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上幾個最怪異的實驗,人不僅能睜眼睡覺還能在睡眠中學習

2020-12-04 痴狂科學

國外媒體曾列出「科學史上最怪異的實驗」,這些實驗雖然看起來很怪誕但卻是人類在認真探索科學領域的過程,許多時候一些不可思議的實驗能找到一個全新的發現,任何看似瘋狂的實驗背後可能會打開一扇全新的領域。

1、起死回生的實驗

上世紀30年代,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科尼斯曾認為人之所以會死亡是因為體內的血液凝固導致的,如果一直保證人體內血液循環不停止,那麼這個已死亡的人可能會「」過來,為此科尼斯說服一名死囚參與這項起死回生的實驗,但最終遭到法官的反對,因為擔心實驗成功了死囚會獲得自由。

2、睜眼也能入睡

愛丁堡大學的睡眠研究學家伊恩·奧斯瓦爾德找來三名志願者測試在極端條件下入睡的情況,儘管這幾名挑戰者眼皮被粘住無法合眼,而且還身處在不斷閃爍的燈光和嘈雜音樂的環境下,僅僅12分鐘以後,這三名挑戰者依然睡著了,對這個結果伊恩·奧斯瓦爾德並不滿意,認為是妨礙入睡的外界刺激還不夠。

3、火雞看臉選伴侶

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現火雞有特殊的挑選伴侶方式,公火雞在挑選伴侶時似乎只看母火雞的頭部,為了證明這個研究結果,兩位科學家找來一隻母火雞模型放到公火雞面前,在實驗過程中當著公火雞的面不斷取走模型火雞除頭部以外的其它部位,然而公火雞對只剩下頭部的母火雞模型依然感興趣。

4、驚慌會增加犯錯

為了研究人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會不會影響判斷力,在一次飛行訓練中,突然通知飛機上的10名士兵出現緊急事故,需要馬上填寫保險單,事後對保險單上出現的錯誤情況得出:人在面臨突發的死亡威脅時會比平常更容易犯錯,所以在任何時候保持鎮靜才能減少出錯。

5、人天生不會笑

美國心理學教授克拉倫斯·萊烏巴認為人發笑的行為是需要學習才會的,人在遇到外界的搔癢時會笑的反應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為了證明這個學笑理論,他在自己幾歲的兒子面前被胳肢故意不發笑,結果他兒子直到七歲時才對外界的搔癢產生笑的反應,這場實驗證明人只會天生哭而不會天生笑。

6、用晶片控制公牛

上世紀六十年代耶魯大學的何塞·德爾加多曾嘗試在公牛的大腦中植入能接收信號的晶片,測試電信號是否會對公牛的行為產生影響,於是在一個鬥牛場上,這頭憤怒的公牛在奔跑過程中突然安靜下來,轉身向別處走去,這項實驗證明微弱的電流會干擾公牛大腦的判斷,但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則不得而知。

7、睡眠中學習

研究人員認為人類是可以在睡眠狀態下學習的,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幾名心理學教授對41名睡眠中的測試者多次播放不同含義的詞語,這些測試者醒來之後均能描述中詞語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睡眠中大腦能判斷外界的聲音含義,並進行分析和記憶。

