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有多熱愛西方文化?在寒冷的北海道,他們複製了一個歐洲

2021-01-09 攝影師Kain

日本是最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海外旅遊目的地之一,相似的東方文化、良好的社會治安和衛生環境以及較近的地理距離使得日本旅遊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去過日本的朋友大概都對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印象深刻,特別是木質的古建築,讓人回想起唐朝的輝煌。然而,在日本面積最大的一個一級行政區,你卻能看見另一番景象,讓人覺得這裡不是日本,更像是歐洲。

北海道是日本面積最大,也是地理位置最靠北的一個一級行政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道」(其他平級行政區為都、府、縣)。在北海道,你很難看見京都、奈良等古城中常見的傳統木質建築。

在北海道的城市中,最引人注目的,總是那些宏偉而精美的歐式古典建組,雖然從規模上來說,無法與歐洲城市的傳統地標相比,但細節處往往更加精緻。圖為北海道首府——札幌市舊市政廳,這是一座融合了歐洲多國風格的折衷主義建築,通體由石材構成,現在已成為博物館。

與日本其他地區不同,北海道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都並非市大和民族的勢力範圍,原始的阿伊努人部落長期盤踞於此。阿依奴人的社會生產力較為落後,所以並沒有在這片土地上留下太多的古蹟,在古時的日本人看來,北海道就是一塊寒冷的不毛之地。

直到近代,明治維新後,日本決定開拓北海道。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全面學習西方文明,在西式教育環境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現代建築師,這個時期的日本建築都明顯地像西方風格靠攏。正式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北海道開始了大規模地開拓建設,新建地建築理所當然地呈現出西方的風格特點。

二戰結束後,北海道開始成為日本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不少文學和影視作品也都將這一片神秘地冰天雪地作為背景,對日本人來說,北海道雖然很近,卻像是神秘地異國土地。

隨著旅遊業的持續發展,北海道的歐洲風格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強烈,甚至吸引了很多歐美國家的遊客。當然,日本人的歐風設計也漸漸成了一種獨有的風格,雖然外觀上很西化,但對此熟悉的人還是立刻能夠辨認出這些建築背後的日本內涵。

