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曹文軒

2020-12-06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讀安武林的《燈塔:曹文軒的故事》(新世紀出版社)前,也零星讀過安武林寫曹文軒的文字,印象最深的是《理想中的師長模樣》,他預測中國第一位獲國際安徒生獎的作家必定是曹文軒,兩年後曹文軒獲獎。要想知道安武林預測的為何如此準確,可以讀讀《燈塔:曹文軒的故事》。安武林把曹文軒定位為一個不寫詩的「詩人」,他的作品中充滿詩性,這種詩性來自他優雅的品質。「他對文學,或者說文字有敬畏之心,像一個高明的匠人打磨自己的工藝品一樣,不弄得乾乾淨淨決不會罷手。所以,他的文字像草尖上的露珠一樣晶瑩剔透。」

曹文軒先生有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和他豐富的閱歷有關,和他善於捕捉生活中感人的細節有關,也是他的好奇心使然。「好奇心、童心與求知慾水乳交融,這是他不斷獲得創作素材和靈感的源泉。這也是他敏銳觀察力的體現。」他的童年生活和經歷已深深儲存在心靈的深處,童年的苦難經歷讓他具有了揮之不去的悲憫情懷,他的作品也是性情之作,能寫出真性情的作品是最耐讀的。「每當我開始寫作,我的幻覺就立即被激活:或波光粼粼,或流水淙淙,一片水光。我必須在這樣的情景中寫作。水養育著我的靈魂,也養育著我的文字。」曹文軒先生如是說。因此,他的文字是水洗的文字,有一種柔情在裡面,也融入在細節的描寫中,形象地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我們看安武林對此的感悟:如解讀「叮叮噹噹」系列小說,「曹文軒積累了很久,那些閃光的文字和生活的細節,那樣得心應手地招搖在他的筆下。這是一個超越,是一次純粹的文學之旅,當然,更是對大愛的一種詮釋」。如解讀《草房子》,「這個精細而又喜歡唯美的人,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和他的藝術追求保持一致並產生審美碰撞的機會和細節。這樣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就生活在虛構的油麻地裡」。

注重細節也與曹文軒先生的日常生活有關。在《陪著曹文軒夜遊海河》中,安武林對曹文軒看放孔明燈的過程深有感觸:「我想,這個細節,又會出現在他未來的哪一部作品裡呢?的確,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兒童文學作家寫實的能力普遍比較貧弱,作品中讓人怦然心動的細節是稀少的。而曹文軒先生在這方面卻表現得遊刃有餘、從容不迫。他的想像,很多是基于敏銳而又細緻的觀察之上的,所以才能洋洋灑灑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兒童文學作家同樣都是從農村出來的,童年關於遊泳的記憶是深刻的,但我很少能看到像他的小說《紅葫蘆》中描寫得那麼細緻的。」安武林寫曹文軒的吃,寫曹文軒的穿,寫曹文軒的糗事,寫曹文軒的小本子,寫曹文軒布置作業,等等,這些與曹文軒交往的細節,運用比喻等表現手法娓娓道來,把這些細節寫得真切動人,「所以,我們能讀出曹文軒很多細節,而這些細節就像魔方會為我們拼出一個完整的曹文軒的形象」。

曹文軒先生的作品中,有一種能夠觸動讀者心靈的東西,那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是他小說中的底色。他用優美的文字和真摯的情感打動我們,他用飛揚的文學想像把愉悅帶給我們,他的作品向我們證明一個道理:堅實的生活基礎,是一個作家必須擁有的資本。曹文軒是個在藝術上非常誠實的作家,他很直率,幾乎不願違背生活的真實和他人格的真實。在「我的兒子皮卡」系列小說中,充滿好奇心的讀者能讀出曹文軒的影子,這部作品是披露作者本人信息最多的一個系列。說到真實的人格,曹文軒和他的作品一樣,總能恰到好處地表現自己儒雅的一面。安武林寫了首小詩供曹文軒在書博會上朗讀,他在一個鄭重的場合說詩是安武林寫的。朋友幫他一個小忙而已,他也如此鄭重,足以見他人格的高尚。在文中還能讀出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和對他人寬容、理解的胸懷,還能讀出他是一個很懂得感恩的人,如何做人和如何作文一樣,也是我們前行的燈塔。

曹文軒先生的作品表現出唯美和優雅的基調,是因為他喜歡讀書,他覺得一個作家要想走得遠,必須多讀書。否則,文學視野是不會開闊的。作為寫作者多讀書是顛撲不滅的真理。那麼我們就從讀曹文軒的書開始吧!安武林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讀曹文軒,「因為曹文軒的作品都是經典和具有經典性質的作品,閱讀經典和經典閱讀會讓我們的心靈和精神變得豐富而又強大」。