8、大象的抗藥性

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研究發怒大象是否會提高對麻醉劑的抵抗力,給一頭進入狂暴狀態的公象注射了超過人類3000倍的藥量,結果不幸的是發怒的大象迅速倒下,儘管馬上給大象注射了解毒劑也沒能挽救回它的生命,實驗得出的結論就是即便發了狂的大象也不會提高對麻醉劑的抵抗能力。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八——在睡眠中鞏固記憶
    因此,我們應該在睡前花幾分鐘時間把白天學習的重點內容複習ー下。我們(確切地說是我們的大腦)不僅白天學習,睡覺的時候還在學習。大腦的某些區域在睡眠中仍然在加工和處理白天所接收的大量信息。這些信息被暫存在海馬體中,當我們睡覺的時候,信息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從海馬體持續轉移到新皮層。那麼,新皮層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 英挖掘「瘋子」作品 世界十大怪異科學實驗出爐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列出了「史上十大最怪異科學實驗」。文章說:「除了懷疑、驚訝和噁心,這些實驗更讓我發笑。但這些不是瘋子的作品,而是出自誠實、勤奮但不願意接受普通觀念的科學家之手。不幸的是,人們無法事先知道這種實驗最終引向何方。
  • 睜眼睡覺,魚能睡著嗎?
    我們人睡覺的時候都要閉上眼睛,那麼沒有眼皮的魚它能睡著嗎?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眼皮的主要功能不是隔絕光線幫助我們打瞌睡用的。縱觀生物進化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只有陸生脊椎動物,或者是那些祖先曾經在陸地上生活過的水生脊椎動物才有眼皮。可見,眼皮正是為了適應乾燥的陸地生活才進化而來的。眼睛是個精密而嬌氣的器官,人和其他動物的眼睛都需要水分溼潤,否則就會使角膜變得模糊,甚至失明。
  • 破除英語學習死循環,《睡眠英語》推英語超級學習法
    但在傳統認知裡,「懶」和學習好似乎是天敵,很多人為了追求學習量,只能被迫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然而腦科學界的最新研究結果出人意料,睡眠不僅可以讓我們恢復精力,我們甚至可以躺著就把單詞給背了。2017年,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受試者能夠分辨出他們在睡眠中聽到的複雜聲音模式。
  • 科學史上六大最愚蠢實驗
    美國Cracked網站最近披露了這些糟糕的科學實驗,並將它們稱作「科學史上6大最愚蠢實驗」。此時,另一個陌生人突然向你小便的位置靠近……嚇你一跳吧?這時心理素質再強的人也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這「又雷又囧」的場面其實是真實的科學實驗。那個突然靠近你的傢伙其實威脅不大,他只是想讓你緊張而已。問題在那個故意梳理頭髮的人身上,其實他正在觀察你小便,並試圖估算你小便的速度。
  • 為什麼有人睡覺會認床?關於睡眠的冷知識,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在長途旅行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現象,翻來覆去睡不著,俗稱為「認床」。對於這樣的現象的出現,很多都是用認床來解釋,但是人為什麼會出現認床的現象,為什麼有的人就不會出現的現象,並且有的人會選擇性認床,若是身邊有認識的人,睡眠質量也能好一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史上最愚蠢的5大實驗
    實驗是科學之基石,但有時科學家們的一些實驗令大眾難以接受,如將屍體切成碎片、電死動物等。如果說以上這些實驗都是「為了人類進步必須付出的代價」,那麼另一些實驗就不能被冠以如此高尚之名了。美國Cracked網站最近披露了這些糟糕的科學實驗,並將它們稱作「科學史上五大最愚蠢實驗」。
  • 人能多久不睡覺?當他硬撐了264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不太正常
    相信很多人都會驚訝,人之所以會睡覺,是為了保證每天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這就好比一臺機器一樣,長時間的工作,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它崩潰,人體的機能也是一樣,當我們睡覺的時候,身體裡的器官機能也在休息恢復,等到第二天醒來,它就又能正常的運作了。或許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一天不睡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兩天不睡,就明顯的會感覺身體和精神都很疲憊,那麼11天不睡呢?
  •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科學史的應用研究
    從數量上看,生物科學史資料在人教版必修1,2,3和選修1,3中的分布見表1,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科學家訪談」開篇,通過對話、插圖的形式展開對生命現象或學科領域探討分析,使神秘的科學走進學生的生活,不僅能夠拉近學生與生物學的距離,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恐懼感,還能降低知識的「起點」。每個模塊的「科學家訪談」都是精心編排的。