很多朋友可能覺得北海道只有雪景,其實不然,不同季節這裡有不同的美,無論是花田、草地還是滿山紅葉,都能帶來很多驚喜。

相關焦點

  • 位於日本東北角的北海道,氣候寒冷,為啥會成為日本的「大糧倉」
    在上世紀的40年代之前,日本國內的第一產業(農業,林業和漁業)佔據了日本經濟的主導地位。後來,隨著日本經濟在全球的崛起,使得本來從事第一產業的人都跑去從事第二,第三產業,而他們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非農業生產活動。
  • 人口排名日本前五的札幌,還是北海道的首府,卻並不像一座大城市
    眾所周知,位於東亞的島國是一個領土狹窄,人口密集的國家,日本的不少大都市也非常龐大而繁華,那麼,位於北海道的札幌,又是什麼模樣呢?在遙遠的古代,極北之地的北海道曾經十分荒蕪,島上生活著原始的阿伊努人(舊稱蝦夷人),而北海道也被稱為蝦夷地。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有組織地對北海道進行開發,並實際控制了全島。札幌市建立於北海道開發初期,1886年成為了北海道的道廳所在地,並持續至今。由於是明治維新之後才開發的城市,札幌有著不同於東京、大阪或是京都的氣質,從外觀上來看,札幌更像是一座歐洲城市,因為有不少歐式的磚石房屋。
  • 日本北海道島,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本州島的西南有日本第三大島九州島(面積約3.79萬平方公裡),日本第四大島四國島(面積約1.88 萬平方公裡)。日本的第二大島,就是位於本州島正北方的北海道島,面積約7.8萬平方公裡。北海道島呈不規則的正方形,西南還有一個「大尾巴」。北海道島以西是日本海,以東是太平洋,以北是鄂霍次克海。北海道島的南端隔津輕海峽與本州島相望,北端隔宗谷海峽與俄羅斯遠東的薩哈林島相望。
  • 日本的冬天像東北一樣寒冷,卻沒有供暖氣,他們如何取暖呢?
    很多人都去日本旅遊過,畢竟日本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遊國度,而且日本的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但是當我們到日本旅遊的時候,卻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日本的冬天像東北一樣寒冷,卻沒有供暖氣,他們如何取暖呢?其實原因非常的簡單,下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歷史上,北海道並非日本國土,北海道人更非日本人
    日本的歷史學家曾不止一次說過,所謂大和民族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意淫罷了,日本是個多元民族,擁有蒙古血統、通古斯血統、匈人血統等等,單一民族的說法是根本不存在的。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阿伊努族,儘管目前阿伊努族也是日本一員,但在歷史上,大和族一直都不承認阿伊努族是日本人,將其視為蠻族、生番、土人。
  • 他們是日本的原住民,卻被日本人驅趕,刻意雪藏多年!
    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相親相愛,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比如我們的鄰居日本,民族就比較單一,只有一個民族,和族,日本人把自己稱作是大和民族。但是儘管是單一民族的日本,也有我們不曾知道的土著,這就是小編接下來要和大家說的。
  • 神秘的阿伊努人--日本唯一的少數民族
    一.阿伊努人從何而來1.體貌上有人從傳說故事中推算,阿伊努人的祖先是從歐洲漂浮到日本島的,另外阿伊努人體貌特徵接近於歐洲的白種人,很多人相信阿伊努人來自歐洲或者就是來源於北極地區;日本博士在考察阿伊努人之後發現皮膚白皙略帶淡紅色,和歐洲白人完全一樣。
  • 北海道:日本是如何一步步統治和經營北海道的?
    日本本土由四大島嶼構成: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位於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曾一度被視作「苦寒禁區」和「不毛之地」。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除了北海道本地的土著阿伊努人外,再無人問津。但隨著明治維新的進行,北海道的命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作為日本列島的最後一塊拼圖,北海道的融入日本不過百餘年。但北海道與日本的糾葛,卻要從千年之前說起。
  • 日本北海道也有一個「李子柒」,把「冰天雪地」的生活,過成了詩
    無獨有偶,同樣的生活狀態,在日本的北海道也有著這樣的一位「李子柒」,她的名字叫做名字叫做Sayaka。從現代都市的繁華之中抽身出來,她決心要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於是,輾轉來到了北海道,在鄉下買了一套老式的房屋,把「冰天雪地」的生活,過成了詩。每天清晨醒來,推開門望去,就是北海道特有的「冰雪風景」。
  • 一個美國人20多年前的預言:世界大變局早有預兆!西方和日本、中國...
    羅馬的權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範圍內創造出了一個近乎普世的文明。  19世紀以歐洲殖民主義為表現形式的西方權力和20世紀美國的霸權把西方文化推廣到了當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區。歐洲殖民主義已經結束,美國的霸權正在衰落。隨著本土的、植根於歷史的習俗、語言、信仰及體制的自我伸張,西方文化也受到侵蝕。現代化所帶來的非西方社會權力的日益增長,正導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復興。
