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真正的後浪,歷時5周,荷蘭25個中學生駕帆船跨8334km回家

2021-01-15 電車時刻

「這一路,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因為我們真的沒有其它選擇。」

在今年2月,一群自荷蘭高中生在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在他們到達時,疫情還沒有開始,但是項目結束時卻疫情爆發,邊境關閉、港口關閉,這群孩子沒有辦法回家了。

疫情無期,滯留在異國更加危險,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回家。

在徵得父母們的同意之後,這群孩子們在聖露西亞島儲備了一路上足夠多的水和食物,決定揚帆橫渡大西洋。

他們是12-17歲年齡間的25個孩子,我們可以在照片上看到,他們中間很多都是女孩子,儘管有15名優秀水手和3個經驗的老師同行,這一路,還是讓所有的父母充滿了擔心。

他們駕駛了一艘名叫做「威爾德天鵝號」(Wylde Swan)的改裝機動帆船,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傲嬌,但是,這是一艘已經有100年歷史的捕魚船。

看起來,這真的太讓人擔心了,不是嗎?因為這一路,他們要橫跨大西洋的8334公裡路程,沿途有著不可預知的風暴。

即使有經驗老道的水手和老師的保駕護航,8334公裡的旅途加上隨時都有可能席捲來的風暴。

一路上太多的未知數,都是他們未曾經歷過的。

在經驗豐富的水手和老師的帶領下,這些孩子們似乎一點都不害怕。

感覺他們是付了一份6周的學費,但卻收穫了一份長達38天的帆船航海實踐課。

那絕對是大部分人一生都無法擁有的體驗式教學。

「一切都在不斷變化,到達的時間改變了無數次,靈活變通真的很重要。」其中一個成員這樣回想。

他們起初自稱為「加勒比海盜」,但是在改變航行計劃後,他們又自己重新命名為「海洋勇士」。

儘管同行有最專業的水手,但是這次突發的航行計劃,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人生前所未有一次的挑戰。

據說,因為路線在不斷調整,光到達時間,就改變了大約100次。

也許你會羨慕他們,這也太好玩了吧!

然而在旅途中,一次次的風波,讓他們回家的路,一直處於未知的情況,克服內心的恐懼,一直要給自己和同伴打氣,不斷的心生力量,這得多麼強大的內心。

「這一路,你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因為我們真的沒有其它選擇。」

不管是衣服更換頻率,還是每日的食物安排、船艙的打掃,這些平常不用操心的事,現在都需要他們自己認真考慮取捨了。

就在那個傳說中最兇險的百慕達三角,孩子們還體驗了一把死亡教育。

在書本中無數次看到神秘失蹤的人和船,也無數次學習過哥倫布的驚心動魄經歷。

而這一次,輪到他們親身來體驗。心態超好的老師們還組織孩子們製作了遺願清單,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就是和你一起橫跨大西洋!

在越洋航行三周後,為了補充足夠的生活物資,他們需要停在亞速爾群島。

因為疫情,沒有人可以下船。

在這個只能容納40人的狹小船艙中,他們同吃同住,只為了一個信念: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保證船隻安全順利到達而努力。

除了在海上曬太陽感受海上的風起雲湧,這一個月之內,這些孩子們還得要在船上完成他們的作業功課。

除了學習、玩和遊戲,孩子們還會輪流安排幫忙守夜,還有下午的例行清潔,每個人都需要參與。

儘管如此辛苦,但孩子依然認為這是最歡樂的時光。

在4月26日,這25個孩子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之後,終於在荷蘭哈林根港登陸。

他們成功的回家了!