  • 睡眠時可以自動學習,這是真的嗎?
    在我們每個人短暫的生命長河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黑夜的沉沉睡眠中度過的。很多人覺得睡覺實在太浪費時間,因此儘可能地壓縮,留出更多的時間來努力奮鬥。可是在睡眠剝奪的實驗中卻發現:過度地缺乏睡眠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問題。
  • 科學史上,最有趣的3個發明小故事,其中一個是男人的難言之隱
    科學史上,最有趣的3個發明小故事,其中一個是男人的難言之隱雖然現在是市場決定一切,有需求了才會有新的產品出現。但是在歷史上,一些非常經典的發明都是在無意間產生的,並且一直延續到目前仍在使用。所以說,有些創新不僅要靠實力,運氣也非常重要。
  • 冬天床墊不透氣,還能好好的睡覺嗎?
    人在睡覺的時候,每晚都會排出一些水汽和有害氣體,其中一部分水汽被呼吸帶走外,大部分的水汽都是被床墊和被子「吸收」了。如果床墊不透氣,日積夜累,潮溼溫暖的被窩容易給蟎蟲滋生創造條件,而且更容易導致床墊、被子、枕頭內部黴變,一則容易影響睡眠質量,二則不利身體健康。
  • 睡覺也能加深記憶?我們可以在夢中背單詞?
    本實驗中恐懼條件反射、神經元成像和光遺傳學操作的實驗計劃圖 —COURTESY OF MASANORI SAKAGUCHI 坂口昌德為了尋找答案,坂口的團隊首先分析了小鼠ABN在一次學習後和接下來的睡眠中的活動。
  • 為什麼睡覺時,突然會有一種墜落感,身體還突然抖動?告訴你原因
    睡眠對於我們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如果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能讓我們在第二天以一個良好的狀態面對生活和工作,頭腦也會更加的清醒,很多人在白天經歷了一天的高壓工作後覺得頭昏腦脹、眼睛酸疼,一回到家就想趕快洗個澡睡覺,這都是因為身體在處於疲倦期的時候
  • 科學家做過的9個怪異實驗
    在這個領域,有一些人對未知擁有極大的渴望。有時,這會導致重大的發現,而有時則會導致超出人類倫理概念的可怕實驗。今天,我們要介紹的9個科學怪異實驗就是如此。1、軍事實驗LSD在1951年8月在法國蓬聖埃斯普裡特市爆發的精神病,影響了大約500人,其中7人死亡。
  • 晚上幾點睡覺,第二天才精力充沛?老中醫:三個時間段養生很重要
    人的一生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覺是我們再正常不過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能幫助人們恢復體力和腦力、舒緩壓力,進而維持機體正常運轉。對於睡眠時間來說,太長或者太短對我們的身體都是有影響的,如果長期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可能會讓人的智商暫時性下降,甚至有神經衰弱的風險。
  • 在睡夢中我們能繼續學習嗎?答案有點出人意料
    一天只有24小時,而且通常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睡覺的。所以,雄心勃勃的人總是在想:有沒有可能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一門新技能?換句話說,睡眠學習是可能的嗎?但是研究表明,睡眠中的大腦並不是閒置的,而且某些形式的學習是可以發生的。睡眠學習的概念由來已久。德國心理學家羅莎·海涅於1914年發表了第一項研究,證明睡眠對記憶和學習有好處。她發現,與白天學習相比,在晚上睡覺前學習新材料能使記憶力更好。根據從那時起的許多研究,我們現在知道睡眠對於形成我們白天所遇到的事情的長期記憶至關重要。海馬體在大腦中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區域。
  • 判斷兩個人感情是否堅固,觀察睡覺姿勢,很大程度上能體現出來
    判斷兩個人感情是否堅固,觀察睡覺姿勢,很大程度上能體現出來。在生活中我們睡覺總是會採取一些不同的方式,兩個相愛的人睡在一起會很大程度體現出他對你的感情。睡覺的時候是人每天最放鬆的時候了,一些舉動都是被自己的潛意識所支配,往往都會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 人多長時間不睡覺會死亡?比沒有食物還快?結果出人意料
    科學研究證明,一個普通人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僅能存活3分鐘,在沒有水的情況下能活3天,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能存活3周,但是你知道人在連續不睡覺的情況下可以活多久呢?在上世紀40年代,一位蘇聯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
  • 為什麼人類要睡覺?有些人天生睡眠恢復能力就比一般人強?
    但事實是,在整整8個小時的睡眠後,只節省了209千焦的能量,這和一片吐司差不多!我們需要睡眠,因為它可以維持我們正常的認知能力,如說話、記憶、創造力和靈活的思維。換句話說,睡眠在我們大腦的發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你不睡覺會怎麼樣?