  • 日本曾經最荒涼的北海道,現在居然也這麼發達,中國遊客都來看雪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方的地區,由於緯度偏高,氣候寒冷,再加上古代一直是阿伊努人的地盤,所以發展緩慢,直到近代,都被日本人認為是蠻荒之地。明治維新後,日本經濟突飛猛進,地區間發展水平差異縮小,北海道也迎來了騰飛的時期。圖片中的建築是北海道的舊道廳,由於北海道開發較晚,所以很多建築都具備歐洲風格。
  • 日本47個行政區劃有43個縣,為什麼單單設置了一個「北海道」?
    日本的行政區劃與中國不一樣,日本全國共有47個一級行政區,分為都道府縣,其中都只有一個,即東京都;府有兩個,分別是「大阪府」和「京都府」;縣有四十三個,此外還有一個「道」,北海道。日本的面積是37萬平方公裡,大概只有中國一個省的大小(和雲南面積相當),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規模基本可以等同於我國的地級市,當然,首都東京除外,東京人口太多了,日本的行政區面積普遍不大,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北海道。北海道是日本面積第二大的島,也是唯一以「道」命名的行政區劃,其面積八萬三千平方公裡,幾乎相當於中國面積比較小的一個省了,北海道有多大呢?
  • 日本北海道的氣候有這些特點!到北海道旅遊前你一定要先了解的
    位於日本列島最北方的北海道,比起大家熟悉的東京或是大阪,氣候和溫度完全不同!要前往北海道旅遊的人出發前一定要先閱讀這篇文章,先掌握好北海道的氣候特色再出發喔。 北海道距離大家所熟悉的東京約820公裡,搭乘飛機從「羽田機場(東京)」到「新千歲機場(札幌)」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
  • 歐洲怎麼就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為什麼西方人害怕機器人,但日本人...
    在諾基亞和愛立信如日中天的時代過去後,你還能叫出幾家歐洲的科技公司?在 BAT 的名號在大洋彼岸不斷被提及的當下,除了 Spotify,還有哪些歐洲的科技公司能在大眾眼中「擁有姓名」呢?在近兩年來矽谷遭遇到民眾「科技反彈」的趨勢下,對歐洲的初創者們是否會是一個新機會?「歐洲的科技行業環境有人才、有雄心、有可堪比 Facebook 和 Uber 的效率。」
  • 《戀愛迴旋》:亞洲桌球興於日本,日本是東西文化的「橋頭堡」
    如果說古代東西方文化傳播是通過路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的話,那麼自從日本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大門之後,近現代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傳播大都是以日本為「橋頭堡」。日本成了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大本營。西方對於東方文化的崇拜其實也大都來源對於日本文化的了解,而日本文化則師承我朝。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和服,它是中西方文化的混合產物。
  • 日本北海道美圖鑑賞
    北海道面積佔全日本的五分之一,而人口只有東京的一半,人口密度極低,多集中於以札幌為中心的小樽與旭川之間。北海道的省會城市是札幌。北海道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有山地和山脈,故地形在整體上起伏較大,周圍則是廣闊的平地。火山帶由東、南開始延伸,構成了火山地形。
  • 日本北海道的風俗民情小知識
    小編在日本曾與老中青三代「道產子」(北海道出生的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過,他們分別是:84歲、62歲、29歲,從他們身上可以了解到二戰時期、泡沫經濟、到E世代北海道住民的風俗民情。許多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都讓我這個外國人驚訝不已!今天,小編整理了幾項有趣的北海道雜學,讓我們從北海道的日常文化中以不一樣的角度認識這裡吧!
  • 日本 關西 北海道
    路上還問了一位日本當地人路線,發現他們的英語還是相當好的。這裡是日本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重要的名勝古蹟有平城京遺址、皇陵、東大寺、唐招提寺[8]、藥師寺、興福寺、大安寺、法隆寺、正倉寺、春日神社、元興寺、西大寺、手向山八幡神宮、奈良公園等。。。
  • 北海道人傳授過冬訣竅:在家穿短袖吃冰比全身包嚴實舒服多了?
    但是當你從寒冷的室外回到家中,你會選擇繼續穿得嚴嚴實實的,還是打開暖氣換上輕便的衣物呢?日本網友最近在推特上就熱烈討論起這個話題。今年受疫情影響,在家工作的上班族大幅增加,這個冬天呆在家裡的時間也比往年更多了。住在北海道的網友建議大家一定要開暖氣穿輕便衣物,才能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 北海道,一個值得去四次的地方!赴約全攻略
    (來源·霓虹誌)有人說北海道是一個值得去四次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著不同色彩的浪漫。走進北海道,看看冬季的它有什麼樣的魅力?  1、北海道Hokkaido簡介(北海道在哪裡?)  北海道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也是最北的一級行政區,為日本除了本州以外最大的島。北海道是一個大自然呈現最完整、最純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