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卯足幹勁,高質量打贏收官戰丨黎平縣巖洞鎮黨委副...

2020-12-05 天眼新聞

我叫歐孔高,是脫貧攻堅戰線上的一名新兵,2019年11月19日,受組織安排,調任到巖洞鎮任黨委副書記,報導第一天,就一頭扎進幫扶貧困村——新洞村。從此,新洞村就成了我的家。

雖有8年的機關工作經歷,但基層工作經驗缺乏,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是我面臨的問題,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是我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   新洞村是一個典型的侗族民族村寨,侗族人口佔全村95%,全村共517戶,215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57戶624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25.15%,是全鎮5個貧困村之一。雖然2017年已出列,但是還剩16戶46人未脫貧,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如何查缺補漏,是我當時面臨的最緊迫、最急需的問題。

歐孔高(左一)入戶走訪貧困戶,調查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情況

衝在一線 沉在基層  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幹字當頭,什麼也別說,向村幹部學習,向同事學習,向老同志請教,緊緊圍繞鎮黨委鎮政府工作指令,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指標,堅持問題導向,按照「全覆蓋、督死角、查問題、抓整改」要求,對全村農戶進行地毯式摸底排查,查缺補漏。  駐村以來,我在心裏面默默地要求自己:一定要把短板補齊,把內業搞好,把村衛生環境搞好,提升群眾的精神面貌,要圓滿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高質量地打贏收官戰,自己要帶頭,幹部要團結,群眾要參與,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群策群力,齊力攻堅。」工作上我給自己定了位,在工作方法上不斷調整自己,在最短的時間上把自己工作狀態調整到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上來,做到同頻共振。

全民參與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

搶時間,抓落實。2019年我們完成75戶危房改造掃尾工作和33戶老舊房透風漏雨整治驗收工作,對存在短板問題的農戶建立臺帳,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立行立改。對於全村的22戶易地扶貧搬遷戶,我們一戶一戶的過,舊房拆除和復墾復綠做到應拆盡拆,應墾盡墾,同時紮實做好農村消防安全生產檢查,所有工作平穩推進運行。   在上級領導和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底全村15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部分非貧困戶,圓滿接受了國家脫貧攻堅成效檢查和省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檢查,做到了零問題反饋。

產業扶貧 脫貧引擎

新洞村羊肚菌產業發展

「產業扶貧是最根本、最有效、最牢固的扶貧措施,只有把產業做紮實了,才能做到有效的扶貧。」鎮黨委書記潘仕金經常對班子成員說,一定要抓好產業發展。  新洞村擁有500畝規上壩區產業,為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充分發揮新洞500畝壩區成效,按照鎮黨委政府的總體安排部署,全力推進「食用菌、鮮酸醬、林下靈芝」三大主導產業。制定了《巖洞鎮新洞壩區產業結構調整「一壩一策」方案》,按照「一田多用、一季多收、一物多用」規劃,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著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模式,開拓「稻+菌」「稻+魚」「稻+蛙」等產業模式,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新洞村500畝壩區產業一角

2019年冬,通過東西部協作發展資金75萬元滾動發展資金,由合作社統一協調管理,在新洞村壩區發展羊肚菌種植117畝,項目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123戶,解決季節性就業3000餘人次。在羊肚菌收成後,2020年年初繼續種植竹蓀100畝,進一步拉動本地群眾就業。同時,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創新壩區產業結構新業態,在壩區開展「稻+魚+蛙」綜合養殖150畝,通過稻田輪番種植,實現了壩區平均畝產值達9500 元以上目標。

聯防聯控 合力戰「疫」  「緊急通知,元月24日上午9:00召開全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請準時參加。」  我心想,剛剛結束脫貧攻堅考核迎檢工作,原本以為可以與家人好好過一個新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容不得半點猶豫。11:00參加完全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我馬上回到新洞村召集村組幹部緊急會議,「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要立即行動,時間不等人,要重點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進行全面的排查,重點對湖北武漢人員返鄉進行全面排查。」我對每位參會人員說。

