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原來是一種主食
香蕉口感軟糯,味道甘甜,扒皮即吃,是許多人都非常喜愛吃的水果。利用香蕉做成的各種美食,也是讓人讚不絕口,蒸、炸、烤、煮......樣樣都行。
相信不少人跟小編一樣,也是頭一次知道,香蕉原來是一種主食。
人類食用香蕉的歷史非常久遠,一般認為最早的香蕉起源於公元前8000至5000年左右的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巴布亞紐幾內亞島,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種栽培水果。
香蕉是全球第四大主糧農作物,在一些熱帶的發展中國家,比如烏幹達,它是人們最重要的澱粉來源,俗稱主食。
目前,全世界有近5億人以香蕉為主食,佔總人口的近7.14%,發展中國家約有4.1億人每天從香蕉攝取的熱量多達1/3。目前全球約有50多個種類,300多個栽培品種的香蕉。
除水果型香蕉外,還有更多的品種是作為糧食來種植的。中國是香蕉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是香蕉生產大國,也是香蕉消費大國,香蕉產業在我國地位毋庸置疑。
在我國,由廣東、雲南、廣西、海南、福建組成的5大香蕉主產區年產規模約為1000萬噸,其中廣東排名第一,產量月規模大於20萬噸,年規模近400萬噸。
全世界每年消耗的香蕉總數達到了1000億根,幾乎佔據了整個水果界的「半壁江山」。
雖然被認為是最普通的水果之一,但實際上還有很多不被我們知道的秘密!
香蕉是草不是樹?
如果要問起香蕉是從哪結出的,估計大部分人都會說,當然是從樹上呀!
畢竟,我們見到的香蕉樹外形都如此高大,輕輕鬆鬆就能長到數米高,再怎麼看都是一棵棵身形挺拔的樹木,跟草好像沒有一點兒相似之處。
要弄清楚,香蕉到底是樹還是草,我們首先得知樹和草的區別。
人們通常將草本植物稱作「草」,而將木本植物稱為「樹」,它們最大的不同就是莖的結構不一樣:木本植物的莖部含有大量的木質,比較堅硬,為「木質莖」,而草本植物的莖部比較柔軟,為「草質莖」。
而香蕉相比一般的草本植物就更為特別,我們把香蕉樹粗壯的莖稈切開來看一下就會知道:
原來這些看起來非常肉質的莖稈是由葉柄下方的葉鞘一層層緊緊裹在一起而成,稱為「假莖」或「偽莖」。
至於香蕉真正的莖則膨大成球形,變為球莖埋於地下。球莖不斷長出新的葉片,假莖就能持續增高,直到香蕉花序形成,植株才停止生長。
因此,即便香蕉高度堪比大樹,它們也只是大型的草本植物。
香蕉是怎麼變彎的?
我們平時吃的香蕉一般都是彎成一定的弧度,像一個個黃色的小月亮。但是這些香蕉到底是本來就是彎的還是先是直的後來變彎了?
我們一起來看下香蕉的生長過程:
香蕉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厲害地方,那就是它們十分「蔑視」地心引力。果實都是倒著朝上長的。這是每一根香蕉成長途中必經的一個特殊過程。
香蕉果實剛開始生長時,重力作用是讓它們乖乖低下頭的。這說明它們本來應該是直的。直到它們各自長出形狀,變成「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時,就開始反抗大自然抬起它們高貴的頭顱了。
為什麼呢?
因為香蕉起源於雨林,雨林裡的那些植物都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而香蕉們的個兒實在太矮了,在雨林的中間層幾乎沒得陽光。
但是長身體都需要曬太陽,如果要像其他的植物一樣朝著側面橫向生長的話,香蕉可能就會因為果實過重而失去平衡並導致整個植株翻倒。
所以,香蕉們就順勢開發出這種往上生長的絕妙方法——「背地性」生長,也就是向著太陽生長,這樣就可以從枝葉層層遮擋下,接受到更多陽光的「洗禮」。
靠外照到的陽光多,彎的曲線越大,而靠內接觸的陽光少,彎得越小。
香蕉要吐籽?
如果你見過野生的香蕉,你也會發現那些外面的香蕉也都是有籽的。沒辦法,人家也需要傳宗接代啊。
而現在的香蕉,軟糯香甜,口感綿密,非常方便食用。現在我們吃的香蕉都是無性繁殖體。得益於數千年前的基因突變,這種突變讓香蕉的果實變得不育,也就是無籽。
後來無籽香蕉被人發現帶走,進行人工種植,經過多年的栽培育種,培育出無籽的三倍體品種,才有了我們如今吃到的美味香蕉。
香蕉被稱為是最搖滾的水果、當代藝術天價明星、「智慧之果」。它營養豐富,能解除憂鬱,同時也是世界水果消費量冠軍。
關於香蕉的秘密,現在你都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