在這一個月裡,他們的家人一邊和疫情作鬥爭,一邊等待他們的歸來。

這就是來自荷蘭的航海小英雄,見識過真正的星辰和大海的後浪。

「他們是2020年最具適應能力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疫情致航班取消,25名荷蘭高中生駕帆船航行七千公裡回國
    疫情致航班取消,25名荷蘭高中生駕帆船航行七千公裡回國 時間:2020-04-29 10:03:56  來源:@央視網,環球網
  • 荷蘭學生開帆船橫跨大西洋回家,船員還表示陸地...
    跨海跨國跨洲最好的交通工具是什麼。絕大大數普通人都會選擇飛機,但隨著疫情不停蔓延,導致全球人員流動停擺,許多國家關閉不必要的國際通道,隨之而來便是留在他國人員無法回國。 既然不能坐飛機回國,但智慧慢慢擠擠還是能想到辦法,近日就有荷蘭學生不遠萬裡開帆船橫渡大西洋回家。
  • 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原標題: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經過300天的海上航行,經停38個島嶼、跨7個國家和地區、漂洋過海1.1萬海裡(折合約兩萬公裡),長沙女子萬金玉和瑞典籍丈夫若賦(中文名)駕駛帆船從墨西哥橫渡太平洋抵達菲律賓。   「現在,我們身後就是太平洋與菲律賓內海交界處。我們這對不言敗的老頑童,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終於圓滿完成橫渡太平洋之旅!」
  • 24個荷蘭中學生靠帆船橫渡大西洋回國,中國家長:難以想像
    在荷蘭就有一群完全沒有經驗且在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的高中生,在非常時期駕駛帆船橫穿大西洋,回到家鄉。 2020年,3月中旬,這群最小年齡僅有14歲,最大年齡僅有17歲的孩子,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在飛機航班停飛的情況下,花了5個星期,選擇乘船穿越加勒比海成功回到了荷蘭的家。
  • 夫妻變賣千萬家產週遊世界 駕帆船去南極結婚
    兩人做客武漢大學,與同學們分享美妙的奇幻之旅為了一句「週遊世界」的承諾,這個男人變賣千萬家產買下帆船,帶著愛人跋涉了3萬4千海裡,歷時114天,環遊世界5大洲,繞地球一圈,終於完成北極求婚他們是來自北京的張昕宇、梁紅夫婦——中國駕帆船去南極的第一對夫妻。前晚,他們做客武漢大學,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們的奇幻之旅。承諾之旅 變賣千萬家產週遊世界前晚,張昕宇、梁紅夫婦穿著普通的休閒裝和武大學生見面,張昕宇可以用「五大三粗」來形容,說話真誠、幽默,典型的北京爺們。他滔滔不絕地說,妻子梁紅溫柔地看著他,偶爾補充幾句。
  • 中國帆船第一人郭川夏威夷海域失聯 船在人不見
    騰訊體育 北京時間10月26日 據新華社消息,正在單人駕駛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國職業帆船選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約900公里海域時,於北京時間25日15時之後與岸上團隊失去聯繫。11月5、6日抵達目的地上海。
  • smart是後浪,錯,folds才是真正的後浪?
    面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的生活也因為社交隔離被摺疊起來,而美股就像行駛在風雪中的車輛,十年的牛市一腳急剎車踩了下去。在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裡,出現三次熔斷,但很快在美聯儲的無限QE政策之下,美股創下了自1927年以來的最佳季度回報,而Robinhood上湧現出了無數新晉投資者,他們的激進風格和老派的保守投資人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批前進中的「後浪」將給美股帶來多大的浪花?
  • 「艇」進2020年東京奧運會 中國水軍「後浪」奔湧
    船艇是體能項目,年齡與傷病的困擾,還有「後浪」的衝擊,絕非單純靠努力、意志力就能撐住的,廣東的幾位船艇老將就是如此。31歲的裡約奧運帆板銀牌得主陳佩娜已正式退役並投身體育產業。之前奧運資格賽的延期讓她失去了最後一拼的機會,但新人的迅速成長讓她放心,於是她的退役順理成章。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吉米將在"Aventura Zero"號雙體帆船上完成他的』挑戰埃爾卡諾500年項目『的探險,這是一艘全電動雙體帆船,他希望能在9個月內完成這次環航。新聞發布會現場為了紀念吉米挑戰的正式開始,11月19日上午在塞維亞海軍總部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 法國航海家駕三體帆船開啟亞洲挑戰之旅
    當地時間19日上午,茹瓦永駕駛伊德克號三體帆船從法國布列塔尼路易港出發開啟亞洲挑戰之旅。法國當地時間19日上午,時年63歲的茹瓦永獨自駕駛著伊德克號三體帆船從法國布列塔尼路易港出發,計劃航行8800海裡,抵達模里西斯路易港。
  • 一文讀懂外國帆船發展史