歐孔高(左三)召開村前沿指揮部會議,安排部署脫貧攻堅工作

「新冠肺炎會人傳染人,傳播很快,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黨員幹部齊上陣,上門一戶一戶排查摸底。「摸底排查很重要,這是我們做好以後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我們一定要快,同時核查數據一定要精準。」我對每位同志說。   此後每天,我都與網格員、村組幹部一道走訪排查,逐一在全村10個網格、14個小組張貼《緊急通知》《溫馨提示》《致武漢返鄉親人們的一封信》。制定宣傳橫幅5條,張貼宣傳標語58條,發放宣傳單650餘份,對8名湖北籍返鄉人員進行重點監管,力爭做到每個小組全覆蓋無盲區,最大力量宣傳防控工作,提高居民知曉率和對防控工作的重視。在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大家共同努力和齊心協力下,真正實現了村組「全覆蓋、無盲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完勝。

召開鼓樓會議,宣講脫貧攻堅政策和安排脫貧攻堅工作,全員動員,全員參與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軍 整理

編輯 劉娟  編審 周文君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扶貧故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歡欣鼓舞
    編者按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看到村子的變化,一切都值了丨黎平縣水口鎮控洞村...
    我叫松秉龍,在控洞村駐村幫扶已有4年,控洞村溝深路陡、偏遠封閉、山多地少、資源匱乏,是個貧困村。在2013年底進行的扶貧對象識別中,全村共有貧困戶112戶512人,貧困人口佔村裡總人口的38.26%。由於發展無望,村裡一些有能力的人紛紛外出謀生,留下來的主要是老人和兒童。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三年多,和兒子說話還要請「翻譯」丨平塘縣甲...
    可扶貧工作正處攻堅的關鍵時刻,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內心無比掙扎,腦門一熱,準備向組織匯報家庭情況,回縣城上班方便照顧家。  但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繼續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並向妻子說出我的想法。妻子說:「你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怎麼在這件事上猶豫?家裡需要你,可下面的群眾們更需要你。你就安安心心在村裡面工作,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信任,照顧兒子的事,我會想辦法的。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單車少年」丨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駐...
    回顧這五年,我們之間有說不完的話,有道不盡的「小故事」,那都是我們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從背上行囊,離開家的那天起,我就踏上扶貧徵程。扶貧道路上我做足了功課,學習了好多關於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希望能精準識別出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服務青年創業就業 丨 團省委青少年發展...
    我叫餘躍,現任團省委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青發中心」)主任。一直以來,引導青年樹立創業創新精神,抓牢「服務青年創業就業」生命線就是我的職責使命。事實上,為進一步發揮「銀團合作」功能,青發中心聯合金融機構,創新打造了「青扶貸」項目,引來金融「活水」助力精準扶貧,竭力為貧困地區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此外,我們多方籌措,爭取到團中央青創基金會提供的30萬元資金作為貸款貼息,為貧困地區青年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截止目前,全省共發放「青扶貸」2890筆,貸款金額3.573億元,共帶動10531名農村青年就業。
  • 「我的扶貧故事」恰如桂花吐清香丨興仁市大山鎮黨委委員、組織...
    我叫李江,是興仁市大山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一走進大山鎮政府院壩,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桂花樹。每到秋季,星星點點的金黃小花擠滿枝頭,盈盈香氣,飛舞跳躍,飄進了家家戶戶,沁人心脾。屈指一數,我已被這花香薰陶8個年頭了。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董叔之間的「親情」丨興義市魯布格鎮中寨村...
    沒有你這樣認真負責的幫扶人,我很多事都不知道怎麼辦。」一次,去興義市灑金街道走訪董叔,出門時他對我說道。我叫許嫻,24歲,中共預備黨員,2018年11月到興義市魯布格鎮黨政辦工作,不到一個月,我被安排幫扶貧困戶董國才戶,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扶貧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理論聯繫實踐,將論文寫在養殖場裡丨貴州省農科院...
    「我的扶貧故事」理論聯繫實踐,將論文寫在養殖場裡丨貴州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楊明舉2020-11-13 15: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眼新聞        瀏覽量: 986次 我要評論 我叫楊明舉,2018年1月,我作為省級科技特派員到施秉縣開展科技服務,三年來,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我不斷探索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的研究目標和科研發展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 「我的扶貧故事」要當好「指揮員」和「戰鬥員」丨綏陽縣茅埡鎮...
    我叫方鍵,從2018年8月開始擔任遵義市綏陽縣茅埡鎮黨委書記。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把方向、謀大局、聚人心、促發展的主心骨作用,我堅持把支部建在產業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組織保證,使黨建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同頻共振。
