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重點中藥產品成首個「功能主治」全部被歐美國家政府認可的複方中藥 講清七味藥,膽寧片「走出國門」 標誌我國中藥現代化、國際化重要進展其「路徑選擇」值得國內企業借鑑
東方網2月12日消息:大年初六,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的員工就上班了,比往年提前了些時間。這是因為近期生產基地搬遷,影響了該公司的膽寧片市場供應,必須加速生產。「今年,膽寧片將進入加拿大市場,我們的產能還要進一步提高。」上海和黃藥業副總經理詹常森博士說。
去年底,這個上海重點中藥產品獲得加拿大衛生部天然藥品和非處方藥局的上市許可證,成為第一個「功能主治」全部被歐美國家政府認可的複方中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陳凱先表示,複方體現了中醫藥的獨特理念,這標誌著我國中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重要進展。膽寧片為何能獲批進入歐美國家?
產學研合作「講清」7味藥
詹常森介紹,膽寧片源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教授朱培庭的驗方,由大黃、虎杖、青皮、陳皮、鬱金、山楂、白茅根等7味藥組成,是典型的複方中藥。它具有疏肝利膽、清熱通下功效,可治療肝鬱氣滯、溼熱未清所致的慢性膽囊炎、膽石症。雖然長期臨床使用表明該藥具有療效,但如果把這些話譯成英文告訴西方人,他們很可能「聽不懂」,也不會承認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陳凱先說,中藥國際化的一大障礙,是用現代科學語言「講不清楚」。一是藥物的物質成分講不清,單方就含有多種化合物,複方所含成分更多,它們的療效分別是什麼?二是藥物的作用機制講不清,外國人聽不懂補氣、活血、清熱等中醫詞彙,如何用現代科學語言,在分子細胞水平上解釋中藥的作用機制?三是中藥質量控制比較粗糙,其指標成分的質量標準區間分別在哪裡?如何控制中藥所含的重金屬、農藥殘留和微生物?
為了「講清」有關膽寧片的這些問題,2010年,市科委啟動了中藥現代化專項「膽寧片的二次開發」,組織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藥標準化研究中心、龍華醫院、和黃藥業等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經過3年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4年,和黃藥業啟動膽寧片在加拿大的註冊工作,把凝聚這些成果的材料提交給該國藥物審評專家;走完所有流程後,於去年12月正式獲批。
質量控制標準達歐美要求
上海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上海中藥標準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崢濤介紹,通過動物實驗,他們發現膽寧片中起「保肝利膽」作用的主要藥物是虎杖、大黃、鬱金、青皮等藥物具有保肝協同作用,白茅根具有利膽協同作用。這個複方之所以能改善膽汁酸肝腸代謝紊亂,治療膽汁淤積型肝損傷,是因為其有效成分——薑黃素、白藜蘆醇能激活「法尼醇衍生物X受體」(FXR),調控FXR信號通路。據了解,FXR 是膽汁酸的核受體,對人體內膽汁酸穩態的調控有重要影響。膽汁淤積型小鼠口服一定劑量膽寧片後,FXR信號通路會得到調控,從而改善體內膽汁酸紊亂,起到保肝利膽作用。
他們還發現,膽寧片的主要成分——大黃素、薑黃素能通過抑制「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SREBPs)及其靶基因的表達,發揮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為該藥擴大適應症提供了科學依據。
質量控制方面,王崢濤團隊研究了3種大黃、4種鬱金,結果發現:《中國藥典》記載的3種大黃中,藥用大黃的保肝利膽效果最好,安全性最高;4種鬱金中,無論是薑黃素的含量,還是利膽作用,都以古代《本草》記載的黃絲鬱金為最優。在這些研究基礎上,上海和黃藥業為每一味藥都建立了質量控制點和指標成分定量控制區間,從源頭上確保膽寧片質量的穩定可控。詹常森說:「我們制定的膽寧片質量標準,高於《中國藥典》相關標準,比如各種成分的控制區間不但有下限,還有上限,這樣才能達到歐美國家對天然藥品的質量控制要求。」
「路徑選擇」值得借鑑
市科委生物醫藥處負責人分析說,除了對中藥進行系統科學研究和臨床再評價,膽寧片走出國門的「路徑選擇」也值得國內企業借鑑。
上海和黃藥業申請膽寧片上市許可的兩個國家是加拿大、俄羅斯。加拿大衛生部將中藥歸入「天然藥品」範疇,為在我國上市多年的中藥開通「傳統藥物申請」。膽寧片走的就是這條通道,這樣可以不在加拿大做耗時很長、資金投入巨大的臨床試驗,向該國政府部門提交中國的臨床和研究材料即可。俄羅斯的相關法律政策與加拿大相仿,不需要申請上市的中藥再做臨床試驗。
上海和黃藥業董事、總經理周俊傑告訴記者,加拿大是大英國協成員國,其藥品監管水平及國際影響力較高,膽寧片獲得該國上市許可證後,會比較快地得到澳大利亞等其他大英國協國家的上市許可。接下來,該公司計劃為膽寧片申請歐盟國家上市許可。
在這條國際化路徑中,上海和黃藥業繞開了美國。據了解,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要求所有申請上市的藥物必須做臨床試驗,完成三期臨床需要大量資金。目前,還沒有一個複方中藥獲得美國FDA上市許可。市科委生物醫藥處負責人呼籲國內外風投資金介入,推動複方中藥走通美國FDA 審批之路。她也指出,國內企業可借鑑上海和黃藥業的做法,繞開美國,進軍大英國協、歐盟、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市場,從而大幅降低資金和時間成本,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能買到複方中藥,用療效贏得市場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