘害?
    而就在世界盃開幕後三天的6月16日,香港警方宣布破獲一起走私穿山甲鱗片案,查獲穿山甲鱗片3.3噸[2]。若按照一公斤鱗片來自於一隻穿山甲的話,那麼意味著有3000餘只穿山甲成為了刀下亡魂。那麼,穿山甲到底是什麼動物,為什麼它們會如此慘遭屠殺?這是一個由無知所編織成的悲傷故事。穿山甲之名穿山甲,顧名思義,能「穿山」之「甲」。
  • 石板夾藏穿山甲鱗片 廣州海關查扣走私穿山甲鱗片7.26噸
    據廣州海關緝私局副局長鄭軍通報,廣州海關7月至8月連續在貨運渠道查獲夾藏走私的穿山甲鱗片,查扣穿山甲鱗片達7.26噸,這是廣州海關今年查獲的最大一宗走私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案。經對比大量單證和電子數據,專案組順藤摸瓜,先後在廣州某碼頭擴線截獲同樣手法夾藏走私進境的兩櫃穿山甲鱗片,分別重約2693.5千克、2308.5千克。至此,該案查獲穿山甲鱗片總重已達7262千克。在公安機關的大力協助下,專案組相繼抓獲吳某、杜某、劉某、梁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
  • 820公斤穿山甲鱗片!南寧海關破獲一起走私大案
    3月9日凌晨,在海關總署的統一指揮下,南寧海關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合肥海關開展打擊野生動物及其產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出動150餘名民警,分成17個行動小組,分別在廣西南寧、崇左,安徽亳州等地成功打掉一個穿山甲鱗片走私犯罪團夥,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820
  • 藏在飯盒下的穿山甲鱗片
    只是今天不同往日,馬明心裡忐忑不安,因為他像一個賭徒一樣在搏一件事,搏自己手裡的這袋東西能不能順利過關。說起袋子裡的東西,事情還要追溯到案發的十幾天前。2018年9月下旬的一天,從商行離職的前同事阿俊回來看望大家。
  • 穿山甲,一個不幸的名字
    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冥冥之中,大自然似乎又給我們敲響了一記沉重的警鐘。1穿山甲,唯一長有鱗片的哺乳動物雖然穿山甲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4000萬年,但我們對它們的了解並不多。▲ 躺在保護機構工作人員懷中的穿山甲。
  • 百餘名民警出動,海關聯合行動查獲穿山甲鱗片820公斤
    央視財經3月9日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南寧、合肥海關緝私局聯合廣西公安機關開展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出動150餘名民警,分成17個行動小組,分別在廣西南寧、崇左,安徽亳州等地成功打掉一個穿山甲鱗片走私犯罪團夥,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
  • 穿山甲:挖土打洞這件事,還是「我們」比較熟練
    其實,穿山甲雖然是「行走的挖掘機」,卻並不能像片中那樣打穿石頭山。對很多人來說,穿山甲也許並不陌生,我們經常能看到它們慘遭捕殺、瀕臨滅絕的新聞,但很多人對它們的認識大部分只停留在名詞上,鮮有真正的了解。
  • 穿山甲為什麼不能吃?專家告訴你→
    從昨天起,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 十期系列訪談《別再傷害我: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點半在央視財經客戶端播出, 帶你了解、走進一種野生動物,聽聽他們的告白。穿山甲是唯一長鱗甲的哺乳動物穿山甲最大的特徵是身體覆蓋著一片片堅硬的鱗片,它是唯一長鱗甲的哺乳動物,全球共有8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10多個省份。
  • 穿山甲的秘密!
    穿山甲,從7000萬年前恐龍時代晚期的古食肉動物進化而來。穿山甲是唯一一種有鱗片的哺乳動物(鱗甲目下唯一一個科),遇到危險之後團成球,虎豹的利爪也無法傷害它。穿山甲科包括穿山甲屬4種,分布於亞洲;長尾穿山甲屬2種,分布於非洲;地穿山甲屬2種,也分布於非洲。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遇到危險時,穿山甲把頭一縮,貼在柔軟的肚皮上,用尾巴包裹住身體,蜷成個球。厚厚鱗片包裹在球體外面,雄獅的利爪只能在鱗片上留下道道抓痕,卻穿不透鎧甲。無從下口的獅子,只好放過它。     雖然角蛋白也是蛋白質,但是吃進肚皮後,不能被人類或是其它動物消化吸收。角質鱗片只具實用性,沒有食用性。
  • 全球被走私最多的野獸,有獸王血統的穿山甲為何沒能成為獸中之王
    而現在,鱗甲目僅存一科、三屬、八種動物,分布局限於亞洲東南部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目前已知最早的穿山甲,是產於德國梅塞爾組的歐食蟻穿山甲(歐食蟻獸)和始穿山甲,距今約有4900萬年。與現代穿山甲一樣,它們也是尖頭、無齒,碩大的爪子可以挖開蟻丘。歐食蟻穿山甲身上還長著硬毛,始穿山甲也已經披鱗帶甲了。
  • 成功打掉走私犯罪團夥 海關聯合行動查獲穿山甲鱗片820公斤
    昨天(3月9日)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南寧、合肥海關緝私局聯合廣西公安機關開展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出動150餘名民警,分成17個行動小組,分別在廣西南寧、崇左,安徽亳州等地成功打掉一個穿山甲鱗片走私犯罪團夥,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