  •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舉辦
    4月24日,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在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獼猴桃產業扶貧示範園舉辦。圖為愛心認購人合影。記者 馮天麗攝陝西網(記者 馮天麗 通訊員 閔一航)為進一步提升豐原鎮獼猴桃影響力,努力把獼猴桃打造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長期產業,讓獼猴桃變成扶貧幸福果,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助力脫貧攻堅收官戰,4月24日,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在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獼猴桃產業扶貧示範園舉辦。
  • ...扶貧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丨黎平縣肇興鎮高鳥村第一書記石昌勝
    「lang yao」直譯成漢語是「我的孩子」,是侗族老年人對子侄輩的愛稱。我也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經常有老人家喊我「lang yao」,但是,從走進高鳥村的那一天起,我就已經決定了要把自己當做高鳥村的孩子,致力於高鳥村未來的發展。
  • 別傻了,「Master」是不是AlphaGo根本就不重要
    作者:這兩天,一位神秘高手在圍棋界掀起了「腥風血雨」。從 2016 年 12 月 29 日晚起,一個註冊為「Master」、標註為韓國九段的「網絡棋手」接連在目前最大的兩個網絡圍棋平臺「弈城網」和「野狐網」上挑戰各大高手。至昨天晚間,迫使有「當今圍棋第一人」之稱的柯潔中盤投子後,Master 已經斬獲了 50 連勝,擊敗 15 位世界冠軍。
  • 一周概覽丨農大大事小事全知道 -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今日頭條】:冬小麥播前耕作整地與規範化播種技術◉【河南衛視】:我和我的祖國丨郭小麥回家◉勠力同心戰疫情,守土盡責勇擔當◉今天,#2020世界動物日#,請為它們發條微博在這場以「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特別報告會上,抗擊疫情先進單位和師生代表郭天財、李長旗、宛新生、張巖、郭建宏、銀峰、佀耀耀分別作了主題發言,講述了農大人別樣的抗疫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他鄉當故鄉 他鄉待我如閨女丨劍河縣觀麼鎮...
    「打贏脫貧攻堅戰使命光榮,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擔當,很慶幸,我參與了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這是我在駐村工作筆記本上寫的一段話。我叫楊昌豔,是劍河縣觀麼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2014年9月參加工作,工作的第三個月我就被派駐觀麼鎮平下村,至今已駐村6年。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堅韌不拔挑重擔,卯足幹勁求發展...
    從那時起她就暗暗發誓一定要讓上石村舊貌換新顏,開始了艱難的扶貧工作旅程。易地扶貧搬遷是上石村脫貧致富重要方式之一,為破解「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的困局,實現偏遠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王彩豔把「扶貧+易地搬遷」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她一方面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對安置地點、搬遷後生產生活便利程度、後續扶貧產業支撐等問題與上級部門積極溝通反饋,確保了各項環節無問題。
  • 只爭朝夕相約2020丨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在貴州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
    大家紛紛表示,新時代為幹事創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只爭朝夕相約2020,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力書寫新時代貴州發展新篇章。省公安廳機關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直派駐貞豐縣黨建駐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周萬澤表示,「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我們將繼續圍繞中心履職盡責,發揮好省下派扶貧幹部以及公安機關的優勢和作用,盡銳出戰、盡力盡責,徹底撕掉絕對貧困的標籤,不辜負組織和廣大群眾的重託和期望。」  「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傳遞了堅定不移的信念、堅如磐石的信心,激勵我們砥礪前行。」
  • 凝心聚力,為打贏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凝心聚力,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全國廣播電視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指示精神,按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部署,主動應戰,精心策劃,全媒體、全天候、全方位推出系列報導和特別節目
  • 清華大學黨委全面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體行動 全員戰「疫」清華大學黨委全面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記者 張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師生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主動擔當、奮發作為,積極為打贏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出智助力做貢獻。專家學者在行動。清華大學發布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科研工作的指導意見》,設立疫情防控科技攻關應急專項,各院系已提交申請70餘項。醫學院設計開發出可快速檢測病毒的全新微流控晶片。藥學院和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向全社會科研人員免費開放藥物研發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