曹文軒先生是一座燈塔,「燈塔」是用他的作品壘砌成的,那是他的心血的結晶,讓我們從他的作品中去感受那座不滅的燈塔吧。

(作者單位:山東省博興縣純化鄉教委)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16日第8版 

相關焦點

  • 曹文軒《蜻蜓眼》:表現人的高貴情感
    尹 超攝  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日前攜長篇小說新作《蜻蜓眼》在首發式上與讀者見面。《蜻蜓眼》發表在《人民文學》雜誌第六期,小說故事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寫的是之後三四十年間發生在中國上海、法國馬賽、中國宜賓三座城市之間,中法結合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及遭遇。
  • 新少年作文大賽頒獎 王蒙曹文軒蘇童對話未來文學之星
    王蒙、曹文軒、蘇童三位文學名家現身頒獎典禮,並為同學們在寫作過程所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  對於「寫作如何出新意」這個學生們最關心的問題,作家蘇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就是要繞過老師,繞過課本,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直覺。」這樣,寫作的新意、獨立、個性都出來了。  參加新少年作文大賽的同學,很多是「從小讀曹文軒長大的」,在籤名環節,曹先生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粉絲們的熱情可見一斑。最後,曹文軒更是鼓勵了現在的年青人要多讀書,多讀「有文脈」的書。
  • 陳建功:曹文軒《蜻蜓眼》優雅地講述悲慘故事
    發言人:中國作協副主席 陳建功陳建功:曹文軒是我的老師,我在1978年上大學時,他是我的輔導員。我的女兒也是曹文軒老師的學生,我太太又是《紅瓦》的責任編輯,所以兩個家庭有三十七八年的交往。我也看過文軒的很多作品,比如《草房子》、《紅瓦》、《天瓢》,這次讀了新作《蜻蜓眼》也很高興。此前不久文軒得了安徒生獎的時候,我們家裡也向他表示祝賀了。
  • 金波幼兒文學獎 曹文軒兒童小說獎揭曉
    6月6日,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辦、接力出版社承辦的首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首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以下簡稱「雙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中國作協副主席、「雙獎」評委會主任高洪波,以及鄔書林、束沛德、金波、曹文軒、李學謙、馬國倉、朱為範、施偉文、黃儉、白冰等專家學者、主辦方負責人、評委代表等與會。
  • 《蜻蜓眼》:從意象角度解讀曹文軒筆下對美感的追求
    《蜻蜓眼》是中國作家曹文軒在獲得國際安徒生獎後推出的首部長篇小說,對於曹文軒本人來說,《蜻蜓眼》的故事就像是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寶,讓他難以輕易下筆雕琢。為了能夠將故事講好,曹文軒將其在心中珍藏了足足三十年。它是一本兒童小說,但和《小王子》、《草房子》一樣,《蜻蜓眼》同時也是一本寫給成年人的,富有人生哲理的文學作品。
  • 首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曹文軒兒童小說獎揭曉
    頒獎現場合影  新華網北京6月7日電(記者史競男 邢賀揚)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辦,接力出版社承辦的首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首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日前在京揭曉  在首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評選中,王璐琪創作的中篇小說《給我一個太陽》獲金獎;許廷旺創作的中篇小說《黃羊角》、馬三棗創作的中篇小說《良夜燈火》獲銀獎;龐婕蕾創作的短篇小說《今天要問的問題》、梁貽明創作的中篇小說《羊兒在雲朵裡跑》、付小方創作的短篇小說《安和小美》、梁燕創作的短篇小說《紅圍脖》以及廖小琴創作的中篇小說《黑勺》獲銅獎。
  • 曹文軒伯伯用優美的文字,把我帶進了小說集《飢餓的冬季》
    靜靜的小河,溫暖的三角地,會說話的鈴鐺……這個寒假,曹文軒伯伯用優美的文字,把我帶進了小說集《飢餓的冬季》。這本書是由六個獨立的故事組成的,故事不長,但卻催人淚下,我幾乎是噙著眼淚讀完的。善良、尊嚴、頑強、誠信……這一切都散發著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著我的心靈,告誡我不忘初始,要做個純真的人。 書中最讓我佩服的是《三角地》中的大哥。他生活在一貧如洗的家庭裡,爸爸是酒鬼,媽媽是賭徒。作為大哥的他,不僅要上學,還要照顧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 首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曹文軒兒童小說獎在京頒出
    頒獎現場合影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 應妮)首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首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下簡稱首屆「雙獎」)6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頒獎。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介紹,首屆「雙獎」在徵稿的十個月時間內,有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1025位(其中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651位,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374位)作者參與投稿。首屆「雙獎」還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等國的作者稿件。在參加投稿的作家中,既有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也有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兒童文學創作者。此次投稿的作者年齡段跨度為18—87歲。