    風帆戰列艦進入19世紀後隨著蒸汽動力在船上廣泛運用而退出歷史舞臺。休閒帆船的出現荷蘭地勢低洼,河域遍布全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休閒帆船的地方。荷蘭還有一種雙桅縱帆船(Schooner),有2、3根桅杆,前桅最矮,後桅最長,既是工作漁船,也發展為早期為荷蘭商賈貴族服務的休閒帆船。荷蘭阿姆斯特丹市(City of Amsterdam)1660年贈送給英國查理二世(King Charles II)的瑪麗號(HMY Mary),也成為英國皇家第一艘休閒船。
  • ...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新華社哈瓦那3月13日電 通訊:為世界帶來和平與愛——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新華社記者林朝暉「當全世界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我帶來了和平與愛的信息「我愛中國和中國人民,希望今年9月能駕著摩託艇抵達中國上海。」德馬裡查拉爾雖然已經58歲,但他仍像年輕人一樣動作敏捷。2019年8月19日,他駕駛一艘3米長的摩託艇從西班牙塞維亞港出發,展開預計歷時一年半的環球航行,以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 荷蘭最新實時疫情播報: 荷德均質疑疫情死亡人數;荷蘭國王夫婦不戴...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荷蘭最新疫情播報荷蘭方面今天的疫情播報從荷蘭當地時間4月2日17時開始,至4月3日17時結束。(疫情播報來源:荷蘭共同日報AD)有關疫情重點事件,請參閱荷蘭一網的專題新聞。
  • 95後博士生曹原連發兩篇Nature,均為一作,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後浪
    當地時間 5 月 6 日,中科大 2010 級少年班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95 後」博士生曹原與其博導 Pablo Jarillo-Herrero 連發兩篇 Nature 文章,介紹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好開好停 奇瑞新能源小螞蟻——後浪的「致富神車」
    【車訊網 報導】  近幾日,地攤經濟話題火爆,國內多個城市也陸續提出放開「地攤經濟」政策,這無疑為熱衷於用業餘時間創業的後浪青年,提供了一條低門檻創業之路。另一方面,後備箱集市操作靈活便捷,打開後備箱就能賣貨,成為不少人的擺攤陣地。
  • 又一位青島籍船長駕駛環球帆船跨越好望角
    半島記者 潘立超當地時間2020年1月28日8點40分,青島夢想號帆船跨越了南非的好望角,青島夢想號船長徐京坤成為了繼郭川船長之後,到達好望角的又一位青島籍環球帆船英雄,實現了環球航行的又一歷史性時刻!徐京坤船長也發來了在好望角向島城人民拜年的視頻。
  • 地圖看世界;荷蘭跨歐洲及北美洲
    地球上有沒有「地跨七大洲,海接四大洋」的國家?目前,世界上地跨大洲的國家都是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大洲的連接處;不像曾經的羅馬帝國、蒙元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大英帝國那樣因強大佔據廣闊的土地而跨大洲連大洋。
  • 郭川:故鄉的新年等你回家
    中新網青島12月25日電 題:郭川:故鄉的新年等你回家  作者:修建華  「走得到的地方是遠方,回得去的地方是故鄉」。這是青島航海家郭川的名言。  2016年10月25日,是值得世界帆船航海史永遠銘記的日子,更值得郭川的故鄉——青島永遠銘記。
  • 商人慾用2年時間駕無動力帆船週遊世界(圖)
    溫州商人鄭志良有了這想法後,籌備一年多時間後購買了一艘型號為「塔雅娜37」的無動力藍水帆船,計劃明年1月份從海南三亞出發,做一次環球航行。昨日記者採訪了這位溫州商人。記者 謝國林這艘帆船據說能抗12級大風鄭志良告訴記者,無動力帆船環球航行計劃籌備1年多時間,籌備組成員有來自臺灣、香港的航海專家,最後決定購買單體藍水帆船,該船由臺灣高雄大洋船廠製造。11月19日,該帆船抵達溫州,這艘船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榮耀溫州號」。
  • 疫情緩解後王毅首次出訪,為何選這5個歐洲國家?
    8月25日至9月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對義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德國五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新冠疫情緩解後中國外長的首次出訪。外媒稱,王毅從今年2月赴寮國出席新冠疫情問題特別外長會以來,就沒有出過國。這次終於從「雲外交」轉為「面對面」。輿論分析指出,歐洲之行突出幾大特點:第一,外長持續8天的出訪時長堪稱今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