  • 曹文軒新作《蜻蜓眼》推出英文版、西班牙版
    本報訊(記者陳香)據悉,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與紐西蘭EUNO⁃IA出版集團籤訂了曹文軒作品《蜻蜓眼》英文版、西班牙語版,《草房子》英文版、西班牙語版,《青銅葵花》葡萄牙語版等版權合同,共計7份,即將實現這幾本圖書在紐西蘭、澳大利亞、西班牙、南美的出版和發行。
  • 那要看讀什麼書
    閱讀能力的提升,要靠大量的閱讀。那是不是讀的書多了,閱讀理解能力一定好?大部分喜歡讀書的學生,閱讀理解力都比較好,可是有個別學生也喜歡看課外書,閱讀理解能力卻並不怎麼樣,這又是為什麼?我認為,能否提高閱讀能力,還要看他平時讀什麼書。
  • 《蜻蜓眼》:即使身處深淵,也要心向光明
    這是一段讓人讀著讀著會情不自禁流淚的故事。從法國的馬賽到中國上海,從浪漫之都的咖啡館到東方巴黎的藍房子,這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旅程,我們也許永遠回不到夢的起點,但我們仍然可以心中為之留有一塊永恆的淨土。因為這是一個發生在中國土地上,卻屬於全人類的故事,輕輕剖開故事的面紗,你會讀到沉重的人性,而人類的共性會引發你的思考,哪怕是片刻的領悟,也足以讓你潸然淚下。童話般美好的邂逅曹文軒是國內公認的「兒童文學第一人」,他筆下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會帶有童話般純美的風格。《蜻蜓眼》的故事開始在上個世紀初,馬賽港的一家小咖啡館裡。
  • 宿州市圖書館舉辦「讀親切的書,做靜心的人」——四季閱讀系列活動...
    2020年11月22日上午,宿州市圖書館舉辦「讀親切的書,做靜心的人」---四季閱讀系列活動之宿圖閱讀營第一期。宿圖館員以輕鬆活潑、充滿互動的故事會形式與小讀者分享曹文軒經典作品《青銅葵花》,感受文字的魅力,體會閱讀的樂趣。
  • 基督徒為什麼要讀聖經?
    今天首先要說的是基督教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就是聖·奧古斯丁。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他的事跡,他從小頑劣,雖然他從小展現出非凡的才華,但是卻過著罪惡腐朽的生活。從他的著作「懺悔錄」就可以看到他的劣跡斑斑:「我所偷的東西,我自己原是有的,而且更多更好。
  • 我為什麼要讀哲學書?
    這句話高度地概括了人類精神世界的內涵,其中有三個關鍵詞:「真理」、「苦難」、「愛情」,這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窮其一生所要經歷的事,也是整個人類社會千百年來所經歷的事。初識羅素,是在2008年。當時,我無意間讀到了《西方哲學史》。看到這個書大概1/3的時候,我對羅素其人敬佩不已。
  • 現代人為什麼依然要讀經典?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現代人為什麼要讀經典?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在為《經典之門》系列叢書所作的序言中提到,英國牛津大學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Toynbee)晚年對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一些預測和憂慮。 湯因比在分析文明史的基礎上,預見到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科技不斷進步,物質生活非常豐富;但人會變得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越來越自私,物質欲望不斷膨脹。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在寫完《時間簡史》第一章草稿之後,霍金告訴他的文化經紀人,他要使這部書「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他的文化經紀人說他不是懸疑小說家,這根本不可能。為了這個目的,霍金下了很大功夫,解決了怎樣在書中向讀者解釋那些複雜科學概念的問題。
  • 童書|孩子為什麼要讀希臘神話?
    人性的缺陷,生命的困境,古人要面對,今天我們仍須面對,諸神沒法解決,我們也沒法解決。《多萊爾的希臘神話書》,最先吸引我的是一張赫爾墨斯小時候的插圖。我突然理解了格林厄姆在《柳林風聲》裡寫到潘神時為什麼要刻意營造的那種神秘的氣氛——鼴鼠和河鼠去找走失的小水獺,在黎明的柳林中聽到一陣令人迷醉的笛聲。 「聽不見啦!」河鼠嘆了口氣,又倒在座位上。「多美呀!多神奇呀!多新穎呀!可惜這麼快就沒了,倒不如壓根兒沒聽見。這聲音在我心裡喚起了一種痛苦的渴望,恨不能再聽到它,永遠聽下去,除了聽它,別的什麼似乎都沒有意義了!它又來啦!」
  • 民航人為什麼要把07讀做「洞拐」?
    民航圈內有很多這樣有趣的知識點下面就隨上航一起接受知識的洗禮吧No.1為什麼要把07讀做「洞拐」?這種特殊的數字讀法其實來源自部隊,是士兵為避免發音混亂導致通信不暢,逐漸摸索出的實用「土味發音」,也就是將「1234567890」讀作
  • 上外圖文君帶你思辨閱讀②:讀什麼
    他們讀些什麼?有現成的書單嗎?他們如何梳理閱讀的脈絡?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視角?他們如何以閱讀滋養寫作?他們如何從閱讀感悟人生?他們如何憑閱讀收穫幸福……他們群聊的虛擬語氣曹文軒當我們探討閱讀意義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同樣十分重要,那就是讀什麼書。
  • 曹文軒新作反思人與自然關係
    近日,著名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的新書《瘋狗浪》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所謂「瘋狗浪」,就是一種在風力作用下由不同方向、波長的各簇波浪匯集起來的長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